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经济坐标(经济卷)/南方周末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在三十年全球罕见的超高速经济增长之后,我们目眩神迷,从来没有如此渴望一个坐标,渴望知道自己的位置与方向。

《南方周末》试图从喧嚣嘈杂的信息中还原一个经济坐标,以此观照变革,并刻录一个新的出发位置。

这本《经济坐标(经济卷)》由《南方周末》编,在这里,读懂南方周末!

内容推荐

这本《经济坐标(经济卷)》由《南方周末》编,穿过那些冰冷、繁复、令人头昏的数字,穿过飞机+汽车+摩托车+双腿的崎岖,我们不仅希望抵达经济现实、抵达新闻现场,更希望抵达那错综相连的现实背后的经济逻辑——

比如,《南方周末》不仅报道一日三餐的经济变化,更希望告诉你,这种变化与庙堂高处的货币政策有什么样的关系;不仅报道这一年全社会的财富蛋糕总共增加了多少,也告诉你,这个蛋糕是如何切分的。

摸着脉搏的真实变化,我们努力描绘一个清晰的经济坐标,并刻下这些标尺每一毫一厘的前进,以期能在斑驳的现实之中,提供一份冷静的参照。因为:

知道在哪里,才能不慌张;知道走向何处,才能保持从容。

《经济坐标(经济卷)》适合时事关注者阅读。

目录

总序

序 为中国人寻找经济坐标

第一辑 经济坐标

 中国是世界上最有“钱”的国家

 2010中国财富流向

 省富省穷的秘密

 站着挣钱与趴着挣钱

 政府花钱得有新办法

 2010,中国人花了多少钱

 移动互联网:2010吸金之王

 谁是2010最会赚钱的公司

第二辑 独家调查

 麦价波动调查

 湘西首富与狂热吉首:谁逼疯了谁?

 “中国纳斯达克”六日之天

 京杭甬大运河为何成了“断头航道”

 “公务员楼盘”摇号之谜

第三辑 政经议题

 消灭村庄?——中国新城市化之忧

 天上的扩张——“民航经济”缘何失速

 将农民的还给农民——成都城乡统筹改革七年逻辑

 成都为何自戒土地财政之瘾

 联盟的博弈——华为“被造城”

第四辑 焦点话题

 3Q大战——水淹互联网

 钱灾

 “最牛公关”杨再飞和他背后的奶业恶斗

 谁要涨水价?——深圳水价疑云

 半岁创业板,凭何大派红包

 从人民币到自主创新——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美方为何临阵变焦点

 中西部地方债务风险调查

第五辑 世像素描

 “苹果皮”兄弟仓库创业记

 节能减排倒计时——“上半年不管你,下半年管死你”

 世界上最富有的两个人来华请客——五味“巴比宴”

 东方大学城:中国第一个大学城的十年生死

 “秃鹫”之生——AMC,中国版的“大而不倒”神话

 银行:从“外资威胁论”到“中资威胁论”

 最牛经济如何炼出最熊股市

 背LV的中国人

 那些突然抛头露面的企业家们

 “摇号”限量,北京治堵出“奇策”

第六辑 楼市风云

 京城大抢房,边骂边抢楼市突然疯,越调越疯

 楼市“最严”新政:没有最严,只有更严

 楼市假摔?

 0.1%,楼市下台阶

 京沪深:保障房掩盖下的楼市真相

第七辑 转型之路

 广东转型:悬崖上的战役

 从制造业手中拯救制造业——“南海模式”三十年突围

 民工荒,谁在慌?

 “世界工厂”机器“革命”

 经济转型说了二十七年,什么时候能够真正转变?

试读章节

38万亿的大蛋糕里,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各自切了多少?制造10亿元

级别富豪的流水线在哪里?

中国古人把钱叫“泉”,取其如流水一般,让财富流动起来之意;英文CURRENCY也有类似的意思。

既然是流动,总有潮流。再看向更深的地方会发现,在潮流之下,有暗涌,暗涌之下,又有地势,地势才是决定财富长远流向的最根本因素。

在刚迈进2011的门槛时,我们回头探寻2010年中国财富之流向及其背后的地势。

38万亿的大蛋糕

尽管国家统计局还没有公布2010年的GDP,不过,这个数字应该比较容易推算出来:大约38万亿元——经调整之后的2009年(3DP为34.0507万亿,设2010年全年增速为10%,全年CPI上涨3.4%,则2010年超过38万亿。

