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高中毕业到今天,刚过去了15年,但这些年1日J,世界的变化日新月异。这种变化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最为明显。目前,在美国,50%以上的孩子过着与亲生父亲分离的生活。这种现状令人心痛,然而,我想写的却不是这类悲剧,因为这样的书已经太多了。我们可以诅咒这悲惨的现实,也可以点亮一盏明灯,照亮未来前行的路。
什么是家庭?
这个问题十分耐人寻味。如果你想发起一场有关家庭的话题大讨论,最好的办法就是举办一次晚宴,邀请各种各样的人来参加,然后在晚宴上提出这个问题。我敢肯定,这个问题一定会引发人们关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爆炸性的大讨论。
很多人也许会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再简单不过了。家庭就是母亲、父亲与他们孩子的组合,而且通常是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有时甚至有点儿自大和傲慢,似乎这个答案再显而易见不过,它的存在和时光一样古老久远。
但如果我们穿过大西洋去欧洲或中南美的南部边境去旅行,会很快发现在一些家庭中,不仅有父母、子女,而且有祖父母,甚至曾祖父母,很多家庭中都是几代同堂。这种多代家庭结构在许多文化中仍然十分盛行。这些文化中也有很多有关代际家庭的庆祝活动,这些代际家庭关系中包括姑、姨、叔、舅、侄、甥。
那些刚才用不容置疑的语气回答的人,在听到这个后,也许立刻会改口说:“狭义上讲,家庭是母亲、父亲及他们的孩子的组合,噢,但从广义上讲,祖父母、姑、姨、叔、舅、侄、甥也是家庭的一部分。”众所周知,在今天的美国,家庭的概念已经成为“应该由谁来抚养孩子?”这个颇具政治意义问题的代名词。
我的好朋友派特·雷森尼是一位富有声望的商业作家和顾问,我有幸见过他与他的执行团队一起工作的情形。他和那些高管们所做的一个案例涉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大多数商界领导人都会认为:任何公司都应拥有一套核心的价值观。如果你去参观很多公司的总部,你会发现,从年度报告、大厅的广告牌再到走廊里的小型海报,从办公室的隔间到餐厅,核心价值观无处不在。但如果你询问公司雇员其中的含义,大部分人会回答:毫无意义。之所以会有这个答案,是因为这都只是些没有实现的口号。一天,几个CEO聚在一起,决定要为公司树立一些核心的价值观,因为他们看到其他公司都有。加之所有的公司都应有明确的核心价值观,这点在目前已经取得了共识。于是,他们选取了诚信、激情、服务之类的价值理念作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但这家公司的雇员从日常工作体验中得知这些价值观纯属空谈,在公司具体实践中根本没有得到实施。因此,这个理念没能创造出团结与和谐的氛围,相反,却制造了抵触和不满的情绪。
出现这种状况的症结在于:当这个执行团队坐下来讨论核心价值观的时候,他们没有问:“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而是问:“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什么?”因此,事实上,他们所提出的是雄心勃勃的价值观(即对公司的理想),而非实际的核心价值观(即公司现有的价值观)。
同样,当提出何为家庭这个问题时——大部分人给的答案只描绘了脑海中理想家庭的状态,并没有说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家庭或大部分家庭的实际情况。
再回到晚宴上的那个答案上来——“家庭就是母亲、父亲和他们的孩子”——根据这个定义,让我们看看有多少人被排除在了家庭之外。一对带着孩子的同性恋夫妇显然不能算,当然,多半情况下,设计这个答案的意图就是为了排斥他们。但如果我们撇开这个敏感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不谈,根据这个定义,还有哪些人被排除在家庭之外呢?单身的母亲们和她们的孩子,不能生育的夫妇,领养的子女,托养家庭,抚养孩子的祖父母及这些孩子,再婚夫妇和他们第一次婚姻中的孩子,等等。 如果有人问:对孩子成长最有利的环境应是什么样的呢?我认为理想的情况是:孩子由亲生父母抚养成人,且这对夫妇深爱彼此,矢志不移地为自己与对方的成长付出,全心全意将孩子培养成一个健全的人,最大限度地取得力所能及的成就。或许广泛而深刻的代际和多代际的家庭生活也是完美家庭的一部分,为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及旅行机会也是。
但我们现实的生活永远不会像礼品的包装那样整洁、美观,大部分时间通常是麻烦不断,乱成一团。很少有孩子从小到大都成长在完美的环境中,也许一个也没有。但这个问题确实有助于我们了解完美的家庭应该是什么样子。
家庭是什么?它不是我们脑海中家庭的样子,不是我们希望拥有或应该拥有的,也不是理想中的,而是我们现在实际拥有和得到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家庭是完美的,所有的家庭时不时都会面临各种麻烦与困境。区别仅在于,有的家庭烦心事多一点,有的少一点。但我们不能说这样的家庭就不是家庭。
因此,虽然我们进一步赞美和深化对家庭和养育孩子的理想的认识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当前我们的家庭状况和亟待提高的方面——让我们就从今天开始。以下的章节,会讲到一些实用的方法和见解,也许会有助于你建设一个更好的家庭。本书被命名为“美好家庭必修课”,而不是“完美家庭必修课”,因为完美家庭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如果这些虚幻的想象在我们心中稍稍占了上风,常常会阻碍我们享受已经拥有的、或可能拥有的美好家庭生活。P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