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冀骋所著的《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对阿汉对音材料的整理,是考古;分析这些材料并由此来探讨元代汉语北方话的语音情况,是审音。就考古而言,穷其品,尽其类,是作者的努力方向;就审音而言,知其是,明其变,是作者的奋斗目标。做得如何,不取自必。有待读者的批评。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回回药方)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研究》(04BYY016)的结题成果。
图书 | 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蒋冀骋所著的《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对阿汉对音材料的整理,是考古;分析这些材料并由此来探讨元代汉语北方话的语音情况,是审音。就考古而言,穷其品,尽其类,是作者的努力方向;就审音而言,知其是,明其变,是作者的奋斗目标。做得如何,不取自必。有待读者的批评。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回回药方)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研究》(04BYY016)的结题成果。 目录 第一章 《回回药方》的成书及其对音材料所反映的语音特点 一 《回回药方》的成书经过 二 《回回药方》的成书年代及其研究概况 三 《回回药方》阿汉对音所反映的元代北方话语音系统的特点 第二章 《回回药方》阿汉对音概说 一 凡例 二 阿拉伯语简介 三 声母对音情况 四 韵母对音情况 附录:《回回药方》语辞“奄物烧剌”考 第三章 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北方话的入声 一 《中原音韵》入声研究概况 二 阿汉对音所反映的人声读音 第四章 阿汉对音材料中的入声 一 收-t尾的人声字 二 收-k尾的人声字 三 收-p尾的人声字 第五章 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北方话章、知、庄三系的读音 一 元代汉语北方话章、知、庄三系读音的研究概况 二 《中原音韵》章、知、庄三系读音再探 三 从阿汉对音材料看《中原音韵》章、知、庄三系的读音 第六章 阿汉对音材料中的章、知、庄三系字 一章 组字的对音情况 二 知组字的对音情况 三 庄组字的对音情况 第七章 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北方话的疑母 一 前人的研究成果 二 存在的问题和我们的解释 三 阿汉对音材料中疑母字的对音和我们的解释 第八章 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北方话影、云、以三母的读音 一 影母字的对音情况及读音 二 云母字的对音情况及读音 三 以母字的对音情况及读音 第九章 阿汉对音材料中的影、云、以、疑母字 一 影母字 二 云母(喻三)字 三 以母(喻四)字 四 疑母字 第十章 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北方话的-m韵尾 一 《中原音韵》-m韵尾的状况和研究者的解释 二 阿汉对音材料所反映的-m韵尾消变情况 第十一章 阿汉对音材料中的-m韵尾字 第十二章 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北方话的支思韵 一 前人对支思韵读音的研究概况 二 《中原音韵》支思、齐微韵字语音的区别和演变 三 阿汉对音材料所反映的支思韵字的读音 《回回药方》阿汉对音材料索引 参考文献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阿汉对音与元代汉语语音(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蒋冀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8473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79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13-03-01 |
首版时间 | 2013-03-01 |
印刷时间 | 2013-03-01 |
正文语种 | 其他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教育考试-外语学习-小语种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H371 |
丛书名 | |
印张 | 1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5 |
宽 | 176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