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晔编著的《丁聪(大师的智慧)》的特点是“小故事,大智慧”,通过丁聪大师的精彩故事,阐发丁聪的人生智慧,给读者以启迪。“小丁”是丁聪先生的笔名,自19岁起一直用到93岁——这位自称为“小人物”、“老小孩”,爱画爱书成痴。丁聪其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人物特征等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来,具有漫画的味道,幽默风趣。
图书 | 丁聪(大师的智慧) |
内容 | 编辑推荐 蒋晔编著的《丁聪(大师的智慧)》的特点是“小故事,大智慧”,通过丁聪大师的精彩故事,阐发丁聪的人生智慧,给读者以启迪。“小丁”是丁聪先生的笔名,自19岁起一直用到93岁——这位自称为“小人物”、“老小孩”,爱画爱书成痴。丁聪其作品中的人物性格、人物特征等用夸张手法表现出来,具有漫画的味道,幽默风趣。 内容推荐 蒋晔编著的《丁聪(大师的智慧)》为《大师的智慧》丛书之一。自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中华民族便围绕着独立以救亡图存、发展以繁荣富强这两大话题,在这100年的“三争”时代里,围绕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长期进行着民主与专制、科学与愚昧、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较量。丁聪是我国着名的漫画家。本书着重介绍了生长在贫穷落后、复杂多变的中国的梁实秋先生与社会大众同呼吸、共命运,一步步成长起来成为中华杰出人物的过程。 目录 丁聪:我是一个老小孩 丁聪小传 丁聪的故事 小丁大智慧——丁聪先生的人生对我的启发 试读章节 我特别喜欢漫画,因为漫画能引人会心一笑,而笑对人的身心健康实在是太重要了。一个没有幽默感、缺少幽默情趣的人,其生活肯定是枯燥乏味的。记得王蒙有一段话:“从容才能幽默,平等待人才能幽默,超脱才能幽默,游刃有余才能幽默,聪明透彻才能幽默……” 在1997年全国“人大”、“政协”两会期间,我在北京京西宾馆访问了丁聪先生。这是我采访的第一位漫画家,我将平时保存的丁聪的漫画作品集随身带去,让丁先生大为兴奋。他一边翻着自己的漫画集,一边滔滔不绝地回忆起来。 三进三出香港 我们问丁先生:“前几天我们访问吴祖光先生时,他告诉我们您在香港生活过。” 丁聪说:“是的。我在香港前前后后总共生活有10年的时间,三进三出。” “您是怎么三进三出的?” “我第一次去香港是在1937年的11月。那个时候上海已经沦陷,我和张光宇、蔡楚生一道乘船来到香港,那年我2l岁。在香港,我继续以漫画为武器,揭露日寇的暴行,宣传抗日思想。就是在这个时期,我和夏衍、廖承志、潘汉年等同志接触很多,斯诺、爱泼斯坦还去看过我的画展。1939年,我跟随夏衍从香港来到越南,然后到达广西桂林,接着又到重庆。战时的重庆没有条件拍电影,电影胶片贵得很,于是大家就演话剧,我的主要任务是搞舞台设计。 ‘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对重庆的进步文化活动采取种种限制和镇压手段。为了保存进步文化力量,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下,一部分文化工作者从重庆转移到香港。这时,香港已聚集了很多文化界人士,进步文化活动非常活跃。我主要是编《大地画报》和参与排演抗日话剧《雾重庆》《北京人》等。这时,我画的漫画很少,主要是因为缺少发表阵地。 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圣诞节那一天,日军突然包围了香港。后来,我们在东江纵队的保护下,扮成难民逃了出来。要不是东江纵队全力保护香港的文化界人士,那损失就会太多了。当时东江纵队所在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深圳,我在那里呆了100天,对他们的印象太深了。前些年,广东一家杂志社派人找到我,让我回忆一下当年我在东江纵队的生活,我非常高兴,就画了一组回忆漫画。后来,我在深圳办展览,特意把这组漫画送给了深圳美术馆,以表达我对东江纵队的感念之情。 离开东江纵队后,我先后来到重庆、成都,参与排演了一些话剧如《牛郎织女》《祖国在呼唤》《北京人》《家》等,画了第一本插图《阿Q正传》。在这期间,为了揭露国民党在抗战后方的腐败统治,我又画了长卷漫画《现象图》。 抗战胜利后,我从昆明回到上海不久,国民党挑起内战,上海反蒋、争民主运动高涨起来。这时候,我画了很多反蒋的漫画,如《四海无闲田》《上海即景——天上飞下来和地下钻出来的‘劫收大员’》《民国万‘税’》等。这些漫画大都登在《周报》《文萃》《民主》和《群众》等报刊上。 与此同时,我还为讽刺蒋家王朝的话剧《升官图》,设计了漫画式的布景和服装。到了1947年,国民党加紧迫害进步人士,查封了我和吴祖光合编的文艺刊物《清明》。在这种情况下,我随着上海文艺界的朋友第三次到达香港。在香港,我参加了‘人间画会’的活动,并画了揭露国民党投靠帝国主义、镇压老百姓的漫画长卷《现实图》。