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细说大宋王朝36大悬案
内容
试读章节

赵光义即位时,任弟弟廷美为开封尹,并进封秦王,做出一副要传位于他的样子。但随后又叫赵普以宰相卢多逊与廷美密划谋反为由,将他们逮捕。卢多逊流放崖州,赵廷美也在被贬涪陵县公后不久惊悸而死。

据史料记载,赵廷美获罪之后,满朝大臣无一人为之辩护。只有太宗的长子楚王元佐认为叔叔没罪,极力为他辩白。后来听到叔叔死在房州贬所的消息后,他又悲又怒,从此得了狂病。

是真狂,还是假狂?没有人说得清楚。

雍熙二年(985)重阳节,太宗召集儿子们在皇宫园林里宴饮射猎,因担心元佐病未痊愈,就没有派人请他。散宴后,次子陈王元佑去看望兄长元佐。元佐得知宫中举办了盛大宴会,皇子中只有他没受邀请时,悻悻地说:‘‘若等侍上宴,我独不与,是弃我也!”一怒之下,狂病大作,当晚将自己宫里所有的妃嫔奴仆锁在一间房里,随后点燃了房屋。大火一夜未熄,映红了京城的大半个天空。

太宗赵光义羞恼异常,一纸诏书将元佐贬为庶人,送往均州(今湖北均县)安置。后来在百官的再三请求下,才改为京城南宫居住,派专人看守,使其从此与世隔绝。

至于陈王元佑为什么要在宴席结束后跑到楚王府中?他到底对兄长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但一般认为,这次谈话是激起赵元佐发狂、放火的直接根源。

老大元佐被贬,皇位继承人按顺序就轮到了老二元佑。赵光义比较迷信,认为“佐”“佑”相对,很不吉利,于是将元佑改名元僖。雍熙三年(986)十月九日,任命陈王赵元僖为开封尹兼侍中,确定了他的继嗣地位。

据《宋史·宗室列传》载:“元僖姿貌雄毅,沈静寡言,尹京五年,政事无失。”

淳化三年(992)十一月的一天,元僖早朝,见天色尚早,宫门未开,就到门外的待漏院坐等,忽觉身体不适,先还强忍,后来实在不行,被随从送回王府。太宗朝罢赶来探望,尚可言语,急唤太医,然太医未到,气息已绝。

据说,这次太宗哭声凄惨,彻夜不寐,与前几次哭兄弟、哭侄子截然不同。后来,他还作了《思亡子诗》以示近臣。

对于赵元僖的暴死,朝野上下议论纷纷。有一种传说,说赵元僖暴死是侍妾张氏下毒所致。赵元僖不喜欢正妻李氏,却宠爱侍妾张氏。张氏恃宠而骄,对奴婢稍不如意即予以重罚,甚至有捶死者,又逾越制度厚葬其父母。李夫人看不惯张氏的作为,常有呵斥。张氏因而怀恨在心,打算毒杀李夫人,但却误打误撞地毒死了赵元僖。

知子莫若父

随着年事渐高,太宗心头最大的隐忧是谁来继承他的皇位。他先是征求当时著名的星算家王处一的意见,王大师认真地前掐后算,认为老三襄王元侃一定可以入继大统。此时,太宗想到了寇准。寇准少年得志,在朝臣中以刚直足智著名。此前,寇准因与枢密院知院张逊不和,当着太宗的面相互揭短,吵吵闹闹,太宗大怒,撤了张逊的职,也把寇准贬往青州。这次涉及立太子一事,宋太宗便干脆将寇准召回京师,拜为参知政事。

有一次,太宗在后宫召见寇准,直截了当地问:“据你看,我的几个儿子,谁可以承继大统?”寇准不想当着这么些容易惹是生非的侍从的面,直接回答这样敏感的问题。他从容地对太宗说:“陛下为天下选择储君,应当避免向三种人征求意见:一是女人,也就是皇帝的后妃;二是中官,也就是贴近皇帝的太监;三是近臣,例如我。——因为,这些人都有自己切近的利益,而陛下,却是在为天下人挑选未来的君主。”

寇准这段充满政治睿智的话,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太宗的问题,却是对以往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宋史》对寇准的这段话评价很高。其论曰:“准于太宗朝论建太子,谓神器不可谋及妇人、谋及中官、谋及近臣。此三言者,可为万世龟鉴。”