有趣的是,尽管有不低的通货膨胀率,由于人民币对美元在2010年上涨了大约3.47%,以美元计算的中国的GDP于是可能增加了近17%,这帮助中国撼无可撼地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当然了,即使按照这个数字,中国的人均GDP还不到日本的六分之一。要达到日本现在的水平,最乐观的估计也需要二十年:假设中国在未来二十年能保持平均8%上下的增速,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再升值50%,同时,假设总人口数不发生大的变化,则中国才能在2031年达到日本现在人均GDP的水平。

劳动者拿了多少

现在我们来看,中国人创造的这38万亿财富大致都跑到哪里去了。

首先是居民收入。按照2009年的统计公报计算,当年,6.2亿的城镇居民获得可支配收入10.65万亿元;7.1亿乡村居民分得3.66万亿可支配收入。设2010年,城镇人口增加1500万,农村人口减少1000万,同时假设农村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均增长13%(其中包括3%的物价上涨),则2010年,在辛苦了一年之后,全体中国人大约共获得16.5万亿的收入。这个数字仅占GDP的43.4%。

不过,按照学者王小鲁的说法,中国人有大量的“灰色收入”未统计进去。按照他的估算,2008年,中国人的“灰色收入”高达5.4万亿元。这部分“灰色收入”主要集中在极少数富裕家庭。

为什么统计数字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在我看来,除了那些真正的灰色收入部分,其他的正常收入中,统计局的统计中可能主要强调了工资性收入,而“可支配收入”其实既包括工资性收入,又包含利息、投资性收入。

恰恰是在过去的几年,不少家庭的投资性收入已经远超过工资性收入——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拥有一套价值超过300万元住房的家庭比比皆是,但是,历年工资性收入总和超过300万的家庭却非常少。

当然,只有拥有多套住房的人才有机会兑现这笔财富,把它变成真正的“收入”——这些家庭集中在企业家、房产投资人、股票投资人、艺术品投资人等。这部分收入比较难统计,可能被漏掉了。至于非法收入或者垄断行业从业人员的非常规收入,总数应该不至于大到王小鲁先生所提到的那个数量级上去。

在2008年12月18日《南方周末》刊发的《三十年中国人收入流变》一文中,我发现,针对2007年的GDP,大约有6万亿元无法解释,这个数字跟王小鲁估算的2008年“灰色收入”比较接近,它应该主要是由投资性收入构成的。

考虑到经济体量的增加,如果2010年的统计外居民收入按照近5万亿元来计算,则全体中国人获得21.5万亿元收入,大约占其所创造的56.6%。其中的5万亿元主要由极少数富裕家庭分享,这部分家庭的总数可能不超过全国总家庭数的10%。

中国有多少千万富翁

到2010年末,中国大陆将有38.3万人成为千万富豪。

12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与《福布斯》一起发布了这份《2010中国私人财富白皮书》。这份报告所描述的千万富豪,是指私人可投资资产(不包括自住房)超过1000万元的人。

从地域上看,近53%的千万富豪聚集在广东、浙江、江苏、北京和上海五地,近七成的亿万富豪也分布于此。其中,千万富豪广东人数最多,有8万人;其次是浙江省,有4。1万人。富豪的主战场在股市而非楼市。

在2010年,针对房价的调控政策接二连三地出台,总算大致遏制住了房价的继续上涨。按照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2010年1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7%。全国城镇住房总量大约为180亿平方米,按照均价3500元计算(考虑到这180亿平方米大部分集中在中小城市,而且,房龄也参差不齐),则总市值大约为60万亿元。设2010年全年上涨5%,则总价值大约上涨了3万亿元;设10%的家庭有机会兑现这笔收入,那么在2010年,房价上升仅为中国人带来3000亿元的收入。

房产不是2010年财富分配的主战场,股票市场才是。

2010年年初,沪深A股总市值分别为18.38万亿元和5.928万亿元;年末分别为18.09万亿元和8.64万亿元,两市总市值增加了2.4万亿元。而就指数而言,两个市场则分别下跌了14%和7.5%。在价格下跌的同时还能实现总市值增加,是因为新上市的公司增加了。

在2010年,A股以超过4783亿元的IPO融资总额创下历史纪录,当然,这也是今年全球第一大IPO市场。

这4783亿元的IPO上市之后,为A股市场带来了大约5.5万亿元的新增市值。这部分财富,由在2010年有机会在A股IPO的300多家企业瓜分,平均每家获得近200亿。其中持股的创始人和高管大获其利,按照胡润在2009年11月初的一个统计,仅仅创业板就造就了90多位10亿以上身家的富豪。

