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鸵鸟座
内容
编辑推荐

孙晓迪编著的《鸵鸟座》取材于作者所认识的记者朋友们以及媒体的新闻报道,很多人物、故事都可以还原,有迹可循,颇显真实。作者让我们从另外的角度了解到了记者行业的辛酸与不易,刷新了在大多数人眼里记者是一个光鲜亮丽、严谨权威的印象,耐人寻味。同时,深度呈现了在现实面前,人们无法左右命运,爱情和梦想更加微不足道。虽然小说的主题很凝重,但是孙晓迪幽默的语言、风趣的故事情节却能让你阅读起来倍感轻松顺畅,这也是作者想带给你繁忙之余的一点愉悦。

内容推荐

孙晓迪编著的《鸵鸟座》内容简介:大三时,苏写意听了一场记者胡斩棘的讲座,使她决定成为像他一样的优秀记者,并为了与胡斩棘再次相遇,她毅然从法律专业转为新闻专业。毕业后她通过考试来到胡斩棘工作的报社《新晨报》实习,两个人的命运从此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次黑幕采访他们开始熟悉,后来一度发展到恋人关系。故事中的反派人物--房地产开发商老总“高富帅”董卓,正是那次采访的当事人之一,他只手遮天,掩盖新闻真相,甚至用卑劣的手段企图占有苏写意。

苏写意一边深爱着胡斩棘,一边利用董卓得到了很多,但就在她打算结束掌控中的一切时,胡斩棘最好的朋友关飞涛在她计划的暗访中被歹徒刺死,意外身亡。性格像鸵鸟,遇事习惯逃避的胡斩棘,亲临这一切,却没有采取任何挽救的措施,只是对苏写意失望至极。苏写意为了挽回胡斩棘,奋力扳倒董卓,但一切无济于事。最终,惺惺相惜的恋人反目成仇,肝胆相照的好兄弟阴阳相隔,伸张正义的报社变得不堪入目……他们的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鸵鸟座》是一本经典的当代小说。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尾声

后记

试读章节

星期一的北京清晨,最繁忙的地点不是地铁和CBD,而是早市。在前两个地方,只有文质彬彬的上班族忙着上班;而早市上,拎着菜篮子的平头百姓忙着挑挑拣拣,摊子上的摊主忙着与邻居兼对手打口水仗,还有那些待宰的鸡鸭鱼蟹。在忙着用不同方式抗议自己的悲惨命运。我赶到早市时已经过了九点,里边还是一片鸡飞狗跳。线人大猫脸告诉我三环外这处早市有二百人当街斗殴,血流成河、场面壮观。这厮从混混转型当上职业线人后,表达能力见长,四字成语经常打着叠地从他嘴里冒。我是不相信“血流成河”这码事的,真要那样,我这个都市报的新闻记者去了也没用,现场早被警察控制住了。再说根本不用见血,只凭二百个人在早市打起来,就称得上本日头条。从接到线索到赶往现场的一路上,我早就拟好了一个极具眼球效应的新闻标题——“二百人当街对殴、男子头插菜刀狂奔五十米”……

一下出租车,我就远远地看到黑压压一群人,里里外外围了好几层,数量至少在一百人以上。我心下窃喜,好奇心瞬间爆棚,拉住人群外一个大叔问道:“咋了,有人被砍了吗?”

大叔正伸长脖子努力张望,扔下一句“不会自己看啊”,不再理我,奋勇向前生挤。看样子想做好新闻非得进去不可了。凭借多年出入突发现场的经验,我瞅准空隙,大声吆喝着“我是记者”,奋力用肩膀拨开人群。

好不容易挤到了事发现场的最前线,我一下傻了眼:扭打在一起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拿着大勺,一个拿着擀面杖,目测分析职业是路边摊小贩。这两人全都使出杀招,场面相当火爆,小吃摊子也被他们在打斗中踢翻,。围观群众神情激愤。可谁也不伸手拉架,站成一圈议论纷纷。

“哎?不是二百人打架吗?”我摸着后脑勺问了一句。

身边一大妈快人快语:“你这小伙真逗,哪有二百人?就他俩,一个卖油条一个卖烙饼,为了争地盘打起来啦!”

“那二百个人在哪儿呢?”我不死心,又问了一句。

“加上看热闹的。可不就有二百个人了吗?”

“……”

我又被大猫脸这个嘴不把门的家伙涮了,白跑一趟,出租车费还得自己掏。看看时间还早,索性去麦当劳吃早餐。刚端着托盘坐下来,关飞涛的电话就来了。

“哪儿呢?”

“干活。”

“啥事儿?”

“一卖油条的和一卖烙饼的早市单挑,各种武林绝技,猴子偷桃、黑狗钻裆相当惊人。”

“俩小贩打架?这可是超大新闻,绝对得写一万字,一版核心转二版整版啊!”

“滚你的!”

关飞涛这厮毫无同情心,叉笑话了我足足一分钟,才想起他要跟我说什么:“赶紧回报社,梁简问了好几次你去哪儿了。”

“你没跟他说我去采访了吗?”

“说了,他就是生气你没跟他汇报就私自采访,再说下午两点开月评大会,你还是赶紧回来吧。”

我骂了一声,愤愤地说道:“哪有一个记者不到处跑新闻,天天在屋里坐着的?再说了,我是跑深度的,有权自己挖掘线索。梁秃子不赶紧找点偏方治他的秃头,总盯着我干什么?昨天晚上又被老婆赶到客厅,靠小泽玛利亚度过漫漫长夜了吧?”

