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西弗斯的神话/大师典藏文丛
内容
编辑推荐

他的哲学和文学的双重大师。他告诉我们,如何与残酷的世界决斗,如何在庞大现实面前,让自己的心灵变得更有质量,又如何去领略阳光与河水,轻抚石头的温暖和大海的波涛……他叫加缪。

《西西弗斯的神话》收集了加缪众多的随笔文论,它们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鼠疫》《局外人》《堕落》和《第一个人》,以及哲学作品《西西弗斯的神话》。其文笔简洁、明快、朴实,始终保持着传统的优雅笔调和纯正风格。

内容推荐

《西西弗斯的神话》收集了加缪众多的随笔文论,它们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鼠疫》《局外人》《堕落》和《第一个人》,以及哲学作品《西西弗斯的神话》。其文笔简洁、明快、朴实,始终保持着传统的优雅笔调和纯正风格。

目录

西西弗斯的神话

地狱中的普罗米修斯

试读章节

心智迈出的第一步就是明辨真伪。然而,一旦思想进行自我反思,那么它首先发现的就是矛盾。这一点不辨自明,我们不必大费周章。多少世纪以来,没有一个人能比亚里士多德对此揭示得更简洁、更优雅的了:“可笑的是,这些想法的结果往往是不攻自破的,因为如果坚持一切都为真,那就肯定了与我们相左的见解为真,于是,我们就肯定了自己原有论点的谬误(因为相反的主张不允许原有的观点为真)。如果有人说,一切为假,那这种看法本身也为假。如果我们称,只有与我们相左的见解为假,或者只有我们的主张才不是错误的,那我们就不得不承认有无穷大的真或假判断。因为,做出真值判断的人同时也是在宣称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以此类推,直至无限。”

这种恶性循环不过是处于自修之中的心智在一系列令人眩晕的漩涡中逐渐迷失的第一步。这些悖论朴素简单、不可还原。无论玩弄什么样的文字游戏和逻辑技巧,当务之急就是理解其统一性。心智不厌其烦地去详解,只是为了心中最深处的渴望。这和与依附于自身宇宙的潜意识感情并行不悖:它坚持亲密友爱,渴求一目了然。对人来说,理解世界就是将其人化,给其打上人的烙印。猫的宇宙不同于蚂蚁。“任何思想皆具人性”,这种不言自明的道理别无它意。同样,旨在理解真实的心智,只有把真实付诸思想之时才能够感到满意。如果人们认识到宇宙自身也能够如他一样坚忍友爱,那相互和解就指日可待。如果思想在闪烁微光的诸遭现象之境中发现永恒之理,可以用单一原则概述这些现象并且能够自我概括的话,那么我们就能发现知识之愉悦,而神之眷顾的神话不过是对此的可笑模仿。这种统一之思,绝对之望例证了人生如戏的本质冲动。然而,留恋的存在应是事实,但这并不意味着,留恋会随即满足或平息。因为,如果我们认同巴门尼德’所谓的“一”的真实(不论“一”是什么)可以弥补渴望和征服之间的分歧,我们就会陷入到荒谬的心智矛盾之中,因为后者坚持完全的统一,并通过这一论断本身肯定了它本声称要解决的自身差异和多样性。这种恶性循环足以扼杀我们的希望。

至此仍是些老生常谈的东西。不过,我还要再重复一遍,这些道理本身并不引入注目,而让人感兴趣的是从这些道理中推导的结果。我还知道另一个浅显的道理:人是会死的。人们可以历数一下能够从这个道理中推导出极端结论的心智。我们幻想自己知晓的和我们真正知晓的东西之间往往存在差距。这种裂隙也同样存在于实用的赞成和伪装的无知之间,因为前者让我们与某些观点共存于世,而后者,倘若我们尝试实践的话,生活必会因此而被打乱。本文中,我们应不断地回顾这两个至关重要的事实。面对这种心智无法挣脱的矛盾,我们恰恰应该抓住区分我们和自身创造物之间的分歧。只要心智在其静止的希望世界中沉默不言,那么一切都将反映并重置在它伤感的统一性中,而随着它的始动,这个世界将分崩离析:无数闪着微光的碎片将有待认知。这曾经熟悉而宁馨的平面曾经给我们带来心灵的静谧,而如今的重新建构让我们悲痛欲绝。历经长久岁月的寻觅追索、多少思想家的前仆后继,让我们很清楚,我们所有个人的认知也必须如此。除了那些职业的理想主义者外,如今的人们对真实的知识早已灰心。如果要书写一部意义重大的人类思想史,那写出的历史将满是人类思想不断的悔恨和无力而无其他。

我敢和谁说,和什么东西说:“我了解你!”,我感觉到自己深藏于身的心灵与断定它(他)的存在。这个触摸可及的界限我本身能够断定它(他)的存在。我的所有学识皆绝于此,余下则是建构。我若极力想抓住确定的自我,我若极力去定义并概述它的存在,那儿只会有一股清泉流经指间。我能一一勾勒出它展现的方方面面,也能绘出人们赋予它的一切——出身、教养、热情或沉默、高贵或渺小,但是这一切却不能累加在一起。此心乃我心,但对我来说,它依旧无影无形。我坚信我之存在,我也尽力向自己保证,但这两者之间总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我永远对自身感到陌生。心理学和逻辑学之中都存在着一些事实的东西。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这与教堂忏悔室中“要有道德”的呼喊具有同等价值。它们在显示怀念的同时也预示着无知。这些枯燥无味的东西是对伟大论题的玩弄。它们相近,而只在这种严格意义上,它们才合理。P24-26

序言

对我来说,《西西弗斯的神话》标志着我在《反叛的人》一文中追寻观点的开始。《反叛的人》试图剖析谋杀的问题,而本书试图解析自杀问题。二者同出一辙,分析的过程都没有借用永恒价值观,因为在当今的欧洲,这种价值体系可能暂时缺失或被扭曲了。《西西弗斯的神话》的基本论点是:了解生命是否有意义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直面自杀问题亦合情合理。而且该问题的答案就隐含在诸种悖论之中,只是后者掩盖了前者的存在,即:即使一个人并不信仰上帝,他也不应该自寻短见。本书写于十五年前,正值1940年法国和欧洲历经灾难之际,但本书认为,即使当时受到了虚无主义的种种约束,我们也应找寻道路,走出虚无。在我写过的所有书中,我一直尝试着以此为方向探索。尽管《西西弗斯的神话》提出的是各种道德问题,但它的结论对于尚处荒漠之中的我来说,是一种鼓励我继续生存并从事创作的邀请。

因此,我认为可能应在哲学思辨之后加入一系列的散文。散文我从未停笔过。因此,尽管相对于我写的书而言,这些散文显得有点另类,但它们皆以一种更加诗化的形式例证了从赞同到拒绝这种本质上的波动。在我看来,这种波动界定了艺术家和他艰难的呐喊的界限。我希望美国读者能够和我一样明晰:本书的统一性存在于冷漠与激情交替的反思之中,这是一位艺术家为了寻求他的生活和创作的缘由而放纵的反思。十五年来,我已经走出了书中曾经记载的某几种境遇,虽然对我来说,我看似依然停留在往昔,但我依然忠实于那些推动境遇改变的迫切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本书为什么是我在美国出版的那些书中最为私密的原因。因此,这本书比其他书更需要得到读者的宽容和理解。

——阿尔贝·加缪,巴黎,1955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西弗斯的神话/大师典藏文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加缪
译者 闫正坤//赖丽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953809
开本 32开
页数 27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5.65
丛书名
印张 8.8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07
148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8: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