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家有青春期儿女(一线教师的观影札记)
内容
试读章节

三、不得不说的早恋

影片《四月物语》中,卯月一次次去山崎打工的书店买书,只为了能够和他在一个空间里待上片刻。虽然大雨将衣服淋透,手里拿着坏掉的雨伞,可卯月的心里却绽放着喜悦的花朵,因为山崎借给她伞,还跟她有了第一次对话。

作为家长的我们呢?我们的第一次心动是在什么时候?

虽然我们都明白,爱情应该是在心智成熟、可以承担得起感情的时候才要面对和考虑的事情,但是,谁能够阻止看到美好的人和事时那加速的心跳呢?

早恋,如今很多孩子很反感这个词。他们说,恋爱是人的正常情感需要,不该冠以“早”的名号。话虽如此,对于没有责任能力、还处于成长阶段的他们,又确实过早了。

新一代的家长们虽然适应着当代社会的开放性,已经足够宽容和大度,但面对这个问题时,也都不免为难地皱起眉头。

我们该怎么去和孩子一起面对它?

1.早恋之励志。

武藏野,武藏野。卯月心里默念,那本书,那个名字,固执地喜欢了这么久。年少时的懵懂爱恋,因为胆怯而不敢走近。当时恋上的,究竟该是怎样被想象和记忆给符号化了的人呢?他的嘴角、笑容,他的衣着、小动作,那个草地中弹吉他的侧影,就这样成了心底挥不去的挂念,堆成了属于自己的小秘密。

为了再见你,我用笨拙的脑袋拼命读书,企图去感受曾经有你走过的大学。

为了再次邂逅你,我假装一副闲散的模样在这个樱花飘落的陌生城市里寻找你的踪迹。

为了再次认识你,我踩了很远的自行车到你打工的书店,偷偷看你工作时认真的样子,然后心满意足地傻笑。

我知道你一定会在某时注意到我,因为我始终坚信希望和爱情。

这就是卯月的心事,却因此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2.早恋之脆弱。

孩子的爱很简单,或许是因为某天她戴的一个漂亮的发卡,或者是某天他的一个酷酷的手势。一般来说,学校里学习成绩较好、组织能力较强、文体才华突出等方面的优秀学生,受到的注目更多。这某方面的特长,执著地吸引了众多平凡的小追随者们,也积极地引领着他们提升自己。

但早恋又很脆弱和青涩,一句词不达意的话、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习惯……都会引起一对浓情蜜意的小情侣的矛盾。喜欢的理由简单,分开的原因更是如此。我班上的两个学生,只因看到了对方和其他异性同学的合影,就宣告分手。这种理由既简单又好笑,因为他们还是孩子,是这样的孩子气!

3.早恋之杀伤力。

虽然早恋在我们成年人的眼中就像是“过家家”的游戏,但对于身处其中的孩子来说,这可是他们目前生命里的大事,甚至比学习还重要。他们会因恋情告吹而去抽烟、喝酒,会往自己的手腕上刺上对方的名字。我们一味地否定他们这些疯狂的举动,可焉知他们心里的伤痛?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早恋,或者说青春的萌动并非是坏事。小小的心灵里,第一次品尝到了爱j隋的甜蜜,在成长的过程中又向前迈出了一步,这是多么让人欣喜的事情。看看现如今有多少剩男剩女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一路走来只顾埋头苦读,学业上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但却错过了沿途那些最美的风景。没有心跳的青春期是可怕的,所以,当孩子的青春萌动来了,就要尊重他们,帮他们分析,给他们帮助,像对一个好朋友那样。孩子的心门一旦打开,他们是很愿意跟你们分享他们的小小心情的。

建议:

(1)理解孩子,体贴孩子。

当孩子恋爱时,会有美丽的憧憬,会有激动的时刻,但也会为之烦恼流泪、黯然神伤,甚至会为周遭舆论的压力和性欲的纠缠而苦恼。因此,父母不但要及时洞察孩子内心情感波动的蛛丝马迹,而且还要从旁加以引导。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并给孩子以热情、严肃的忠告。

