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磨坊之役(左拉中短篇小说选左拉集)(精)/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内容
试读章节

穷人的妹妹

这个小姑娘十岁了,看上去是那么瘦弱,以至看到她像一个农庄女长工那样干活真叫人觉得可怜。她有一双好奇的大眼睛,脸上挂着逆来顺受的人那种凄楚的苦笑。有些富裕的农民,遇到他们的收成卖到好价钱的日子,傍晚时分遇到她穿得破破烂烂,背着沉重的柴从小树林里出来,有时也会说要替她去买一条粗布的新裙子。这时候她便会回答说:“我知道在教堂的门廊下,有一个穷老头儿,在这十二月的大冷天里只穿一件单衣衫,请替他买一件粗呢衣服吧,明天我看到他穿暖和了,我也就不觉得冷了。”因此大家给了她一个“穷人的妹妹”的绰号。有些人这样叫她是嘲笑她的破裙子;另外有些人则是赞赏她心地善良才这样称呼她。

穷人的妹妹过去有过精致的镶花边的摇篮,她的玩具多得可以装满一屋子。可是,有一天早晨,她母亲没有在她起身的时候来吻她。因为久久不见母亲来,她便哭起来,人们就告诉她,仁慈的天主派了位圣人把她母亲带到天堂里去了,这才止住了她的眼泪。此前一个月,她父亲也是这样走的。天真可爱的小姑娘心里想,她母亲准是被父亲叫到天国里去了,他们两人会面之后,没有他们的女儿怎么活,他们很快就会派天使来把她也接去的。

她是怎样失去她的玩具和摇篮的,她已经记不起来了。她从一位阔小姐变成了一个穷姑娘,却似乎没人对此觉得惊奇:大概是些坏人装作好人夺了她的财产。她只记得一天早晨看见她的叔叔纪尧姆和婶婶纪尧梅特来到她的床边。她怕得要命,因为他们连吻也不吻她。纪尧梅特匆忙地给她穿上一件粗布衣服;纪尧姆拉着她的手,把她带到了她现在住的这间小破屋里。事情就是这样。每天晚上,她都累得要命。

纪尧姆和纪尧梅特两人从前也很有钱。可是纪尧姆喜欢宴请宾客,整夜整夜地喝酒,根本不想酒桶总有一天会喝空的;纪尧梅特喜欢花边饰带、丝绸衣裙,整天整天地打扮,梦想变得年轻美貌;以至后来地窖里滴酒不剩,镜子也被卖掉换了面包吃。直到那时以前,他们也像某些仁慈的富人一样发善心,但是他们的善举常常只是一种舒适安逸的结果和为了得到一种内心的满足。他们感到和别人分享幸福时可以深深地加强自己的幸福感受,所以说在他们的善心里掺人了许多自私的成分。因此他们一过苦日子就不能再做好人了。他们怀念失去的财产,只对自己的贫困处境掉眼泪,他们对穷人变得狠心了。

他们忘记了他们的贫穷潦倒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他们把破产的责任推在所有的人头上,心里感到有一种强烈的报复需要,看到手里的黑面包就又气又恼,一心想看到别人受的苦比他们更大,以求内心得到安慰。

因此,他们看到穷人的妹妹衣衫褴褛,两颊凹陷,哭得脸色发白,就觉得高兴。当他们看到这个身体孱弱的女孩子,双手提着沉重的水壶,踉踉跄跄地从水池边回来的时候,嘴里虽然没有说什么,心里却隐藏着一种恶毒的快意。就为了她泼出了一滴水,他们就打她,说这能改变她的坏脾气;他们出手就打,打得那样狠,别人一看便知道,这哪里是一种正当的惩罚!

穷人的妹妹忍受着他们一家所有的苦难。他们派她做最苦最累的活儿,叫她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去捡麦穗,大雪天去拾柴火。而且,一回家,她就要扫地,洗衣服,收拾这间破屋子。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已经不再抱怨命苦。幸福的日子离她已那么遥远,以至她不知道一个人可以不流眼泪地过日子。她从来没有想到世界上还有一些受人爱抚的、生活愉快的小姐;每天晚上她都挨打,吃干面包,就像这是她生活的一部分,她已经不知道什么是玩具,什么是亲吻了。对一些正直的人来说,看到一个十岁的孩子对别人的痛苦如此关怀,如此同情,而一点也没有想到自己的不幸,这是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

