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邓丽君画传(1953-1995)
内容
试读章节

邓丽君的父亲邓枢为河北省大名县邓台村人,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14期。母亲赵素桂是山东省东平县人。邓丽君父母在1943年结婚。邓丽君在家排行老四,上有三个兄长。

至于“邓丽君”这个名字的由来,则是由于父亲邓枢听从袍泽建议,以“美丽的竹子”之意,为这个小女儿取名为“邓丽筠”,但因为后来大多数人都将“筠”(音芸)字误念成“君”,所以顺口就以“邓丽君”为艺名。至于所谓的“丽君”,则是她在演艺生涯的不同时段由歌迷所赋予的昵称,她的英文名字则是“Teresa Teng(泰丽莎·邓)”。

作为一名横跨亚洲与华人文化圈的超级巨星,邓丽君的歌唱技巧与天赋早就是公认的事实。除此之外,邓丽君的语言天分亦备受肯定,包括普通话、广东话、上海话、闽南语、山东话,英语、日语、法语和基础的马来语,她都能朗朗上口。

据一位老牌乐评家说,邓丽君学习的专注与能力相当惊人,比如她第一次前往香港发展,刚开始还不会说广东话,但第三天就能以广东话与主持人简单交谈,也能精准地演唱广东话歌曲,这也自然很快就打开了当地乐迷的心扉。其余如日语、英语、法语,只要给她一段时间,邓丽君就能精准使用而无须翻译,这也让邓丽君在海外的生活与进修,比起一般的明星要来得更为顺利。

邓丽君一生强调单纯与平凡,从没有想和任何人抢风头,但她的明星气质自然流露,加上时代与历史赋予她的机缘,让她在华人音乐界占了一席不可取代的地位。

回头看邓丽君的童年与少女时代,可以发现邓丽君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在努力克服各种环境的劣势与折磨后,充分掌握机遇与命运,并且一点一滴积累出的成果。也因为如此,相较于太多人在爆得大名后的忘形与放肆,邓丽君却格外珍惜这个全家人共同奋斗的成果,一步步地将努力转化成迈向未来坦途的养分,更凸显一个巨星的诞生绝非偶然。

在邓丽君诞生前,邓家已有三个男孩,一家人住在云林县一间古老农舍中。由于邓丽君的父亲邓枢只是国民党军队的中尉军官,先前在国共内战时离家背井来到台湾,生活并不很富裕,连住的房子也都是租的。

由于邓枢在军方服务,自奉严格,对邻居相当友善。当时台湾还处在粮食与物资配给的年代,邓枢也不时拿些部队中的剩余补给品送给邻居。邓丽君的妈妈开始还不会说台语,但待人和气,同样也和邻居关系不错。

一名当时与邓家颇为熟悉的邻居,由于始终膝下犹虚,在邓丽君的母亲确定怀了第四胎时,还特地到邓家商量,表示既然邓家已经有了三个男孩子,如果赵素桂这一胎还是男孩子,希望能抱回去当养子,以传承香火。

当时台湾社会环境普遍不佳,位于中台湾的云林县又是贫穷的农业县,缺乏医疗资源,因此邓丽君的妈妈并没有到医院待产,而是由接生婆在家中接生。只是没想到邓妈妈这胎意外是个可爱的女孩,虽然体重不是很重,但是哭声很尖,相貌清秀,让一旁等候的邓家男丁都相当兴奋。邓丽君的父亲当年已经四十余岁,也享受到了中年得女的喜悦。

据邻居回忆,邓丽君从小身体很健康,并没有什么病痛。由于邓枢经常必须随部队移防,邓家也一直随着邓:的部队不断搬移居住地,释邓丽君还没有满周岁时,又举家迁移至台湾东部的台东县池上乡。邓家搬到台东县后,邓枢也因为年龄的关系从部队退役,在军营附近摆面摊维生。经营餐饮,最需要的是人手,但小本经营的面摊无法雇人帮忙,因此一家大小一有空都得帮着做生意。不多久,人约1954年6月,邓家又迁移到南台湾屏东市空军机场旁的“眷村”,这才开始比较稳定的生活。

这种四处迂徙的居住状态,也是随着国民党政权迁台的外省族群拥有的集体记忆。当时外省族群在台湾生活困苦,年轻人多半因为当了军官或士兵,才随着国民党迁台。国民党政权为了方便管理并解决住房问题,常常选择在各部队旁边兴建简易住宅,专门给军队眷属或退伍军人居住,并因此形成长期性聚落,这就是台湾社会相当独特的“眷村”,也形成了所谓的“眷村文化”。

在“眷村”里,由于官兵来自四面八方,有的带着配偶一同由大陆移居台湾,也有的是到台湾之后才与台湾的“本省人(指闽南人)”、客家人或原住民通婚,因此“眷村”的文化与语言相当多元,几乎是整个中国大陆的小缩影,可听到不同省份的方言,乃至于中国各地的民谣小调,邓丽君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启她的童年生活。P14-16

书评(媒体评论)

《邓丽君画传》在北京、香港、台湾、日本等地出版简、繁与日语四个版本,发行量超过百万套,创下全球发行量最大的邓丽君传记纪录。

当本人收到书稿,看完之后感觉如释重负,终于有一本能完全代表邓丽君的著作问世了。本书之作者投下了多年之心血在研究与收集与邓丽君有关之各种讯息。无怪乎该书有深度、可读性高,加上作者流畅的文笔对邓丽君作了全面、客观的报道,堪称一部代表作。

——邓长禧(邓丽君五弟)

后记

怀念一个人的方法是什么?

