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民族工艺
内容
编辑推荐

编者徐潜想通过这本《中国民族工艺》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民族工艺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民族工艺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中国民族工艺》介绍了中华民族工艺。

内容推荐

在这本以知识点为话题的《中国民族工艺》中,编者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

《中国民族工艺》(作者徐潜)分为了中国折扇、中国年画、民族扎染工艺等数部分内容。

目录

一、中国折扇

二、中国年画

三、中国织绣

四、民族扎染工艺

试读章节

殷周时期的“翟扇”——殷周时期,人们用雄雉绚丽斑斓的长尾制成了“翟扇”,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长柄的“雉扇”,作为一种仪仗饰物,由持者高擎着为帝王障尘蔽日,是帝王身份和权力的象征。据考古发现,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金银错铜壶上的奴隶手执的长柄扇,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较早的扇子图像,其扇面形状犹如展开的鸟尾,另一件则酷似尖形叶片。据晋王嘉《洽遗记》云,周昭王时涂休国献青凤、丹鹊,盛夏时周昭王派人用其翅、尾之羽制成“游飘”、“条翮”、“兮光”、“仄影”四把名扇,“轻风四散,泠然自凉”,可以说是“翟扇”的最早发明。

两汉时期的“团扇”——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有一首《团扇诗》,相传为汉成帝早年宠信的班婕妤所作。诗云:“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这应该是最早咏叹“团扇”的诗作,可见两汉时期“团扇”的流行。

魏晋时期的“麈尾扇”——相传,麈是一种大鹿,麈与群鹿同行,麈尾摇动,可以指挥群鹿的行向。古人将麈的尾巴装入木柄之中,制成的一种类似羽毛的毛扇就是麈尾。其形如树叶,下部靠柄端处为平直状,所谓“员(圆)上天形,平地势”,副以长毫,便能“毫际起风流”。晋陆机《习习扇贝武》云:“大夫宋玉、唐勒侍,皆操白鹤之羽以为扇,诸侯掩麈尾而笑。”魏晋清谈家喜好手执麈尾谈论时事,领导群伦,也是取义于此。相传,“麈尾扇”是由梁简文帝萧纲始创,其形近于麈尾的简化,固定式样是在纨扇上加鹿尾巴丽小撮。

隋唐时期的“纨扇”——作为对两汉“团扇”发展的隋唐时期的“纨扇”,是以竹木为骨架,用薄质丝绸、素绢绷制而成。纨扇又称宫扇、合欢扇,有时也称作团扇。颜色多为白色、泥金或瓷青色;形状有圆形、海棠形、梅花形、葵花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多种。由于纨扇形状各异,做工精致,常为闺阁侍女所喜爱,且具备了寄托情感和愁思的象征意义。唐代刘禹锡的错目和歌辞·团扇郎》写道:“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秋风入庭树,从此不相见。”借扇咏人,刻画出少女对情郎依依的思念之情。

宋元时期的“折扇”——宋元时期,折扇开始流行。由于其开合自如,携带方便的特点,常被文人雅士用来挥毫泼墨,抒发情怀。社会上画扇、卖扇、藏扇之风盛行;甚至还出现了专画扇面的画商和字铺,促使中国制扇工艺迅速发展。明清以后民间制作的扇子品种更加丰富,加工工艺也更加精巧,折扇进入全盛时期。折扇甚至常被皇帝作为赏赐送给嫔妃和亲信臣僚。皇室及大量文人、画家对折扇的喜爱,使折扇成为一种实用且高雅的艺术品。

我国的扇文化不仅体现在制扇工艺的精湛与多样,更体现在文人雅士对扇子的喜爱与赋咏。而小小扇子,其众多的别称和雅称,也为扇文化增添了一缕清新、别致之感。

“摇风”——摇动扇子便可生风拂暑祛热,故古人别称扇子为“摇风”。唐代雍裕之《题蒲葵扇》诗写道:“倾心曾向日,在手幸摇风。羡尔逢提握,知名自谢公。”

“凉友”——因扇子能为人们带来夏日中的丝丝凉意,故古人又别称其为“凉友”。宋·陶毂《清异录·器且》中有:“商山馆中窗颊上有八句诗云:‘净君扫浮尘,凉友招清风……’不知何人作,是帚与扇明矣。”

“仁风”——相传,晋代袁宏为东阳守,谢安授以扇赠行,宏答曰:“辄当奉扬仁风,慰彼黎庶。”此后,“仁风”便作为扇的雅称。P3-4

序言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该书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我们想通过这套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其实,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样,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文明结晶。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我们今天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交融在一起。我们想通过这套书,把那些文化中的闪光点凸现出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营养。做好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是每一个发展中的民族首先要正视的一个课题,我们希望这套文库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在这套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图书中,我们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吉林文史出版社做书的准则是“使人崇高,使人聪明”,这也是我们做这套书所遵循的。做得不足之处,也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民族工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215494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48
CIP核字 2013068661
中图分类号 J528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9
168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2:1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