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仰望三关(精)
内容
试读章节

由汉武帝在长安城或与之不远处的度假狩猎地甘泉宫策划的一场场南征北战,无疑是一场国家财富、人力资源、社会关系乃至民众感情的巨大投入和消耗。从部队的调动、集合,到将领的配置、出击线路的策划、侦探部队的情报搜集,再到后勤物资的调配、运输,再到必要的医护人员和医药的配给,等等,没有相当的国力是难以应付的。

一次次大规模的远征,大汉的财富消耗达到了民众所能承受的极限。有些地方甚至有一些实际的反抗行为。汉武帝作为一个极其优秀的帝国领袖,在发现自己导向的政策出现过失后,迅速做了调整,以宽广的胸襟,自降其罪,写下了自我批评乃至有点悔恨的著名诏书——《轮台罪己诏》,借大臣上书要求在今新疆轮台东南开展大规模的屯田,军队防守和修建军事设施之际,反省自己的施政过失,说自己有些举措狂妄而不合情理,使得民众愁苦不堪,自己真是追悔莫及。自今后,凡有害百姓、加重百姓灾难和生活负担、浪费天下钱财的事情,一律罢休。执行新策:禁止苛捐,停止随意向民众征收赋税,致力于农业生产,鼓励百姓养殖畜牧,在使百姓过上温馨生活的同时,不放松对外的军事防务。

由此,汉朝避免了一次类似秦始皇极度辉煌后迅即衰败的危机,国家很快从对外征伐的消耗中恢复过来。其继任者昭帝、宣帝继续执行关注民生、关注经济发展和严守边疆的策略,使大汉雄居东方的帝国地位无人能以撼动。

匈奴帝国虽然已风光不再,但它仍然在贝加尔湖一带延续着自己昔日的威风,保持着与汉帝国对抗的姿态。然而,或许它真是大势已去,其内部发生了一系列争夺单于位的内乱,各部王推出自己拥戴的新单于,自相拼杀,匈奴最终分裂为两个兄弟的厮杀:弟呼韩邪单于,兄郅支单于。

呼韩邪单于被郅支单于败,其左伊秩訾王出谋:入汉称臣,寻求支持。呼韩邪单于咨询其他大臣的意见,都说:“不可。匈奴之俗,本上气力而下服役,以马上战斗为国,故有威名于百蛮。战死,壮士所有也。今兄弟争国,不在兄则在弟,虽死犹有威名,子孙常长诸国。汉虽强,犹不能兼并匈奴,奈何乱先古之制,臣事于汉,卑辱先单于,为诸国所笑!虽如是而安,何以复长百蛮!”

而主张与汉和解的那位王坚持说:“不然。强弱有时,今汉方盛,乌孙城郭诸国皆为臣妾。”还与诸臣分享他的对当下形式的分析:匈奴势力日渐削减,不能回复至从前。我们在此逞强,却从未有过一天安生日子。眼下称臣事汉,寻得庇护,就安然生存,否则我们就完蛋。

呼韩邪单于显然听进了主和派的意见,决然引其追随者至南(汉北部边境)寻求汉帝国的保护,送太子为质。与其为敌的郅支单于也遣送儿子到汉做人质,以保全自己不受到汉军的攻击。

为表示对汉的恭顺,呼韩邪单于在投奔汉的第二年(前52年),向汉朝边境的官员表达了希望来年元旦亲自去向皇帝朝觐的愿望。公元前51年,帝国天子在甘泉宫以高于其他王规格的特殊礼仪接见了呼韩邪单于,并赐予冠带衣裳、佩刀玉剑、黄金、衣被、丝绸等。皇帝随后又去其下榻处看望,其左右当户群臣,夹道欢迎,称呼万岁。呼韩邪单于在都城停留了一个多月后,就结束了首次朝觐旅行。汉朝派遣官员协助其处理一些不服从之人,又从边境粮仓调拨三四万斛粮食供其食用。与其对阵的兄弟郅支见此,也派使者到汉朝奉献,同样得到可观的礼品回报。

