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清代世家与文学传承/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内容
目录

导论 文学世家研究:探寻中国文化传衍的独特路径

一 内核:“诗是吾家事”

二 清代文化家族研究的展开

三 本书撰写意图及各章主旨

上编 诗书之家的培育

 第1章 家族性书塾、书院与文社

一 科举与诗书之家

二 家族性文社、书院与书塾

三 徽州的家族性文会

四 家族书院的艰难延续

 第2章 文学女性与文学世家姻亲网络

一 文学女性才华的被抑制与释放

二 融汇与生新:婚姻作为一种文化衍生机制

三 文学世家网络的形成与拓展

 第3章 私家宅园与家族文学

一 宅园与耕读传家理想

二 宅园与家族性诗人群体

三 丛集的宅园

中编 家族文学传统的塑造与呈现

 第4章 编选:地方性诗文总集与家集的交织

一 家族与地域的互相映照

二 海宁蒋氏诗人群与《硖川诗续钞》

三 桐城五大家族与桐城文学传统

 第5章 叙说:家族文学传统的塑造与确定

一 家集总序中史的叙说

二 家族间的“比赛”

三 诗话与文话的表述策略

 第6章 绘图:“青灯课读图”与回忆中的母教

一 《鸣机夜课图》与《慈闱授诗图》

二 清代以来“课读图”及其内涵

三 “课读图”与“先妣事略”

下编 守先待后:文学世家个案研究

 第7章 花萼与芸香:钱塘汪氏振绮堂诗人群

一 振绮堂与两家藏书楼、五位馆师

二 以姻亲建立的诗人网络

三 汪远孙与东轩吟社诗人群

 第8章 从春在堂到秋荔亭:俞樾和俞平伯诗中的家族史

一 述祖德

二 存书香

三 绵世泽

 第9章 建德周氏的家学传承

一 周馥的崛起与科举之家的塑造

二 动荡时世的家族焦虑

三 旧道德、旧文学的延续:从宏毅学舍到师古堂

附录

表一 清代安徽方志中所记文社辑录

表二 《紫阳家塾诗钞》重要作者录

表三 《硖川诗续钞》收录蒋氏文士诗作表

表四 《桐城马氏诗钞》所展现的马氏诗学谱系

表五 《桐城耆旧传》(卷八至卷十一)所记载文章学问传播表

表六 清代以来“课读图”知见表

表七 振绮堂汪氏世系简表

表八 梁氏、汪氏、许氏三家姻亲网络表.

表九 道光二年至道光十四年汪氏文士参与的雅集与唱和表

表十 汪氏振绮堂刊印书籍目录

表十一 德清俞氏九代世系表

表十二 俞平伯诗中的“春”字诗表

表十三 俞平伯俞樾诗对谴袁

表十四 双满月剃头诗表

表十五 建德周氏四代世系表(部分)

表十六 《止庵诗存》中怀念先人诗作提要

表十七 《止庵诗存》中涉及家族诗作提要

引用及参考文献

后记

出版后记

编辑推荐

作者徐雁平抓住“文学世家”在中国文化传衍机制中居于“内核”的要义,由此展开对家族所承载的道义、知识、文学交叠的传统力量的拟测和检定。《清代世家与文学传承》在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诸方面,颇具创新与开创的力度,反映出一种勇猛精进的为学之风,将近年来日渐兴盛的家族文学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也为清代文学研究的深化带来了新气象。

内容推荐
本书分为三部分, 诗书之家的培育、家族文学传统的塑造与呈现、守先待后: 文学世家个案研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清代世家与文学传承/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雁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41746
开本 32开
页数 3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8
出版时间 2012-09-01
首版时间 2012-09-01
印刷时间 2012-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1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6.49
丛书名
印张 1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43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22: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