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放下烦恼遇见快乐的自己
内容
编辑推荐

陈德军编著的《放下烦恼,遇见快乐的自己》从人们的烦恼根源剖析说起,总结了一些世界上最有效、最适合人们摆脱烦恼的快乐圣经——很多著名哲学大师快乐思想的精髓,其中有很多可让人颇为受益的快乐方法,它能帮你彻底摆脱烦恼的纠缠。

内容推荐

每个人对生活都怀有美好的憧憬,甚至都为此努力奋斗过,可并不是每个人的努力都会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这让很多人郁闷、纠结,开始痛苦起来。其实,幸福和快乐的方法非常简单。人获得快乐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去除自己的坏情绪,二是学会快乐的技巧。

陈德军编著的《放下烦恼,遇见快乐的自己》从两方面出发:一方面是如何去掉那些容易引起人们不愉快的坏情绪,即摆脱忧郁、去除贪婪、学会宽容、弄清问题根源、克服消极心理;另一方面是教给人们获得快乐的方法,即正确认识人生、培养快乐性格、让家庭保持幸福、掌握快乐诀窍、培养人生乐趣。

愿《放下烦恼,遇见快乐的自己》为全天下的读者洗涤心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生活价值观,从而拥有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目录

上篇 不被情势牵着鼻子走——根除烦恼的毒苗

第一章 立即脱离忧郁的樊篱——让你的坏情绪灰飞烟灭

 为什么会忧郁/4

 抑郁犹如毒蛇缠身/7

 烦恼是心智的沉溺/11

 别折磨自己/15

 没有人肯为你的忧郁买单/18

 自己是自己的救星/20

 学会将忧郁转个弯/23

第二章 果断拒绝过度的享受——甭背上贪婪的包袱

 贪婪是心灵上的一座大山/26

 放弃就是快乐/29

 富有的人并不一定快乐/31

 名利于我如浮云/35

 知足才能常乐/39

 一次只做一件事/42

 把握需要,拒绝贪婪/45

第三章 何必在意别人的过错——不因别人的责难而苦恼

 不原谅别人等于惩罚自己/48

 别让污水流进心灵/50

 坦然地面对别人的嘲讽/53

 对恶意批评一笑了之/55

 不要斤斤计较/57

 让人一步又何妨/61

 给自己来一个大盘点/63

 别怀着怒气投入战斗/66

 学会克制自己/68

 海纳百川/71

 坚忍换来好结果/74

第四章 仔细弄清问题的根源——回归坦然的心境

 解铃还须系铃人/78

 忘掉消失的过去/82

 别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85

 不要太较真/88

 适应不可避免的事实/91

 身正不怕影斜/94

 快乐地承担自己的责任/96

第五章 努力克服消极的心理——去除八种日常心理阴霾

 逃离自卑的樊笼/100

 骄傲的心理要不得/105

 走出狭隘的死胡同/107

 浮躁的人生走不远/108

 抱怨使人停滞不前/110

 虚荣是活要面子死受罪/113

 远离害人害己的猜疑心理/117

 报复意味着无穷的代价/119

下篇 人生可以很快乐——播下快乐的“基因种子”

第六章 正确认识积极的人生——弄懂人生基本的常识

 没有完美无瑕的人生/126

 正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128

 生活其实不复杂/131

 不要杞人忧天/133

 人生就是与不幸周旋/136

 成功青睐乐观的人/138

 幸福就是愉快地活着/140

第七章 逐渐养成快乐的性格——性格决定你的人生

 快乐的力量/144

 不要搭理无聊的人/146

 酒店关门我就走/148

 沉默是金/150

 以苦为乐/154

 不要太敏感/157

 对事不对人/159

 控制你的脾气/161

 学会转换角度看问题/164

 学会享受生活/167

第八章 尽力营造和谐的家庭——家庭幸福是人生快乐的妙方

 穷日子也舒坦/172

 学会避开矛盾/174

 家和万事兴/178

 别把烦恼带回家/180

 清除心灵的杂草——误会/183

 不要试图去改变对方/185

 学会理财/187

第九章 逐步掌握快乐的诀窍——快乐有方法可循

 快乐掌握在自己手中/192

 快乐来自心境/194

 奋斗的人生最快乐/198

 幽默的表达/201

 成功从微笑开始/204

 微笑着面对一切/207

 付出也是一种快乐/209

 要想幸福,行动吧!/212

 善于放松自己/215

 选择快乐/218

 掌握最有效的快乐花絮/221

 快乐的十大智慧/223

 让快乐成为一种习惯/226

第十章 积极培养人生的兴趣——兴趣使人快乐

 兴趣使人生有了意义/230

 我运动,我快乐/231

 工作并快乐着/233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236

 将爱好做到极致/239

 快乐测试/241

后记

试读章节

为什么会忧郁

忧郁是一种十分消极的负面情绪,它可以使你有事可做,令人动弹不得的同时,又被消磨掉了意志,却没有任何成效。忧郁的“前身”是闷闷不乐,但如果屡碰霉气,当它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就如同决了口子的河堤,一发而不可收,任由它的摆布。

