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惜别(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惜别(精)》是止庵直书生死之作,身历至亲的离去,沉淀三年后,首次以散文的形式,将对生死的感悟与思考诚恳地诉诸笔下。不再是单写他人之事,而是叩问众人都要面对的生死课题。

感怀淡远绵长的亲情离别,以清淡沉静、哀而不伤的文笔,记录相隔不相绝的平淡亲情。“我们面对死者,有如坐在海滩上守望退潮,没有必要急急转身而去。”作者的文字干净超脱,细节的撷取不落窠臼,富于温度,读来动情而不滥情。

内容推荐

《惜别(精)》是止庵在母亲故世三年后,经历涓滴沉淀,凝练而成的生死体悟。

全书共有六部分,以母亲的离去为起点,片断式地向回追溯。母亲生前的日记和书信,与作者的回忆和思考两相交替,形成两种对立却彼此依存的书写状态。母亲留下的手泽,充满亲人相处时的温暖细节:最常做的那道红菜汤,与“我”一起看过的电影,病重时吃下的那枚小布丁……这些事情平凡微小,却感人至深,是生之存在的切实印记。

由此,作者在众多生死论说中上下求索,呈现出从死看生的独特角度:死是一个人的终局,令故去者成为一种“曾经存在”;死也是众人的终局,令所有生者成为中途正在逝去的“在死者”。作如是观,我们可以获得另外一种眼光,由他及己,重新思索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生死大问。

目录

第一部分 存在与不存在

第二部分 曾经存在

第三部分 在死者

第四部分 不存在之后的存在

   附记梦

第五部分 向死而生

第六部分 留影

试读章节

还是那封贺卡。收到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而我的母亲已经不在了。她再也没有以后的日子了。

从前读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著《癌病房》,译后记写道:“索尔仁尼琴本人在流放地患过癌症,可是他申请到外地就医的报告隔了好几个月才获批准。当他勉强来到乌兹别克共和国的首都塔什干时,几乎已经奄奄一息。经过三个月的激素与深度爱克斯光治疗后,他才病愈出院。这次住院积累了《癌病房》的素材。”索尔仁尼琴后来又活了五十多年,假如他因癌症就此死去,《伊凡一杰尼索维奇的一天》、《癌病房》、《古拉格群岛》、《红轮》等等作品根本就不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索尔仁尼琴”根本就不存在。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加缪。一九六。年一月四日加缪死于车祸,终年四十七岁。在他的皮包里发现了末完成的《第一个人》手稿。该书中译本序说,加缪四十四岁时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怕自己被过早地盖棺论定,怕别人误以为自己的创作生涯已到此结束,而实际上他的创作高峰还远未到来。他有一个庞大的计划,即被他自己称之为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式的巨著,为此他已酝酿了二十多年,他深知那才是自己真正的作品。然而历史偏偏显得如此冷酷,不论作者也好,还是读者也好,不管你愿不愿意,没有结束的也不得不结束了,他只留下这部一百四十四页的残稿,题目叫‘第一个人’。”我读《第一个人》时感到正如译者所指出的那样,“书中有不少疏漏之处,小说的结构不完整,故事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也显得松散”,而这些可以归结为一个词:“不幸”。

在此提到这两件事未免扯得远了。我的意思是,一个人的死与不死,死期的提前与推后,所导致人生内容的减少与增多,所有后果,最终完全由这个人自己来承担,犹云“活该”是也。天地间之大不公平,恐怕莫逾于此。

 《庄子》称之为“命”。“命”未必是先验的,而是对于存在中的某一部分的认识。如: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德充符》)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大宗师》)

也就是说,人对此既不能预知,亦无从左右,那么只好作为前提接受下来。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至少是得道的初步了。是以《德冗符》云: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天运》更云:

“圣也者,达于情而遂于命也。”

我曾在《肖斯塔科维奇回忆录》里看到一段古代的祈祷文:

“主啊,请赐给我力量去改变能够改变的事物。主啊,请赐给我力量去忍受不能够改变的事物。主啊,请赐给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的差别。”

说来与《庄子》是同样意思,尽管表面看来,略有积极与消极之别。肖氏说:“对这段祈祷文,我有时候喜欢.有时候憎恨。虽然我的生活已临近结束,可是我既没有这种力量,又没有这种智慧。”我觉得那祈祷文始终只能心中默诵.及至开口,就是承认自己无法做到。孟德斯鸠临终说“帝力之大.正如吾力之为微”亦系此意,然止是陈述事实而已。我把这意思写进r我的《云集》的序,那是在母亲刚刚生病之际。

人无不死,所活的年岁却有长有短.这似乎影响着对于“死”的评估。有个“天”字,与“寿”相对。《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刘备遗嘱云:

“人五十不称天,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  ……

P10-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惜别(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止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8122758
开本 32开
页数 30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84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06
CIP核字 2014094513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0.1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1
145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