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家有问题孩子怎么办
内容
试读章节

做父母的,千万不能想当然,主观臆断“问题孩子”和孩子的“问题”,要分清什么是“问题孩子”,什么是孩子的“问题”,分清孩子哪些问题须及早修正,哪些“问题”要淡然处之。

我一位中学同学的儿子彬彬,今年3岁,他精力旺盛,调皮好动,一天到晚闲不住,不停地研究这个、捣鼓那个,且总是“搞破坏”。

一次,我们几个同学聚餐。在整个聚餐过程中,彬彬没有一刻闲着,他到处跑,触摸、探索周围每一件物品。嘴里嚼着食物,他也不忘不断拉开、拉合百叶窗帘,或抠墙皮、开门关门。

彬彬的爸爸妈妈轮番对他进行教育,一会儿严厉地呵斥他,一会儿强行把他摁在椅子上,一会儿又把他带离房间让他受罚……

可这都没能让彬彬“老实”一点儿,在爸爸狠狠地批评了他几句后,他生气地抓起地上的糖纸、瓜子壳等垃圾,扬到了餐桌上,落在了一些菜盘里。

所有的人都无心再吃饭,彬彬的爸爸妈妈都一脸尴尬,妈妈愤怒地呵斥儿子,爸爸忍不住对儿子动起了手。

我走上前,制止了彬彬的爸爸妈妈。

彬彬妈妈无奈地对我说:“老同学,你是搞教育的,你看我儿子还有救吗?这孩子总是好动,总是不能静下来。我曾带他去医院咨询过,可精神科医生说孩子没问题,但我总觉得他有多动症……”

原来,彬彬妈妈认为儿子的表现是多动症,并为此苦恼不已。我不禁苦笑,然后对彬彬妈妈说:“你儿子不是多动症,你看他动作很协调,注意力也没问题。多动症是指活动过度,常伴有注意涣散、动作不协调等问题。你儿子只不过是精力旺盛、好动、好奇心强而已,可不要给孩子乱扣帽子啊。”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父母,因为孩子有某些“问题”,就认定孩子是“问题孩子”,或把孩子的正常表现也定性为是“问题”,而采取不当的方式对待孩子,这是要不得的。

在我老家有个女孩,她爸爸妈妈的脾气都不好,对她非常严厉、苛刻。尤其是爸爸,脾气很火爆,女孩若不听话或做事不符合他的要求,他就会大声呵斥、恐吓女孩。

为此,女孩非常惧怕自己的爸爸妈妈,被他们批评不敢声辩、不敢哭,自己有要求也不敢提,爸爸妈妈要她干什么,她就乖乖地去干什么,从不给他们惹麻烦。

在爸爸妈妈的管教下,这个读小学的女孩看上去非常安静、隐忍、乖顺,总是一个人静静地看书、做事或玩耍,很少和其他人发生矛盾。

而女孩的爸爸妈妈也为自己管教女孩的“成果”而自鸣得意,当别人谈起这个女孩时,他们的眼神和口气中,似乎总流露出自豪,“瞧,我们把孩子调教得多么听话!哪像你们的孩子,不听话。”

的确,这个女孩出奇得乖顺,从不麻烦爸爸妈妈和其他人,这让爸爸妈妈觉得管教这个孩子非常省心。

但是,我却很为这个女孩担心。她的爸爸妈妈只看到了女孩表面上的乖顺,却没意识到女孩这种表现其实是-一个问题。女孩为了讨好他们而压抑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这是一种不健康的行为表现。

孩子不敢表达自己,不敢要求自己想要的,不敢在父母面前释放自己的内心情绪,这样压抑久了,孩子很可能会成为“问题孩子”。

这是做父母的最大禁忌:为了省却自己的麻烦,而无形地压抑孩子的个性需求,压抑孩子的情绪感受,却不知道自己的做法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身心伤害,不知道自己是在培养一个“问题孩子”。

