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香甜的毒药
内容
试读章节

帕维尔·安东内奇,是一场名为“寡妇的叹息”社会公益演唱会的组织者。他是一个非常狡猾、机灵、精明的人。他深知,在我们这里办事,即使无关紧要,如果不去托人情的话,那你就什么都办不成。永远不要硬干,而是要寻找一些捷径的。

他想邀请一位当红明星——歌手扎利万斯卡娅来参加音乐会。

他没有像处于他这个位置的普通人一样,直接去找她,而是开始寻找这位女歌手的熟人,想通过他们有把握地说服女歌手。

一开始,他找到了一位女士。这位女士正好是一位官太太的堂姐,而扎利万斯卡娅的伴奏者的叔叔去年经常随意出人这位官太太家。

但是,在他长久执著地向这位女士献过殷勤之后,方才搞清楚,扎利万斯卡娅的伴奏者早就换了。他不得不再寻找其他途径。

途径就在记者布金身上找到了。他与扎利万斯卡娅的追求者安德烈·伊万内奇很熟。

“当然,亲爱的!我和他很熟!我和他说话几乎都以‘你’相称。”

“这就是说,几乎以‘你’相称?”帕维尔·安东内奇说。

“什么怎么?就是说,以‘您’相称。简言之,我们非常要好。我会尽力帮您。”

就这样,他尽了力。

一周后,追求者安德烈·伊万内奇对扎利万斯卡娅说:“您知道,很快要举办一场名为‘寡妇的叹息’的社会公益演唱会。”

“是的,是的,我知道。”扎利万斯卡娅兴奋地回应道,“好像是一场非常有意思的演唱会。我感到非常遗憾,他们没有邀请我参加。我甚至不理解这是为什么。他们请了奥布拉科娃,可是没有邀请我。为什么他们会认为奥布拉科娃更好一些呢?我甚至想让钢琴师季耶佐夫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让他暗示一下,说我也想去唱。”

“嗯……”安德烈·伊万内奇吞吞吐吐地说道,“这完全没有必要。”

“为什么啊?这么大的演唱会,要知道,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广告。”

“大吗?为什么您会认为它大呢?”

“当然。所有人都是名人,场地很大。总之,是一场很有意思的演唱会。”

“嗯……说到名人,我有些怀疑。如果有人轻率地答应了,那么,经过仔细考虑之后,可能还是会拒绝的。”  “那究竟是为什么啊?”

“就是这样。”

“我一点儿都不明白!”

“等你明白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扎利万斯卡娅惊恐地把眼睛转向一边。

“难道不能参加吗?可是,我真想参加啊!”

“人们都会那么想。”

“那奥布拉科娃呢?为什么她可以,而我不可以呢?”

“可以给奥布拉科娃打个电话,建议她不要去就完事。”

“究竟为什么这么危险呢?这是什么不光彩的事吗?这是抢劫,还是别的什么?”

“可能是抢劫,也可能更坏。至少,如果您还珍惜我们之间的关系,那么我恳求您现在就答应我,您无论如何不要参加这个演唱会,听见了吗?”

“听见了!”

“答应了吗?”

“可是我……还是非常想……”

“您答应还是不答应?我在严肃地问您,也是最后一次问您。”

“答应,答应。我答应不去。甚至不会去听。但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安德烈·伊万内奇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就像一个人正在履行自己沉重的义务一样。他说道:“是这么回事。有一个叫布金的人,黑道上的,已经有一周的时间了,总是来找我,纠缠不休,一直让我说服您参加这个愚蠢的演唱会。我一下就明白了,这件事有些蹊跷。尤其是昨天,您想象一下!他把我请到了饭店,花钱请我吃饭,说尽了好话。最后,终于求我答应,一定要说服您参加。当然,您自己可以明白:如果这件事是清白的,那他们自己就直接来邀请您了。”

“嗯,对,说得对!”