(2)教导孩子自尊自爱,懂得爱情的责任。

适当地向孩子讲讲爱情伦理和爱情责任,使孩子对恋爱、婚姻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在读初中、高中时谈恋爱,终成眷属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对学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些都要及时地提醒孩子。要让他们了解现实的爱情和理想的爱情的分别,如果因谈恋爱影响而不能继续求学,即使两人结婚了,也难免会留下遗憾。人生未来的道路充满了众多变数和要克服的困难,作为家长,要培养孩子理性分析的头脑和长远的目光,使他们成为一个既能享受爱情,更能规划未来、享受人生的人。

忌讳:

(1)一味反对。正面冲突往往引起反面效应。

坚决反对,他们的情感就会一下子消失吗?当然不会,反而会因逆反心理而更强烈。作家长的,不妨幽默地跟孩子交流、调侃,给他出主意,在孩子的恋爱过程中跟进这个事儿。

孩子不愿意听取父母的意见,很多时候是因为觉得父母不了解自己。家长们可以设身处地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结合自己的经验和专家的建议,带领孩子调理好感情问题,不让他们走向误区和悲剧。

(2)伤害孩子的自尊。

如果发现孩子陷入早恋,对所爱慕的对象魂不守舍时,家长不能用讥讽、责骂甚至惩罚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更不能冲向学校和对方家中,或向邻里诉苦,弄得满城风雨。

P11-13

目录

序言 家有儿女初长成

第一辑 青春双子座

 第一讲 青春憧憬/《四月物语》 3

 第二讲 青春残酷之微观青春/《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16

 第三讲 青春残酷之校园暴力/《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34

第二辑 为什么没人人理解我

 第四讲 当沟通成为可能/《心灵捕手》 49

 第五讲 温暖家庭的力量/《弱点》 69

 第六讲 “缺陷”是最好的老师/《叫我第一名》 86

第三辑 成长必需的历程

 第七讲 总是会受伤/《成长教育》 103

 第八讲 她只是迷路了/《朱诺》 119

 第九讲 不是每个成功,都有美好回忆/《一球成名》 138

第四辑 把梦想送给他们

 第十讲 抓紧时间,让生命不同寻常/《死亡诗社》 155

 第十一讲 你可以选择给他幸福/《美丽人生》 171

 第十二讲 他的青春他做主/《功夫熊猫》 190

序言

家有儿女初长成

枫溪

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感触:不知道什么时候,家里的小家伙突然变换了细细的嗓音,走路也不再蹦蹦跳跳。不知什么时候,总爱赖着妈妈的小女孩,不再和妈妈腻在一起,而更喜欢独处、发呆。

这一切是因为,他(她)长大了,遭遇了“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强,自尊心也很强。他们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求知欲,同时又因性别意识开始萌芽而格外注重别人对他们的看法,显露出情绪不稳定等特点。他们不再像儿童那样乖乖地藏在父母的庇护之下,而是想在生活各方面显露出自身的“成人感”。这样很容易与父母传统的教育方式产生抵触,从而表现出所谓的“逆反”现象。

身为一名一线教师,我在与花季少男少女们接触的每一天,无不感受到他们充满希望、朝气蓬勃的笑脸。但同时我又得以观察到他们所遇到的各种个人成长及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我发现很多时候,家长对自己的子女了解甚少,对这个阶段孩子的特殊性也存在漠视。我曾接触过一位家长,每次来学校,她嘴里都念念叨叨称自己的孩子“宝宝”,而显然,“宝宝”并不喜欢妈妈这么当众叫他,可是妈妈依然不改初衷,后来孩子竟然在知道妈妈要到来的时候躲起来,妈妈的电话也不接。