一天晚上,不知纪尧姆和纪尧梅特两人发什么善心,他们给小姑娘一个崭新的苏,还允许她这一天剩下的时间不干活儿了,可以出去玩玩。穷人的妹妹慢慢地向城里走去,手里有了一个苏,心里却犯起愁来,她不知道怎样去玩才好。她就这样走到大街上。大街左边教堂附近,有一家摆满糖果和玩具娃娃的铺子,这家铺子晚上被灯光一照,光彩夺目,非常漂亮。附近一带的孩子把它当天堂一样向往。这天晚上,一群小孩子,张大着嘴,站在人行道上,双手按着玻璃橱窗,尽可能靠近货架上的好东西,他们嘴张得大大的,看得连话也讲不出来了。穷人的妹妹羡慕他们的胆量。她站在路中间,垂着两只小胳膊,拉住被风吹开的破衣服。她因为身上有钱心里有点得意,她把那个崭新的铜子攥得紧紧的,用眼睛挑选着她要去买的玩具。最后她决定买一个头发梳得像大人那样的娃娃。这个娃娃像她一样个儿很高,穿着一件像圣母穿的那样的雪白的绸连衣裙。

小姑娘向前走了几步。她有点儿害羞,在进入店铺之前她先向四周望了望,突然看见在这个漂亮的铺子对面一条石凳上坐着一个穿着破旧衣服的女人,手里抱着一个正在哭泣的孩子。小姑娘又站住了,她不再去看那个玩具娃娃。听到孩子的哭声,她满怀怜悯地把双手交叉在胸前;这时她不觉得害羞,很快就走了过去,把自己那枚漂亮的新铜子给了那个穷女人。

这个女人瞧着穷人的妹妹已经有一会儿了。她看到小姑娘起先站定,然后又向玩具店走去;因此,当孩子转身向她走来时,她知道这是孩子的一片好心。她接过那个铜子,眼圈湿了,接着……

P22-24

书评(媒体评论)

一些教会和军事法庭多由懦夫、伪君子和趋炎附势之徒组成;这样的人一年中就可以造出一百万个,而造就出一个贞德或者一个左拉,却需要五百年。

——(美国)马克·吐温

目录

森普利斯

穷人的妹妹

陪衬人

广告的受害者

废铜烂铁

斋戒

侯爵夫人的肩膀

猫的天堂

铁匠

比尔勒上校

人是怎样死的

为了一夜的爱

洪水

娜伊丝·米科莱

南塔斯

奥利维埃·贝卡依之死

内戎夫人

人是怎样结婚的

教士群像

磨坊之役

去外地度假的巴黎人

几个选举场景

苏尔蒂太太

昂什丽娜

序言

“世界名著名译文库”总序

柳鸣九

我们面前的这个文库,其前身是“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或者说,现今的这个文库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以前一个书系为基础的,对此,有必要略作说明。

原来的“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是明确以社会文化积累为目的的一个外国文学编选出版项目,该书系的每一种,皆以一位经典作家为对象,全面编选译介其主要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资料,再加上生平年表与带研究性的编选者序,力求展示出该作家的全部文学精华,成为该作家整体的一个最佳缩影,使读者一书在手,一个特定作家的整个精神风貌的方方面面尽收眼底。“书系”这种做法的明显特点,是讲究编选中的学术含量,因此呈现在一本书里,自然是多了一层全面性、总结性、综合性,比一般仅以某个具体作品为对象的译介上了一个台阶,是外国文学的译介进行到一定层次,社会需要所促成的一种境界,因为精选集是社会文化积累的最佳而又是最简便有效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同时满足阅读欣赏、文化教育以至学术研究等广泛的社会需要。

我之所以有创办精选书系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专业是搞文学史研究的,而搞研究工作的人对综合与总结总有一种癖好。另一方面,则是直受法国伽利玛出版社“七星丛书’’的直接启发,这套书其实就是一套规模宏大的精选集丛书,已经成为世界上文学编选与文化积累的具有经典示范意义的大型出版事业,标志着法国人文研究的令人仰视的高超水平。

“书系”于1997年问世后,逐渐得到了外国文学界一些在各自领域里都享有声誉的学者、翻译家的支持与合作,多年坚持,惨淡经营,经过长达十五年的努力,总算做到了出版七十种,编选完成八十种的规模,在外国文学领域里成为了一项举足轻重、令人瞩目的巨型工程。