太宗低头沉思良久。然后让身边所有人都退下,只剩他和寇准,然后问:“你看襄王可以吗?”寇准回答说:“知子莫若父。圣上既然认为可,就应该立即做出决定。”太宗见寇准真心支持他的选择,立即让襄王做开封尹,改封寿王,改名赵恒,立为皇太子。

有一次,太子祭祀太庙回宫,京师的人争相观瞻,拥道塞途,赞不绝口:“真是个少年天子啊!”话传到太宗那里,太宗不高兴了,召寇准问道:“人心这么快就归到太子那里去了,把我往哪里摆呢?”

寇准显出非常高兴的样子,对皇帝又拜了拜,祝贺道:“此社稷之福也。”

这句话掷地有声,解除了太宗的疑虑。太宗回到后宫,给嫔妃们讲了寇准的回答,嫔妃们也群起向太宗祝贺。太宗高兴了,再次登殿,把寇准召来,两人碰杯喝酒,喝得酩酊大醉。P7-9

目录

一、帝王六大悬案

1 宋太祖:斧声烛影之谜/001

 《湘山野录》如是说/001

 司马光如是说/002

 临终垂训与“金匮之盟”/003

 《宋史》中的画外音/004

 迷信,还是历史的公平?/005

2 宋真宗:即位之谜/006

 元佐疯狂,元僖暴毙/007

 知子莫若父/008

 吕端大事不糊涂/009

 真宗即位后话/011

3 宋徽宗:错位人生之谜/12

 昏君与“六贼”/012

 靖康之变/014

 宋徽宗的错位人生/016

 命题画佳话/019

4 宋高宗:内禅之谜/021

 选嗣/021

 立储/022

 禅让/024

 内禅质疑/026

5 宋光宗:不孝之谜/027

 “过宫”风波/027

 绍熙内禅/028

 是父子有隙吗?/029

 是光宗惧内吗?/030

 是光宗息有精神病吗?/032

6 宋理宗:即位之谜

 杨皇后/034

 韩健胄之死/036

 糊涂的赵竑/038

 一场改变历史的大雨/038

 偷天换日/039

 宁宗死因之谜/041

二、将相六大悬案

1 潘美与杨继业:忠奸及败亡之谜/42

 潘美其人/042

 雍熙北伐/044

 杨继业之死/046

 王优罪责说/048

 潘美罪责说/049

 太宗罪责说/051

2 秦桧:卖国之谜/52

 青年秦桧/052

 逃归,还是纵归?/054

 权臣,还是奸臣?/057

3 岳飞:“风波狱”之谜/61

 靖康之耻与岳飞抗金/062

 秦桧是杀害岳飞的元凶吗?/063

 赵构是杀害岳飞的元凶吗?/065

 “秦桧遗嘱”发现后话/066

4 韩侂胄:忠奸之谜/068

 开禧北伐/068

 奸名由来/070

 忠奸是非/071

5 贾似道:欺君误国之谜/073

 从小混混到右丞相/074

 朝中无宰相,湖上有平章/075

 权相之死/077

 一分为二/079

6 文天祥:死前“动摇”之谜/81

 乱世保国/081

 南宋灭亡/082

 文天祥之死/084

 行刑前“动摇”了么?/086

 污水不掩光辉/089

三、宫闱大悬案

1 赵廷美:篡位之谜/92

 高梁河之战/092

 德昭之死/094

 赵普东山再起/095

 涪陵之祸/096

2 宋仁宗:生母之谜/098

 狸猫换太子/098

 移花接木借腹胎/099

 寂寞生前事,荣华死后情/101

3 郭皇后:暴卒之谜/103

 仁宗亲政/104

 废后风波/105

 废后之谜/107

 帝后情思/109

 郭后暴卒后话/111

4 靖康宫闱:劫难之谜/114

 抵债的王朝女眷们/114

 肉身权的辩论/116

 押解途中/118

 最后的归宿/119

 含羞带泪的姻亲/122

5 柔福帝姬:真假之谜/124

 被掳/124

 逃归/126

 真的,还是假的?/128

6 孟皇后:沉浮之谜/131

 婕妤争宠/131

 符咒之祸/133

 废立风波/134

 因祸得福,两造乾坤/136

四、美女六大悬案

1 花蕊夫人:诗词之谜/138

 锦心绣口写宫词/138

 慷慨赋亡国/140

 龙居寺怀古/141

 几个疑点/142

2 李师师:归属之谜/143

 《外传》中的李师师/144

 《贵耳集》的风流轶事/145

 年龄公案/147

 李师师的归宿/148

3 李清照:改嫁之谜/149

 文坛伉俪/149

 国破家亡/151

 宋人的记载/153

 “辩诬”说/154

