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学锋编著的《转型中的清代财政》共十二章,分别从雍正皇帝的财政改革、难以解决的收支矛盾、财政收支结构的时代变迁、中央与地方:硝烟中的财权之争、户部与内务府:两个财政的互助与冲突、“量入为出”还是“量出制入”、官员的低薪与腐败、军费政策的得与失、有限的“民生财政”、影响财政支出政策的政治文化因素、财政压力与民众负担、财政危机与辛亥革命来解读清代的财政状况。本书是以试图专题的形式,向读者展示清代财政的大致面貌。
图书 | 转型中的清代财政 |
内容 | 编辑推荐 申学锋编著的《转型中的清代财政》共十二章,分别从雍正皇帝的财政改革、难以解决的收支矛盾、财政收支结构的时代变迁、中央与地方:硝烟中的财权之争、户部与内务府:两个财政的互助与冲突、“量入为出”还是“量出制入”、官员的低薪与腐败、军费政策的得与失、有限的“民生财政”、影响财政支出政策的政治文化因素、财政压力与民众负担、财政危机与辛亥革命来解读清代的财政状况。本书是以试图专题的形式,向读者展示清代财政的大致面貌。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雍正皇帝的财政改革 第一节 雍正面前的难题 第二节 雍正的改革 第三节 雍正改革的历史启示 第二章 难以解决的收支矛盾 第一节 财政收入规模的扩张 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的膨胀 第三节 财政赤字的必然性 第三章 财政收支结构的时代变迁 第一节 财政收入结构的变与不变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结构的不平衡 第三节 支出结构偏斜与支出地域差别 第四章 中央与地方:硝烟中的财权之争 第一节 “全能型”事权造就“集权型”财政体制 第二节 “分权型”财政关系及其成因 第三节 财权的争夺与中央的努力 第五章 户部与内务府:两个财政的互助与冲突 第一节 清前期的良性循环 第二节 皇室财政侵蚀国家财政 第三节 皇室财政的妥协与纠结 第六章 “量入为出”还是“量出制入” 第一节 财政原则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坚守“量人为出” 第三节 财政手段:开源和节流 第七章 官员的低薪与腐败 第一节 清代官俸定制。 第二节 官俸的减扣与吏治问题 第三节 清末官俸制度改革 第八章 军费政策的得与失 第一节 清前期的基本俸饷制度 第二节 经制军队俸饷的减扣与欠发 第三节 裁兵节饷政策的实施 第四节 清末新军饷制的改善及得失 第九章 有限的“民生财政” 第一节 教育投入的吝啬 第二节 近代的社会保障 第三节 不断压缩的河工支出 第十章 影响财政支出政策的政治文化因素 第一节 吏治腐败导致政策低效 第二节 决策者思想观念落后致使政策转型滞后 第三节 政策执行者素质能力偏低使政策效应缩水 第十一章 财政压力与民众负担 第一节 “三座大山” 第二节 恶性循环的怪圈 第三节 摊派地方和增捐加税 第十二章 财政危机与辛亥革命 第一节 清末“新政”:财政不能承受之重 第二节 迟到的财政改革 第三节 弥补赤字的下下策 第四节 重重矛盾诱发辛亥革命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转型中的清代财政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申学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412169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1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2-07-01 |
首版时间 | 2012-07-01 |
印刷时间 | 2012-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6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812.949 |
丛书名 | |
印张 | 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9 |
宽 | 147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