“我现在觉得,就我和您现在的关系,我的做法像个绅士——预先警告和保护。”

他骄傲地挺直了腰板,扎利万斯卡娅叹了一口气,小声地说道:“谢谢您。您真够朋友,您没有向他们屈服。但是,真的很遗憾!这一切这么可疑,这么龌龊!我原本真的很想参加的!”P6-9

书评(媒体评论)

阿波罗神怜悯我们,给我们派来了苔菲作为奖赏。他派来的不是一位“女性作家”,而是一位伟大、深刻而又独特的讽刺作家。

——著名作家萨沙·乔尔内

苔菲是一位讽刺作家,也是一位非常有修养、充满智慧的作家。苔菲的严肃文学是俄罗斯文学中无法复制的现象。百年之后,人们仍会为之惊叹。

——著名作家格·伊万诺夫

苔菲是俄罗斯最著名、最能引人发笑的女作家。人们在长途旅行时一定会随身带上一本她的小说。

——著名作家左琴科

苔菲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最优雅的讽刺作家!

——著名文学评论家阿·阿姆菲捷阿特罗夫

后记

在苔菲讽刺小说文集《香甜的毒药》即将出版之时,我要特别感谢远在俄罗斯的我的恩师基图宁娜教授,我的朋友科列斯尼克、古特金娜。当我遇到难以理解和把握的原文时,正是他们对我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反复通过电子邮件对我的问题一一予以解答。

我还要特别感谢黑龙江大学我的导师邓军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我的导师冯玉律教授,感谢他们多年来对我学业、工作及生活的鼓励、支持与关爱。

感谢群众出版社的萧晓红女士。正是由于她独特、睿智的选题眼光,才让我与苔菲结缘,并有幸翻译其著作,最终得以顺利呈献给读者。这一切,都有赖晓红女士不懈的坚持和努力。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丈夫姜宁先生,是他在生活中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精神上的鼓励与支持,让我能够安心并有信心进行繁重的教学、科研、翻译等工作,使《香甜的毒药》的译文得以顺利杀青。

鉴于本人学识以及水平之限,译文难免会有不妥乃至错误之处,恳请各位同行、专家、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黄晓敏

二○一三年三月于天津

目录

译序

拜伦

人情

微不足道遭遇德高望重

贿赂

忏悔

春天

罐中小鬼

嫉妒

老太婆们

列昂季爷爷

宠物

农奴之心

生活的故事

兔子

瓦尼亚·谢戈廖克

五旬节

小船

新十字架

幸福

亚芙多哈

药箱

预备班的学生

爸爸

被修改的命运

别人的痛苦

典型乞丐

电话

恶魔女人

寡妇

日记

黑色鸢尾花

节后

金色童年

可怕的客人

老水手

美国短篇小说

女售货员

骗子

生活与创作

算命

香甜的毒药

先知

自讨苦吃

阿马利娅

爱如死一般强盛

奥韦奇金会计

白围脖

波塔波夫娜

传说与生活

大开眼界

疯狂的快乐

春天

假期

狡猾的家伙

礼物

逻辑之网

没有风格

米坚卡

匿名检查

女人们

帕拉格娅

起名

束手无策

温顺的塔列奇卡

文化传播者

长老的善行

夏日拜访

幸福的爱情

休假的人们

演说家

在别墅

车厢里

重病

姿态

苹果软糕DIY

自我剽窃

后记

序言

苔菲是那杰日塔·亚历山大罗夫娜·洛赫维茨卡娅(婚后姓布钦斯卡娅)的笔名。苔菲于1872年4月24日诞生在彼得堡一个贵族之家。其父亚历山大·弗拉基米洛维奇是著名律师、侦查学教授,也是《司法公报》杂志的主编。其母是俄罗斯化的法国人,熟知俄罗斯文学及西欧文学。苔菲在家里接受的是旧式教育,个性却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苔菲对文学的兴趣始于童年。她喜欢阅读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巴尔蒙特等大家的经典作品。

她的文学处女作发表于1910年的《北方》杂志上,是一首诗歌,名为《我做梦,一个疯狂而美妙的梦……》,署名为那杰日塔·洛赫维茨卡娅。三年后,她的小品文才开始系统发表。苔菲这一笔名是她在发表独幕剧《女人问题》时首次使用的。她希望这个名字能带来成功。她也曾在小说《笔名》中解释了它的来历。这位从小就喜欢画漫画、写讽刺诗的苔菲,很快就征服了读者,并深得当时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喜爱。