人是唯一具有意识和情绪化的高级动物。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是,人具有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追求,即七情六欲。一个人只要活着,就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看法,其中夹杂着自己的喜怒哀乐,透露着我们的喜好或厌恶。当失去亲人和朋友、与别人为某事而大动干戈、遭受批评或过于后悔而自责时,我们就会心情不愉快,产生低落情绪、入睡困难、坐卧不安等忧郁现象。

在生活中,事情不能总按照我们的意志发展,一旦不符合我们的希望,我们可能就会感到失望、忧郁。所以,每个人都有忧郁的时候。比如,富裕的人为自己的财富增值而忧,贫穷的人为购买所需物资而忧;貌美的人为自己的容颜衰老而忧,丑陋的人为自己的长相而忧……

上面的忧郁都是短暂、轻微的,都是人类为了自己的价值观进行追求的需要。通常,人在经过短暂的忧郁过后,就很快变得正常起来。

其实,适度的忧郁有助于提高防备的意识,从而唤起积累的行动,去克服各种困难、解决各种问题。正如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其实并不是教我们整日忧心忡忡,而是要积极主动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目标的实现不仅使我们得到了所追求的事物,还使自己有了某种成就感,这让我们感到很快乐、幸福。但这种快乐和幸福似乎是非常短暂的,新的追求和烦恼又接踵而来。

为什么会抑郁

因此,在这个高度发达的文明世界里,人们的快乐感并没有因此增加多少。相反,有些人的快乐感还不如以前,这成了摆在人们面前急需解决的人生难题。哪些人容易忧郁呢?

(1)失去亲人的人。一些人一旦失去亲人,就失去了亲情和依靠,造成心理上的真空,导致一时无法适应未来的生活。

(2)经常在工作中遭受批评的员工。一些员工如果经常在工作中遭受领导的批评和大家的孤立,性格就会日渐变得忧郁。

(3)家庭不和睦。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家庭成员,长时间遭受家庭成员的虐待,心理倍感失落而无助,就常常会感到忧郁。

(4)处于更年期的女性。这个年龄段的妇女通常上有老,下有小,青春不再,承受着工作和家庭两方面的压力。她们处于更年期激素水平的波动阶段,身体可能随时会出现某种不适,加上不断上升的精神压力,在工作上难以竞争过精力充沛的年轻女性,很容易忧郁。

(5)压力大、不善于沟通的人。这些人通常精力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不善于沟通,致使这种状况得不到释放,就会感到忧郁。

现在,快节奏的竞争生活使人们身上的担子和压力越来越大。有数以亿计的人疲于奔命于生活之中,在复杂的人际交往面前,一不小心就会“心灵受伤”,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中,忧郁者占了亚健康状态的大部分比重。

对同一件不愉快的事件,每个人的忧虑是不一样的,即,反应的程度不一,对待的方式也不一。有的人遭遇失败和不幸时,经过短暂的忧郁后,通过调整自己的情绪,能够很快从忧郁中走出来;有的人对自己的付出和损失却耿耿于怀,终被忧郁所累。

但是,大部分人不会主动消除忧虑情绪。长期忧虑的最大恶果是导致很多人患了胃溃疡、心脏病、失眠等疾病。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少有人去克服自己的忧郁。通常,我国民众往往只会注重一些表面上的症状却忽视了精神上的源头因素。

美国著名成功学家卡耐基在他著的《快乐的诀窍》一书中说,“不要为明天而忧虑,因为明天还有明天忧虑;一天的各种困境让一天担当就足够了。”他还说:“无论如何都要为明天早作打算,深思熟虑,但不要焦虑不安。”

忧郁尽管可以缠绕人的精神,但它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当产生了忧虑的不良情绪之后,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的方法进行调节治疗,方法如下。

(1)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弄清自己到底是在哪里出了问题。

(2)学会分析自己的担忧是否有道理,是否值得?找出一些克服的方法,限定自己为这些事忧虑的最后期限,而不要把它们放到心里。

(3)寻求自己新的计划和目标。可以通过一些文娱活动,如长跑、跳舞、郊游和游泳等。还可以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经常与亲朋好友聚会等。

总之,忧郁是最具杀伤力的负面情绪。当一个人忧郁的时候,他会在工作或学习中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缓慢,自我评价降低,无形中给自己加了一道墙壁,把自己彻底地孤立和封闭起来。严重时,忧郁者会发展成为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则是精神疾病的一种,患者常常出现心理压抑、郁闷、沮丧、反应迟钝和萎靡不振等抑郁症状,甚至会出现自杀倾向。生活中的例子不胜枚举,接下来的一节着重谈谈忧郁的最终恶果——抑郁。

