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近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872-1914)
内容
目录

前 言 袁进/ 001

1872年

4月 《申报》里的广告/ 002

1873年

1月 《昕夕闲谈》:刊物上连载翻译小说的开端/ 007

开始登小说广告:文学运行机制的市场化进程与小说地位的变迁/ 009

1877年

11月 近代稿费制度的建立/ 015

12月 被誉为清代小说压卷之作的《夜雨秋灯录》/ 020

1884年

5月 《点石斋画报》的追求与特色/ 024

1891年

7月 王韬与《后聊斋志异》/ 030

1892年

2月 《海上奇书》的分量/ 035

1893年

2月 《新闻报》“在商言商”的定位/ 040

4月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意义/ 044

1895年

1月 《何典》:“笑”的否定与怀疑/ 049

《花月痕》:“足以启发固有之真性情者也”/ 053

5月 傅兰雅“时新小说”征稿启事/ 059

1896年

1月 《海上花列传》广告原文/ 064

1897年

8月 《游戏报》:小报的发端/ 069

11月 滑稽小说与都市消遣文学思潮/ 073

1898年

12月 《清议报》、《新民丛报》:首倡“第四权”的近代报刊/ 078

1899年

6月 《巴黎茶花女遗事》的影响/ 084

武侠小说:“侠”的理想与传统/ 087

1902年

2月 梁启超与《李鸿章》/ 093

8月 “新小说”的理论与倡导/ 098

世界历史小说的创作实验/ 104

10月 《东欧女豪杰》与无政府主义/ 109

科学思潮与科幻小说/ 112

政治小说:《新中国未来记》、《女娲石》/ 117

1903年

5月 《绣像小说》的贡献/ 121

康梁游记中的眼光与见解/ 124

6月 邹容《革命军》:“国民教育之第一教科书”/ 129

《佳人奇遇》、《经国美谈》:翻译政治小说的代表作/ 133

李伯元的文学创作与广告/ 136

10月 陈天华的《猛回头》、《狮子吼》/ 140

1904年

3 月 近代杂志界重镇《东方杂志》的开端/ 145

外国传记的选择与翻译/ 149

6月 《马氏文通》的内在焦虑/ 152

别具一格的《世界繁华报》/ 157

晚清时期的《时报》与报刊业务的改革/ 160

9月 《新新小说》的鹤立鸡群/ 166

“妙文、快文、奇文”《官场现形记》/ 169

“说部丛书”的胸怀/ 173

林译《吟边燕语》的误解与魅力/ 178

11月 章太炎《訄书》之思与文/ 183

12月 谴责小说《宦海》、《轰天雷》、 《最近社会龌龊史》及其广告/ 187

1905年

2月 《国粹学报》与复古主义思潮/ 193

3月 《孽海花》的产生过程与写作试验/ 198

5月 《迦茵小传》的两个译本及不同反应/ 202

6月 李叔同的学堂乐歌/ 206

7月 《黑奴吁天录》的小说与话剧/ 211

11月 王国维:现代中国学术传统的奠基人/ 214

1906年

2月 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及其“新文体”/ 218

3月 《海上繁华梦》的评价/ 224

4月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商业化运作与平民化视角/ 228

5月 吴梅《风洞山传奇》的“真、趣、美”/ 233

7月 民族主义思潮下的郑所南《心史》及《明末四百家遗民诗》/ 236

《天方夜谭》奚若译本/ 241

8月 革命禁书《孙逸仙》/ 244

9月 南方小说重镇《中外小说林》/ 246

10月 《月月小说》的营销策略/ 249

黄小配《洪秀全演义》的翻案立场/ 252

1907年

2月 《小说林》的矛盾/ 256

包天笑“征稿启事”的意义/ 258

3月 翻译家吴梼的职业精神/ 262

《恨海》:写情小说的崛起/ 265

5月 《新茶花》:仿作的效应/ 269

6月 “新戏”的产生/ 272

9月 《老残游记》的艺术成就/ 278

《九尾龟》的浮沉/ 282

《黄绣球》与女权主义思潮/ 285

《新石头记》、《九命奇冤》的新内容、新形式/ 290

曾国藩:《十八家诗钞》/ 295

11月 《竞立社小说月报》的“立言”、“立人”宗旨/ 298

12月 周作人《红星佚史》、《匈奴奇士录》:翻译史上的独特意义/ 302

1908年

2月 伍光建《侠隐记》、《续侠隐记》白话译文的价值/ 308

8月 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科学理性与法制观念/ 311

《市声》与都市商业/ 316

破除迷信小说:《扫迷帚》与《玉佛缘》/ 319

1909年

4月 周氏兄弟《域外小说集》的寂寞/ 324

8月 商务印书馆“在商言商”的底蕴/ 329

第一份图画类日报/ 332

9月

内容推荐

《中国近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872-1914)》由袁进主编,本书匠心独具地选取文学广告作为文学史叙述的基本材料,采用编年体的结构模式、书话体的叙述方式,在文学生产与流通的交汇点上重新书写中国近代文学的历史,并辅以相应的历史图片。全书既有宏大的文学史视野,又细致入微地呈现历史的微观图景与细部生态,力图还原中国近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原初景象和历史脉络,揭示出一个较以往更为阔大、丰富、复杂的文学史图景,展现了文学史叙述的多种可能性。

《中国近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872-1914)》叙述的是1872-1914年文学的历史。

编辑推荐

《中国近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872-1914)》由袁进主编,这是一部探索性、区别于现有文学史,有特定角度、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特色的中国近代文学史。但同时,它也必然是有局限甚至是有遮蔽的。我们追求的是一种“有缺憾的价值”。它是现有文学史的一个补充,是另一种展现其丰富性和叙述的多种可能性的方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近代文学编年史(以文学广告为中心1872-1914)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袁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218105
开本 16开
页数 4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7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9.6
丛书名
印张 2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6:5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