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脑力活化术(活化大脑的50个新习惯)
内容
编辑推荐

由外山滋比古《脑力活化术:活化大脑的50个新习惯》在日本出版两周后即荣登日本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一位读者为《脑力活化术:活化大脑的50个新习惯》编写了右边这段“脑力活化口诀”,《朝日新闻》、《日经新闻》、《读卖新闻》、TBS电视台、NHK电视台等日本主流媒体都曾对此进行了报道:脑部潜力无穷大,重在开发与活化,失败经历要遗忘,突发奇想要记下,陌生空间助创意,放空思维效果佳,脑力开发好方法,日常习惯来活化!来活化!!

本书共五章节,主要内容为活脑新习惯:整理你的大脑,活脑减压术:让脑部压力成为零,活脑联想术:将失败转变为成功等。

内容推荐

《脑力活化术:活化大脑的50个新习惯》:如何用脑才最有效,如何用脑才有创意?答案是:懂得有选择的忘却,不时做点儿看似毫无用处的事,常常思考些偏离正常逻辑、偏离日常思维的没用的问题…这就是目前正流行于日本的全民脑力活化术!

外山滋比古博士对1200名成功人士的用脑习惯进行了统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惯例、习惯与例行工作正在侵蚀人们脑部的活力,随着创意经济时代的来临,现在该是重新刺激脑部、活化脑力的时候了。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很多看似没有必要、没有价值的胡思乱想,恰恰是激发脑部活力的最佳方式;表面看来会妨碍效率的不合常规的思考,也正是创意的重要来源……

在《脑力活化术:活化大脑的50个新习惯》中,外山滋比古博士将上述研究的重要成果分类归纳为50个全新的日常习惯,轻松又实用。让我们一起像成功人士一样来活化脑力、提升创意吧!

目录

序章 “没用的事”可以锻炼脑

第1章 活脑新习惯:整理你的大脑

 学会遗忘:将失败转为正面记忆

 对抗遗忘:创建大脑的新思考回路

 完成%就暂停:维持工作意愿的秘诀

 认识新朋友:紧张感带来全新可能

 购买不常阅读的杂志:浮现新创意

 一天画一张图:给予脑部新刺激

 接受批评:忠言逆耳促进进步

 积极与父母谈话:避免脑部功能衰退

 坚持运动:轻松步行保持大脑健康

 安排无行程的一天:在计划外集中精神

第2章 活脑减压术:让脑部压力成为零

 提升王作力和记忆力

 新信息的制胜效果

 为专心工作而玩乐:培养注意力

 重新调整时间感

 让大脑为选择而喜悦

 重设大脑记忆

 信息交换让大脑充满活力

 笔记习惯让大脑升级

 利用睡眠保存记忆

 紧张感带来大脑活力

 交流让大脑更健康

 养成立即决定的右脑习惯

第3章 活脑联想术:将失败转变为成功

 珍惜突发奇想:将脑能量发挥到极致

 思考意外的组合:想象练习提升右脑能力

 倾听别人说话:加深大脑思考的深度

 绕道而行:来自五感的新发现

 体验日常生活中的设计:用创意激活大脑

 交给别人做判断:被否决的才是好创意

 想放弃时,就是机会:逆境让大脑创意绝佳

 把握批评的机会:负面体验是创意宝库

第4章活脑娱乐术:在假期吸收新信息

 依照自己的时间看电视:积极行为活化脑部

 欣赏表演:宽广的空间体验刺激右脑

 再度练习学过的乐器:刺激脑部运动神经

 接受客观评价:兴趣让大脑多样化

 去高级餐厅用餐:又将带来新体验

 盛装赴宴:打开大脑的感性开关

 偶尔购买奢侈品:消除大脑压力及紧张感

 前往美术馆:在新颖有趣的场所锻炼大脑

 享受旅行:刺激大脑及疗愈心灵

 养成阅读的习惯:活用书本,培养思考能力

 善用数码相机:避免生活僵化

 放慢步调:等待自然涌现的意愿

 欣赏音乐:聆听方式决定受刺激的脑半球

第5章活脑挑战术:让大脑正向发展

 多多步行:使思绪变得顺畅的法宝

 偶尔迷路:重新认知熟悉周边

 时刻恋爱着:活化大脑细胞

 成为受欢迎的人:认识男女大脑的差异

 愉快减肥:认知饮食,保护大脑

 上烹饪课:由食材开始联想

 享受芳香:唤醒大脑记忆

试读章节

我除了作家的身份之外,每星期还在东京看诊两次,而且每星期大概有一次全国巡回演讲。每当有人知道我“作家兼医学博士”的头衔时,总会惊讶地说:“您应该很忙吧?”或问道:“您这么善于运用时间,在时间管理上有什么秘诀呢?”类似如此,将我视为一位非常讲求效率的人。

其实站在我自己的角度来看,在作家与医学博士两种身份之间,我可是游刃有余,并且过着充实的生活,但“世俗社会”好像并不这么认为。“世俗社会”满脑子所想的似乎只有追求效率这件事,并让效率与利益在价值判断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试问翻开这本书的你,是否过着以下所述的生活呢?