1905年春,苔菲发表了诗歌《蜜蜂》。该诗多次收入政治抒情诗集中。也是在这一时期,她开始成为由布尔什维克主办的《新生活》报的主要撰稿人。参与报纸工作的有弗·列宁、阿·卢那察尔斯基、米·奥尔明斯基、马·高尔基以及列·安德列耶夫、康·巴尔蒙特、伊·布宁等,同时也吸引了吉娜伊达·吉皮乌斯。但如此多样化的阵容,很快就让报纸开始经历各种困难。最后,主编尼·明斯基去往国外,其他无党派人士也被迫离开。

苔菲作品发表的阵地并不局限于《新生活》杂志,《尼瓦》、《新闻》、《俄罗斯戏剧》以及《闪光》、《信号》、《红笑》等讽刺杂志也经常发表她的作品。

1908年,她的作品出现在幽默周报《蜻蜓》的《讽刺作家》杂志上。这标志着苔菲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与其他讽刺作家善用幻想、夸张等手法不同,苔菲的创造力更大程度在于展示生活的真实性,力图在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中找到笑点。

从1909年起,苔菲开始为《俄语》报撰稿。这份报纸的宗旨就是寻求作品的政论色彩,通过小品文及小故事反映当时的热门话题。苔菲在此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写作天分。很快,她便将热门话题与永恒话题结合起来,使得报纸不只是信息的来源,也是独特的、能够回答各样重要问题的生活指南。

1910年,野蔷薇出版社出版了苔菲诗集《七缕烛光》与首部《幽默小说》集。这部文集取得了巨大成功,一年内再版三次。很快,第二部《幽默小说》集又出版了。这部小说集让苔菲声名大噪,不仅读者接受了她,评论家们也接受了她。

之后,相继出版了苔菲文集:《就这样……》(1912)、《旋转木马》(1913)、《无火之烟》(1914)、《没有的事》(1915)、《宠物》(1916)。她还出版了剧本《八篇微型作品》(1913)的单行本及《微型作品与独白(第二部)》(1915)。

在革命前的那些年代,苔菲作品中经常弥漫着忧郁情绪。《宠物》收录的都是非常严肃的小说,讲述了人们之间因无法相互理解而导致悲剧性结局的故事。

1920年,苔菲定居法国,并在巴黎《复兴》报发表作品。1920—1930年代间,苔菲的名字从未自巴黎各大报刊消失过。她相继发表作品《黑色鸢尾花》(1921)、《静静的小河》(1921)、《这样活过》(1922)、《快步》(1923),诗集《西番莲》(1923)、《小城文集》(1927)、《惊险小说》(1931)、《回忆录》(1931)、《六月书》(1931)、《女巫》(1936)、《论温柔》(1938)、《曲线》(1939)。同一时期,她的祖国苏联也在出版她的作品。里加、纽约、柏林、上海、布拉格、贝尔格拉德等地也有苔菲的作品相继出版。

二战前夕,苔菲几次拜访女儿生活的波兰。在波兰,她也开始在各大报刊发表作品。这里让她感觉离故土更近。战争爆发的时候,她正在巴黎。此时,她几乎不再发表作品了。曾经一度传出她故去的消息。1943年在纽约,甚至出现了关于她去世的讣闻。她确实得了重病,却并没有气馁。她曾在一封信中写道:“我得了不治之症,注定应该死去。但我从来不做我不该做的事,所以还活着。”战争结束后,她接到来自苏联的邀请,但她并没有跨出这一步。

1946年,纽约出版了苔菲的《爱情小说集》。这一文集充满了忧郁与多愁善感。这一时期,布宁也创作完成了他的《幽暗的林荫小径》。他们相交甚笃,两部文集中出现了类似的主题。布宁是俄罗斯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曾在给苔菲的信中劝说她珍惜身体,毫不吝惜溢美之辞。“请记住,不仅仅对于我们,您对于很多人来说都非常宝贵!您是一个完全不同寻常的人……您总是,总是会令我感到惊奇!我一生里从未遇到过像您这样的人!上帝让我有机会与您结识,这是多么大的幸福啊!”