一次,我带小语去公园玩时,遇见一个3岁多的男孩和他的奶奶。男孩拿一把小铁铲在玩沙土,奶奶在一旁看着他。男孩的铁铲是把新铁铲,尖部比较锋利。

一会儿,奶奶拿出水瓶要男孩喝水,男孩不喝。奶奶再次把水瓶伸到男孩嘴边,男孩就生气了,抓起水瓶狠狠地砸向奶奶。

水瓶砸到奶奶的胳膊上,然后掉到了地上,里面的水洒了一地。

奶奶无奈地摇摇头,捡起瓶子,走开了。

又过了一会儿,奶奶拿出樱桃给男孩吃。大概男孩正玩得高兴,被奶奶打搅,他很不高兴,就使劲推了奶奶一下。男孩力气真大,奶奶一个趔趄,向后倒退了几步,险些摔倒。

接着,男孩大叫着,突然将手里的铁铲扔向奶奶。铁铲擦着奶奶的身体从一旁落到了地上,铁铲的尖部险些打到奶奶身上。

看到这一幕,我惊出一身冷汗,想必奶奶也吓得够呛。

可这时,奶奶只是不痛不痒地呵斥了男孩几句,然后她把铁铲捡起来,放到手里提着的一个袋子里。

我走上前和男孩的奶奶交谈,问她:“孙子这么任性,您为什么不严肃地管教他?”我担忧地告诉她,“孩子这样下去可不好,将来会出现很多问题。”

没想到,奶奶只是叹口气说:“哎,家里就他一个宝贝,不顺着他怎么行啊?孩子这样没事,大了或许就好了……”

奶奶告诉我,他们一家人无论什么事都依着孙子,孙子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搞得一家人甚至左邻右舍都不得安宁。即使这样,奶奶也认为:孩子大了就好了。

我无奈地苦笑:真是糊涂的奶奶!

树大未必自然直,孩子小时的坏习惯、坏行为、小问题,如果不及时改正和解决,就会酿成大问题,使孩子成为真正的问题孩子。到时候,父母哭都来不及。

做父母的,千万不能想当然,要分清什么是“问题孩子”,什么是孩子的“问题”,分清孩子哪些问题须及早修正,哪些“问题”要淡然处之。

把有问题的孩子定性为“问题孩子”,漠视某些影响孩子成长的问题,或把孩子真正的问题视为正常表现,这些都是要避免的,因为这可能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P2-5

目录

第一章 如果你的孩子有问题,你一定要先自省

我的儿子有多动症

 ——“问题孩子”与孩子的“问题” /2

女儿开始学“坏”了

 ——“问题孩子”源于“问题家庭” /6

她们母女俩都是小偷

 ——“问题父母”造就“问题孩子”/10

这孩子太叛逆

 ——错误的教育观念让孩子出问题/14

我儿子没有以前听话了

 ——错误的教育方式养出问题孩子/18

孩子怎么营养不良

 ——溺爱会扼杀孩子的成长/22

孩子不服管教

 ——把孩子扔给长辈或学校易出问题/26

第二章 孩子不能这样教,这样教孩子最容易出“问题”

