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灵魂的最高处(亚瑟·本森哲思随笔集)
内容
试读章节

相比起那些忙于奔走应付各种社交场合的人,我更喜欢独自一人对着皎洁的月光,默默地品味思想,让精神与心魄碰撞出一次次火花,迎接来自过去、现在和未来思想浪潮的冲刷。因此,我更加愿意待在自己家中,享受从火炉旁、椅子中以及书架上得到的舒适生活。所以,假如强迫让我遵守来自其他地方过分烦琐的规矩与礼仪,听从别人的支配,那还不如直接将我抹杀好了。当有意外访客到来时,我只能不情愿地停下手中的笔,强颜欢笑地去应酬客人,这种感觉就如同在拿刀割我一般,难受至极。另外,被人带到不乐意前往的地方,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煎熬。尽管如此,我最担忧的依旧是失去与人之间的交道,因此最终我也只能放下憧憬,投入到这些令人难以忍受的世故中去。

与不同的人之间交往占据了我平日里的大部分时间,但能够过上默想与自省的生活,却依旧是我一直以来的向往。一想到人之间那种表面上的奉承与阿谀,我就苦闷无比,因为正是这种不得已的应酬让生活变得死气沉沉,缺乏生机。所以,每当我面对这种恭维式的拜访时,总是会不住地提醒对自己不能太过纵容,而是要让自己更加充满生机。

对于我来说,笔就如同我的手足,不能割舍,它不但能够指引我的生活。还能替我疏散心中的寂寥,就像是一位良师益友一直伴我左右。与那些不得已的应酬相比,创作对于我来说更加重要,它如太阳一般散发出耀眼的光芒,诠释着我的心魄、抒发着我的情绪、熏陶着我的涵养,充满激情。

一种名叫“婚姻”的药剂能够让自己摆脱这种表面上的应酬。可是,婚姻不能轻率,更加不能敷衍了事,假如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或者为了传宗接代而步入婚姻,那我宁愿减少自己婚配的可能性。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看上去美好又高尚的婚姻,同样我也愿意为一份坚定不移的爱情放弃一切.可是,激情总有退去的一天,在情欲与现实的战争中,最终取得胜利的总是后者。

逃避起不到任何作用,还会使自己更加颓废。我是如此渺小,所以只能在世俗面前妥协,哪怕我整日遥望天际,怀揣强烈的出世之想,却终究无法欺骗自己,也不能摆脱来自人间烟火的困扰。有位充满智慧的阿姨曾在我为自己的人生感到悲哀时暗暗地引导我,她苦口婆心地告诫我:你从未真正放开过你的生活。听到她的话,我一时哑口无言,无地自容起来。实际上,我从未奢望过任何虚幻的东西,我只是会在溪水边停下脚步,然后赤着脚让水流冲刷掉身上的灰尘。

我相信自己已经被一种深邃的情感所包围。我好像从画家雷诺阿的一幅画中得到了关于这种愁肠的禅理。画中的主人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使劲抱着一只身体肥胖、毫无精神的西班牙猎狗站在小溪当中,她的表情和动作都无一不显示出一种担心,显然她害怕狗被淹死。不得不承认,我在看了这幅画以后,从前一直坚持的某些东西有了一丝动摇,我有些感到遗憾,只能用也许是自己太过敏感的理由来安抚自己。我一直都在幻想着一种密切又浪漫的关系,对它强烈的渴望让我备受煎熬,我深深地陷入这种唯美的关系难以自拔。后来,我读到了罗伯特·勃朗宁与伊丽莎白·芭蕾特两人相互之间的情书内容,突然明白,像他们这样如悬在空中一般美好的爱情之所以能够保持,必须感谢上天的恩赐,不然他们的爱情也会绝望,从空中掉落摔得支离破碎。

P4-P5

目录

第一章 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体验

第二章 友情是一杯绵长的酒

第三章 幽默能让人免于自大

第四章 旅行的意义

第五章 人能否实现永恒

第六章 艺术、人生、文学

第七章 论社交与八卦

第八章 美的标准与观察事物

第九章 迷信与真诚的心态

第十章 读书和写信是一种享受

第十一章 逆耳忠言是不是一种惩罚

第十二章 乐观与欢乐

序言

在翻译本书之前,译者对于其作者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并不算了解,只知道他曾担任过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院长。为能更好、更透彻地体现出本书的精髓,译者查阅了不少资料,对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英国著名散文家、诗人、作家,出生于一个极富文化底蕴的家族,父亲爱德华·怀特·本森系19世纪末坎特伯雷大主教,叔叔亨利·西奇威克系著名哲学家,而亚瑟也将本森家族的文化传统很好地传承下来。他曾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就读;之后又在伊顿公学和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讲授过英国文学;1906年,成为格雷欣学校校长;1915年,担任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第28任院长。

上述这段扼要的文字似乎就已将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的生平做了一个大体的总结,可是对于他的文学作品,却无法进行简单的叙述。他的一生中,留下了无数诗歌与散文作品,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与多产作家,其代表作有:《日落岛》、《曙光中的少年》、《无所畏惧》等。最令人敬佩与惊奇的是,在人生最后的20年间,他每天都坚持写日记,总字数达到了400万字,这也是世界上最长的日记系列,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书精选了一些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的优秀作品,希望能激励读者思考人生、反思内心。在书中,本森用其自身的经历、理性的思维,对于人生各个方面,譬如幽默、旅行、乐观、幸福、信仰等都表达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走在人生之路上的人们,都有着自己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正是因为有了各式各样的生活体验,人生才得以变得更加生动与多彩;繁忙与休息、痛苦与快乐、希望与知足、冒险与安逸,都能成为人生中难能可贵的收获。而人生路上的跌宕起伏,则让我们明白何为可为,何为不可为;让我们从懵懂到成熟,从愚钝到灵敏。

通过本书,我们应该明白的是,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论历经多少坎坷与失败,都能心怀希望与梦想,朝着目标前进,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崇高,就是人生最大的胜利。

时过境迁,不管我们身处怎样的时代,愿各界读者都能在本书中找到共鸣,体会到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

此外,由于译者水平有限,若有疏误之处,还请各界读者批评指正。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进入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的精神世界,找到属于我们的人生。

内容推荐

“我热爱生活,但没有成为它的奴隶;我向往自由,但它并没有成为我的羁绊。”

“相比起那些忙于奔走应付各种社交场合的人,我更喜欢独自一人对着皎洁的月光,默默地品味思想,让精神与心魄碰撞出一次次火花,迎接来自过去、现在和未来思想浪潮的冲刷。”

诸如此类精彩的话语,在亚瑟·本森的著述中俯拾皆是。立足精华读本,《灵魂的最高处(亚瑟·本森哲思随笔集)》精选了亚瑟·本森优秀作品中的精彩篇章编译成集,在本书中,亚瑟-本森结合自身经历,以理性的思维和生花妙笔,对于人生各个方面表达了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看法。希望这些穿越古今的经典话语,能激励浮躁世界中的我们静心思考人生,反省内心。

编辑推荐

由亚瑟·本森编著的《灵魂的最高处(亚瑟·本森哲思随笔集)》为人生哲学读物,亚瑟.本森是英国著名的作家,其作品中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在全世界影响广泛。本书选录了部分最能代表其思想精髓的篇章,这些敏锐的思想、观念对当下的生活仍具有巨大的其实意义,带给我们新的人生反思与疗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灵魂的最高处(亚瑟·本森哲思随笔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亚瑟·本森
译者 田程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47749
开本 16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6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6
CIP核字 2014153030
中图分类号 B821-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5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