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轻兵器100年(上1914-1945)
内容
编辑推荐

《轻兵器100年(上1914-1945)》全面追溯自一战起至二战结束期间轻兵器的踪迹,囊括了在堑壕战与西班牙内战中以及东线与太平洋战场上使用过的各种轻兵器。

全书内含250余张附详尽技术参数的彩色照片与彩绘图片。

为军事迷和模型爱好者提供20世纪前半叶,权威而详尽的步兵武器指南信息.本书由迈克尔·E·哈斯基尤著。

内容推荐

《轻兵器100年(上1914-1945)》是迈克尔·E·哈斯基尤对在自一战初期至二战结束期间内使用的各种轻兵器给予了非常直观的介绍。

本书按战场地域和不同的战役进行章节划分,包括:西线战场的各个部分(1914—1918)、东线战场部分(1914—1917)、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中日战争(抗日战争)、纳粹入侵波兰和法国及各低地国家、北非战役(1940一1943)、东线战场(1941—1945)、意大利与西西里岛登陆战役、西北欧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

《轻兵器100年(上1914-1945)》篇幅紧凑,内含各款手持武器,譬如:连发左轮手枪、半自动手枪、栓动步枪、全自动步枪、突击步枪、狙击步枪、冲锋枪、轻重各型机枪和各种步兵支援武器。这些步兵支援武器包括:榴弹发射器、反坦克器材枪、巴祖卡火箭筒。对战争进程有重要影响的著名武器有做特别介绍,譬如:鲁格手枪,李恩菲尔德系列各型号步枪,SVT-40托卡列夫突击步枪和勃朗宁M2重机枪。同时也一并收录了一些不太著名的枪械型号,譬如:中国仿制的格韦尔1888型步枪(一般称之为1888年型委员会步枪),兰彻斯特冲锋枪和肖沙轻机枪——历史上肖沙轻机枪曾在长达25年的时间段内被称之为“史上最烂机枪”。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线及达达尼尔海峡战役

第二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东线,意大利与巴尔干诸国

第三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间歇期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兰与西线战场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东线战场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

词汇表

进阶阅读书目

译者附注

试读章节

纳粹德国在1941年入侵苏联使得似乎不可能结盟的美苏两国达成同盟并参战。本年底,德国对美宣战,终于使得英国期待的时来运转成为现实。尽管美国在珍珠港遭受了日军的惨重袭击,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和温斯顿·丘吉尔首相还是同意应该首先击败纳粹德国,其优先度排在击败日本之前。美国承诺投入的兵力和武器装备数量庞大,远超1940年至1941年期间根据《租借法案》维持英国继续作战的生命线所输送的那点物资。尽管盟军部队在有些时候似乎还稍显不足,英美几乎还是立刻制定了渡过英吉利海峡进攻纳粹占领的欧洲大陆的计划。

美军严重依赖于一战时期的老式武器,其中包括春田M1903型步枪和勃朗宁M1917型机枪,这些武器在1930年代时都进行过一些改进。到1937年时,M1伽兰德步枪和稍小一些的M1卡宾枪已经被美军所接受,正在逐步装备部队。M1步枪是世界上第一款官方正式引入现役的半自动步枪,也被事实证明是美国士兵在战斗中的一项关键优势所在。

但是德国的枪械设计师们没有停下他们充满创意的武器研发项目,他们继续发明并大量部署了坚固强健的34式机枪(MG34)。其发射频率相当高且具有适中的便携性。而且德国人改进了MG34机枪的设计,部署了相当多的42式机枪(MG42)。尽管简单耐用的MG42机枪原计划用于替换MG34,这两款机枪一直大规模并行生产至战争结束。

