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辉主编的《中华传统美德:仁义孝》是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发掘与应用于高中教育的研究”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仁篇、义篇、孝篇。仁篇包括:仁的含义、仁的处世原则、仁的五种美德、近仁的七种品质、践行仁的方法、仁与君子。义篇包括:义的本质、义的表现等等。
图书 | 中华传统美德(仁义孝) |
内容 | 编辑推荐 徐永辉主编的《中华传统美德:仁义孝》是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中国优秀传统教育思想发掘与应用于高中教育的研究”的研究成果,内容包括仁篇、义篇、孝篇。仁篇包括:仁的含义、仁的处世原则、仁的五种美德、近仁的七种品质、践行仁的方法、仁与君子。义篇包括:义的本质、义的表现等等。 目录 守正创新(代序) 仁篇 序言 第一章 仁的含义 第一节 仁者爱人 第二节 博施济众 第二章 仁的处世原则 第一节 恭敬待人 第二节 胸怀宽广 第三节 诚实守信 第四节 勤敏敬业 第五节 慈惠仁爱 第三章 仁的五种美德 第一节 温柔敦厚 第二节 培养善行 第三节 谦逊得体 第四节 恭顺节俭 第五节 辞让适度 第四章 近仁的七种品质 第一节 刚柔相济 第二节 宽宏坚忍 第三节 文质彬彬 第四节 言语谨慎 第五节 大智若愚 第六节 仁者有勇 第七节 忠恕之道 第五章 践行仁的方法 第一节 行仁友仁 第二节 仁者安仁 第六章 仁与君子 第一节 明辨是非 第二节 言行一致 第三节 为政修身 义篇 序言 第一章 义的本质 第一节 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第二节 仁者义之本也 第三节 义者宜也 第四节 见利而让义也 第五节 除去天地之害谓之义 第六节 义人之正路也 第七节 义者天下之制也 第八节 贵贱皆有事于天下 第二章 义的表现 第一节 尊贤为大礼义由贤者出 第二节 廉而不刿 第三节 仁义的十种表现/ 第四节 义之七体 第五节 理财正辞 第六节 禁民为非 第七节 国有患君死社稷/ 第八节 君子者礼义之始也/ 第三章 义的大小 第一节 义有区别 第二节 门内之治(小义) 第三节 门外之治(大义) 第一节 立身养德 第二节 导行制言 第三节 知人交友 第四节 裕民生利 第五节 达天顺人 第六节 理政治国 第四章 义的作用 第一节 不屈不贪 第二节 克己为人 第三节 精诚报国 第四节 正道直行 第一节 寡廉鲜耻 第二节 背信弃义 孝篇 序言 第一章 亲有四恩 第一节 生身之恩 第二节 养生之恩 第三节 育生之恩 第四节 顾生之恩 第五节 感恩报德 第二章 孝有四本 第一节 人伦之本 第二节 为德之本 第三节 为政之本 第四节 为福之本 第三章 十三孝行 第一节 孝之始 第二节 孝力 第三节 孝养 第四节 孝敬 第五节 孝顺 第六节 孝谏/ 第七节 孝安 第八节 孝荣 第九节 孝疾 第十节 孝哀 第十一节 敬上 第十二节 善他 第十三节 孝之至 第四章 八不孝 第一节 不养 第二节 不敬 第三节 怨过 第四节 不终 第五节 累亲 第六节 危亲 第七节 戮亲 第八节 不德(大不孝)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华传统美德(仁义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永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4272820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0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50 |
出版时间 | 2010-08-01 |
首版时间 | 2010-08-01 |
印刷时间 | 2011-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79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48-49 |
丛书名 | |
印张 | 39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9 |
宽 | 169 |
高 | 3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