这样一套大规模的书,首尾时间相距如此之远,前与后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平衡、不完全一致、不尽如人意是在所难免的,需要在再版重印中加以解决。事实上,作为一套以“名家、名著、名译、名编选”为特点的文化积累文库,在一个十几亿人口大国的社会文化需求面前,也的确存在着再版重印的必要。然而,这样一个数千万字的大文库要再版重印谈何容易,特别是在人文书籍市场萎缩的近几年,更是如此。几乎所有的出版家都会在这样一个大项目面前望而却步,裹足不前,尽管欣赏有加者、啧啧称道者皆颇多其人。出乎意料,正是在这种令人感慨的氛围中,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总贺鹏飞先生却以当前罕见的人文热情,更以迥然不同于一般出版商的小家子气而真正出版家才有的雄大气魄与坚定决心,将这个文库接手过去,准备加以承续、延伸、修缮与装潢,甚至一定程度的扩建……  于是,这套“世界名著名译文库”就开始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当然,人文图书市场已经大为萎缩的客观现实必须清醒应对。不论对此现实有哪些高妙的辩析与解释,其中的关键就是读经典高雅人文书籍的人已大为减少了,影视媒介大量传播的低俗文化、恶搞文化、打闹文化、看图识字文化已经大行其道,深入人心,而在大为缩减的外国文学阅读中,则是对故事性、对“好看好玩”的兴趣超过了对知性悟性的兴趣,对具体性内容的兴趣超过了对综合性、总体性内容的兴趣,对诉诸感官的内容的兴趣超出了对诉诸理性的内容的兴趣,读书的品位从上一个层次滑向下一个层次,对此,较之于原来的“精选书系”,“文库”不能不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与变通,最主要的是增加具体作品的分量,而减少总体性、综合性、概括性内容的分量,在这一点上,似乎是较前有了一定程度的后退,但是,列宁尚可“退一步进两步”,何况我等乎?至于增加作品的分量,就是突出一部部经典名著与读者青睐的佳作,只不过仍力求保持一定的系列性与综合性,把原来的一卷卷“精选集”,变通为一个个小的“系列”,每个“系列”在出版上,则保持自己的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文库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容与拓展。

面对上述的客观现实,我们的文库会有什么样的前景?我想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一个自称继承了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并已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的中华大国,一个城镇化正在大力发展的社会,一个中产阶级正在日益成长、发展、壮大的社会,是完全需要这样一个巨型的文化积累“文库”的。这是我真挚的信念。如果覆盖面极大的新闻媒介多宣传一些优秀文化、典雅情趣;如果政府从盈富的财库中略微多拨点儿款在全国各地修建更多的图书馆,多给它们增加一点儿购书经费;如果我们的中产阶级宽敞豪华的家宅里多几个人文书架(即使只是为了装饰);如果我们国民每逢佳节不是提着“黄金月饼”与高档香烟走家串户,而是以人文经典名著馈赠亲友的话,那么,别说一个巨大的“文库”,哪怕有十个八个巨型的“文库”,也会洛阳纸贵、供不应求。这就是我的愿景,一个并不奢求的愿景。

2013年元月

内容推荐

《磨坊之役(左拉中短篇小说选左拉集)(精)》是埃米尔·左拉的中短篇小说选集,揭露法兰西第二帝国和第三共和国时期的政治黑暗、宗教伪善、资产阶级丑恶,同情穷人的苦难,赞颂劳动者的伟大,对统治阶级荣誉观念沦丧和普通人民的英雄主义进行对比写照,对小市民生活和艺术家的活动进行描绘,对婚姻、死亡、情欲等问题进行研究……题材和内容相当广泛而丰富。

编辑推荐

《磨坊之役(左拉中短篇小说选左拉集)(精)》对法兰西第二帝国和第三共和国时期政治黑暗、宗教伪善、资产阶级丑恶的揭露,对穷人苦难的同情和对劳动者伟大的赞颂,对统治阶级荣誉观念沦丧和普通人民英雄主义的对比写照,对小市民生活和艺术家活动的描绘,对婚姻、死亡、情欲问题的研究……

题材和内容相当广泛而丰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创作手法和艺术风格变化多端、斑烂多彩。诚然,埃米尔·左拉的中短篇小说,即使是经过遴选的这部分佳品,在反映和剖析现实的社会关系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比他的前辈巴尔扎克、他的晚辈莫泊桑的某些主要逊色一些;自然主义张,例如刻意追求日常生活一样的平淡中庸,对他的某些中短篇小说的创作在艺术效果上不无损害。但是,中国读者把这部小说选集同前此领略过的巴尔扎克、莫泊桑、契柯夫、欧·亨利等现实主义大师的中短篇小说选稍加比较,依然不难发现它那异样的思想和艺术的丰采,并从中获得善的教益和美的享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磨坊之役(左拉中短篇小说选左拉集)(精)/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国)埃米尔·左拉
译者 郝运//王振孙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542649119
开本 16开
页数 516
版次 2
装订 精装
字数 355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742
CIP核字 2014161286
中图分类号 I565.44
丛书名
印张 33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2
153
3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0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