呼韩邪单于两年之后又来朝觐奉献,得到了比第一次更丰厚的礼品回报。

呼韩邪单于的兄弟郅支单于显然缺乏应有的政治智慧或者其智囊中缺乏左伊秩訾王这样的人物,与首先改变汉匈关系结构的呼韩邪单于攀比礼品的多寡和汉朝对待两使者的差异。心怀不满,索要质子,杀汉朝送子使臣。自知负汉,且怕其死对头呼韩邪在汉的帮助与扶植下日渐强盛。于是,决定向远逃避。在向西的路途上,遭遇寒冷袭击,死伤很多,余下三千来人,定居欢迎他前往的康居。这时,汉帝国的一位级别很低官员陈汤得到情报,认为这是消灭杀死郅支的绝好机会。在得到西域都护甘延寿的帮助后,召集了一支小型突击型的远征军,成功地击败郅支残余,并把他的首级作为战利品送到长安。长安城里并没有表示出特别的兴奋并对歼灭郅支的两位忠心帝国事业的官员给予特别的嘉奖,只是有节制地认可他们的战功——显然,大汉的政治家们已经不喜欢远离本土的战争纠纷,更喜欢新建立的汉匈贡纳关系。  当呼韩邪单于知道自己的兄弟已经被杀,喜惧参半。立即上书大汉皇帝,表示自己本来是希望经常去长安朝觐的,但害怕受到袭击,没有成行,现在危险已经不存在,愿意立即去看望皇帝。他多少担忧与之势不两立、生死为敌的兄弟的命运演绎到他的头上。到了京都,呼韩邪利用觐见的机会,表示允许他成为皇帝的女婿。显然,汉匈的关系已经不允许一位公主——即使名义上是一位公主嫁给单于。元帝把自己的宫女王嫱(昭君)——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美人之———嫁给了他。P43-45

后记

三年前深秋的午后,我去忻州看望一位朋友,刚出太原城,就觉得寒风嗖嗖地从车门缝里钻了进来,望着车窗外掠过的已无绿意的苍茫大地,我裹紧风衣,心里萌生对这个地方的抗拒。见了友人,第一句话就是:“这个地方我不喜欢!”

他文雅地笑笑,让我先喝杯茶水。

“喝了茶也不一定喜欢这个地方。”我一边喝着并不上口的茶水,一边继续着我内心的抵抗。从桂花飘香的、气候温润的杭州一下子来到干燥、冷风侵衣的地方,我找不到一点感觉。或许为尽快扭转我对这块土地的误解,相互问候了各自的工作后,他给我做了忻州基本知识的普及。自此,我才知道忻州是山西治域面积最大的地区,下辖14个县,等等。为了达到直观生动,他还借助背后一张地图,从东北的五台山,到西北的黄河老牛湾,给我做了粗略的讲解。“这地方文化积淀很深厚,我相信你会喜欢的。”他如此结束他的介绍,同时建议我关注一下西边的黄河文化。

我信任朋友的判断力,也禁不住文化深厚一类词语散发出的诱惑,当看了那一堆资料后,其结果可想而知。我不但喜欢上了这片土地,而且一头扎了进去——我迷上了这古代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交错的边塞文化以及隐藏在那山水下的久远历史。

这一迷恋不要紧,恍然问竟然持续了三年。

其实,当我确认这片土地所具有的魅力让我着迷时,我曾做过一段冷静的思考:将要沉浸在大跨度的枯燥的历史中去摸索一段,吃得消吗?我问了自己很多遍,甚至刻意回避自己对此主题的念想。但是,内心是无法忤逆的。喜爱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基本前提,我的理性没有压抑住激情,或者说我干脆让内心的热情肆意膨胀。我终于再次踏上这片土地,走进了三关。

走进它很容易,但彻底解读它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在我深度迷恋这片土地之前,我已经知道我将要面对的困难:阅读大量的历史资料;去古籍里采集发生在这片土地上惊心动魄的事件;去追寻那些影响中国历史进程并在此留下足迹的伟大人物;为那些在此献出生命的一代英豪献上尊敬……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将近一年多,我无法有条理清晰的思路。我知道,我不能端上一盘历史的骨头,让大家品之无味,看之难受。我也不能像一个冷漠的历史学家,做无关痛痒的枯燥乏味的描述,这些都不应该是我干的。

是的,我不能浅薄地站在古人的位置上毫不过脑地叙述,也不能因为追寻历史的遥远而丢失了这片土地赋予历史的鲜活。我需要有自己的认知,而这种认知是建立在对历史演绎过程中在此留下的印迹的清晰了解上的。

