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隆壬等编著的《电影符号学》针对电影符号学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出见解和论点,通过对第一符号学到第二符号学的研探,包括大陆、台湾两地的接受和运用,主要阐明电影符号学的发展历史及其主要学说论点,如影片文本分析、影片分析、叙述符号学、认知符号学等。
图书 | 电影符号学/中国符号学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齐隆壬等编著的《电影符号学》针对电影符号学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出见解和论点,通过对第一符号学到第二符号学的研探,包括大陆、台湾两地的接受和运用,主要阐明电影符号学的发展历史及其主要学说论点,如影片文本分析、影片分析、叙述符号学、认知符号学等。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欧陆和北美电影符号学的昨日、今日和未来 第二节 中国大陆结构主义一电影符号学发展变革 第三节 中国台湾结构主义一电影符号学发展进程 第二章 现代符号学理论创立者 第一节 索绪尔 第二节 皮尔斯 第三章 现代符号学与电影理论 第一节 罗曼·雅克布逊 第二节 路易·叶尔姆斯列夫 第三节 埃米尔·班维尼斯特 第四节 罗兰·巴特 第四章 电影符号学理论 第一节 麦茨:第一符号学与第二符号学 第二节 帕索里尼:现实符号学 第三节 皮尔斯电影符号学:沃伦、艾柯 第五章 文本符号学 第一节 文本分析 第二节 影片分析 第六章 电影叙述符号学 第一节 普洛普和列维一斯特劳斯式的影片叙述分析 第二节 格雷马斯:符号学矩阵和影片叙述分析 第三节 热奈特:叙述话语和影片叙述分析 第七章 影片认知符号学 第一节 陈述过程:卡塞提和卡塞提一麦茨类型 第二节 符号一语用学 第三节 转换生成语法学 第八章 皮尔斯电影符号学复兴 第一节 德勒兹:影像与符号分类 第二节 德勒兹:转化一符号学 第九章 数字电影:电影符号学范畴论 第一节 第一性:镜框一镜头 第二节 第二性:动态影像 第三节 第三性:解释项 第十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中外人名对照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电影符号学/中国符号学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齐隆壬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30571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0 |
出版时间 | 2013-05-01 |
首版时间 | 2013-05-01 |
印刷时间 | 2013-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90-05 |
丛书名 | |
印张 | 2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0 |
宽 | 16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