·认为买车是一种浪费。

·认为与上司喝酒是浪费时间。

·假日活动是打扫居家及洗衣服。

·讨厌浪费金钱,储蓄的欲望很高。

·数码相机没用到坏绝不买新的。

如果你符合上述所有描述,那么你一定过着脚踏实地的俭朴生活吧!以现代流行语形容,过这种生活的人被称为“最低消费族”(Minimum life)。他们基于“是否浪费金钱”的观点判断所有事物,并试着在不会浪费金钱的事物中,找出能在最低消费范围内取得所需的部分。

具有这种“最低消费族”倾向的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在以效率为优先的社会中成长,因此总会以“会不会浪费”作为判断标准。

但是从脑部科学的观点来说,过着最低消费生活的人,其脑部可能更早开始老化。这是因为此种生活对脑部的刺激减少,使得脑部无法产生新回路,无法活化。

或许有人会说:“我早已经利用各种电玩游戏来活化脑部。”但这其实是误解了活化脑部的意思。因为只靠持续玩相同的电玩游戏,根本无法活化脑部。

事实上,医学并未为“活化”这个词下定义。有人将脑部的处理速度视为活化的标准,也有人认为不断涌现灵感的状态就是活化。但若从脑部科学的观点来看,活化其实具有两种意义:一种是增加神经细胞;另外一种是增加神经细胞之间的网络联结。

脑里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神经细胞的总数会在20岁左右达到高峰,然后渐渐减少。最近的研究发现,有的情况下神经细胞也会在20岁以后增加,不过从脑神经细胞整体来看,增加的比例只有几个百分点而已。

到20世纪末为止,一般都认为成人脑部的神经细胞不会增加,只会减少,因此即使只增加几个百分点,仍然是划时代的发现,且让人类对未来抱有更大希望。

神经细胞会借由与其他神经细胞建立网络以进行学习与记忆,因此脑里会建立无数的网络。但神经细胞之间如何建立网络呢?由于每个神经细胞都有许多天线状分支(树突)从细胞本体向外延伸,树突与其他神经细胞联结,形成网络。此外,细胞还伸出一条电线般的长轴突,轴突的功能是将细胞输出的信息传达至末梢。

复杂联结的神经细胞网络,其作用是交换神经细胞问的信息。这网络有时担负如同计算机硬盘内存的任务,有时像从发电厂输出电力般将命令传达给手脚肌肉。

一般来说,人只要累积的经验越丰富,就越能精准地判断,但其实这就是每一项记忆形成网络所产生的现象。  就活化脑部的意义来说,与其实际增加神经细胞,不如建立神经细胞间的网络更为实用。虽然神经细胞数量会在20岁到达高峰后逐渐减少,但借由维持网络的功能,就能使脑部功能随着年纪增长而强化。

脑部具有越多网络,所谓的创意与发散性联想的能力就越能提升。因此只要在年轻时努力建立更多脑部网络,即使网络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也可以用预备的网络代替。

这一点还可以证明近年来关于智能高的人较不容易患上失智症的说法。智能高的人就是指保有许多神经细胞网络的人。

想要保持这种网络,就必须对脑部进行刺激。但这并不是胡乱地刺激就可以达成。事实上,有的观点认为脑部一直都在由日常每一项行动进行活化。但是这种活化的强度相同,内容也相同,因此无法形成足以建立新网络的刺激。

进行脑部活化,最重要的就是“新的刺激”,这是众多脑科学研究者的一致结论。缺乏刺激的日常生活、漫无目标地反复做相同的事的生活,会导致脑部衰退。

脑内网络会借由新的刺激而增加。脑部是一种只要接受越多刺激、越常使用就会越发达的器官。因此如果要建立可以活化脑部的环境,需要一辈子持续每天给予脑部新的刺激,才真正有效。

但人类是具有惯性的。因此不管你多留心提醒自己要活化脑部,然而却只是持续接受相同的刺激,渐渐你就会习惯。而且你可能没想到,你的日常生活都是在重复做相同的事。即使原本打算做和平常不一样的事,但后来回想起来,你会发现那几乎是相同事情的不断反复。

对脑部来说也是一样,利用已经完成的网络反复进行相同的事比较轻松。可是一旦反复做这些轻松的事,脑部的功能就会逐渐降低。因此重点在于要由你的行动去大幅改变脑部。P2-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脑力活化术(活化大脑的50个新习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外山滋比古
译者 代国成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16830
开本 32开
页数 1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4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1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421-49
丛书名
印张 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Choomo Publishing House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1: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