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庄子选译/新课标必读彩绘系列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总集,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中国学术界通行的看法是:内篇为庄子所著,外、杂篇可能掺杂了庄子门人和后学以及道家其他派别的作品。书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糅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流传版本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晋代人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庄子选译》精选部分篇章,加以注释。

内容推荐

《庄子)亦称《南华经》,道家经典著作之一。书分内、外、杂篇,原有五十二篇,乃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揉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不过《庄子》当时所流传的,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郭象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做。《庄子选译》精选部分篇章,加以注释,并将其译成白话文,方便中小学学生读者阅读。

《庄子选译》由庄子编著。

目录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秋水

寓言

试读章节

【泽文】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我大葫芦种子,我将它培植起来后,结出的果实有五石客积。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可是它的坚固程度承受不了水的压力。把它剖开做瓢也太大了,没有什么地方可以放得下。这个葫芦不是不大呀,我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而砸烂了它。”庄子说:“先生实在是不善于使用大东西啊!宋国有一善于调制不皲手药物的人家,世世代代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游客听说了这件事,愿意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他的药方。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商量:‘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游客得到药方,来游说吴王。正巧越国发难,吴王派他统率部队,冬天跟越军在水上交战,大败越军,吴王划割土地封赏他。能使手不皲裂,药方是同样的,有的人用它来获得封赏,有的人却只能靠它在水中漂洗丝絮,这是使用的方法不同。如今你有五石容积的大葫芦,怎么不考虑用它来制成腰舟,而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担忧葫芦太大无处可容?看来先生你还是心窍不通啊!”

惠子又对庄子说:“我有棵大树,人们都叫它‘樗’。它的树干却疙里疙瘩,不符合绳墨取直的要求,它的树枝弯弯扭扭,也不适应圆规和角尺取材的需要。虽然生长在道路旁,木匠连看也不看。现今你的言谈,大而无用,大家都会鄙弃它的。”庄子说:“先生你没看见过野猫和黄鼠狼吗?低着身子匍匐于地。等待那些出洞觅食或游乐的小动物。一会儿东。一会儿西,跳来跳去,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上下窜越,不曾想到落入猎人设下的机关,死于猎网之中。再有那斄牛,庞大的身体就像天边的云;它的本事可大了,不过不能捕捉老鼠。如今你有这么大一棵树,却担忧它没有什么用处,怎么不把它栽种在什么也没有生长的地方,栽种在无边无际的旷野里,悠然自得地徘徊于树旁,优游自在地躺卧于树下。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砍伐,也没有什么东西会去伤害它。虽然没有派上什么用场,可是哪里又会有什么困苦呢?”  【题解】

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渭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

全文大体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至“怒者其谁邪”,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生动地描写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第二部分至“吾独且奈何哉”,进一步描述社会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心态,并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第三部分至“此之谓以明”,说明足非之争并没有价值。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从这一意义说,万物既然楚齐一的,那么区别是与非就没有必要,才智也就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第四部分至“此之谓葆光”,进一步指出大道并不曾有过区分,占论也不曾有过定论,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因而是非无别,容藏于一体。第五部分至“而况利害之端乎”,从忘物才能齐物人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确定是非区别的必要。第六部分至“故寓诸无竟”,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邀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余下为第七部分,通过两个寓言故事表明“无所凭依”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

“齐物’与“齐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文章充满辩证的观点,但也经常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须细加体会和分析。P13-16

序言

《庄子》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总集,共三十三篇,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中国学术界通行的看法是:内篇为庄子所著,外、杂篇可能掺杂了庄子门人和后学以及道家其他派别的作品。书由战国中晚期逐步流传、糅杂、附益,至西汉大致成形,然而当时流传版本今已失传。目前所传三十三篇,已经晋代人整理,篇目章节与汉代亦有不同。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名周,字子体,战国时代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曾在漆园当过小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相传,庄子自幼聪明好学,与惠施为同学、挚友,曾南游楚越,探访古风,一生率性任真,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当时诸侯混战,争霸天下,他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便辞官隐居,潜心研究道学。他大大继承和发展了老聃、杨朱学说,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鲁迅先生对庄子文章的评价极高,说庄子文章“汪洋辟阉.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庄子》在魏晋时期与《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到唐代正式成为道教经典之一,称《南华真经》。

《庄子》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

庄子在哲学上,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他说:“道之真以修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为天下。”(《庄子·让王篇》)意思是,大道的真髓、精华用以修身,它的余绪用以治理国家,它的糟粕用以教化天下。又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谨守而勿失,是谓友其真。”(《庄子·秋水篇》)意思是,不要为了人工而毁灭天然,不要为了世故去毁灭性命,不要为了贪得去身殉名利,谨守天道而不离失,这就是返朴归真。

总之,他继承了老子《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髓,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为此,他对世俗社会的礼、法、权、势进行了尖锐的批判,提出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精辟见解。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庄子这些思想和主张,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人类思想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庄子对后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独特的哲学思想上,而且表现在文学上。他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如果说,屈原的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鼻祖,那么,庄子的文章,无疑是中国浪漫主义散文的先河。

《庄子》注本历来极多,今通行的主要有晋郭象《庄子注》、清朝王先谦《庄子集解》以及郭庆藩《庄子集释》等。

我们这里选译的是最有代表性的内七篇,以及“外篇”中的《秋水》和“杂篇”中的《寓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庄子选译/新课标必读彩绘系列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战国)庄子
译者 王大可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福建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1067763
开本 16开
页数 1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3-10-01
首版时间 2013-10-01
印刷时间 2013-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76
CIP核字 2013171402
中图分类号 B223.52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35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