刚跟关飞涛嚷嚷完,大猫脸的电话又插了过来,这小子居然腆着脸跟我要线索费。我一生气,狠狠地威胁他:“你大爷的!你哪只眼睛看到二百人围殴了?这是北京,不是香港铜锣湾,没有古惑仔!下次再给我整假新闻,老子保证捶你一顿!”P11-13

后记

关于这本书

中国目前有近2000种报纸。就职新闻记者的人数超过20万人。他们游走在中国的大街小巷,捕捉消息,写成新闻,诉诸报端。不了解他们的人以为他们的职业神圣无比,常常和他们打交道的人编出顺口溜“防火防盗防记者”以讽刺他们。新闻记者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他们有什么样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一直记录别人生活的他们,自己的梦想与青春是什么?

所以我写了这个故事。受实力和水平影响,没有写出新闻记者的真实生活的万分之一,但也希望能让读者们管中窥豹,让他们了解到,这个世界上,有一群人从事着这个喜忧参半的职业。

胡斩棘的原型是我最重要的人。得知我要以他为原型写个故事时,他很是不以为然。他说他那点儿事有什么好写的,可事实j=,故事里所有的采访事件都是有据可查的,大部分是他亲自采访的报道,一点点是我听他讲的。

也是从他那里,我才知道,记者并不都是扛着“长枪大炮”站在明星家门口拍照的狗仔队,也不是《情深深雨蒙蒙》中会功夫的大侠,不是人人都是间丘露薇或者唐师曾,冲锋陷阵、出现在战地前线。绝大多数新闻记者,包括胡斩棘这样的深度报道记者,其实天天都跟很平凡和普通的新闻打交道。故事里凝聚的这些惊险的大采访、大新闻,是提炼了原型的七年记者生涯总结的。

真正的新闻记者,面对恶势力的恐吓会害怕,面对鲜花又会不自在,他们以为自己只是普通人,像律师、警察、公务员、便利店售货员一样,只是千千万万工种中的一种,无须神化也不必妖魔化。就像关飞涛的原型,这个就职于《南方周末》的深度报道记者,前一天还在中原某市采访医闹杀人事件,第二天就请我吃饭,结伴去青塔的二手书市,坐地铁倒公交,聊的都是所有老百姓关心的楼市。(这里要跟这位哥们儿说一声:把关飞涛写死了实在是剧情需要,实际上剧中人物在三分之一处就开始不昕使唤,自行发展了,所以不要迁怒于我。)

关于苏写意

我很早就想写一个苏写意那样的人。

她有点像我,好胜、努力、痛恨不公。

她又不是我。

我不会为了得到想要的东西就不择手段,像她那样踩着别人上位,我做不出来。

所以虽然最后因为苏写意的独自,我哭了整整一下午,可我还是认为她活该。

决定命运的不是出身。

是性格。

她太好胜,太极端,所以才会失去一切。

小时候我看《郑渊洁童话》,老郑写过一个句子:“连吃屎都要吃屎尖的人,永远不会幸福。”

他说的可能就是苏写意这种人。

如果我身边有一个苏写意,我会同情她,会怜悯她,会为她长吁短叹,但我不会靠近她。

她太功利,因此太危险。

关于我

其实我一直认可萧伯纳的那句话:“如果一个鸡蛋好吃。何必要看看下蛋的母鸡什么样?”

作为耍笔杆子的最高职业——作家。我认为他们藏在纸张和作品背后是最低调的宣传方式。可我一谈不上作家,二又有些自恋,炫耀心理和表现欲望很强烈,所以早在文章写了一小半之后,就一直很期待在“后记”中和大家谈谈我。  孙哓迪,女,1982年11月30日出生,O型血射手座,三号实干者人格类型。

智商一般、情商低下,唯一值得称道的事是爱好单一,一直在为把它当做职业而努力。

爱好不是写作。

是讲故事。

如果把我脑袋里装着的故事都写出来,我想我会写上几十年。自从找到一个地方,允许我讲故事,也乐意出版我讲的故事给你们看,更难得的是你们期待着这些故事,那么我,还有什么道理不把这些故事,都呈现给你们呢?

所以关于我,你们只需要记住一点:这是个爱讲故事的人。

关于致谢

最先感谢的一定是老板郭敬明。他是我们每个最世作者,只要在“后记”中致谢,都会感谢的人。

他对于我来说,意义更加非凡。

如果不是他的不拘一格,在我面前的门被关闭的同时,为我专门打开一扇窗,我心里的那些故事,只怕会烂在骄傲敏感的我的肚子里吧。

然后是我的两任编辑,小玉、小风,感谢你们忍受我的自卑自负自大,忍受我的各种情绪化,鼓励着我和支持着我。

还有晓琳、苡安、琉玄……那些在填坑的日子里不能缺少的好坑友。

当然还有你,胡斩棘的原型。

如果不是你在我身边,这本小说根本就不会诞生。

那些因为讨论剧情而引发强烈争执的夜晚,那些因为入戏而号啕大哭的时刻,都有你在我身边。如果在这里说“谢谢你”,你会不会像胡斩棘那样甩甩手,满不在乎地来一句“这点小事”呢?

最后,感谢我的父母,我很想一直作为你们的骄傲存在下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鸵鸟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晓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60349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20
14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