1952年,纽约出版了苔菲的最后一部著作《地上彩虹》。在这部著作中,作家再次展示了卓越的创作才能。这里既有幽默小说、自传札记,也有深刻的讽刺作品和优美的抒情作品。

苔菲生命的最后几年是在孤独中度过的,她的大女儿住在伦敦,小女儿住在华沙。1952年9月6日,苔菲在离圣热纳维耶沃一德布瓦公墓不远的莫桑村逝世,后被葬于此公墓,与布宁墓地为邻。

短篇小说集《香甜的毒药》收入苔菲的《宠物》十八篇小说、《无火之烟》二十二篇小说、《旋转木马》中三十七篇小说。短篇小说是一种较难操控的叙事体裁。有评论家称,苔菲是继契诃夫之后,少有地保持了叙述者个性的作家。她的独特之处在于简洁,她谨慎地使用每个词,每个标点符号。她自己也曾说:“短篇小说中的每个词,每个动作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留下的都是最必要的词语。”

苔菲的独特之处并非只是语言上的简洁,更为吸引人的是她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可以说,她是一位非常细腻、观察力非常强的心理学家。苔菲始终关注的是人,她关注了生命的两头——孩子与老人。在《宠物》、《在别墅》、《五旬节》、《金色童年》、《嫉妒》等篇目中,苔菲着力描写了孩子那独特的世界。苔菲笔下的孩子世界弥漫着忧郁、孤寂、不被理解的情绪。孩子世界中的成年人似乎始终扮演着剥夺孩子快乐的角色。幸福的家庭场景在孩童的视野中似乎并不存在。在小说《宠物》中,小主人公卡佳生活中唯一的安慰就是那只“宠物”——毛绒绵羊,无论爸爸、妈妈、保姆,还是家庭教师,都没能给予她应有的关注。她在成人的世界里得不到爱。成人世界里的“人”在卡佳眼里有着一副动物的嘴脸,而毛绒绵羊却长着一双像人一样的眼睛,温顺而柔和。卡佳温柔且充满爱地照料着小绵羊,和小绵羊在一起,她连睡觉都变得香甜了。可最终,就连这唯一的安慰也被老鼠剥夺。小说的语调哀伤而沉重,有力地展示了孩子的孤独与无奈。而《列昂季爷爷》、《亚芙多哈》等展现的是老人的世界。苔菲笔下的老人世界同样充满了孤独情绪。列昂季爷爷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被亲戚鄙视。然而,他也有自己的尊严与生活的盼望。但在亲人这里,他得到的不是尊重与理解,而是蔑视与大骂。在老人告别亲戚家的时候,送他到大门口的只有那条捡来的狗。人际之间的距离竟如此遥远,远过人与动物之间的距离;人际之间的情义竟如此冷漠,远不如人与动物之间的情义。生命的两头——孩子与老人,孤独地活在属于自己的世界中,即便如亚芙多哈一般,一个连关于自己儿子死讯的来信都没弄明白的老太婆,仍顽强地活着,期盼着。

苔菲深刻地触及了人性中恶的各个维度。她细致而又巧妙地揭示了人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恶念。在小说《幸福》中,她深刻地批判说,幸福不是你取得了怎样的名与利,幸福乃是当你得知别人因着你的幸福而不幸的那一刻。苔菲所展示的幸福正如常言所道,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又如在小说《幸福的爱情》中,苔菲通过两个正在约会的恋人展示了什么是“幸福的爱情”。原来,“幸福的爱情”就是欺骗,明明彼此已经厌倦甚至不想见面,还要强颜欢笑,说着类似“亲爱的”、“想你”之类的情话。恋人之间彼此各怀心事,盼着约会结束,好彼此解脱。男主人公目送女主人公离去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愤恨。“幸福的爱情”在苔菲的笔下,充满了讽刺的意味。“幸福”二字原本是人类最为美好的情感,也是人类穷其一生的终极追求,在苔菲的笔下,幸福却与嫉妒、欺骗、虚伪等人性中的恶质相联系。无疑,这是苔菲对“幸福”的另类诠释。这就是苔菲惯用的语调,讽刺地展示着人性中的恶。苔菲一生写下五百篇左右的短篇小说,触及之主题非常广泛。她的作品令人惊叹。