P4-7

序言

快乐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密码

什么是快乐?身心的愉悦是快乐,情绪的欢畅也是快乐,快乐是生活中最美好的感受。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过得快乐一点儿,但若想自己经常保持快乐,恐个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们早已脱离了那个血雨腥风的时代,过着和平、安宁的生活。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没有轻松安逸过,更没有快乐过,他们总会受到生活各方面的影响:有的人会为生活中的一个极平常的小问题而闷闷不乐,有的人嘴里嚼着山珍海味却味同嚼蜡,有的人住在宽敞的房子里却提心吊胆,有的人躺在松软的床上却常常夜不能寐,有的人驾驶着名牌汽车却神情冷漠,有的人腰缠万贯却高兴不起来,有的人还会因别人看似不经意说出的一句话而暴跳如雷、拳脚相加,甚至有的人会为了烦恼而自杀……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们享受着高新技术带来的高度文明。这对我们来说,的确是一件十分幸运而快乐的事情,因为即使是古代的贵族也未曾享受过高新技术带来的方便和快乐,而普通的我们却轻而易举地享受到了。但人们不是没有忧虑,在社会中普遍感到竞争激烈、压力重重,许多人陷入了亚健康状态。这种糟糕的状态有如一颗潜伏在体内的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

腰缠万贯却愁眉苦脸,大权独揽却惶惶不可终日,终日忙碌也不过一日三餐……这绝对不是人们想要的快乐,你能说他们非常成功吗?现在的人们对经济生活的重视远远超过对自身精神和社会意义的重视,这导致了一些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比如,道德下滑、对事物漠不关心……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生活中的我们必须重视精神因素的作用,否则会受到应有的惩罚。”快乐作为检验幸福最重要的精神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生的成功。

我们究竟如何才能得到快乐的生活,愉快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呢?一生的快乐并不是说,我们的一生时时刻刻都在快乐,当我们面对一些困境的时候,也有心理的阴云,只是经过短暂的积淀之后,立刻变得乐观积极起来。这样,我们仍然能够从生活中得到快乐,并以它的力量来克服一切。

面笑心苦不是快乐,强作欢颜不是快乐,恶意的下作也不是快乐。获得真正的快乐并不是几个幽默故事、几句调侃、一味傻笑和别人的一些安慰劝说所能解决的。解铃还需系铃人,快乐最终还得靠你自己,作为最常见、最常用的表情和感受,很多人却不注重它。

本书从人们的烦恼根源剖析说起,总结了一些世界上最有效、最适合人们摆脱烦恼的快乐圣经——很多著名哲学大师快乐思想的精髓,其中有很多可让人颇为受益的快乐方法,它能帮你彻底摆脱烦恼的纠缠。

从深处看,快乐不仅仅是哈哈一笑,更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密码,抓住了它,你将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所成就的人生。愿所有的读者和全天下的人们都拥有一个快乐而亮丽的人生。

在此,编者对参加本书编写的李元青、杨俊卿、陈德夫和雷鸣等四位先生表示特别感谢!

后记

始终行驶在快乐的轨道上

通览本书,说出了一个人人都面临的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如何才能过快乐的生活?

看了这本书的读者们,相信现在都可以得到快乐,但要长期的快乐,甚至快乐一辈子,恐十白有些难度。要想达到长期的快乐,其实也不难:除了仔细阅读本书之外,重点注意以下几点,且将它们上升为自己的生活准则,就能在生活中永葆快乐、幸福。

(1)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的不快乐其实是由自己造成的,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才能使自己脱离生活的苦恼。我们要善于发现我们生活不快乐的本质是什么,找出相关的原因,提高自己的认识,积极地从不快乐中走出来。

(2)心病还须心药医。郁闷和忧愁等不快乐情绪是一种“心病”,当然还需要从心理上治疗。心理上的问题解除了,自然就快乐了。

(3)快乐是一种心境。要想快乐,就必须认识快乐。快乐就是一种心境,它和贫富并不是因果关系。其实,快乐与否,完全由自己的心境所致,这仅与自己的心情有关,这种心情只不过存在主动和被动之说。

(4)快乐是一种选择。生活中有烦恼,也有快乐,也有悲伤……当然,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选择快乐,只有傻瓜才会选择烦恼。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身不由己地陷入低落的情绪之中,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我们不能掌握自己情绪,而被外界的因素牵着鼻子走的缘故。所以,我们要主动掌握自己的情绪,选择快乐这种有益的情绪。总之,没有自己的允许,谁也无法令你不快乐。

(5)学会转换自己的情绪。当遇到不友好或尴尬的境况时,不要被自己的劣势控制。我们要把人生的劣势和低谷看成一种人生常态,重要的是,要学会立刻将不好的情绪转换为快乐的情绪,保持乐观,在低谷中积极地走出来。

(6)致力于一项自己喜爱的事业,并投入其中,你肯定能从中获得人生的愉快。

总之,你的快乐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用忧虑和烦恼套住你的只能是你自己,解铃还须系铃人。从根本上说,只有自己才能使自己真正快乐起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放下烦恼遇见快乐的自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德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306405
开本 16开
页数 25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6
出版时间 2013-02-01
首版时间 2013-02-01
印刷时间 2013-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2.6-49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