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尼斯湖惊魂--英伦漫游笔记
内容
编辑推荐

袁建华编著的这本《尼斯湖惊魂--英伦漫游笔记》以散文游记的形式,随笔撰写了26篇短文,记录了作者去英国“自游行”的所见所闻,感悟英国民众为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是用鲜血和生命换取的。短文包括:骄傲的裸骑者、千年西敏寺、大英博物馆、伦敦桥与伦敦塔、徐志摩的背影以及乐山大佛与桥屋等等,中西结合进行对比,从而抒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

内容推荐

《尼斯湖惊魂--英伦漫游笔记》,顾名思义,是作者袁建华游玩英国时所写的随笔集,共计二十六篇。从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英国这一小小岛国的深厚内涵。

目录

海德公园的“太阳”

骄傲的裸骑者

“短衬衫”与“五月花”

海事的背后

击溃无敌舰队

一脚东半球、一脚西半球

千年西敏寺

寻剑

鬼魂出没的伦敦塔

您好!斯特拉特福的莎翁

这个世界不能没有福尔摩斯

与柯南·道尔一席谈

火劫

剑桥三章

牛津故事

爱默生小道

享乐之城

“简·奥斯汀中心”

“金城堡”与“丑小鸭”

托起斜堡的“巨人”

“扎堆”广州的红砖楼

大鱼吃小鱼

约克与玫瑰战争

湖区:令我喜极而悲

大炮下的爱丁堡

尼斯湖惊魂

后记

试读章节

海事的背后

离开“短衬衫广场”。拐个弯,来到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

博物馆于1937年开始向公众开放,有近百年历史了。确切地说,英国国家海事博物馆由三组建筑物组成,包括海事陈列馆、格林尼治天文台和建于17世纪的皇后之屋。

既然是英国的国家海事陈列馆,当然要看个究竟。

这座馆址建于1807年,原先是海员子弟学校。迄今有200多年历史。

在里面转了一圈。不难看出,这个“英国的”海事陈列馆,说它是“世界的”海事陈列馆恐怕也不为过。

这个陈列馆有世界上最重要的英国海上历史收藏,其中包括历史人物、海外贸易、海洋艺术、地图绘制、手稿、船舶模型和平面图、科学与航海仪器等。还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事历史参考图书馆,其中包括15世纪的书籍。

尽管说的是“海事”,背后却流露出大不列颠强盛时期强大海军纵横天下的霸气。

你看,陈列馆外面的空间,一些很有创意的“玩艺”就很吸引人的眼球。

其中,有一个非常巨大的玻璃瓶横卧固定在一个石砌的台基上,它的瓶口很小,用瓶塞密封着,但你可以从四面八方上下俯仰任何一个角度看清楚里面的东西。什么东西?原来是一艘几乎与这个玻璃瓶一样大小的帆船。任谁也不可能对这个巨大的玻璃瓶无动于衷。孩子们指点着那个玻璃瓶不停地向爸爸妈妈提出一些令大人们也难以解释的问题,真有趣!

我呢,总感觉这个巨大玻璃瓶里面搁着那艘精制的帆船,是一个巨大的隐喻。

参观过后感想有三:

一是,历史悠久的英国非常注重对后代进行英雄主义、国教信仰乃至文化传统的教育。从1937年开始,这个海事陈列馆利用自己收藏的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包括刚才看到的“短衬衫号”帆船,持续对外开放,近百年来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英国人,令后来者以自己作为英伦民族一分子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毋庸置疑,这同时反映了“很绅士”的英国人视国家利益及民族传统为第一生命的性格特征。

二是,英国人恪守传统却不囿于传统,这从展览的内容和形式即可看出。例如:有适合儿童的互动陈列室,可以通过道具进行“开炮和将船驶入港口”等有趣好玩的游戏,通过游戏,激起小朋友对航海产生强烈兴趣,甚至有可能对小朋友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有文化艺术方面的,如“艺术与大海”,探究大海在欧洲视觉文化中的角色;有海外关系的,如“大西洋世界”,反映1600年至1850年间不列颠、非洲及美洲间的相互关系;有海事方面的,如“伦敦海事”,细说不列颠通向世界的门户;有海洋贸易的,如“来自波罗的海交易所的彩色玻璃”等;有历史方面的,如“探索者”回顾探险的历史;有科普方面的,如“发现海洋”,介绍深海及极地探险、互动陈列室的“制造波浪”,介绍海洋运作的原理、“你的海洋”,细说我们的生活如何依靠并影响着海洋等。此外,还有海战年代(1650—1815)的船只模型及数百件博物馆藏品。一路参观过来,你会不知不觉沉浸其中。无论你来自何方,你一旦踏入这个陈列馆,或多或少都会受到英国历史和文化的“洗脑”,认识到英国文化的保守性与创新性的综合性特征。

