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古代陆路交通
内容
试读章节

处于丝绸之路中央位置的帕米尔高原西侧,出产的宝石在很久以前就被运往地中海沿岸,因此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蓝宝石产地。此外,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的和田,以出产玉石而扬名世界,中国自古以来都以此地所产的玉石为上乘之品而对其极为关注。因此,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至西亚诸国的“蓝宝石之路”和通往中国内地的“玉石之路”就已经开通了。

除此之外,公元前5世纪,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一书中写到:早在公元前7世纪,黑海北岸兴起的游牧民族斯泰基族高度的金属文明就已经传到了位于天山脚下的塞族。到了公元前3世纪,继承了斯泰基文化的塞族——匈奴逐渐发展并壮大起来。最初,游牧于蒙古高原一带的匈奴在吸收了周围部落的同时又将其势力范围向东扩张,最后出现在中国本土上,秦始皇为了防止匈奴的入侵而在公元前214年修筑了万里长城。在秦朝加大力气修筑长城的时候,匈奴打败了游牧于甘肃河西一带的大月氏,并将其赶至中亚阿姆河一带,控制了以蒙古高原为中心,东至辽东半岛,西至塔里木盆地的广大地区。

(二)丝绸之路的开辟

“丝绸之路”是连接东亚、西亚和地中海的一条世界贸易古道,通过“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进行了第一次的交融碰撞,并在以后的交流中互相激发、互相从对方的体系中汲取本民族文化发展需要的养分,使得人类文明在征服与被征服中不断地向前发展。在我国古代,人们开辟的“丝绸之路”从广义上说一共有三条:

第一条即最主要的一条是指西汉张骞受汉武帝之命开辟的东起长安,西达大秦(罗马帝国),横贯亚洲的陆上通道。这条“丝绸之路”是汉武帝为了联合中亚地区的大月氏人共同抵抗匈奴而派张骞开拓的。此后,汉朝大规模经营西域,进而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北两边开辟了正规的驿道,并向西延伸到帕米尔高原以外,与中亚、西亚、南亚原有的道路衔接起来。随着历史的发展,方便丝绸向西方传输的“丝绸之路”形成了,它是连接亚、欧、非三个大陆的大动脉和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被人们称为世界文明的摇篮的四个文明古国——中国、埃及、巴比伦和印度,以及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希腊和罗马,都是“丝绸之路”所连接的地区。

这条陆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直线,而且在这条直线上形成了许多条向四周发散的射线,其中的一条射线可以到达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而另一条可达伊拉克,进而跨越叙利亚沙漠,到达地中海东岸的帕米拉、安都奥克等地,并可以从这里取海路到达罗马。在穆斯林初期的前倭马亚朝时代,“丝绸之路”还从开罗通过北非沿岸西进到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在的伊比利亚半岛。我国的造纸术从巴格达传至开罗后,一方面由意大利传入德国,一方面又由摩洛哥传入法国和英国,这正是因为“丝绸之路”远达伊比利亚半岛的缘故。

第二条是“海上丝绸之路”,它和陆上“丝绸之路”齐名,也是用来传播中国丝绸和交流其他商品以及文化的通道。在古代,我国航海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通过陆路与世界各国交往贸易的同时,我国还通过海路与亚非各国建立了贸易关系。这条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通道有东海和南海两条起航线。东海起航线起于山东的登州,跨过黄海、抵达朝鲜,再东渡日本。南海起航线东起中国的泉州、扬州、广州等港口,连接东南亚,经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天竺(今印度半岛各国),越印度洋、阿拉伯海,最后到达大食(今阿拉伯国家)。这条航线把中国和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西亚地区和阿拉伯地区,通过海上丝绸贸易连接起来,这些地区都是当时中国丝绸贸易的集散地,也是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中心。这条航路,在从中国向海外运输丝绸的同时,对促进各国之间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相互传播和影响起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第三条是“西南丝绸之路”,它虽然没有上面两条出名,但在促进东西方文……

P2-3

目录

一、丝绸之路

二、古代栈道

三、千年茶马古道

四、古代驿站与邮传

五、古代车马

六、轿

序言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该书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我们想通过这套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其实,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样,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文明结晶。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我们今天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交融在一起。我们想通过这套书,把那些文化中的闪光点凸现出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营养。做好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是每一个发展中的民族首先要正视的一个课题,我们希望这套文库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在这套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图书中,我们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吉林文史出版社做书的准则是“使人崇高,使人聪明”,这也是我们做这套书所遵循的。做得不足之处,也请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推荐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徐潜编著的《中国古代陆路交通》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作者想通过《中国古代陆路交通》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编辑推荐

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样,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文明结晶。徐潜编著的《中国古代陆路交通》通过介绍中国历史,全面展示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中国古代陆路交通》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中国古代陆路交通》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古代陆路交通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215081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交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7
CIP核字 2013062851
中图分类号 F512.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