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丛智芳的《山枣花野桑葚》这本书里,看到了她在成长过程中的苦辣酸甜,看到了她在风雨中的打磨,看到了她丰富的生命内涵,看到了她深厚的文学底蕴,看到了她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实。可以说既是一个贤妻良母,又是一个低调随和的才女。
这本散文集,读后的感觉是,在美妙的花鸟草虫描写中,渗透了真情实感。有童年的纯真,少年的遐想,青年的冲动,成年的智慧和成熟。真是人在景中,情在文中。每篇文章都有画龙点睛的富含哲理的精彩之笔。真是人们常说的名言警句。读着书,品着人,有时也好像是在品自己。
图书 | 山枣花野桑葚/蔚蓝色的故乡 |
内容 | 编辑推荐 在丛智芳的《山枣花野桑葚》这本书里,看到了她在成长过程中的苦辣酸甜,看到了她在风雨中的打磨,看到了她丰富的生命内涵,看到了她深厚的文学底蕴,看到了她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真实。可以说既是一个贤妻良母,又是一个低调随和的才女。 这本散文集,读后的感觉是,在美妙的花鸟草虫描写中,渗透了真情实感。有童年的纯真,少年的遐想,青年的冲动,成年的智慧和成熟。真是人在景中,情在文中。每篇文章都有画龙点睛的富含哲理的精彩之笔。真是人们常说的名言警句。读着书,品着人,有时也好像是在品自己。 内容推荐 《山枣花野桑葚》是作者丛智芳写的“蔚蓝色的故乡”系列丛书之一。 《山枣花野桑葚》以北方草原历史文化和当代文明为背景,书写作家对民族文化的独特视觉,诠释了一个民族、一片草原的今天和昨天,表达了作家对民族、家乡和草原的无限热爱之情。 《山枣花野桑葚》主要由《眼前时光》、《走在人间》、《开卷掩卷》、《世说新语》、《里短家长》等五部分组成。 目录 第一辑/眼前时光 山枣花·野桑葚 一棵开花的树 窝的遐想 他的滴水观音 当草开了花 想入非非之爱 印象 草原的感觉 四季从身边走过 静静的,看着花开 树和鸟 小时候的冬天 秋日私语 我是一个普通的土豆 甜蜜的伤感 麻雀的日子 照片告诉我的 第二辑/走在人间 神仙和小人 什么事值得快乐 梦里人生 因和果 善 倾“家”之恋 记忆 巫对人的统治 特殊的孩子 自从有了…… 曾经年轻 玉米的谢意 极致的诠释 作文时间 活着的寂寞 一个人要怎样离开 读书的病 走进夜里 当爱情变成游戏 第三辑/开卷掩卷 不是人间富贵花 人生若只如初见 莲的心事 偶尔温柔 尘埃里开出的花朵 杜甫的浪漫 酒与词的联想 和者 读《聊斋》 谁有权利打碎月亮 读书有感 把个真心掩了 人在囧途 一瞬间 莱菔·菲 看到·想到 同情 水知道答案 北大,北大,奔向北大 第四辑/世说新语 村菇炖草鱼 张万海的爱情生活 七月 老头和他的三个女儿 五仙女和她的董永 商人的蛊 看戏 老松 第五辑/里短家长 小时候的耳朵 消失的探亲路上 我看到的乡村爱情 童年的舅舅 少年的情事 不是农民的父亲 二大爷 生前身后 走着走着就不见了 半路 闺女 奶奶的青春岁月 寄存梦的地方 对门 情人节的毛豆 读书的种子 世界还小的时候 孩子的快乐 雷得外焦里嫩 试读章节 我开始还同情母亲,感觉她一辈子受着神仙的约束,现在倒更同情自己了。母亲怕着神仙,敬着神仙,所费的不过是一点不起眼的供奉,一碗水饺,一盘点心,一盒信香,一沓黄表纸,一颗虔敬的心,如此而已。 神仙和小人 中国的旧式家庭里,多数供着观音菩萨和灶王爷。母亲家也不例外。 每月的初一、十五,是给菩萨上香的日子,每年要送灶王爷上天汇报一次。供奉也是颇郑重,母亲凡是煮饺子,总是先供奉神仙,然后人才享用。碰着无意冲撞神仙的时候,要上香烧纸请求神仙谅解。记得有一年,母亲在厨房忙碌,侄儿侄女两个四五岁的小孩,玩出了花样。他们把白瓷的观音像拿起来把玩,让它头朝下立着。香炉碗里的香灰倒了出来,搞得一片狼藉。等母亲发现,唬了一大跳,一个孩子给了一巴掌,就开始为观音像正位,摆好后烧香叩头,不住地为两个孩子说情,倒把两个不懂事的孩子吓得没敢哭出声。逢着谁稍稍表示不信仰的意思,母亲不管干什么,先正色,然后说:“信神神就在,不信神神不怪,只是不要乱说话。”仿佛说的每一句话神仙都会听了去。 母亲相信神仙是看着人的一举一动的,甚至会偏袒保佑供奉着他们的人。她有两个经典的故事,到现在还有时讲。一个是说有一户人家,供奉着不知道什么神仙。神仙格外施恩,让这家的油总也吃不完。有一天,这家的主妇实在纳闷,怎么一坛子油吃了这些日子,还是满满的?就把这个疑惑说了出来,从那以后油就见少了。我们问为什么,她说天机不可泄露,如果主妇不说,永远都会是这样的。在她的心里,有了好事是不可到处张扬的,那样好事会不见的。所以到现在她都保留着不乱讲话的习惯,留有一份神秘的。比如家里存了多少钱,她是不轻易跟人说的,有时候连父亲也蒙在鼓里。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小弟结婚买房,父亲这边还愁钱紧呢,母亲那边已经拿出来了,给了父亲好大的惊喜,连连问,什么时候存的,我怎么不知道? 另一个故事是跟灶王爷有关。说一家子,日子过得不好。有一天传来了好消息,说这家儿子出息了,当时做母亲的正在灶台旁刷碗,她一激动,拿着一把筷子就往锅沿上敲,边敲边说,这回,我们也要过好日子了!结果空欢喜一场。为什么呢,往锅沿上敲,是对灶王爷的大不敬,灶王爷不高兴了,日子还能好?所以从小我们就知道,不能敲锅沿,在灶王爷画像前面的锅沿,陡地就有了神的光环,我一站在锅前,就觉得灶王爷正看着我呢,就不自觉地谨言慎行起来。 我也常常疑惑,家家都供着神仙,一个神仙怎么会知道所有的事呢?