三是,在中国被视之为揭开近代史一页的“鸦片战争”,在这里只是“轻描淡写”的一笔,而且放在“海洋贸易”一节里面,在展馆中所占的比例很少,除了特别留心此事的中国人,外国人“稍不留神”就会忽略过去。这里是这样介绍的:“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模式在十八世纪末发生了转变,主要的利润来自于中国茶叶的贸易,这得益于喝茶在英国变得流行,但茶叶行业被中国政府严格管控,需要以大量白银进行交易。东印度公司试图跳过中国的贸易限制以满足英国日益增长的茶叶需求,公司鼓励印度的鸦片种植、从往中国输入毒品的个体商人征税,从而为茶叶贸易提供资金。但是,出售鸦片违反了中国法律,于是引发了英国和中国的战争”。看得出,陈列馆是非常“客观”地看待这段历史事件的,认为所谓“鸦片战争”充其量不过是“茶叶贸易”引发的战争,而且措辞委婉、含蓄。即使是那幅(令我颜面无存)“真实还原”《南京条约》签订场面的油画,也充满“祥和”的气氛。这就使得今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参观这个陈列馆时,情感不至于受到太大的刺激,而且比较容易“放眼于未来”,不会再去回顾这段渐行渐远的屈辱历史。

P14-16

序言

忽然想起“田忌赛马”

2013年6月8日至28日与家人赴英国“自由行”。这趟旅行,由女儿在网上与在英国工作的同学一起,周密安排了行程,不但将旅馆预订好,还将从头到尾所有转乘的火车票预购到手,以求达到旅行效果最大化。现在回想起来见笑,本来以为“自由行”就是无拘无束轻松自由地旅行,谁想太过周密的行程安排,竞将“自由行”变成了“不自由行”,你必须每天跟着既定的行程跑。由于安排紧凑,尽可能多走多看多收获,结果疲于奔命,一点也没有“自由”的感觉,这是始料未及的,下次再去,便有经验了。

行前,女儿将一叠有关英国的资料给我,要我先做些准备,免得到了英国后抓瞎。刚好上半年广州市作家协会换届,年初以来便要进行大量筹备工作。我时任该协会秘书长,理应承担起主要责任。到了四五月份,工作更为紧张,根本没时间看那些英国资料。结果,6月7日顺利召开了协会换届大会,第二天(6月8日)我就乘南航航班出发去英国了。在飞机上这才拿出那些英国资料来阅读,本想利用空中飞行的13个小时将这些资料“拿下”,奈何一点也看不进去,越看脑袋越空白。也是的,如果这样就能将英国历史“生吞活剥”了,那当个专家岂不容易?但是到了英国后深刻体会到,有准备与无准备还是不一样。

英国去来,受益良多。谈起感受,忽然想起“田忌赛马”,这个故事出自《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曾选入小学教科书,大多数中国人耳熟能详。这里原文略去,译文如下:

齐国使者到大梁来,孙膑以刑徒的身份秘密拜见,细说了自己的遭遇。齐国使者觉得此人是个奇人,就偷偷地把他载回齐国。齐国将军田忌非常赏识他,待如上宾。

田忌经常与齐国诸公子赛马,设重金赌注。孙膑发现他们的马脚力相差不大,分为上、中、下三等。便对田忌说:“您只管下大赌注,我能让您取胜。”田忌相信并答应了他,与齐王和诸公子用千金来赌注。比赛开始,孙膑说:“现在用您的下等马对付他们的上等马,拿您的上等马对付他们的中等马,拿您的中等马对付他们的下等马。”三场比赛下来,田忌三场两胜一败,赢得齐威王的千金赌注。田忌于是将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与孙膑谈论兵法,深为佩服,即拜孙膑为师。

先介绍一下人物:

田忌是战国初期齐国的著名战将,英勇善战,曾率兵大败魏国军队,封于徐州,深受齐威王的信赖和喜爱。

孙膑是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代。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孙膑到魏国,庞涓深知孙膑智谋在自己之上,竞将孙膑的膝盖骨打残以防他离开。孙膑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后,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孙膑以伤残之躯坐在战车上指挥战斗,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

齐威王是战国时期齐国国君,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之子。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

这个故事有三个“亮点”:一是孙膑胜于多谋善断;二是齐王败于墨守成规;三是竞赛规则有漏洞。

我以为,这个名垂史册的赛马故事,倒是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中国人特性的一面:长于谋略,工于心计。所谓“工于心计”者,即着力于“心”的内省与陶冶,崇尚面壁内修及玄想清谈,以抵达修身齐家的人生理想彼岸,而治国平天下方面,则致力于出将入相,不倦追求权谋韬略的最高境界,如《孙膑兵法》的最高境界。英国人则恰恰相反,崇尚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及英雄主义的骑士精神,执着于“游戏规则”的恪守与团队合作的群体意志。例如,历史上英国人之间恩怨情仇的解决风行决斗方式,即双方签署决斗协议后便依约执行,各安天命、视死如归,绝不会反悔或使坏。而敌我双方兵戎相见则惯用大规模决战定胜负,在明明白白的决战中比拼军队意志、武器装备优劣和战斗力强弱,直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谁能坚持到最后谁胜。中国人认为“两强相遇勇者胜”,英国人则认为勇未必能胜,还须凭借性能优越威力强大的武器才能制胜。因此,他们极为注重兵戎武备、军械技术等物质方面的“升级换代”,这就促进了工业及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发展。

