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扬主编的《中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研究与行动》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即理论研究篇、行动干预篇和反对针对妇女多种形式的暴力与男性参与篇。其中理论研究篇收录了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不同学科对妇女暴力问题的学理性研究,包括运用人权理论、社会化理论、女性主义等理论对家庭暴力产生机制进行的深刻阐释和相关的基础理论建构。行动干预篇反映了中国政府、妇女组织和男性参与在反对针对妇女暴力中的作用,总结了近10年来中国在警察干预、司法干预、法律援助、社区干预、医疗干预、心理援助及综合性干预方面的主要经验和不足。本书的第三部分集中辑入了对妇女多种暴力类型的研究,这也是本书的特色所在。这些研究揭示了新形势下针对妇女的性骚扰、拐卖∕骗、网络暴力、语言暴力、姻亲关系与亲密伙伴暴力的特点与趋势,以及反对对妇女多种形式的暴力的政策建议等。
肖扬主编的《中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研究与行动》从理论研究、行动干预和男性参与方面系统反映了中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研究成果和现状,集中体现了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学者对针对妇女暴力问题的学理性研究,展现了“国际消除对妇女的暴力日”确立10年来中国在法律政策、警察干预、司法干预、法律援助、心理支持及综合性干预方面的主要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揭示了新形势下针对妇女的性骚扰、拐卖/骗、网络暴力、语言暴力、姻亲关系和亲密伙伴暴力的特点与趋势。《中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研究与行动》中富有哲理的思辨、独到的见地和鲜活的经验将为政策制定者、研究者和行动者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前言——谭琳/1
致辞——薄纳德/3
理论研究篇
家庭暴力法律防治理念之发展进路——夏吟兰 郝佳/3
制定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理念与体系建构——李明舜/11
对中国反家庭暴力机制的再思考——林悠/19
针对妇女的暴力:一种基于性别的恐怖主义——张璐/29
“家庭暴力”在中国的“社会问题化”——殴妻现象合法性的确立与丧失机制分析——沈旭/40
婚内强奸的概念界定及构成特征——冀祥德/51
婚内针对女性性侵害的法律应对——何玲 杨梅/60
论丈夫对妻子的性暴力——以刑法学为视角——孙秀艳/70
家庭暴力背景下女性犯罪宽宥论——以“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视角,思考如何处理女性犯罪——侯凤梅/78
家庭暴力下受暴女性犯罪的量刑与执行途径——以受虐妇女杀夫案为切入点——包雯 张亚军/87
“人身保护令”之意义、瑕疵及完善建议——牛兰英/97
家庭暴力与婚内赔偿——基于现行法律制度的辨思——余文唐/105
对农村家庭暴力的实证研究——杨延从/112
对施暴者进行教育的心理学基础——王行娟/122
行动干预篇
发挥优势履行职能积极推进反对家庭暴力工作——蒋月娥/131
妇联组织在反对家庭暴力中的作用——吴美荣 巨志良/138
推动反对家庭暴力的社会性别主流化进程——中国法学会反对家庭暴力网络/148
论家庭暴力之刑事司法干预——陈晖/156
家庭暴力危险的阻却——“人身安全保护裁定”的实践探微及程序构建——周一兵 舒秋膂/167
家庭暴力施暴者的行为分析与警察干预策略——赵颖/178
在社区中赋权妇女——天津市“半边天家园”社区反家庭暴力干预模式的实践启示——张红 苑向者 左志敬/185
婚姻暴力的城市社区干预个案研究——江翠萍/194
农村中针对妇女家庭暴力的特点、影响因素
及社区干预建议——钟涨宝 聂建亮/205
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的医疗干预:实践价值与路径探索——以医疗干预首家试点医院铁营医院为例——李洪涛/213
针对妇女家庭暴力的心理救助——李亚伟/224
反对家庭暴力中的妇女非政府组织——以南京市宁街道“老人、妇女、儿童庇护所”为例——张翠娥 狄金华/232
家庭暴力的社会工作干预模式探讨——高建秀 周冬然 陆荣根/243
家庭暴力干预手记:来自一线工作的思考——对陕西妇女研究会反家暴综合干预项目实践的思考——魏敏/253
反对针对妇女多种形式的暴力与男性参与篇
对中国反对针对妇女暴力现况与问题的思考——肖扬/265
中国近十几年来拐卖妇女儿童现象的特征与变化趋势——王金玲/276
工作中的性骚扰——性别和权力不平等的观察视角——唐灿/290
姻亲冲突与亲密伴侣暴力的关系研究——陈高凌 刘婷婷 蔡惠敏 祝玉红/298
技术与权力的暴力合谋——对《天使爱美丽》节目的解读——马藜/309
网络文化与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谢春红/319
关于针对妇女语言暴力的调查与分析——湖南商学院语言暴力调查组/325
促进男性参与反对性别暴力的研究与行动——荣维毅/335
与男孩和男子合作,防止针对妇女的暴力(摘要)——James Lang/347
迈向一个公平的世界——与男孩和男子合作,共同防止暴力(摘要)——Nandita Blatha/348
在“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和男性参与”全国研讨会
闭幕式上的总结讲话——龙江文/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