纪念自己或者某个时代青春痕迹的有效方式是什么?

……

在《歌迷小姐——邓丽君成名史》一书中,我们附赠了一套早年邓丽君主演的电影光碟《歌迷小姐》,是50年前的东西,那家制片厂消失了,但电影还在。而我还可以送给邓氏的另一个礼物就是帮助邓家拍摄了一部长达200分钟的纪录片《何日君再来》。

这本书邓家曾要求相册在出来前审定,但我坚持了自己的想法,不许删掉这些照片,邓家默许了。邓家最后的家长邓妈妈也在这本书出版后辞世,与女儿在天国相会了。这本书中的许多图片里都是她与女儿在一起,现在她去世后,也与自已女儿的墓园相隔不远。她生前也很支持这本书的出版,但却未能看到本书,是为憾。而在2008年,一直游助我出版邓丽君系列图书的邓长禧先生因病辞世。这也成为一个深深的憾事。

这套以邓家授权名义出版的书,使我们找到了纪录时代人物的一个方式:以私人性达致公共性,以私人史显影公共史。

这应当是一本以私家名叉撰写的邓氏公共史。而我们所进行的邓丽君的公共史的研究,其实也只是想将两岸一代人的青春背影,铭记在邓丽君永远的歌声中。

《邓丽君画传》在北京、香港、台湾三地出版简繁三个版本,发行量超过百万套,创下全球发行量最大的邓丽君传记纪录。

当本人收到书稿,肴完之后感觉如释重负,终于有一本能完全代表邓丽君的著作问世了。本书之作者投下了多年之心血在研究与收集与邓丽君有关之各种讯息。无怪乎该书有深度、可读性高,加上作者流畅的文笔将邓丽君作了全面、客观的报道,堪称一部代表作。

邓长禧(邓丽君五弟)

目录

一本可以完全代表邓丽君的授权著作

重寻邓丽君

第一章

小城故事(1953—1969)

第二章

漫步人生路(1969—1973)

第三章

空港:日本之旅(1973—1979)

第四章

假护照风波(1979—1981)

第五章

春花秋月何时了(1981—1987)

第六章

月亮代表我的心(1988—1995)

第七章

十亿个掌声(1970—1989)

第八章

我只在乎你《50年的爱与怨)

第九章

再见,我的爱人(1995……)

附录 邓丽君档案

一 邓丽君词典

二 邓丽君小档案

三 邓丽君年表、从艺大事记

后记

谁是邓丽君

关于《邓丽君画传》修订版出版后记

序言

记得是在2001年的春季某一天,我接到台北“中央通讯社”一位冯小姐来电,说明她代表香港一家杂志希望能制作一辑有关邓丽君 。的专题报道,并希望能采访本人。当时本人觉得只要是老姐的事就应当全力以赴,当下就承诺对方,并定下访谈时间。

访谈过后,隔了一段时间即收到了以邓丽君为封面的这期杂志,随即翻阅,觉得这本刊物本身有着精美的设计,接触到文章后即被内文所吸引。想本人阅读过无数有关邓丽君的报道,当属这篇文章让我觉得最用心,亦最完整翔实,看完后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年年初又接到一位师先生来电,说明当时那篇报道是由他负责的,由于这篇文章收到很大的反响,进一步希望能替邓丽君出版一本传记。当时本人仍是未置可否,并希望能看到书稿,再表达意见。这也是由于市面上有很多有关邓丽君的传记都是未经过细心查证、东抄西抄、委曲事实的文章,本人深为担心市面上又要多出这么一本同样风格的作品。

当本人收到书稿后,先是以浏览的心情翻看,随即发觉该书稿有着不同的风格,当下即以两天的时间看完全文。看完之后感觉如释重负,终于有一本能完全代表邓丽君的著作问世了。接着再看完作者之后记后,方自领悟,本书之作者已投下了多年之心血在研究与收集与邓丽君有关之各种讯息。无怪乎该书有深度、可读性高,加上作者流畅的文笔将邓丽君作了全面、客观的报道,堪称一部代表作。本人在此亦要特别感谢该书的作者师永刚先生与昭君小姐。除此,本会亦提供了多幅邓丽君之照片以期该书图文并茂。

预祝本书能受到广大喜爱邓丽君的歌迷们的支持!

2003年6月16日于台北

内容推荐

《邓丽君画传(1953-1995)》(作者师永刚、冯昭、方旭)在北京、香港、台湾、日本等地出版简、繁与日语四个版本,发行量超过百万套,创下全球发行量最大的邓丽君传记纪录。

《邓丽君画传(1953-1995)》之作者投下了多年之心血在研究与收集与邓丽君有关之各种讯息。

希望本书能受到广大喜爱邓丽君的歌迷们的支持!

编辑推荐

邓丽君逝世15周年,《邓丽君画传》新增私家图片及手迹,特别纪念精装修订版。

《邓丽君画传(1953-1995)》(作者师永刚、冯昭、方旭)在北京、香港、台湾、日本等地出版简、繁与日语四个版本,发行量超过百万套,创下全球发行量最大的邓丽君传记纪录。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邓丽君画传(1953-1995)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师永刚//冯昭//方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68681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76=75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7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