或许,未来地面战争的最为显著的先驱当属德国发明的STG-44突击步枪。这是一种全自动步枪,在单兵手中能够发挥出强大的火力。它成为了长期服役的旋转后拉枪机毛瑟K98k步枪的一种助力。虽然起初STG-44数量稀少,它还是使得D日(1944年6月6日)登陆后在诺曼底防线作战的盟军士兵大吃一惊。很多人认为STG-44是第一款在战争中实用化的突击步枪。到1945年时,盟军已从西线深入德国境内。盟军穿过意大利北部山区的行动也从南方威胁着第三帝国。同时,苏联人从东面压了过来,美英军队驻足易北河畔并在那里遇见了红军先头部队。盟军携带的武器与其持久作战的毅力一道,被证明即便面对德国人的发明创造也是足以赢得胜利的。

波兰陆军1939年9月

处于绝对劣势的波兰陆军英勇作战。以便拖延德国闪电战的步伐;然而。波兰陆军在仅仅几周内就被德国国防军和苏联红军彻底压倒。

1930年代,波兰政府及其军队指挥官们越来越担忧与德国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并为此制定了保卫祖国的各种计划。波兰陆军包括:30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9个预备役师,3个山地旅和2个摩托化旅。这些部队被编成6个野战集团军和几个额外的“机动兵团”。一战结束后的第二年,波兰立即就从法国获得了军事援助。

德军迅速向波兰内地纵深推进,这阻断了波兰最高统帅部所设想的那种协同防御的努力,波兰陆军师级以上规模的互相支援行动很受限制。即便如此,到1939年9月1日,波兰陆军兵力达到了70万人。虽然重武器和装甲车相对较少,波兰人那时还是保有超过3个营的法制雷诺轻型坦克和11个装甲车营。每个营装备了8辆装甲车和13辆超轻型坦克。这些波兰枪骑兵随身携带着wz.29型卡宾枪,枪支横向放置在马背上。波兰陆军把他们的骑兵部队当做“马背上的步兵”而非纯作骑兵来使用。

1939年的波兰步兵营包括3个步枪连和1个机枪连。每个步枪连由232人组成,他们分编为3个步枪排。每个排都下辖3个步枪班组,每组19人。波兰步兵的主要单兵武器是wz.29卡宾枪。这种卡宾枪是以德国毛瑟98卡宾枪为基础改造出来的旋转后拉枪机步枪。毛瑟98a是二战德国制式武器毛瑟Kar.98k步枪的近亲。wz.29卡宾枪使用7.92毫米(0.312英寸)弹药,这种弹药也是各型毛瑟步枪的标准弹药。wz.29采用5发内置弹仓供弹,其平均射速为15发/分钟。193C1年,该型步枪开始在位于拉多姆的波兰国营兵工厂进行生产,总产量为26.4万支。波兰沦亡后,一些波兰抵抗武装还在使用这款步枪。盟军中的一些由波兰裔组成的作战单位也使用它。

每个机枪连下辖12挺ckm wz.30重型机枪。为支援步兵连,营级指挥部特别指令为每个步兵连提供一个下辖3挺机枪的机枪排。Ckm wz.30机枪是波兰仿造美国勃朗宁M1917水冷机枪的产物,可使用7.92毫米(0.312英寸)毛瑟步枪弹。1930年至1939年期间,总共只生产出7800挺ckm wz.30机枪。虽然波兰人与柯尔特公司达成了一份由其为波兰生产M1917型机枪的订单,柯尔特公司和比利时国营兵工厂之间却出现了争议。FN公司是M1917机枪在欧洲的被授权许可生产方。波兰从未得到过生产这款机枪的专利许可。因此,波兰设计师继续改进他们自己版本的仿制品。在每个人数为19人的步枪班组中,有1人装备的是Rkm wz.28步枪。这种步枪是波兰从美国获得生产许可证后自行制造的波兰版勃朗宁自动步枪(BAR)。它给该级作战单位带来的火力提升非常有限。每个波兰步枪连中还装备了9挺轻机枪、3支反坦克枪和3具轻型迫击炮。P85-87