对于青春期子女的教育,要从家长本身开始。家长自身对于孩子的成长要有所准备,了解每个阶段特殊的成长规律,才能正确客观地引导孩子,辅助他们成长。

电影是现实的一个缩影,通过电影这面镜子来观察这展开了的社会、浓缩了的世界、符号化的典型人物,比我们在千篇一律的生活里所体会和感受到的,要更为丰富和全面。日常生活中,我们更关注切身利益的鸡零狗碎,过的是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人生,。所以身为教育者的教师和家长,呈现在孩子眼中的,往往是有着这样那样缺点的俗透了的凡夫俗子。而随着孩子独立观念和自我意识的渐渐觉醒,教师和家长在他们心目中的高大形象瞬间崩塌,变得普通甚至根本不足以为榜样。所以,他们叛逆躁动又充满浪漫幻想。回想当年自己在中学的时候也是一样,曾想象老师、教导主任和父母,如果都如偶像派明星般的打扮和造型,自己定会听话无比。

在电影的虚拟世界里,我们作为旁观者,更能清晰地辨别是非曲直,不知不觉移情到其中的角色里。电影结束,我们百感交集,低头看看自己,更可以反躬自省。所以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会边看电影,边做教学笔记,然后和学生一起观看,或者精心选出最有启发性的片段推荐给学生。在和学生们的探讨中,电影对现实的模拟功能让我发现了很多教育中应该注意的细节和误区。电影的辅助教学,真的使我获益良多。

本书精选出十二部我平日在教学中使用过的影片,对青春期孩子成长不同方面的特征和教育方法进行分析,很有启发性。第一部分主要描画青春的两张面孔,我希望家长您能够真实地靠近青春,了解现时青春的真实模样;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与青春期孩子的交流,以及在家庭资源、个人资源处于劣势下,如何进行优质整合,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第三部分讲解如何对待成长路上的诱惑和荆棘;第四部分则着重于孩子的自我实现。

在观影过程中,我推荐您采用以下方式:1.边看电影边在有教育价值的地方做好笔记,然后推荐给孩子,最后就相关问题互相交换意见,做一次有重点的深入谈心。2.挑出一些你认为适合的电影,选个好的时间与孩子一起观看,然后彼此交换意见。3.可以在看完电影后在网上参看影片相关论坛,参照青少年评价体系,并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

希望您通过阅读本书,能与我一起,与电影同行,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帮助他们更自然、更健康地成长。

内容推荐

《家有青春期儿女——一线教师的观影札记》是北京重点中学一线教师枫溪的电影课教案,解读了最受当今中学生欢迎,最能反映青春期问题的十部经典电影,在“观影笔记”“课堂反思”“课外阅读”“课堂测试”等板块中深入总结各类孩子的不同表现及解决方案,让家长们真正走入孩子的世界,正视青春期问题,并学习如何进行有效沟通,根治“青春病”。作者系北京重点中学教师,具有一线的教学经验。能够根据不同孩子的真实个案及教育经历,为家长提供颇具指导性的和切实可行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帮助家长解开教育孩子的困惑,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这最重要的成长阶段。

不同于其他有关青春期教育的书籍,《家有青春期儿女——一线教师的观影札记》另辟蹊径,从看电影这一独特的角度切入,根据电影中的剧情,分析现实中的各种类型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并找出原因和解决的方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教育孩子的方法。通过本书,你会发现,教育孩子其实很简单。

编辑推荐

《家有青春期儿女——一线教师的观影札记》精选出十二部枫溪平日在教学中使用过的影片,对青春期孩子成长不同方面的特征和教育方法进行分析,很有启发性。第一部分主要描画青春的两张面孔,希望家长您能够真实地靠近青春,了解现时青春的真实模样;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与青春期孩子的交流,以及在家庭资源、个人资源处于劣势下,如何进行优质整合,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第三部分讲解如何对待成长路上的诱惑和荆棘;第四部分则着重于孩子的自我实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家有青春期儿女(一线教师的观影札记)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枫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42260
开本 16开
页数 20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5
出版时间 2011-06-01
首版时间 2011-06-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7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6: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