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民间手工艺
内容
编辑推荐

民间手工艺品是指民间的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以手工生产为主的一种工艺美术品。手工艺品的品种非常繁多,如宋锦、竹编、草编、手工刺绣、蓝印花布、蜡染、手工木雕、泥塑、剪纸、民间玩具等。由于各地区、各民族的社会历史、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审美观点的不同,各地的手工艺品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充分的展示了中国手工艺术的风采。徐潜主编的这本《中国民间手工艺》介绍了泥人与面塑、剪纸艺术、盆景、石雕之乡、风筝五方面内容。

内容推荐

徐潜主编的这本《中国民间手工艺》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中国民间手工艺》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了泥人与面塑、剪纸艺术、盆景、石雕之乡、风筝五方面内容。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

目录

一、泥人与面塑

二、剪纸艺术

三、盆景

四、石雕之乡

五、风筝

试读章节

北京泥塑在社会上影响最为广泛的是“兔儿爷”,俗称“吧嗒嘴”,极讨人喜爱。它原是我们祖先祭月的供品,后来渐渐演变成儿童的玩具。

兔儿爷是老北京的吉祥物,也是老北京城的保护神。传说兔儿爷能赐给人们平安和吉祥。从明代起,北京人就有向家里请兔儿爷、向亲朋送兔儿爷的习俗,请兔儿爷是请平安,送兔儿爷是送吉祥。

兔儿爷是北京地区著名的传统节令玩具,是老北京中秋节的标志之一。旧时,中秋节前半个月,东安市场、前门五牌楼、东四、西单等地都有卖兔儿爷的摊子,摊子上架设数层楼梯式的木架,逐层增高,上面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兔儿爷,人称“兔儿爷山”,为团圆佳节增添了不少的欢乐气氛。

兔儿爷兔面人身,披甲胄,插护背旗,脸贴金泥,身施五彩,或坐或立,或捣药或骑兽,竖着两只大耳朵。兔儿爷虽说是“兔面”,但也不完全是兔脸,只有嘴是三叉形的兔唇,其他部位还是人脸。也就是说,除了头顶上那对长耳朵和三瓣儿嘴是兔子模样外,兔儿爷的身体、脸形、姿态都是人的样子。

“爷”本是北京对于贵人的尊称,进而引申为对神的尊称,如“马王爷”、“灶王爷”等。那么,兔子为什么也成了“爷”呢?

传说有一年,北京城里闹起了瘟疫,几乎家家都有病人,吃什么药也不见好。月宫嫦娥看到人间到处是呻吟声,心里十分难过,就派身边的玉兔到人间为百姓治病。玉兔变成了一个少女来到北京城,走了一家又一家,治好了很多病人。为了能给更多的病人治病,玉兔就骑上马、鹿、狮子或老虎,走遍了北京城。玉兔消除了北京城的瘟疫后,又回到月宫。人们为了感谢玉兔,在她临走时都要送给她东西,可玉兔什么也不要,只是向别人借衣服穿。这样,玉兔每到一处就换一身装扮,有时候打扮得像个卖油的,有时候又像个算命的;一会儿是男人装束,一会儿又是女人打扮。

玉兔虽然走了,可她那美好的形象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于是,人们用泥塑造了玉兔的形象,有骑鹿的,有骑凤的,有披挂铠甲的,有身着各种衣服的,千姿百态。

每到农历八月十五那天,家家都要供奉玉兔,给她摆上好吃的瓜果,用来酬谢她给人间带来的幸福,还亲切地称她为“兔奶奶”。后来,兔奶奶渐渐演变成“兔儿爷”了。

老舍先生曾在长篇小说《四世同堂》中对当时北京市场上出售的兔儿爷作了生动的描绘:“小兔儿的确做得细致,粉脸是那么光润,眉眼是那么清秀,就是一个75岁的老人也没法不像孩子那样地喜爱它。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儿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它的上身穿着朱红的袍,从腰以下是翠绿的叶与粉红的花,每一个叶折与花瓣都精心地染上鲜明而匀调的彩色,使绿叶红花都闪闪欲动。”

故宫博物院藏有多种兔儿爷,都是当年皇子皇孙祭月的遗物。

兔儿爷是用模子翻塑出来的,先把黏土和纸浆拌匀,分别填入分成前后身的两个模子里,等干燥后倒出来,再把前后身粘在一起,配上耳朵,在身上刷胶水后再上色。大型兔儿爷高三尺,小的不到一寸。

除兔儿爷外,北京泥塑多以民间传说及戏剧人物为创作对象,也有泥娃娃、泥玩具等造型。

据《中国民间艺术大辞典》记载:北京泥塑以北京泥人张为代表。北京的泥人张与天津的泥人张是地区不同的两个艺术流派。北京泥人张的创始人是张延庆,生于清代道光年间。他以做蛐蛐罐、小泥人起家,名扬京师。到第二代张寿亭、第三代张桂山时期,除了继承传统作品外,还擅长仿制明、清两代的陶制品,大部分卖给皇宫、王府和豪门。张家传人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改进工艺,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泥人张的第四代传人是张铁成,他的设计多次获奖。他的作品“三世佛”、“十八罗汉”被故宫博物院珍藏。他在继承泥塑传统手法的同时,开创了泥塑艺术的新天地。

P6-8

序言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该书就是基于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而策划的。我们想通过这套图书把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展示出来,让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水平的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为我们今天振兴民族文化。创新当代文明树立自信心和责任感。

其实。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化一样,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综合体”,是一种长期积淀的文明结晶。就像手心和手背一样,我们今天想要的和不想要的都交融在一起。我们想通过这套书,把那些文化中的闪光点凸现出来。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营养。做好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是每一个发展中的民族首先要正视的一个课题,我们希望这套文库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在这套以知识点为话题的图书中,我们力争做到图文并茂,介绍全面,语言通俗,雅俗共赏。让它可读、可赏、可藏、可赠。吉林文史出版社做书的准则是“使人崇高,使人聪明”,这也是我们做这套书所遵循的。做得不足之处,也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4年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民间手工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215432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72
CIP核字 2013063811
中图分类号 J528-49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8
16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