阅读强度仍然超出了我的想象。这片土地有太多我知道或不知道的故事,有太多我了解或不甚了解的英雄传奇,可以说一个雁门关,就是一部中原文明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史、一部中国2000多年的战争史和文明演进史。从战国时期,一直到20世纪中叶,没有一个时代不在这关口上演绎历史的精彩或者悲哀。这个曾经是金戈铁马、硝烟不断的地方,不知让多少帝王将相寝食难安;又不知让多少英雄血洒疆场难回首。这些,在大历史框架下,如何呈现?站得太近,呈现的东西会过于细密、纷杂,太过地域化,思路狭窄,文章挥洒不开,也不便于异乡人记忆:而站得太远,一些被当地至今感恩的人物,势必要湮没在大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拿捏准确,取舍巧妙,真是很艰难。

如果仅仅是争取个人的精神愉悦,尽可以写些捕风捉影、风花雪月的事情。而人文探索虽然有个人化的行为,但不完全是个人化的自娱自乐,它要严谨而有趣味,尊重史实,而不生涩无趣。我的目的很明确:我要让很多人知道这片土地上不仅蕴藏着深厚的文化,而且积攒的文化能量非常大,这种文化不仅能滋养人,还能反哺创造这种文化的人,它不仅要为当地的民众福祉服务,还应该被远道而来的异乡人和寻觅它的文化价值的人所赏识。而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有很好的服务通道。如果没有足以引起兴趣的并值得关注的文化遗迹作为依托和载体,已经习惯电子阅读的现代人是不一定乐意把自己搁置到遥远的与自己毫不相干的历史中去的。反过来说,如果我不能对这片土地现有的东西做有趣味的历史诠释,不能古今巧妙地结合,纯粹陶醉在对历史的欣赏中,就失去了探索的意义。

显然,那些满是历史痕迹的载体就在我们的眼前。边关每一值得领略的地方都有了它值得追溯的历史和值得延展和回味空间:雁门关上李牧祠遗址上留下的两头石狮子,启迪我们领略战国四大著名将领之一李牧十年守关的执著和过人的军事天赋:雁门关北白草沟里悬崖相间的一段道路,促使我们了解到汉朝开国大帝刘邦劈山开道、挥30万浩荡大军在关外上演了令他难堪的惊险一幕“白登之围”;新广武城巨大的汉墓群,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汉武大帝时期,英雄主义盛行、伟大将军辈出的大汉帝国最耀眼的时代风光;宁武管涔山上的巨大的建筑构件,让我们了解到了抱负远大、好胜心强的隋炀帝,完成豪华的外交访问后,在汾河边上骑马射猎以及后来建造汾阳宫的历史片段;鹿蹄涧的“杨忠武祠”,无疑让我们从民间丰富多彩又扑朔迷离的杨家将故事中寻觅到历史的真实;代县城文庙里珍藏的一块碑刻,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在宋徽宗被掳北上、不愿效忠异族帝王的臣子匍匐在此地哭泣中的绝望与忠诚;明朝帝王朱元璋亲自栽培的将军,率领万民在寒风呼啸中修筑坚固长城,让我们体味到了帝王皇家政治的残酷与无情;等等。总之,那些拨动我们心弦的历史遗迹,不再是孤零零的冷艳,它自身的传奇赋予了它另类的被现代人遗忘的或不曾关注到的异样精彩。

然而,触摸历史的行为不仅需要巨大的体力支出,还需要巨大的心力。某种程度上一种不易描述的精神折磨让我的探索变得既快乐又痛苦。正如有人所说的:历史让我们心智更健全,但也让我们更迷茫苦恼。要写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事情,就需要和它搭建深深的感情,我需要巨大的付出,才能担当起对它的解读和诠释。那蔓延在山脊上的长城,那荒废得只剩下轮廓的城郭,那城里不知故乡是何处的憨厚的百姓,甚至那秋风下闪着金光的树叶,一切的一切都是勾引我重回到这片土地的缘由,但也常常让我陷入思考:我们能看过去有多远,真的就能看到未来有多远吗?如果我们曾经荒谬地对待文化和历史,我们的未来又是怎样的?如果我们有正确的历史观,这片土地又该怎样?