我认同这个观点:若论“单打独斗”,英国人无论如何比不上中国人;若论“团队作战”,则中国人未必比得上英国人。例如乒乓球、羽毛球等讲究智谋的个人运动项目,中国人遥遥领先;而篮球、足球等讲究协作的团队运动项目,则英国人稳操胜券。

又例如,工于心计的人比较容易彼此相轻,长于“单打独斗”而难于聚拢到一块,这是中国人的毛病,也是鸦片战争之所以失败及后中国被西方列强蹂躏瓜分的原因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看透这一点,他领导全党组织和发动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又凭借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坚强团结,战胜了拥有数百万精锐之师的蒋介石,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毛泽东放言“美帝国主义及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一时世人哗然,议论纷纷,见解不一。其实毛泽东底气十足,正如他指出:“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试想,个人智慧了得的全国军民团结得像一个人,那号称全球霸主的美帝国主义及一切反动派还不都是纸老虎么?因此,在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上,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综观世界近代史,团结对于中国人民来说非常重要。团结的对立是分裂,中国人千万不能分裂,也不能落后。分裂无异于自取灭亡,落后就要挨打,中国近代史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至于英国,我认为英国民族也是很优秀的民族,这从英国民族的形成就可以看到:

史前时期,不列颠岛上就有伊比利亚人生息。

约在公元前800年,凯尔特人从欧洲大陆迁徙过来。这些凯尔特人“躯干伟大,发色甚浅,勇于战,而善制铁器,其他手艺亦不弱”。“所以他们来到后即以优等之战胜民族自居。不过结果也并不是新者存而旧者亡,结果是新旧混合。”即凯尔特人与伊比利亚人共融。

公元43年罗马人入侵不列颠,在这里呆了近400年后撤离。

公元367年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不列颠岛。公元449年盎格鲁·撒克逊人征服了凯尔特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有一个特点:征服一经就绪后,战士的家属及农夫便“蜂拥而至”,在新领地“扎根”下来,而且局面越稳定,来的人越多,甚至举国渡海迁居,自己的旧国反倒成为空地。他们这是将人家的家园当成自己的家园,将人家的国家当成自己的国家。而且战事一经结束,兵大哥们便都“弃兵而农”。时间一久,便将自己擅长航海的海盗本性也“遗忘”了。这种情况对早于罗马人之前入侵的凯尔特人是这样,对盎格鲁·撒克逊人是这样,对后来(八世纪末)入侵的维京人(与撒克逊人是近族)也是这样。最后,“经过数百年天时地利的反复调剂后,这个混合的国家已溶化成一新国。”这个新国就是英格兰。

因此,有些专家认为英国民族是“杂种”民族,从遗传学的角度看,“杂种”要比“纯种”优秀得多。这趟英国之行的所见所闻令我支持这个观点。

两千多年来,英国民族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良多,这在本书内可以看到。

是为序。

后记

有人以为写游记很容易,其实不然。要写得好,更难。

英国虽小,内涵却非常深厚。人类历史上一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就发生在这个小岛国;一些在人类文明的星空熠熠生辉的科学家、艺术家,就出生在这个小岛国。这个小小岛国孤悬英吉利海,却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最终成为殖民地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国。2000多年来,这个国家所践履的风雨历程,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留下了堪称典范的经验和教训,光荣与耻辱并重。而所有这些,都是英国民族用鲜血和生命换取来的。

到英国去“自由行”才20多天时间便想写出一本英国游记,那是异想天开的事。我有自知之明,因此在落笔之前,专门花了一段时间学习有关英国的知识,尤其是学习英国史。为此,我收集了相关资料和书籍。其中《英国史》就有几种版本,几经权衡,决定选用英国屈勒味林著(今译特里维廉)、钱端升先生译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史》,首先我觉得钱先生的文体风格很对我的“胃口”,我还觉得屈氏的《英国史》客观、翔实,既有学术性又有普及性。经过学习,直到感觉自己对英国有了比较“宽松”的了解尤其是有了自己的看法之后,开始写作。

从落笔到脱稿,前后花了一年多时间。

借此机会,首先我要将这本书献给我的爱人冯莲珠!没有她的一贯支持和勉励,我不会有如此大的决心和毅力来完成这本书。她已远行,我永远怀念她。

我还要向女儿袁小丹表示谢意!整个旅行期间没有她当翻译我不可能有大的收获,同时她还为本书提供了很好的照片。

衷心感谢女儿在英国留学时的同学!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在英国期间的游历和生活丰富多彩,获益匪浅。

我还怀念在英国期间“萍水相逢”的异国和祖国的朋友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尼斯湖惊魂--英伦漫游笔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建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6049506
开本 16开
页数 1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2014150657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30
151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9:4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