母亲解释不出来,但是她知道怎样跟神仙联系。香,是人和神联系的信使,人一烧香,神仙就得到信了,所以香还被叫做“信香”。当然跟鬼,她也用这个法子。这不是她的发明创造,可是到底人们是怎样想出来这个法子的呢?是那袅袅的香烟,给了人这样缥缈的想象吗? 在中国老百姓的心里,神仙实在是人味十足的,比方说神仙的报复,神仙的不分青红皂白,谁供奉着就向着谁,谁得罪了就报复谁,那实在是人的作为,甚至是小人的作为。忽然悟得小人得势的一点原因了。供奉他们的人,竟不是出于敬重,而是大半由于害怕啊!神仙的报复是神鬼莫测的,小人的报复又何尝是光明正大的呢? 我开始还同情母亲,感觉她一辈子受着神仙的约束,现在倒更同情自己了。母亲怕着神仙,敬着神仙,所费的不过是一点不起眼的供奉,一碗水饺,一盘点心,一盒信香,一沓黄表纸,一颗虔敬的心,如此而已。她不用看神仙莫测的神情,不用揣测神仙阴阳的腔调;而我,怕着小人,却敬不起小人,小人不要虚无缥缈的东西,更不要好的心,他们要的,我供奉不起。 人生这样无趣,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呢?有一天我这样想的时候,听到内心深处有个声音说,真是这样吗?真的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吗? 什么事值得快乐 人生这样无趣,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呢?有一天我这样想的时候,听到内心深处有个声音说,真是这样吗?真的没有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吗? 于是,我开始搜罗快乐的理由。 我的家人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我们可以在无风的日子,一同漫步,聊那些感兴趣的话题,并且我们都有远足的习惯,喜欢走,走上个把小时,也不觉得疲倦,相反的,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谢天谢地,这值得我快乐! 我的父母健在,生活富足,他们生活在污染尚少的乡村,拿着退休金,过着农民的日子,有播种希望的土地,有收获惊喜的果园,同着春华秋实,经历四季的色彩变化,活得像四季一样精彩。谢天谢地,这值得我快乐! 我最亲密的爱人,我们无话不谈,我们互相惦念,我们心有灵犀,我们依然浪漫。我们彼此的生命,都是对方的最爱。我们不用整天怄气,我们不用貌合神离,我们不用费尽心机,我们不用扬镳分离。谢天谢地,这值得我快乐! 我最可爱的孩子,学习努力,做事有条理,她的身上表现着规矩,她的气质散发着教养,她腹有诗书,又不呆气十足,她有一点小虚荣,有一点小自恋,天马行空地幻想,脚踏实地地生活。谢天谢地,这值得我快乐! 我有一群朋友,都是可以掏心窝子的,我们志同道合,我们气味相投,我们惺惺相惜,我们不离不弃,虽不常聚,但心相通。高兴的事第一个传递,伤心的事互相安慰。谢天谢地,这值得我快乐! 我有一群尊敬的师长,他们呵护我,他们赏识我,他们帮助我,因了他们,我觉得自己活得有价值,我觉得自己的劳动有意义。谢天谢地,这值得我快乐! 我有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即使累得昏天黑地,也觉得知足无比。我在书中找到自己的伊甸园,我在方块字的拼凑中体验到劳动和思维的乐趣。谢天谢地,这值得我快乐! 我还年轻,有年轻的冲动。春暖花开的日子,秋高气爽的天气,开车去野游,爬山,看杏花,看草原,追逐一声鸟叫,寻觅一朵野花,让自然荡涤我的胸怀,让流云带走我的烦恼。谢天谢地,这值得我快乐! 我不用脸朝黄土背朝天,我不用风里来雨里往,我跟诗文打交道,我与童心共灿烂,我知道丑小鸭为什么变成白天鹅,我知道贾宝玉为什么写不好命题作文,我知道小草的心愿,我知道百合花的泪水,我知道所有真善美的故事。谢天谢地,这值得我快乐! 我不是一个快嘴,我招不来嘴的麻烦;我不是一个多事者,我听不到窃窃私语;我不是一个野心家,没有愿望满足不了的惆怅;我不是一个名利狂,不用忍受心灵煎熬的彷徨……谢天谢地,这些,都值得我快乐! 这么多快乐,什么痛苦能打垮我呢! P41-44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山枣花野桑葚/蔚蓝色的故乡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丛智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1182900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8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72 |
出版时间 | 2011-03-01 |
首版时间 | 2011-03-01 |
印刷时间 | 2011-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3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内蒙古 |
长 | 211 |
宽 | 149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488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