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通晓人类2500年艺术、哲学、音乐、历史、政治、语言学、自然科学……全部重要知识!
◆读完理查德J.华莱士和詹姆斯V.华莱士著的《极简人类文明史》等于读了一万本书!
◆轻松了解整个人类文明史的脉络与精华
◆本书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以环环相扣的人类文明发展线,分条梳理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领域。清晰呈现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重要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看似随机却又必然的历史关系。
◆全面清晰的图表、数据,简练准确的事件快报、历史备忘录,最快速有效的历史梳理
◆一册在手,人类文明全掌握!
图书 | 极简人类文明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一本书通晓人类2500年艺术、哲学、音乐、历史、政治、语言学、自然科学……全部重要知识! ◆读完理查德J.华莱士和詹姆斯V.华莱士著的《极简人类文明史》等于读了一万本书! ◆轻松了解整个人类文明史的脉络与精华 ◆本书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以环环相扣的人类文明发展线,分条梳理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领域。清晰呈现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重要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看似随机却又必然的历史关系。 ◆全面清晰的图表、数据,简练准确的事件快报、历史备忘录,最快速有效的历史梳理 ◆一册在手,人类文明全掌握! 内容推荐 理查德J.华莱士和詹姆斯V.华莱士著的《极简人类文明史》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以环环相扣的人类文明发展线,分条梳理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领域。清晰呈现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人物、重要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看似随机却又必然的历史关系。 早期的希腊哲学家致力于以自然科学——而非神学的方式来解释世界的本质。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却更加关注上古神话和领土战争。伴随着战争的扩张,民族、地区间的文化变得愈加融合、丰富;欧洲迎来了第一个文化繁荣期。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瓦解,黑暗时代来临。相比沉闷的欧洲,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大洋彼岸。1492年8月,哥伦布授命出航。大航海时代终于来临。 1860年,亚伯拉罕·林肯当选总统,这促使11个州宣布独立。这就是最初的美利坚合众国。 二战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大量新兴学科兴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36年,由阿兰·图灵发表的《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至此,计算机思维出现。 翻开本书,轻松读懂复杂厚重的人类文明史。 目录 第一章 哲学 第二章 音乐 第三章 古典学 第四章 现代语言 第五章 历史 第六章 语言的艺术 第七章 社会科学 第八章 自然科学 第九章 数学 试读章节 柏拉图 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出生于雅典。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去世的时候,柏拉图只有29岁。在他漫长的人生当中,柏拉图用“对话”这种戏剧性形式建立了一种完整的哲学体系,对哲学的每个派别都作出了贡献,留下了一套让人无比叹服的,既有深度又包含广泛的思想体系。 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创建了雅典学院,学院教授的课程包括:哲学、数学、逻辑学、自然科学、立法思想、政治思想和道德思想。学院在他去世之后还继续存在了好几个世纪,被很多人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所大学。 柏拉图相信,与被他称为“形式”的思想(即正义、美丽和公平)接触,就会理解建造美好人生所必需的东西。这些形式是现实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世界秩序的基础。柏拉图试图展示灵魂、国家和宇宙之间的理性关系,并以“善”作为至高要义,通过这些“形式”在三者间建立起系统化的、理性的处理机制。他相信,人可以通过不断的质问了解一切事物。 柏拉图的对话 柏拉图的第一组对话包括早期的写作作品,这些作品的主题是道德的卓越性。苏格拉底提到过这些思想,其中包含了对勇气、虔诚、友谊和自控等定义的尝试性概括。柏拉图的第二组对话包括他的形式理论、知识论、对人类灵魂的描述、政治理念以及对艺术的看法。第二组对话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无与伦比的《理想国》,这是柏拉图关于正义实质的专业著作。第三组——也就是最后一组对话——现在被称为元哲学。这些对话具有高度的理论性,表现了柏拉图对逻辑学和语言学问题的关注。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前384—前322)是柏拉图的学生,也是雅典学院的学员。公元前335年,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创立了吕克昂学校,他连任了12年的校长。这所学校还被称为逍遥学院,因为学院的学者喜欢边漫步边讲学。亚里士多德涉足了包括玄学、逻辑学、美学、伦理学和政治思想在内的诸多领域,被认为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是第一个把逻辑规则系统化的人,系统化的具体内容收录在他的《工具论》一书中。亚里士多德主要关心的是证据形式,最感兴趣的是三段论,他认为三段论提供了有关现实(用逻辑推理得到)的知识。除了三段式推理,亚里士多德还创立了三个思想法则。 矛盾法则:认为一个说法不可能同时既真实又虚假。 无“中间可能性”法则:宣称一个说法必须是真实的或者虚假的,没有“中间”的可能性。 身份法则:认为每个事物都等于它自己。 在《分析篇》中,亚里士多德不仅探讨了推理的科学证据(或称演绎法),还探讨了归纳法,也就是从一个特定的案例中总结出一个普遍结论的推理方法。 亚里士多德还是一位经验主义者,他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各种体验(开始于感觉体验)。实体,包括有机体,都是由一个潜能和一个现实组成的(潜能就是实体的物质,现实就是实体的形式)。在生物中,灵魂就是形式;植物的灵魂是最低级的,动物的灵魂稍微高级一些,会产生感觉,而只有人类灵魂是理性的、会推理的。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宇宙是永恒的,这跟中世纪和现代思想家的想法大相径庭。对亚里士多德来说,改变是循环发生的。比如说,水可能会从海洋中蒸发,然后又变成雨水降落下来;河流可能会出现,然后又消失,但是总体状况永远不会改变。 值得铭记的引言 从本质上来说,所有人都渴望了解。 ——亚里士多德 P6-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极简人类文明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理查德J.华莱士//詹姆斯V.华莱士 |
译者 | 胡燕娟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22365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5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62 |
CIP核字 | 2014142817 |
中图分类号 | K103-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01-2014-3306 |
版权提供者 | Adams Publishing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