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民族(9)
内容
试读章节

一、与江同名的勇敢民族

怒江发源于西藏唐古拉山,奔腾于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之间。两岸山岭海拔均在3000米以上,最高点为1400米,最低为760米,因它落差大,水急滩高,有“一滩接一滩,一滩高十丈”的说法,十分壮观。

怒江两岸多危崖,山势陡峭,形成了一条山高、谷深、奇峰秀岭的巨大峡谷,这就是有名的怒江大峡谷。峡谷中生长着很多种珍稀动植物,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植物所1978年对碧江野生动植物的鉴定,查明动物种类有数百种,其中仅被保护动物中的兽类就达78种,重点保护的有27种。有羚牛、马麝、云豹、印支虎、猕猴、熊猴、戴帽叶猴等;大青树、大树杜鹃、楠木、松杉甚至还有亿万年前遗存的“活化石”树蕨。作为“药材王国”桂冠上的一颗明珠,这里生长着许多名贵的药材。1949年以来怒江已采用和栽培的药用植物就达一百多种。

大峡谷两山夹一江,高山深谷,海拔相差很大,峡谷东侧的碧罗雪山(又称怒山),海拔4∞0多米,西侧的高黎贡山,海拔5000多米,峡谷底部的最宽处仅20公里,而垂直落差则有2000-3000米。峡谷内由于受印度洋西南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了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垂直气候:河谷茂林葱绿,气候炎热犹如夏天;山坡上花俏草黄,既像春天又好似秋季;峰顶是冰雪世界,一派隆冬景象。

在怒江大峡谷中怒族是最为古老的土著。根据元代地理志书记载“蛮名怒江”,“蛮”是古代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怒江的“怒”是少数民族语,是怒族的自称,江名自是因怒族而得。按古人的地理观念,江流从怒族地方而来,冠之以族称,也顺乎常理。以后,由“怒江”一名演化而来的地名也很多,如称碧罗雪山为“怒山”,称怒江为“怒水”,称大峡谷为“怒山怒水”“怒地”“怒地方”等等,所指的都是怒族居住的地方。像这样以一个民族的名称而命名的江,在全世界都是十分罕见的。而怒江水那奔腾不息的形象,正好是怒族人民自强不息、不断奋进精神的真实写照。  怒族大多居住在两山海拔1500一2000米处的山腰台地上。因为他们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怒族一般以血缘为单位组成一定的聚居村落。因地处森林,他们拥有的土地资源十分贫乏,以血缘为单位聚居,很容易产生凝聚力,对共同克服困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怒族村落规模大的一般有150户左右,中等的村落大概有四五十户,小者不足10户。此外,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单家独户自成村落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怒族主要信奉原始宗教,认为万物有灵,举凡风、雨、日、月、星、辰、山、林、树、石等都是崇拜的对象。怒族自然崇拜有鬼灵和神灵两类。福贡一带信奉的鬼灵是氏族鬼灵、自然鬼灵、灾疾鬼灵等三十余种;贡山怒族信奉的鬼灵有山鬼、水鬼、路鬼等十余种,神灵则有山神、树神、猎神、水神、庄稼神等十余种。怒族自然崇拜的祭祀仪式主要被称为由“尼玛”或“尼玛认”的祭司即巫师完成,他们是怒族社会中有知识的人。与藏族相邻的贡山北部的怒族,由于受红教喇嘛寺的影响,许多人信奉喇嘛教。

怒族的族源极为复杂,从民间传说及相关文献资料来看,怒族有至少两种不同的来源:其中一部分来自古代的庐鹿蛮(彝族先民),元代文献称他们和今西昌、昭通一带的彝族为“庐鹿蛮”。原碧江县(现已一半划归福贡县,一半划归泸水县)的怒族自称“怒苏”,和今日大小凉山彝族自称“诺苏”音义相同;其二福贡、贡山的怒族则可能来自怒江北部贡山一带,自称“阿龙”或“龙”的古老族群。

P2-3

目录

一、怒族

二、乌孜别克族

三、俄罗斯族

四、鄂温克族

五、德昂族

序言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该书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我们想通过这套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其实,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样,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文明结晶。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我们今天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交融在一起。我们想通过这套书,把那些文化中的闪光点凸现出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营养。做好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是每一个发展中的民族首先要正视的一个课题,我们希望这套文库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在这套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图书中,我们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吉林文史出版社做书的准则是“使人崇高,使人聪明”,这也是我们做这套书所遵循的。做得不足之处,也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2月

内容推荐

《中国民族(9》由孙运来主编: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是一个富于创造精神的民族。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我们祖国的土地上,共同为中华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贡献着自己的才智。

《中国民族(9)》适合大众阅读。

编辑推荐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中国民族(9)》由孙运来主编,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编者想通过这本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本书介绍了: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斯族、德昂族、鄂温克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民族(9)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运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215722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272
CIP核字 2013071240
中图分类号 K28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69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3:1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