到了l949年底,我和阳翰笙一起到达北京。” “您三进三出香港,当时进出香港是不是很容易?” 丁聪说:“香港是个自由港,解放前进出不要护照可以随便出入。正是这样,在战争年代,香港对保护大陆的文化界人士作出了贡献。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好得很,把香港收回来了,全世界华人都高兴。绝大多数香港人是中国人,香港的繁荣正是得益于中国人的努力。我们要把香港建设得更美好才对。” “您在香港生活了那么长时间,应该说对香港是很有感情的,那您当年为什么还要离开香港到北京去呢?” 丁聪说:“因为那时在香港,中国人再多也没有做主人的感觉。”P1-4 序言 二十世纪是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生死存续、浴火重生的世纪。本世纪的初始,就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向列强出卖主权,赔款白银九亿八千万两,神州大地被列强豆剖瓜分,上海黄浦公园的门口竖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亡国灭种的威胁摆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面前。 “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陈亮语)富有自强不息传统的中国人从鸦片战争就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不懈奋斗。经过一百多年、成千上万人的流血牺牲,终于在1949年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千秋耻,终已雪。中兴业,待人杰。”(冯友兰语)从那时到现在,华夏儿女又开始了民族复兴的伟业。虽然历经反右派、三年大饥荒、十年内乱的曲折,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进入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中华民族开始跨越发展,迅速崛起,在21世纪初成为综合国力强盛的大国、强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国家影响日益扩大。 一百年来,从南方到北国,从大陆到海外,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涌现了成百上千的名家大师,他们以各自的智慧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回顾他们的人生,汲取他们的智慧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 蒋晔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专栏作家、学者、文化策划人。他从1994年开始采访中国现代文化名人,迄今已采访了三百余人,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出版了数种文化名人访谈录,在文化界和读者中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我社与蒋先生的合作始于2007年的《我的心是一面镜子》一书。2008年合作推出《文化名人人生智慧丛书》,受到了文化界和读者热烈欢迎。从本辑起,为简洁易记更名“大师的智慧”。本丛书的特点是“小故事,大智慧”,通过大师的精彩故事,阐发他们的人生智慧,给读者以启迪。该丛书每辑十册,介绍十位大师,敬请读者留意。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12年7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丁聪(大师的智慧)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蒋晔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河北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0207621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77 |
出版时间 | 2014-05-01 |
首版时间 | 2014-05-01 |
印刷时间 | 2014-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164 |
CIP核字 | 2013096230 |
中图分类号 | K825.72 |
丛书名 | |
印张 | 4.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河北 |
长 | 210 |
宽 | 14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