不要强迫孩子得第一

 ——期望过高会伤害孩子/32

孩子不是父母的投资物

 ——非理性的爱会创造“问题孩子”/36

能不能让我决定

 ——父母教育不一致让孩子左右为难/40

看我等会儿怎么收拾你

 ——打骂,让孩子伤身更伤心/44

关注就是强化

 ——父母越关注,孩子的“问题”就越多/49

她基本就是帮倒忙

 ——教育要配合孩子的成长节奏/53

我这个孩子特别笨

 ——不要给孩子的问题定性/57

第三章 这样转化“问题孩子”,效果立竿见影

滚开,真烦人

 ——不放弃对“问题孩子”的教育 /62

孩子最需要什么

 ——爱是解决孩子“问题”的良方 /66

有本事考90分

 ——多肯定、认可“问题孩子”的进步/70

允许孩子犯错、跌跤

 ——欣赏孩子的优点,更要包容缺点/74

时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尊重孩子的教育才有效/78

你真是越来越努力了

 ——赞美,让“问题孩子”变优秀/82

我理解你

 ——孩子犯错,要给孩子改过的机会/86

第四章 擦掉德性污点,身教示范给孩子什么是对错

我们让他坐到这里来

 ——培养孩子的仁爱之心/90

你真是个守信用的人

 ——培养孩子的诚信品德/94

我也要说谢谢

 ——父母做表率,让孩子学会感恩/98

给孩子孝顺你的机会

 ——培养孝顺品德从表达孝心开始/102

玩具是大家的

 ——在尊重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分享/105

我哪里聪明,是老师教得好

 ——让孩子养成谦虚的好习惯/109

生活是他自己的

 ——培养责任感,让孩子为自己负责/113

第五章 纠正出格行为,用赏识给予孩子“正"影响

我不爱吃,要吃你吃

 ——教孩子正确释放不良情绪/118

你是蠢猪

 ——让孩子改掉说脏话的毛病/122

我没吃那些西瓜

 ——孩子撒谎,父母要耐心教育/126

让他向东,他偏向西

 ——正确对待孩子的逆反行为/130

他不再迷恋网络

 ——用生活乐趣帮孩子戒除网瘾/134

小松他打架了

 ——教孩子正确宣泄,杜绝打架行为 /137

表哥会玩也会学

 ——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 /141

你竟敢偷我的钱

 ——不要把孩子与贼画上等号/145

不买雪糕,我就不吃饭

 ——正面引导孩子的任性/149

儿子居然离家出走

 ——给孩子提供温暖的家庭环境/153

第六章 矫治不良个性,好性格成就孩子的大未来

有本领跟我比学习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158

你一定会翻过去的

 ——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力 /161

人家鹏鹏多安静

 ——让孩子学会自爱,悦纳自己 /164

你是最棒的

 ——多鼓励,培养孩子的自信/168

你的宽容会改变你的命运

 ——培养孩子的宽容个性/172

只要你自己尽最大的努力就行

 ——面对困难,教孩子学会乐观/177

第七章 消灭心灵病疾,让你的孩子变得精神强大

我就要拿个奖回来

 ——帮自卑的孩子重拾自信/182

希望别人不如自己

 ——嫉妒很正常,帮孩子化解嫉妒/186

既生我,何不要我

 ——关怀孩子,让他不再孤独/189

我考不好怎么办

 ——帮孩子建立安全感,克服焦虑/192

我只得了第六名

 ——让孩子摆脱虚荣,欣赏自己 /195

如果我能做,那我还是小孩子吗?

 ——帮助孩子克服悲观情绪/198

我家孩子胆小老实

 ——父母放手,孩子才能不胆小/201

她怎么这么敏感

 ——让孩子学会克服敏感/205

第八章 扫平学习障碍,引导孩子爱学、乐学、会学

我女儿记忆力特好

 ——利用优点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210

是不是狗狗饿了

 ——启发孩子养成思考的习惯/214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让孩子学会虚心好问/218

学英语跟老师有关系

 ——孩子成绩差总有原因 /222

我妈总是打扰我

 ——安静环境让孩子集中注意力 /226

我不想上学了

 ——孩子厌学,父母从自身找原因 /230

一边玩一边写作业,就会写很久

 ——允许孩子玩,让他写作业不拖拉/234

孩子成绩不好

 ——教孩子科学的学习方法 /237

第九章 解决人际问题,帮助孩子成功地融入社会

谢谢阿姨帮助我

 ——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242

那些同学很讨厌.

 ——教孩子掌握交往的原则和方法/246

她把我的玩具摔坏了

 ——教孩子学会宽容和理解/250

不抽烟会很没面子

 ——教孩子选择品行好的朋友/254

这样的孩子不交也罢

 ——不要因功利干涉孩子择友/258

孩子之间有矛盾

 ——大人不介入,让孩子自己解决/261

孩子是不是早恋了

 ——教孩子学会正确与异性交往/264

序言

家有“问题孩子”,对每个父母来说都是一本难念的经。自己的孩子有一堆“问题”,想必父母一定会觉得疲惫、无奈和无助。

为什么会有“问题孩子”?为什么孩子会有那么多“问题”?

简单地说,“问题孩子”来自“问题父母”“问题家庭”和“问题教育”,孩子的“问题”源于父母和家庭的“问题”,源于教育的错误。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大家各自谈起了自己的孩子。

快言快语的刘姐说:“我儿子常跟一些不爱学习的孩子在一起,整天东游西逛、玩游戏、聊天,学习成绩不好,真让我失望呐。”

三十出头的莉莉听了刘姐的话,说:“刘姐,您就知足吧,谁不知道您儿子懂事、孝顺,将来肯定不会让您夫妻俩吃亏。”

其余几个朋友纷纷附和。

莉莉叹口气,继续说:“看看我闺女,还只是个小学生,就让我操碎了心,丢三落四、马虎、贪玩……唉,别提了,一堆的问题!”

