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神通妙用/星云日记
内容
试读章节

三月一日星期五

上午九时三十分,素芳为我量体温、呼吸、血压和脉搏跳动,结果一切正常。经过一番紧张,西来寺的徒众和护士小姐终于放下心中的石头,松了口气。

我喜欢放几本书在身边,一有空,就可以翻阅细读,趁白天无人打扰之际,看了一些名人传记,如邓小平的《三上三下》、连雅堂的《青山青史》、蔡松坡的《风云长护》,还有《蒋廷黻回忆录》以及胡逋之的各种书信,一天下来,也过得十分充实满足。记得明末才子金圣叹说过“有书真富贵,无病大神仙”,这句话的意境我颇能体会。

晚上八时,来探望我的人越来越多,我跟他们开玩笑说,徒弟的工作忙完了,现在轮到我上班了。大家听后,哈哈大笑。

首先,满果拿来刚写好的《佛光山》纪录影片剧本请我鉴定,我花了半小时审稿。

接着,满和来请示我对于德文版《心甘情愿》的意见。向来有关翻译的事,不同的人都各持各的看法,只可惜我不懂外文,故难以下决定、给予评语。这时,刚好有消息传来,日文版的《星云法语》出版了,日本当地也举行了发表会,我看见依空走过来,就对他说:“如果你不讲话,就送你一本。”

随后,满呖送来明天《禅藏》赠书典礼的讲稿,可是我最想知道的人名、学校等资料都没有,慨叹徒弟做事抓不住重点,凡事都没有计划。紧接着,慈庄来问我对面山上的土地该如何成交。

生病一天,觉得没什么力气,只勉强地提供他们一些意见。

三月二日星期六

清晨六时,烟雾朦胧,微风轻柔,独自在庭院跑香锻炼,一小时后,算一算总共走了六千多步。这时,旭日升起,驱走残夜的黑暗与浓厚的雾气,沐浴在晨光里,精神感到特别舒畅。

上午十时,在法堂主持《禅藏》赠书典礼,共有二十七所大学教授代表该校图书馆参加受赠仪式,他们分别是柏克莱大学蓝卡斯特、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周邝美筠、亚利桑那大学吉米若、西北大学格鲁洽、宾州州立大学乔安柏、加州大学圣塔克路兹、普林斯顿大学詹姆士强生、印地安那大学瓦思福特、韦特大学欧布莱恩、哥伦比亚大学萧本格、俄亥俄州立大学陈宗明、麦吉尔大学黄文兴等,每一位教授学者都郑重地从我手中接过《禅藏》。他们高兴的表示,《禅藏》是一部历史,更是图书馆禅学方面的珍贵资料。

蓝卡斯特教授特别指出:“目前政府拨予学术界的经费逐渐减少,但是只要大家有心,例如《佛光大辞典》将输入电脑网路,世界各地透过国际网路,就可以从电脑中翻阅《佛光大辞典》。而《禅藏》无疑是学术界的一大成就,希望将来也能进入电脑网路,让各国人士能分享个中的禅悦法喜。”

禅不是佛陀专有,也不光是属于佛教徒的,禅是我们的真心,禅是我们真正的生命,禅将我们与敏锐的智慧合而为一,经过思考参究,提升自己。禅是心,赠送《禅藏》,提倡文教事业,一直是我多年来的真心意愿。

典礼结束,“华航”副总稽察周德蓝全家来访。尔后,又与画家许仁厚会面,许先生发心捐赠百幅画作给佛光大学义卖,作为建校基金。

耳闻闽南佛学院的圆湛法师圆寂了。不久前,雪烦、真禅也相继去世,眼看着耆宿长者一个个凋零,不禁令人唏嘘,慨叹世事无常迅速。

下午四时,张少齐老居士夫妇在孙媳天麟、素芳的陪同下,前来拜访,原本是我打算前去探访两老,谁知劳驾他们亲自来访,张老一进门更向我跪拜顶礼,实不敢当。

四时三十分,与吕一世、吕一美讨论英文翻译的相关事宜。虽然自古以来。翻译者大多在文字上比较计较和执著,但是我学习的是一个“真”,讲究的是一片“真心”,文章和人一样,不仅要真,还要有善,进而追求美,吕氏姊妹翻译的《心甘情愿》《皆大欢喜》,深受大家好评,我对她们的译作也满怀信心。