历史的魅力和残酷就在于,你看着它的时候,总会有不现实的思考。

秋日的阳光下,这片土地真是很美,甚至风雪交加的时刻,也是那样的迷人。如果,你爱上了它,它更让你五迷三道,神魂颠倒。

我觉着我是一条好汉,我对这片土地已经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可是,风霜、干燥的气候和车旅的辛劳让我变得似乎很娇气,每一次深入的行走之后,都会有一段时间是去医院拜见我最不想见的大夫,而有些大夫的能力就是让我显得更加娇气和柔弱。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继续对这片土地投入热情,虽然我触摸历史的行走过程中承受着现实中不能和人分享的煎熬,虽然我心里埋藏着不被人察觉的忧伤,虽然照射进我眼里的现实有些落寂,但剥去坚固“外衣”的长城下,那一张张充满风霜的脸庞上闪耀出的无限善良,那生活细节里映射出的无比坚韧,那不曾有丝毫装饰的热情,那一份与世无争的平静与豁达,都让我有了难得的人生体味。他们就是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值得宣扬的人文和尊敬的史实。

是的,我毫不掩饰地说,每一次走进它,我都有巨大的收获。这种过程,是对我心智的启发,也是历史与生命交融的巨大恩赐。我乐意承受,并愉快地接受。  当这一过程结束时,回过头来看,原来一切是那么美,经历的一切艰辛成为一种难得的人生经历,甚至可以愉悦调侃的故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像一个农妇,坐着颠簸厉害的“蹦蹦车”,顶着强风从山沟爬上山梁;深夜里,与陪同我到医院输液的好友在寂静的大街上茫然张望之际,一辆摩托车戛然而止,一个小伙子载着我们两个呼啸着出了偏关城:疲累不支,半夜里无望地坐在家里的楼梯上无缘无故地哭泣;孤独得难以承受时,强迫远方的朋友们给予慰问。这一切的一切在我写下最后一个字时,都成谈笑的过往。

应该说,没有忻州诸多新老朋友的支持,此书还需要更长的时日甚至不能成书也未尝可知。山西省旅游局原局长籍振芳先生总是不断鼓励、鞭策我,使我保持了对这一选题的热情与爱好;市委宣传部原部长周如璧先生以他特有的豁达、宽厚和豪爽,时刻关注并支持着我的工作,他总是说“干吧,有啥困难就说!”新任部长陈义青女士百忙之中也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代县县委宣传部原部长(现副县长)陈月峰先生陪同我去到附近一带采集资料。偏关县委宣传部原部长(现副县长)崔峥岭先生、文联主席黄鹏飞先生领着我把偏关走了个遍。而宁武县委宣传部人员紧张,但也总抽出人来给予我工作上的帮助。代县历史文化专家杨继东先生、偏关文化专家卢银柱先生、宁武文化专家马桂林先生等每次都陪同我到野外拍摄,采访,为我寻找各种相关书籍,解答各种问题。我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工作的,没有他们的热l尤鼓励与帮助,或许就没有这本书的问世。

还应该给予感谢的是一贯支持我的中国美术学院摄影教授薛华克先生,他几乎是被我劫持到三关拍摄的,还有多年来一直关照我旅途安全的同学,默默给予我支持的朋友们,甚至被我抛弃很久不管不问的杂志编辑们,在此一并感谢。

言谢虽然有点俗套,但还是要说,不然不足以表示我的诚恳。

目录

第一部分:雁门关

第一章:雁门关——大汉民族最后的防线

1.遥望雁门关

2.李牧守关逐匈奴

3.疆场上的千古冤

4.后人的凭吊与纪念

第二章:帝国挥军出雁门

1.东方两大帝国的崛起

2.雁门关北的边王反叛

3.新帝陶演绎惊险一幕——“白登之国”

4.和亲换和平之路

5.代地:帝国的繁荣与两个命运传奇的女人

6.雁门关下的“马邑之谋”

7.千军万马出雁门

8.见证·段传世姻缘

第三章:360年的迷茫与是非

1.敞开胸怀的雁门关

2.危险被搁转置到中原腹地

3.败絮其中

4.无家可归的少年帝王

5.你来我往的风景——关山属于谁

6.个民族的崛起

7.走进荆门关最豪华的迁徙队伍

第四章:最辉煌的时代

1.大臣之子的野心

2.再见中华统

3.隋炀帝在雁门关下遭遇

4.大唐盛世边关事

5.代州城里有趣的传闻

6.晋王——一个异族将领的逆反与忠诚

第五章:大宋帝国水远的伤痕

1.前朝遗恨

2.本不该是梦魇般的开局

3.杨家将抗辽

4.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和一份盟约

5.一个文化繁荣的伟大时代

6.帝国永远的耻辱

7.滕侍郎:宁死不承金国事

8.广武城的荣耀

9.鹿蹄涧永远的纪念

第六章:关城多少事

1.密林、河流、雄鹰、鹿

2.曾经繁华的代州城

3.终究还有留心处

4.古关第一堡——阳明堡

5.远离尘世的白人岩寺庙与赵杲观

第二部分:宁武关

第一章:置关缘何百年后?