其余朋友也都打开话了匣子,纷纷述说自己孩子身上的“问题”。

都说“孩子是自家的好”,不知在这些当妈妈的眼里,怎么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总不如人家。

小齐说:“我儿子问题更多,不仅丢三落四,还迷恋网络游戏、电视。唉,现在的孩子真难教育,一个孩子就有这么多让人操心的问题,真累死了。”

小齐说完,大家齐刷刷看向一直没发言的我,我是这群人中唯一两个孩子的母亲,而且,在他们眼里,我也是很成功的妈妈。

听了她们的话,看着她们各异的表情,我笑了,淡淡地说:“其实,每个孩子都不是完美的,但每个孩子又都是可爱而美丽的,关键是我们做父母的如何看待他。”

顿了顿,我继续说:“就像我女儿小语,她聪明细致,有爱心,活泼可爱;但她也很叛逆,做事拖拉、没有计划性,这些在某些父母看来可能就是大问题。

“不过我觉得,父母爱孩子,应是爱孩子整个人,而不只是爱他的优点。

“没有孩子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如果我们只关注孩子的问题,就会疲累不堪。如果我们接纳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尊重和爱孩子的生命本身,相信我们会体验到更多为人父母的快乐。”

的确,每个孩子都存在一些成人认为是“问题”的表现,但这并不阻碍孩子成为有价值、有丰满情感且成功的人,不妨碍孩子成为对人、对社会有益的人。

作为父母,或许会有这样的体会:养育孩子是件苦差事,在这个过程中,在孩子不同年龄段,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让父母焦头烂额。

从前的一位同事曾向我抱怨说,她与女儿娇娇的相处,几乎每天都是让她身心俱疲的“战役”。

娇娇读小学五年级,有个性、叛逆、爱美。同事是中学教师,她告诉我,今年暑假,她“在家要比在学校上课辛苦100倍”,因为每天都要面对女儿的各种问题。

一天,我在同事家做客,我和同事谈话时,同事要求女儿去写暑假作业,女儿不从,玩起了电脑游戏,这件小事便激起了母女俩的一番激烈争论。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同事同意娇娇先玩一会儿游戏。

半小时后,娇娇还在玩游戏,同事一气之下关掉电脑,这下可点燃了娇娇的心头之火。

接下来很长时间,娇娇处处与妈妈对着干。妈妈要她去烧水,她不去;妈妈好心劝她看电视小点儿声音,她装作没听见;妈妈训斥她,她更大声地顶撞妈妈……

看着母女俩,我心想:真是一对冤家。

同事对我叹气说:“哎,这孩子真难管,这么多毛病,每天不让我生一肚子气她就不甘心,养个孩子真不容易。”

我心里苦笑。或许是当教师的她对自己的孩子有完美主义情结,容不得女儿有一点儿问题,可她的努力却没换来自己期望的结果。

事实上,孩子有问题很正常,教育孩子就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要抱怨问题,而要学会面对问题,设法解决孩子的问题。

期望自己的孩子十全十美、没有“问题”,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既然孩子的问题是不能避免的,父母何不试着接受孩子的“问题”,接受孩子的独特呢?

没有孩子一点儿问题也没有。父母要记住,孩子的问题本身不是问题,而如何面对孩子的问题才是问题。

其实,在我眼里,没有“问题孩子”、没有“坏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他们好的一面没被父母挖掘出来,他们的“问题”却被父母用错误的方式给滋养了出来。

孩子天生是一张白纸,父母在上面涂抹什么,孩子的人生就会呈现什么。孩子生来是一块海绵,父母给孩子什么,孩子就会不加选择地吸收什么。

孩子生来没有是非观念,不知道正确和错误,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身心特点,不懂教育规律,就很容易在教育路上迷失方向,给孩子错误的引导,造就“问题孩子”。

基于太多父母面对“问题孩子”、面对孩子的种种“问题”时的无知、无助和无奈,便有了这本书。

书中所提出的教育难题,都是我在教育实践中接触的无数父母(包括我自己)教子时所面临的、所困惑的,感谢他们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希望书中的经验,也可以给彷徨困惑中的父母一些启迪。

内容推荐

女儿开始学“坏”了一一“问题孩子”源于“问题家庭”;

你真是越来越努力了一一赞美,让“问题孩子”变优秀;

我们好担心你一一培养孩子的孝顺品德从表达孝心开始;

这样的朋友不交也罢一一不要因功利干涉孩子择友。

没有“问题孩子”“坏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只是他们好的一面没被父母挖掘出来,他们的“问题”却被父母用错误的方式给滋养出来了。

《家有问题孩子怎么办》由蒙谨所著,《家有问题孩子怎么办》供读者阅读学习。

编辑推荐

你的孩子是否不听话、脾气倔、胆子小、做事慢吞吞、黏人……

放心,这都不是问题!

《家有问题孩子怎么办》由蒙谨所著,本书引导父母反思自己,重新看待“问题孩子”,学习最先进的亲子教育方法和理念,摆脱“问题孩子”的烦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家有问题孩子怎么办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蒙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433397
开本 16开
页数 2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3-01-01
首版时间 2013-01-01
印刷时间 2013-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3
16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4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