从央行公布的数字来看,2010年有好几个月都出现了少有的储蓄存款减少的现象,这就是被人们广泛提到的“存款搬家”。这部分资金总额少说也有上万亿,其中应该有相当一部分流入了股票市场(包括通过基金而间接进入股票市场)。

假设去年IPO融资的4783亿元在上市之后平均上涨50%,则为股票的二级市场产生了7000多亿元的流通压力,刚好由“储蓄搬家”的那部分资金承接。回过头来看,其实就是一部分老百姓无法忍受自己的货币财富被通货膨胀吞噬,于是跑到股票市场来把它们换成资产,不小心它们成了新晋亿万富豪的抬轿人。面对高估得惊人的股价,未来,富豪们没有理由不减持手中的股份(不止一个富豪会像马云一样安慰大家,自己减持股票是为了“改善生活”),不知道到那个时候,谁会成为埋单者。

为什么是股市,而不是万人咬牙切齿的楼市?楼市固然有种种的问题,不过,在2010年,它在持续地上涨,而股市则在下跌。事实上,只要你有钱,你可以买个或大或小的房子,你甚至可以去当开发商。股市就不同了,在中国,就算你有钱,通常也只能去二级市场当富豪们的承接盘。能实现IPO的少数人才能获得财富的真正跃迁,而这种跃迁的前提是,你得通过监管部门的“审核”。同样质量的资产,能否通过这个审核,能否拿到上市的牌照,估值会有天壤之别,所以,股票市场成了富豪的批发市场。P009-012

序言

为中国人寻找经济坐标

肖华

当身陷一个令人晕眩的世界,没有什么比坐标更加重要。

在三十年全球罕见的超高速经济增长之后,我们目眩神迷,从来没有如此渴望一个坐标,渴望知道自己的位置与方向。

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当世界依然深陷金融危机的泥沼,中国就是万众期待的那个拯救者,接近两位数的GDP亮丽增长、一枝独秀。

这一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一些经济学家甚至大胆预测,用不了二十年,中国就将超过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大国。

数字上的威武被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一再诠释,这个古老民族从未如此地接近百年复兴梦的巅峰。

但这也是一个罕见的“荒”年,和“慌”年。

在告别短缺经济多年之后,各地的中国人突然重新面临房子荒、车牌荒,甚至电荒、油荒、菜荒,普通老百姓们不得不格外关心柴米油盐,关心粮食与蔬菜。

于是由荒而慌。几乎每一种被限购的东西都被抢购,从房子到食用油,每一种可投资的东西都被疯狂地追逐,从乾隆年间的花瓶到福建武夷山上的大红袍茶叶,以至制造业里作为低价代名词的“中国价格”,在投资市场上却代表着能让西方人在拍卖现场昏厥的高价。

慌张开始蔓延,因为坐标一旦模糊,未来就不确定得让人恐惧。

《南方周末》试图从喧嚣嘈杂的信息中还原一个经济坐标,以此观照变革,并刻录一个新的出发位置。

穿过那些冰冷、繁复、令人头昏的数字,穿过飞机+汽车+摩托车+双腿的崎岖,我们不仅希望抵达经济现实、抵达新闻现场,更希望抵达那错综相连的现实背后的经济逻辑——

比如,《南方周末》不仅报道一日三餐的经济变化,更希望告诉你,这种变化与庙堂高处的货币政策有什么样的关系;不仅报道这一年全社会的财富蛋糕总共增加了多少,也告诉你,这个蛋糕是如何切分的。

摸着脉搏的真实变化,我们努力描绘一个清晰的经济坐标,并刻下这些标尺每一毫一厘的前进,以期能在斑驳的现实之中,提供一份冷静的参照。因为:

知道在哪里,才能不慌张;知道走向何处,才能保持从容。

书评(媒体评论)

寻常百姓的心声,新生事物的哨兵。

——钟南山

在这里要读懂中国,并不容易,但他们的努力和执着,正在让这一个期许变为现实。经历过诸多的风雨,但那一种力量还在I

——杨锦麟

舆论监督,南江一珠。情关民疾,理发民主。

——张思之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有力者有爱,让幸福者沉思。

——王石

南周生南国,七天出一期,愿君多培育,此报最堪思。

——贺卫方

关怀社会,心系大众,呵护理想,保持智慧。

——李开复

百姓呼声,社会正义。

——茅于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经济坐标(经济卷)/南方周末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南方周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804232
开本 16开
页数 34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3.3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40
17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7: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