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是作者孔见近年来发表的人文随笔的结集,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收录了《我们的不幸归咎于谁》、《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虚构的自由》、《两种不同的精神原型》、《出入于隐显幽明之间》、《诗人自杀与诗歌的精神导引》等作品。
图书 |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 |
内容 | 编辑推荐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是作者孔见近年来发表的人文随笔的结集,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收录了《我们的不幸归咎于谁》、《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虚构的自由》、《两种不同的精神原型》、《出入于隐显幽明之间》、《诗人自杀与诗歌的精神导引》等作品。 内容推荐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是作者孔见近年来发表的人文随笔的结集,既有指向人本的探问,也有针对文本的诘究。对当今社会过度世俗化、过度人性化的状况等现象提出了质疑,体现了在尘埃厚积的地面上寻找闪光货币的价值诉求。作者企业以一种叙述的方式来阐释事物,将哲思与诗情融会到一起,文气活泼洒脱,区别于院墙内的学究。 目录 内篇 物的意志 我们的不幸归咎于谁 于无所希望中得救 社会批判的资格准入 弥纶天地的东方人文精神 富而不贵的生活 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 虚无与根据 仁者以财发身 病入膏肓的人 与牛的反刍同时进行的写作 虚构的自由 外篇 两种不同的精神原型 遗弃在尘埃里的货币 史铁生:文学的禅者 与另类生命相遇 季风幸运的流程 生活的过去进行时 剥开隐喻的果实 西部荒原的见证 出入于隐显幽明之间 凝视的意义 造物的恩泽随处流淌 杂篇 收复心灵的失地 诗人自杀与诗歌的精神导引 流放意义的嬗变 挑衅与追杀之外 一泓清泉在襟怀 试读章节 无独刀剑,各种事物都隐含着特定的功能目标和意志追求,特别是那些被人制造出来的东西,在出身之时就被赋予某种意向。由于初始的目标意向,事物本身处于尚未完成状态,存在着对称性破缺,或者说圆满性破缺,因此,它具有一种自我完成的倾向和属性。当人拥有某种事物并消受它带来的恩惠时,隐蔽在其中的倾向性就附着于人的心灵,给予某种持续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在不知不觉中强化起来,并最终偷换人的意志,让人乖乖听命于它的调度和派遣,还以为是来自自己内心的呼唤,以为是一种天职或神秘的天意。就拿资本来说,资本是一种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能够带来利润的成本。不断实现自身价值的增值,使之趋于最大化,是资本本身固有的倾向和追求。资本的这种初始意向使所有拥有它的人,自觉不自觉地服从于它的逻辑,不屈不挠地去实现它的渴望,完成它的属性。一个拥有亿万资本的人,如果能够使自己账户里数字的位数增加,他会深感欣慰,觉得自己对得起手中的货币,也实现了自我的价值,有了慰藉感和成就感;反之,倘若账户里资本的数目不断减少,向零的方向运动,他会感到恐慌,痛恨自己,觉得自己有罪,甚至不可饶恕。自2008年开始的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已经导致许多顶级富豪跳楼卧轨,他们为自己不能完成资本赋予的使命而引咎辞命。可见,资本与贾岛的宝剑一样,具有夺命追魂的魔力。资本对剩余价值不可抑制的追逐,与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和经济运行的周期波动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谁都无法保证自己手中的资本任何时候都处在增值状态当中,真是苦了那些资本家,他们的灵魂很难摆脱资本的梦魇。恩格斯说过,少女可以歌唱自己失去的爱情,资本家却不能歌唱自己失去的金钱。 近年,汽车消费成为时尚。看到周围的人纷纷成为有车族,我的邻居,一位大学教师,也买了一辆亮丽的白色轿车。其实,他的生活基本都在校园里完成,需要出车的机会极少。而买一款崭新的车子,搁在那里不用,风吹雨淋日晒,是一种浪费和痛惜,是暴殄天物,况且不经常使用,车辆也会出问题。每天的夜晚与清晨,他都在阳台上默默地注视这辆流线型的坐骑。目光中,洁白的车身保持着向前冲驰的姿态,像一匹白马在厩栏里想象着旷野上的奔腾跨跃。他感到了白马内心有一种深深的压抑,还有作为骑手莫名的愧疚。有时候,他不得不专门抽出时间,驾车到城里漫无目的地转悠。甚至到学校羽毛球馆打球,不过两百米距离,他也要把车开上,将车倒过来倒过去。每年算下来,汽车养护、汽油、停车等费用,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远远超出了租车的花费。而且,由于运动量的减少,他的身上长出了许多赘肉,需要减肥。实际上,他所购买的不是使用权,而是一种拥有权,但到底是他拥有了汽车,还是汽车拥有了他本人,已经很难说得清楚。P4-5 书评(媒体评论) 孔见是一个比较温和的人,但他的笔下奇象竞出,学涉东西,思接今古,一行行指向时空的宽阔和深远。他的文字有一种亲切与从容的风格,举重若轻,化繁为简,就像朋友之间的随意聊天。即便有深意、有险句,也多藏于不动声色之处,成为一种用心而不刻意的自然分泌,一种深思熟虑以后的淡定与平常。 ——作家韩少功 他的文字深如古井,纯净甘润。世道苍茫,很难遇见如此赏心悦目的文字,疑与信交织的光,能够涂改夜色,而夜在他那里,不再是沉沉黑暗。它当然密不透风,了无界限,却终归海阔天空,清明澄澈。早习惯满心欢喜地看这个人寻勘的足印与静悟的眼神,知道在路尽头、转身处,有仁慈宽柔的无限,亦有自在永久的初心。 ——评论家何向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我们的不幸谁来承担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孔见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40468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6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4 |
CIP核字 | 2014115355 |
中图分类号 | I26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6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