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样,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文明结晶。徐潜编著的《中国古代乱世王朝》通过介绍中国历史,全面展示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中国古代乱世王朝》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中国古代乱世王朝》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图书 | 中国古代乱世王朝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样,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文明结晶。徐潜编著的《中国古代乱世王朝》通过介绍中国历史,全面展示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中国古代乱世王朝》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中国古代乱世王朝》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内容推荐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徐潜编著的《中国古代乱世王朝》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作者想通过《中国古代乱世王朝》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目录 一、春秋战国——风起云涌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群雄并立 三、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四、宋代——文治兴盛 五、辽金西夏——边域称雄 试读章节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中北方成就尤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公田)逐渐为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农业、手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新兴的商业城市不断涌现。(一)井田制的瓦解和私有制的产生 井田制的逐渐崩溃和土地私有制的迅速发展,是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改革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 1.井田制逐渐瓦解 井田制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西周时盛行。所谓“井田”,就是具有一定规划、亩积和疆界的方块田。长、宽各百步的方田叫一“田”,一田的亩积为百亩,作为一“夫”,即一个劳动力耕种的土地。井田规划各地区不一致。有些地方采用十进制,有些地方则以九块方田叫一“井”。把九块方田摆在一起,恰好是一个“井”字形,井田的名称就是这样来的。周朝实行井田制,既作为诸侯百官的俸禄等级单位,又作为控制奴隶的计算单位。井田制下的土地一律不准买卖,只能由同姓依照嫡庶的宗法关系去继承。耕种井田的农业奴隶也随着土地隶属于奴隶主阶级所有,终生不得离开土地。 西周的各级统治者把井田分为三类。他们把位于河流附近、背山向阳的平展土地成千块、上万块地留给自己,叫“公田”。因为公田的面积很大,所以也叫“大田”,驱使奴隶集体耕种。距离城市较近的郊区土地,以田为单位分给和统治者同族的普通劳动者耕种。这部分人因为住在“围”(即城市)里,叫“国人”。国人不负担租税只负担军赋和兵役。这部分人是奴隶社会里的普通平民,他们表面上不受剥削,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是,奴隶社会的掠夺战争是十分频繁的,他们经常被征调去打仗,自己家里的田园都荒芜了,大多数都破产负债。打了胜仗,掠夺来的土地和财富全归统治者所有;打了败仗,还有被俘沦为奴隶的危险,困苦不堪。奴隶主把距离城市较远、土质贫瘠的坏田,分给住在野外的庶人。庶人因住在野外,所以也叫“野人”,奴隶主阶级瞧不起他们,认为他们最愚蠢,所以也管他们叫“亡民”。庶人没有任何权利,只有给奴隶主耕种井田和服其他杂役的义务。他们每年要先在奴隶主的大田上劳动,然后才准许去耕种自己作为维持最低生活水准的那一小块土地。 在长期饱受奴役的情况下,公元前841年,发生了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事件,西周都城镐京的“国人”发动暴动,赶走了周厉王,成为西周衰落的转折点,也是我国历史上有确切纪年的开始。西周的衰落,标志着井田制逐步走向瓦解。 2.私有制的迅速发展 井田制在变革中彻底被废除了,伴随而来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及飞速发展,推动了土地制度的极大变革。促使井田制迅速瓦解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地私有制的迅速发展。早在西周中期,就有个别贵族为了额外榨取庶民的剩余劳动,强迫庶民开垦井田以外的空地。这样开垦出来的田地,不可能是方方正正的,也不可能有一定的亩积,这种瞒着公室、不缴纳赋税的私有土地,叫做私田。到西周末期,私田的存在已相当普遍。开辟和耕种私田,需要大批劳动力,而用奴隶制的办法已不能调动生产者的劳动积极性。于是,一些顺应新形势的贵族为了调配劳动人手,便改变剥削方式,如向民众征赋税使小斗,把粮食贷给民众用大斗;采取扩大地亩,而不增税额的办法,收买民心。这样,奴隶们纷纷从公室逃往私门,封建依附关系产生了。存在于这种封建依附关系下的奴隶,虽然他们的身份还不是自由的,却不同于庶民。他们可以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独立经营农业和与农业有关的家庭副业,他们已经是封建农民的前驱了。奴隶的逃亡,使一些国家的公田变成了荒原,井田制再也维持不下去了。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正式废除井田制,承认私田的合法性。 P6-7 序言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该书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我们想通过这套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其实,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样,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文明结晶。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我们今天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交融在一起。我们想通过这套书,把那些文化中的闪光点凸现出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营养。做好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是每一个发展中的民族首先要正视的一个课题,我们希望这套文库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在这套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图书中,我们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吉林文史出版社做书的准则是“使人崇高,使人聪明”,这也是我们做这套书所遵循的。做得不足之处,也请读者批评指正。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乱世王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吉林文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21506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14-02-01 |
首版时间 | 2014-02-01 |
印刷时间 | 2014-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72 |
CIP核字 | 2013062874 |
中图分类号 | K220.9 |
丛书名 | |
印张 | 13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吉林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