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风流长安
内容
编辑推荐

王潇然,中国散文学会、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理事,《美文》“长安城记”专栏作家,中央电视台电视纪录片《帝都成阳》专家顾问,古都历史文化学者。

秦坑儒耶?儒坑秦耶?》;《突出重围》;《长安的曙光》;《大土门》;《裸体汉朝》;《一个人的长安》……这本《风流长安》是其的最新散文集。

内容推荐

这本《风流长安》是王潇然的最新散文集。

《风流长安》收录了《背靠终南》;《秦俑的背影》;《阿房,阿房》;《秦坑儒耶?儒坑秦耶?》;《突出重围》;《长安的曙光》;《大土门》;《裸体汉朝》;《一个人的长安》;《德泽人间》;《从感业寺到唐朝》;《勤政务本楼》;《血流惊天》等作品。

目录

背靠终南

秦俑的背影

阿房,阿房

秦坑儒耶?儒坑秦耶?

突出重围

长安的曙光

大土门

裸体汉朝

一个人的长安

德泽人间

从感业寺到唐朝

勤政务本楼

血流惊天

唐诗的圣殿——千宫之宫

试读章节

尹喜是关令大夫,身兼天文台台长,楼观是他修建的国家天文观测站和研究院。他“结楼”,是楼的主人,而老子寓楼,是楼的客人。但是关尹大人的“结楼”之观,观的是星云,是望气观星,属于外观。而老子的寓楼之观,观的是灵魂心神,是内省自修,属于内观。一外一内反映了哲学的层次区别和修为差异,从历史与文明的意义看,老子反倒后来者居上,一跃反客为主,成为了楼的主人和道的化身,而尹喜则成了陪衬和历史的过客。如今的楼观台里,随处都有老子的踪影与气息。对比之下,当年身为交通部长兼天文台长的楼主关尹大夫,竟然在终南山里是“自隐无名”,不见其踪了。

从老子出函谷关设坛讲经并写下五千言,一直到东汉以前,老子的思想还仅仅只是形而上的学说而已,因为他反对有意而为之的传播、说教,所以知道的人也仅限于一个很小的学术圈内。真正为大众知晓并使道学思想成为教派,最终走向神坛,三国时期流行于秦岭南坡汉中的“五斗米教”当属头功。

“五斗米教”是道教早期的一支重要流派,也有人认为“五斗米教”就是道教的前身。关于它的创始人是谁,有不同的说法,但是无论是谁,他们倡导和尊奉的都是老子,立教的经典就是《道德经》。作为本土宗教, “五斗米教”及其成熟后逐渐发展成的道教,吸收融合了儒学、佛学的理念和修行方式,对待世界有着特有的东方视角。与外来宗教有所不同的是,外来宗教的经典主要出自于创建者的言论,而道教尊崇的经典却来自于开创者的追认,由此反倒使收藏了《道德经》的楼观台,一跃而成为了道教的祖庭、道观之中的玄都,名正言顺又无可争议地被道家尊为了圣地。

“五斗米教”得到广为传播的功臣是一个叫张鲁的传人。张鲁是张良的第十世孙,初为三国将领,名气不是很大,算不上成功的英雄。但是,他却是一位出色的宗教领袖。他在割据汉中的时期,曾经利用“五斗米教”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教合一的王国政权。他主张政教合一,倡导实行普遍社会救济,重视用黄老思想教化民众,轻刑罚,重教育,还特别注重培养民众的道德观念。这些全然就是老子无为而治思想的完整版实验,而且还丰富了他的内容,使老子的学说又增添了一种可控制人们灵魂的鬼神观念。

灵魂不受肉体约束,所以也就只有用同是虚无的灵魂来统治。在张鲁的手下,道教第一次成功地走向了主宰人的精神世界的位置。那时的张鲁也许真的意识到了,在当时的社会乱局中,实在是太缺少一个能够成为平民百姓精神寄托的宗教了,而他那平等、友善、宽容的基本教义,一时间让百姓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使老子成为了指引百姓的“上帝”。老子在《道德经》里所梦想的绝圣弃智、忘情寡欲、无为而治的理想社会,就这样被张鲁付诸了现实。

老子通过道教,道教因为老子,把“道可道,非常道”的思想传播了出去。“天地有始”,“万物有母”,“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当一个苍老的声音说出这些令人振聋发聩的句子时,要知道,与老子同时期的希腊先哲,那些轴心时代的代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在对待人性的思考上还都没有更为深刻的发现。《道德经》创立的二元论哲学观,不仅影响了整个中华文明,就连现代科学也无不渗透着这种相对的理论。

老子的思想太神妙了。别的不说,光是一句“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就足以让我们琢磨一辈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和“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是他的理论基础。在他看来: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如若“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其结果就只能是——“死矣”。所以“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建之,以慈卫之”。

如果说孔子是一轮太阳,那么老子就是月亮。一个炽热,一个阴冷。孔子给人的感觉是通体透明,浑身上下洋溢着一种欢畅亮丽的人格;而老子则是云遮雾罩,深不可测。这一点正恰恰代表了中国人思想中最深、最冷、最智慧的那一部分。和老子相比,孔子充其量只能说是一个涉世未深的毛头小伙,这从他和老子的谈话就能看出。老子不愧是“中国哲学之父”,他一眼就看出了孔子一生的命运。孔子临行前他说的那段话,一语中的,人木三分。可惜的是,孔子当时未能接受。只是到了晚年的时候,在遭遇了一路的坎坷之后,孔子这才恍然大悟,想起了老子的提醒,才知老子确有先见之明。仔细想想,孔子和老子其实正好代表了中国人心灵中的两端。得势时是孔子,摩拳擦掌,积极入仕;不得志时是老子,退隐林泉,寄情山水。孔子和老子成为中国人一生之中不同阶段的两种互慰、互换的生活方式。

老子和他所开创的道家文化何以能历千年而不衰,不但不衰而且还深入到了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文化人的心灵和骨髓之中?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曾说: “中国人的特性中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都来自道家的传统。中国如果没有道家,就像一棵大树没有根一样。”同样,鲁迅先生也说过: “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楼观台里有一块巨石,刻写着:“老子天下第一。”想想的确如此,有了老子思想,中华文化不仅增加了广度、深度,而且也增添了韧性。

老子就是老子。P11-14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风流长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潇然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5045399
开本 16开
页数 24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3-04-01
首版时间 2013-04-01
印刷时间 2013-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5.75
印次 1
出版地 青海
225
163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