正如她的同时代人格·伊万诺夫所说:“苔菲是一位幽默作家,也是一位非常有修养、充满智慧的作家。苔菲的严肃文学是俄罗斯文学中无法复制的现象。百年之后,人们仍会为之惊叹。”

据俄罗斯作家伊·奥多耶夫采娃回忆:“革命前,苔菲在俄罗斯就享有很高的声誉。所有人,从邮局职员、药房学徒等最底层的读者群到尼古拉二世,都阅读她的作品,并为她的作品深深折服。在编纂纪念罗曼诺夫王朝三百周年文集时,当被问及‘希望在文集中看到哪位作家’时,沙皇回答道:‘苔菲!我只想看到苔菲。除了她谁都不需要。我只要苔菲一个人!’”

幽默作家米·左琴科十分钦佩苔菲的才气,“她被视为最著名、最能引入发笑的女作家。人们在长途旅行时一定会随身带上一本她的小说”。

俄罗斯小说家、文学评论家阿·阿姆菲捷阿特罗夫称苔菲为“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的、最优雅的幽默作家”。

作家库普林曾赞叹道:“她是唯一、独特、奇妙的苔菲!从儿童、少年、热血青年和成熟的劳动人民到白发苍苍的老人,都热爱她。”

文学家彼得·皮利斯基曾说,俄罗斯再没有一个作家受到如此热烈的爱戴。“所有人都喜爱苔菲。不爱她的人是没有的。在俄罗斯的讽刺作家中,她是最受读者喜爱的。就连大家都觉得亲切而易懂的阿尔卡季·阿韦尔琴科都没有像苔菲这样受到如此的爱戴。”

针对读者不接受女性创作这一趋势,作家萨沙·乔尔内曾十分恭敬地写道:“从前的女性作家让我们习惯于一见到从事写作的女性就会讥笑。但阿波罗神怜悯我们,给我们派来了苔菲作为奖赏。他派来的不是一位‘女性作家’,而是一位伟大、深刻而又独特的作家。”

《新杂志》主编、诗人米·采特林说:“侨民生活如果没有她每周发表的那些小品文,该是多么贫乏与无聊啊!”

时至今日,世界读者仍然热爱苔菲。她以独特的幽默方式引领我们去思索生命,认识人性,认识自我,从而过上一种有意义的生活。

黄晓敏

二○一三年三月于天津

内容推荐

《香甜的毒药》首次结集出版俄罗斯著名短篇小说大王、讽刺作家苔菲的经典作品77篇。

《香甜的毒药》收入苔菲的《宠物》十八篇小说、《无火之烟》二十二篇小说、《旋转木马》中三十七篇小说。短篇小说是一种较难操控的叙事体裁。有评论家称,苔菲是继契诃夫之后,少有地保持了叙述者个性的作家。她的独特之处在于简洁,她谨慎地使用每个词,每个标点符号。她自己也曾说:“短篇小说中的每个词,每个动作都是经过反复斟酌的,留下的都是最必要的词语。”本书由黄晓敏译。

编辑推荐

沙皇尼古拉二世唯一钟爱的作家;皇室、权贵与民众迷恋的故事王。

俄罗斯最著名、最能引人发笑的女作家;她所在时代最优秀、最优雅的讽刺小说大家。

苔菲的独特之处并非只是语言上的简洁,更为吸引人的是她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可以说,她是一位非常细腻、观察力非常强的心理学家。《香甜的毒药》首次结集出版俄罗斯著名短篇小说大王、讽刺作家苔菲的经典作品77篇。本书由黄晓敏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香甜的毒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苔菲
译者 黄晓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群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449453
开本 32开
页数 38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2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7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4
152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9: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