五时,与陈居会长洽谈未来西来大学的校地。该校址占地二十余亩,拥有三百多个停车位,八栋建筑物,光是宿舍就有两栋,未来的发展不可限量。P13-16

后记

星云大师,1927年生,江苏江都人。12岁出家,1949年赴台,1967年开创佛光山,以弘扬“人间佛教”为宗风,树立“以文化弘扬佛法,以教育培养人才,以慈善福利社会。以共修净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动佛教文化、教育、慈善、弘法等事业。1991年成立国际佛光会。被推选为世界总会会长;于五大洲成立170余个国家或地区协会,成为全球华人最大的社团,实践“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长流五大洲”的理想。星云大师一言一行所产生的影响已不限于宗教界,更普及全社会。星云大师自1989年访问大陆后,便一直心系祖国的统一。近年回宜兴复兴祖庭大觉寺,并捐建扬州鉴真图书馆、接受苏州寒山寺的赠钟,期能促进祖国统一,带动世界和平。星云大师著作等身,总计两千万言,已在大陆出版80余种,深受读者欢迎。

《星云日记》收录星云大师1989年7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的日记,最初陆续刊登于《普门》杂志“星云日记”专栏,后结集由台湾佛光出版社于1994年和1997年分两次出版,共计44册。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目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此次岳麓书社出版《星云日记》,分三辑先后推出,第一辑收第1册至第15册,第二辑收第16册至第30册,第三辑收第31册至第44册。各册书名不变,对原版编排格式作了简要调整,极个别文字作了删节处理。此次出版除改繁体竖排为简体横排外,对有些不便大陆读者阅读的词语用法也作了改订,如原版中“计画”“规画”改为“计划”“规划”,“连络”“连系”改为“联络”“联系”,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均径改,不出校记。但原版中专名(人名、地名等)之译名,无论常见或稀见,皆一仍其旧,如“布希”(即布什)、“雪梨”(即悉尼)等,为避免转译之误也,读者诸君明鉴。

台湾某些与大陆名称相同的大学或文化事业机构,或其他容易产生歧义误解的机构名称等,加引号表述,如台湾“中山大学”“故宫博物院”“商务印书馆”等。《中央日报》《中国时报》等涵盖全国性称谓的报刊名称,加引号表述,如“《中央日报》“《中国时报》”等。

目录

自序 星云

如山如水的大师 赵翠慧

点灯(1996年3月1日-3月15日)

神通妙用(1996年3月16日-3月31日)

功德果报(1996年4月1日-4月15日)

积极的慈悲(1996年4月16日-4月30日)

编辑后记

序言

我从童年开始,就喜欢写日记。但因那时生活艰苦,纸笔不周,只有将一些人事、新知、杂感、生活等记于脑海中。

一九四九年我初来台湾,最初几年曾写了二十多本约两百多万字的日记。后来自己翻阅时,发觉日记中尽是写些人我是非、他人得失,写到自己也是一副愤世嫉俗的丑陋面目。因此,在一九五二年的元旦,我重新在一本日记簿上写道:“我,是自私的;我,是丑陋的;自赞毁他,妄自议论,实在是人类的劣根性。”写完,我就将二十多本日记付之一炬了。

现在回想起来,不禁感到有点可惜,因为日记是一个人生活的痕迹,是一个人成长的写照,是一个人经验的记载,更是一个人生命的历史。假如那些日记至今还保存着,或者从那时起我一直将日记写到今天,相信一定会有许许多多有关人事、生活、知识方面的往事可以追忆,不管好与不好,我相信一定可作为做人处事的龟鉴。

一九六三年,我参加“中国佛教会”访问团到亚洲国家进行友好访问,由于行程紧凑,我就在飞机、火车、渡轮上,甚至有时没有桌子,如在印度天气太热,还趴伏在地面上,写了八十天的日记,每天写好后,要赶在《觉世》旬刊上发表,后来并将之定名“海天游踪”,交由佛教文化服务处出版,想不到却因为内容涉及一些对佛教人士的看法,因而引起不少风波。之后,我又至印度朝圣多次,对于佛国当初值得记述的事迹,并没有留下雪泥鸿爪而深感可惜。

一九六七年,我开始创建佛光山,最初在《觉世》旬刊上发表每天大事记,约数年之久,后因凤山张致良居士认为太过把人事公开报导,故而反对刊出,从此,我对开山时的心情经过未能留下丝毫痕迹,至今回忆,也觉得不无遗憾。

直至一九八九年春天,我组织了“国际佛教促进会大陆弘法团”到大陆探亲弘法,当时台湾各大日报纷纷邀我写访问日记,可能是因为事情太过繁忙,加上许多敏感问题,实在不易着笔。只有一一婉谢。虽然没有将日记在报纸上发表,但是我仍然写了三十天的日记,后因飞机输送行李时的失误,在大陆所买的书籍和那些珍贵的纪念品,甚至日记统统都遗失了,至今还不晓得流落何方,也许数百年后有人发现到的时候,说不定是一桩历史公案哩!