 改嫁说/156

4 朱淑真:“断肠”之谜/157

 生于何时何地?/1 57

 所嫁何人?/159

 朱淑真的“婚外情”/162

5 唐琬:爱情悲剧之谜/165

 陆、唐婚恋/166

 沈园绝唱/167

 永远的沈园/169

 陆、唐表亲辩/170

 被休原因辩/171

6 严蕊:“风流案”之谜/172

 严蕊入狱/173

 朱、唐交恶之谜/175

 严蕊案真伪之谜/177

五、社会六大悬案

1 陈桥兵变:预谋之谜/179

 从流浪汉到将军/179

 陈桥兵变/181

 是蓄谋已久吗?/183

 “并非预谋”说/186

2 杯酒释兵权:有无之谜/188

 杯酒释兵权/188

 最早的记载/190

 是子虚乌有吗?/191

 反驳的意见/193

3 李顺:生死之谜/194

 天下未乱蜀先乱/195

 成都被杀说/197

 不知所终说/198

 广州遇难说/199

4 寇准:澶渊盟约之谜/209

 辽、宋对立/201

 御驾亲征/202

 澶渊之盟/205

 澶渊之盟是非谈/206

5 王安石:变法之谜/209

 熙宁变法/209

 王安石与司马光/212

 变法为何失败?/214

 是忠,还是奸?/216

6 宋江:横行梁山之谜/218

 水泊梁山/218

 宋江在梁山泊聚义了吗?/219

 宋江接受招安了吗?/221

 宋江“征方腊”了吗?/223

 “两个宋江”说/225

 宋江的结局到底如何?/226

六、文化六大悬案

1 柳永:墓葬之谜/229

 奉旨填词“柳三变”/229

 晓风残月与大江东去/230

 《望海潮》惹祸/232

 柳永魂归何处?/233

2 范仲淹:《岳阳楼记》之谜/235

 范仲淹与滕子京/236

 《岳阳楼记》的诞生/237

 闭门造车说/239

 亲临其境说/240

3 欧阳修:“艳词”案之谜/242

 欧阳修的“艳词”/242

 “盗甥案”始末/244

 “艳词”从何而来?/246

 去伪存真/248

4 苏轼:“乌台诗案”之谜/250

 一个时运不济的天才/250

 从文祸,到诗祸/251

 苏轼如何挣出文网?/253

 飞龙与潜龙/255

5 《清明上河图》:真迹之谜/256

 “中华第一神品”/257

 流传有绪话“真迹”/258

 “清明”之争/261

6 《满江红》:作者之谜/263

 质疑者说/264

 “《家集》未收”辨/265

 “贺兰山”辨/267

 “风格”辨/268

 “宋本”确证/269

内容推荐

《细说大宋王朝36大悬案》由畅销图书《细说中国历史36大悬案》、《细说世界历史36大悬案》、《细说中外文化36大悬案》、《细说远古文明36大悬案》、《细说未知世界36大悬案》作者向飞倾力打造,属同一系列。 《细说大宋王朝36大悬案》以流畅的文笔、生动的语言,带您走进大宋王朝,揭秘帝王、将相、宫闱、美女、社会、文化诸多领域那一个个扑朔迷离、精彩纷呈的千古悬案……

编辑推荐

向飞主编的《细说大宋王朝36大悬案》主要围绕一个“谜”字对大宋王朝历史展开追溯。宫廷秘闻、名臣轶事、大臣狱案、红颜悲情、世情习俗……,这些就是本书所要揭露的历史秘密。不管你对哪一方面感兴趣,只要你翻开本书,这些历史秘密就马上不成其为秘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细说大宋王朝36大悬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向飞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66402
开本 16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11-05-01
首版时间 2011-05-01
印刷时间 201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44.09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0
171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