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美好家庭必修课(优秀孩子的培养技巧)
内容
试读章节

从我高中毕业到今天,刚过去了15年,但这些年1日J,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这种变化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最为明显。目前,在美国,50%以上的孩子过着与亲生父亲分离的生活。这种现状令人心痛,然而,我想写的却不是这类悲剧,因为这样的书已经太多了。我们可以诅咒这悲惨的现实,也可以点亮一盏明灯,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什么是家庭?

这个问题十分耐人寻味。如果你想发起一场有关家庭的话题大讨论,最好的办法就是举办一次晚宴,邀请各种各样的人来参加,然后在晚宴上提出这个问题。我敢肯定,这个问题一定会引发人们关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爆炸性的大讨论。

很多人也许会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再简单不过了。家庭就是母亲、父亲与他们孩子的组合,而且通常是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有时甚至有点儿自大和傲慢,似乎这个答案再显而易见不过,它的存在和时光一样古老久远。

但如果我们穿过大西洋去欧洲或中南美的南部边境去旅行,会很快发现在一些家庭中,不仅有父母、子女,而且有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很多家庭中都是几代同堂。这种多代家庭结构在许多文化中仍然十分盛行。这些文化中也有很多有关代际家庭的庆祝活动,这些代际家庭关系中包括姑、姨、叔、舅、侄、甥。

那些刚才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回答的人,在听到这个后,也许立刻会改口说:“狭义上讲,家庭是母亲、父亲及他们的孩子的组合,噢,但从广义上讲,祖父母、姑、姨、叔、舅、侄、甥也是家庭的一部分。”众所周知,在今天的美国,家庭的概念已经成为“应该由谁来抚养孩子?”这个颇具政治意义问题的代名词。

我的好朋友派特·雷森尼是一位富有声望的商业作家和顾问,我有幸见过他与他的执行团队一起工作的情形。他和那些高管们所做的一个案例涉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大多数商界领导人都会认为:任何公司都应拥有一套核心的价值观。如果你去参观很多公司的总部,你会发现,从年度报告、大厅的广告牌再到走廊里的小型海报,从办公室的隔间到餐厅,核心价值观无处不在。但如果你询问公司雇员其中的含义,大部分人会回答:毫无意义。之所以会有这个答案,是因为这都只是些没有实现的口号。一天,几个CEO聚在一起,决定要为公司树立一些核心的价值观,因为他们看到其他公司都有。加之所有的公司都应有明确的核心价值观,这点在目前已经取得了共识。于是,他们选取了诚信、激情、服务之类的价值理念作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但这家公司的雇员从日常工作体验中得知这些价值观纯属空谈,在公司具体实践中根本没有得到实施。因此,这个理念没能创造出团结与和谐的氛围,相反,却制造了抵触和不满的情绪。

出现这种状况的症结在于:当这个执行团队坐下来讨论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他们没有问:“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而是问:“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什么?”因此,事实上,他们所提出的是雄心勃勃的价值观(即对公司的理想),而非实际的核心价值观(即公司现有的价值观)。

同样,当提出何为家庭这个问题时——大部分人给的答案只描绘了脑海中理想家庭的状态,并没有说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家庭或大部分家庭的实际情况。

再回到晚宴上的那个答案上来——“家庭就是母亲、父亲和他们的孩子”——根据这个定义,让我们看看有多少人被排除在了家庭之外。一对带着孩子的同性恋夫妇显然不能算,当然,多半情况下,设计这个答案的意图就是为了排斥他们。但如果我们撇开这个敏感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不谈,根据这个定义,还有哪些人被排除在家庭之外呢?单身的母亲们和她们的孩子,不能生育的夫妇,领养的子女,托养家庭,抚养孩子的祖父母及这些孩子,再婚夫妇和他们第一次婚姻中的孩子,等等。  如果有人问:对孩子成长最有利的环境应是什么样的呢?我认为理想的情况是:孩子由亲生父母抚养成人,且这对夫妇深爱彼此,矢志不移地为自己与对方的成长付出,全心全意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全的人,最大限度地取得力所能及的成就。或许广泛而深刻的代际和多代际的家庭生活也是完美家庭的一部分,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及旅行机会也是。

但我们现实的生活永远不会像礼品的包装那样整洁、美观,大部分时间通常是麻烦不断,乱成一团。很少有孩子从小到大都成长在完美的环境中,也许一个也没有。但这个问题确实有助于我们了解完美的家庭应该是什么样子。

家庭是什么?它不是我们脑海中家庭的样子,不是我们希望拥有或应该拥有的,也不是理想中的,而是我们现在实际拥有和得到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家庭是完美的,所有的家庭时不时都会面临各种麻烦与困境。区别仅在于,有的家庭烦心事多一点,有的少一点。但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家庭就不是家庭。

因此,虽然我们进一步赞美和深化对家庭和养育孩子的理想的认识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当前我们的家庭状况和亟待提高的方面——让我们就从今天开始。以下的章节,会讲到一些实用的方法和见解,也许会有助于你建设一个更好的家庭。本书被命名为“美好家庭必修课”,而不是“完美家庭必修课”,因为完美家庭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如果这些虚幻的想象在我们心中稍稍占了上风,常常会阻碍我们享受已经拥有的、或可能拥有的美好家庭生活。P3-6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家庭的变迁

 什么是家庭?

 家庭和当今文化关系背道而驰

 文化战争

 你愿意做一个“离经叛道”的人吗?