是一九八九年的七月吧,我为了顾念《普门》杂志的发行量,对其聊尽一点心意,便自告奋勇地向主其事的依空、永芸提供日记给他们发表,从一九八九年七月一日起,迄今四年,未曾间断。这些日子,我将自己个人的生活、工作、弘法度众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等一切皆公诸于读者之前。只是我的日记挂一漏万,没有真正顾及到生活方面,像有很多书信、谈话、友谊、计划,并没有记录下来,工作、演讲等内容,也由于篇幅的局限,没有完整地详录。尤其是对事情的看法、内心的感受,自觉表达得很不完全。  其实,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负责笔录日记的永庄,四年来他最辛苦,尤其因为他没有跟我讲话的习惯,也没有问过我日记要怎样写,或许由于他不讲话的缘故,我也没有特意告诉他我的一些看法。所以,他无法确实地了解我心中的体会,唯有待日记写好后,我在字里行间补上几句就草率地完成。

这本日记除了永庄之外,曾经为我代笔过的有慈惠、慈容、依空、慧军、永妙、满果、依日、依筏、依门、依宏、依晟、永贤、永均、永芸、慧传、满义、永海、满和、永有、依益、觉幻和李仁玉等人,他们有的为我写过一月半月,也有的只写了一天两天,无论记录的多与寡,我仍然要向这些徒众表示感谢,因为有他们,才没有让我的日记在四年里中断过。

有人说,在我的日记中并没有常常看见我读书:也有人说,读我的日记,很少看到我吃饭修行。也甚少叙述我生活中的细节,例如只见我坐飞机,并没有提及我去买票,只听闻我每天去某个地方,并没有说谁替我开车……事实上,天天要做的事情,常常要做的事情,顾此失彼是在所难免的。

也有人问我:日记是什么?我想了想,觉得日记有时候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反观自照;有时候日记是一个知己,可以尽情地向他倾诉自己内心的感受:有时候日记是一张功过表,上面记下了我们处世的对与错:又有的时候日记是一部成长史,留下了成熟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也有时候会觉得日记是一个百味坛,酸甜苦辣尽在其中……

此外,也有许多读者致电来函,给予我莫大的鼓励,像每次日记发表后,都会看到读者的热烈回响:有的赞美我为法忘躯、为教牺牲奉献,也有的说我的日记犹如一帖清凉剂,熄灭了都市里的喧哗和红尘中的纷争;有的说日记好像一盏明灯,为大家学佛的道路指引方向,更有的说日记好比一朵美丽的鲜花,吐露清香怡人的芬芳……若要真的问我对日记的看法。我则觉得日记是我随心自作、随性自遣的生活小品。

感谢很多人写了阅读“星云日记”的感言,如:“《中央日报》”社长石永贵先生、胡志强先生、作家尹雪曼先生、薇薇夫人等。有的人说我的日记有教育性的内容,有的人说有跟随我弘游天下的感觉,但我自己并不满意,因为文字并不十分流畅,对问题的看法也不十分深入,尤其有些事情的前因后果、上下关系及诗词古句,我都记不清出处,除感谢外,在此也顺便说声歉意。

现在,《普门》要将我这四年来的日记发行单行本,到一九九二年止,总计有二十册之多(编者注:《星云日记》共四十四册,此序作于前二十册出版时),感谢三宝的加持,和所有亲友信徒的因缘,没有你们,就没有现在这本日记。

一九九三年八月八日开山寮

内容推荐

星云大师编著的《神通妙用》内容介绍: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成长的写照、经验的记载。也是一个人生命的历史,大部分的日记是私密的,或深植内心深处,或随着岁月泛黄……这是一份特别的日记,来自众生,属于众生,读《神通妙用》,仿佛进入一个开阔的胸怀,一页内心最深层的省思。

编辑推荐

星云大师编著的《神通妙用》内容简介:在乎日的衣食住行中,如果我们能稍加留意,体会事事物物的神奇妙用,将会发现生活本身就是神通,何必要在生活之外另求神通呢?日记详细记载了星云大师每目的弘法行程、心得、计划,熔佛法、哲学、文学、慈心悲愿于一炉,实为一代高僧之心灵剖白与济世旅程,为现代佛教历史的进展保存或提供了至为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亦为吾人陶冶心性之良方、修养精神之津梁,从中可获得许多做人做事的启示与新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神通妙用/星云日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星云大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800646
开本 32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8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9.92
丛书名
印张 7.1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03
14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4: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