1.开国将军与有才能的藩王

2.一职业军事统帅的皇帝

3.大明最美好的时代

4.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宦官

5.“土木堡之变”

6.没关

第二章:宁化古城往事

1.二章年的宁化古城

2.谁解一代帝王心

3.管涔山1F的风流

4.一个意想不到的事件

S.插曲:汾阳官阙的遭遇

6.往事知多少

7.曾经让商人无限惦记

8.终是花落流水去

第三章:转折

1.艰难时势

2.转折:意想不到的局面

3.闯王突破宁武关

4.周总兵关城蒙难

5.周公祠:1644年至今

第四章:宁武的自豪与失落

1.设府——最风光的时代

2.府署、文庙、延庆寺

3.淮知“龙华会”

4.风光不再

5.上天的恩赐

第三部分:偏头关

第一章:时局一—威胁正在逼近

1.1499年秋天以后

2.此时的偏关

3.又一颗闪耀的草原明星已经升起

4.边城磨难

第二章:偏关最荣幸的时刻

1.更信赖太监的少年帝王

2.在皇城进行模拟军事演习

3.寻求战斗机会的青年将军

4.在偏关坠入爱河

5.突然的谢幕

第三章:磨难

1.最是伤心处

2.不做买卖不能保证抢劫的后果

3.比偏关更好的去处:围攻北京城

4.磨难还将继续-

第四章:从此租平

1.一袭红袍泯恩仇

2.一个让大明王朝无法忘记的女人——三娘子

3.从偏关走出的著名将军——万世德

4.关城里的惊世一幕:绝唱

5.偏关记事

第五章:关堡雄风今何在?

1.遣忆老营堡的已去的风光

2.桦林堡的伤痕

3.寂寞的红rJ口

4.老牛湾的新时代

第六章:偏关记忆

1.曾经的关城

2.寻觅历史的踪迹

3.需要提到的一座庙宇

4.一切皆如画

内容推荐

《仰望三关》中的三关指的是雁门关、宁武关、偏关。三关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军事发展史,一部火汉民族与塞外游牧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

这里有太多的英雄故事,太多的历史传奇,也有营日帝王难以释怀的千年惆怅和永远不能平复的伤痕:战国著名将领李牧曾在此挥洒他过人的军事天赋;汉朝开国大帝刘邦越过雁门关上演了令他难堪的惊险一幕“白登之围”;傲然于世的汉武大帝在此演绎了一个推行英雄主义和造就伟大将军的时代风光;年轻的北魏孝文帝带着庞大而豪华的迁徙队伍走过这里;抱负远大的隋炀帝在汾河源头上展示了一代帝王的风流;杨家将在这里书写了历史的悲壮;宋钦宗带着无法描述的屈辱从此走过;28岁的大明皇帝朱厚照在此坠入爱河……因为有了过往历史的精心铺设和阐释,那些拨动我们心弦的历史遗迹,不再是孤零零的冷艳,它自身的传奇赋予了它另类的被现代人遗忘的或不曾关注到的异样精彩。

长城、黄河、关塞、烽燧、古城、庙宇等与历史天空下的伟大人物共同构成了迷人的边关文化。相信您可这在杨平专著的这本《仰望三关》中慢慢品悟到!

编辑推荐

三关——雁门关、宁武关、偏关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军事发展史,一部火汉民族与塞外游牧民族文化融合的历史。

回溯历史,远去的是非原来却是:一部儒雅自足的农耕民族与剽悍流动的游牧民族相互交会融合的壮美史诗。相信您可这在杨平专著的这本《仰望三关》中慢慢品悟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仰望三关(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243943
开本 16开
页数 395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2-02-01
首版时间 2012-02-01
印刷时间 2012-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1.26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77
丛书名
印张 24.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8
200
3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0: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