 家庭目标与文化冲突

第二章 我的家庭

 我的父母

 凯利家的男孩们

 六点钟的晚餐

第三章 二十一世纪的育儿之道

 怎样做一个成功的父母?——一个人生中最重要的选择

 你是一位领导者吗

 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

 梦想与恐惧

 你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是什么?

 做到严厉公正

 第四章 如何来培养出色的子女0

 要问正确的问题

 人人都需要嗜好

 教育的作用

 工作与休息

 饮食, 运动,体型

 性文化

 一个科技泛滥的时代

 培养孩子的服务精神

 家庭祈祷

 第五章 家庭影响社会未来

 朋友和敌人

 展望未来

后序

序言

最近,我在费城出席系列研讨会时,偶遇一位女性读者,与她的一番交谈令我深受启发。会议期间,与我见面的读者甚多,但下面我要讲的却是这个女人的故事,因为这个故事深深打动了我。多年来,她一直在读我的书,并把书中的信息用到她自己的生活中,但她还一直在思考:作为一个单身的母亲,怎样用这些信息来鼓励她的儿子。下面就是她讲给我的故事。

“有一天晚上,我在抱儿子上床时,问了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已经在心里思考了很多年。‘今天,你都做了哪些事情让自己能成为一个在身体、感情、智力和精神上更完美的人?’儿子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毕竟他只有七岁大,这个问题让他感到十分惊讶。但在第二天晚上,我再次抱他上床时,他问道:‘妈妈,难道你不想知道我今天都做了什么,让自己变得更好吗?’他给我讲了在一天中他如何从上述四个方面提高自己。我们一起回顾了每个方面,这一刻深深触动了我的心。他现在已经11岁了,在过去的4年中,几乎每天晚上我们都会讨论同样的问题。我亲眼看到他一步步成长为一个健康、体贴、聪明又慷慨的少年,我想如果我没有问那个问题,他是不会长成现在这样的。我是一个单身母亲,没有很多时问来教育孩子,但我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条微不足道的信息,一个小小的习惯,但对我们却至关重要,从此改变了我与儿子的关系和人生,多么不可思议啊!”

希望通过阅读本书,您能找到一种全新的养儿育女的方式与习惯。

拙作《爱与被爱的艺术》(此书2011年8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一书出版后,我参加了多次媒体见面会,与采访者和读者探讨书中的观点。我至今还对第一次采访场景记忆犹新,那是一档地方电台的早间新闻节目。采访者以我是否结婚的问题作为谈话切人点,当得知我尚未结婚后,主持人步步紧逼地提出质疑:“既然你没有结婚,如何能写出这本书呢?”他对我写作这个课题的基本资格提出了质疑。

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一轮接一轮的采访,一遍又一遍的质疑,甚至直到今天,仍有读者写信提出类似的疑问。

我是一个乐于接受挑战的人,在第一次采访中,我微笑着回答了这个问题:“一个出色的足球运动员,未必是出色的教练。实际上,历史上很多伟大的教练甚至都不是运动员……”

优秀运动员不是成为优秀教练的必要条件。如果经验是唯一的老师,那么读书的意义又何在呢?

正因为如此,我现在才能在这儿探讨并解决与家庭有关的课题。我至今未婚未育,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我谈论这些问题时如同隔靴搔痒。但我们都清楚“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大道理,当事人或许因为身陷其中,而不能换个角度思考,或者是周遭情况变化太快,根本来不及思考。

更重要的是,我在工作和旅行中,接触到的一些已婚男女,很多已为人父母。他们对我非常信任,愿意与我分享他们的努力、尝试与成功,并希望得到我的建议。本书就讲述了他们的经历及我从中得到的一些感悟,希望能对你的人生有所帮助。若你在本书中发现与自己日常生活体验相似的情况,或从中看到了身边人的影子,那么请拥抱它,并将从中所学用到你的生活中去吧。如果没有,请将其暂置一边,继续前行。祝愿大家在人生的旅途中一切安好。

内容推荐

《美好家庭必修课》是一本教育孩子的实用指南,易读而温暖。

马修·凯利编著的《美好家庭必修课》表达的纲领性的观点是:美好家庭的特征与愿景就是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成为最好的自己,因此教育孩子的最终愿景与方式就是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在本书中,作者强调了这样几个问题:成功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你是否意识到你的孩子正处于文化战争中?孩子们真正需要的五件事是什么?你是否向你的孩子问了正确的问题?关于工作、钱、食品、运动以及性,你是怎样教育你的孩子的?本书对于美国家庭教育问题的分析以及对于建立美好家庭的建议,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同样实用于中国的家庭教育。对于那些想要养育出色孩子的读者,本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编辑推荐

《美好家庭必修课》以真实生动的案例,特地针对当前父母们普遍困惑的教育孩子的难题,提出十分明确且极具有说服力的的解决方法,其实用性对于当前中国社会的“教育焦虑”是一剂良方。作者马修·凯利是一位畅销书作家,已出版的作品有《生活的节奏》、《爱与被爱的艺术》等。他的作品经常荣登《纽约时报》、《今日美国》、《华尔街周刊》的畅销榜。在中国读者中也有一定知名度。你如何面对流行文化对孩子的影响?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你如何解决?你让孩子确立什么样的金钱观?你又如何教孩子管理零花钱?你和孩子谈性吗?你怎样告诉孩子关于健康饮食、体形以及个人嗜好的问题?这些问题本书都有精彩回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美好家庭必修课(优秀孩子的培养技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马修·凯利
译者 宋南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46565
开本 32开
页数 1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7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1-2010-7108号
版权提供者 By Matthew Kelly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0: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