序言

1914年至1918年以及1939年至1945年期间,当时的世界强权在全世界范围内混战一团,寻求争夺欧洲和亚洲的霸权。士兵们手中的步枪或是冲锋枪的不同往往决定了战争的胜败。军事战略家们宏大的计划通常最终被分解为士兵们所进行的单次战斗结果。士兵们竭尽所能,装填并发射他们手里的步枪。

在20世纪一开始的时候,现代军队的服役人员就已经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他们正面临着各种日益进步的技术。这些技术在陆地、海上和空中部给他们带来了挑战。没有什么地方比战场更能体现人类的聪明才智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复装步枪被旋转后拉枪机步枪所取代。典型旋转后拉枪机步枪包括毛瑟、李恩菲尔德、春田步枪以及其他。而由M1伽兰德步枪首开先河,半自动步枪终于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面世。1944年,美国将军小乔治·S·巴顿(1885一1945)评价说伽兰德步枪是“史上所发明的最伟大的战争工具”。

毫无疑问,当时的枪械设计师们对一战以前的那些老步枪所做的改进、提升以至于重新修整都受到了大批已故先辈设计师们的影响。毛瑟步枪变种繁多,在世界范围内能找到很多与之有亲缘关系的枪支。许多在二战各战场上现身的枪支都能将其设计元素追溯至毛瑟格韦尔98型。该型步枪是短卡宾毛瑟98K的前身,而短卡宾毛瑟98K是德国国防军在1930年代至二战结束时期内装备的标配步枪。1935年至1945年这10年间,一共制造了1400万支短毛瑟98K。

精确度、耐久度和火力是一支步枪成功的三大要素。严酷的战场环境也为设计师们的想象力提供了实证实验场所。美制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被德国人仿制,他们推出了44式突击步枪(STG-44)。STG-44可称之为是一项真正杰出的发明创造,堪称史上第一款大规模列装的突击步枪。因此,1939年至1945年期间,半世纪之前发明的旋转后拉枪机步枪还在与半自动步枪和全自动步枪一道参战。全自动步枪将主宰21世纪的战场。从STG-44脱胎而出了标志性的卡拉什尼科夫AK-47突击步枪、美制M-16和其他同类武器。它们将塑造未来战争的形态。

机枪恐惧症

也许再也没有任何一种步兵武器能比机枪更能表明:步兵战术如果不能跟上武器发展的脚步,将会发生怎样的惨剧。机枪的使用在一战期间得到扩散。在“收割”生命方面,它史无前例地超越了任何一种轻兵器。从堑壕里发射的机枪在一战期间的消耗战中射杀了那些鲁莽狂热的步兵。英国的“维克斯”机枪和德国的“马克沁”机枪都深受美国出生的发明家海勒姆·马克沁(1840一1916)作品的影响。他后来移居英国并用他发明的高射速强火力自动武器革命性地改变了现代战争。

1916年夏,英国军士查尔斯·奎纳尔在西线战场上遇见了德国机枪,他幸运地活了下来并讲述自己那可怕的经历:“第一波人倒下了”,他回忆道,“两挺机枪对着他们射击,他们完全被一扫而空。每个人不是死就是受伤。我们跟上去。我们已经来到了空旷无人的地带的中间,而这时敌军机枪手发现了我们。他们开始像对付前一波人那样对付我们,就像用水管子浇水一样。最后,我是唯一幸免站在那里的人。”

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歇期中机枪在战场上的神勇表现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容弹量和口径大小都有所改变。1930年代标志性的德国机枪MG34是一件精确度很高的武器,射速也较为可观。它是二战中主要的步兵支援武器之一,也赢得了所有交战对手的尊重;然而增产的需要以及原材料的稀缺导致德国人不得不放宽对精确度的要求并减少机加工工序以便腾出产能制造单兵武器。而M42从其自身的角度来讲确实是款杰出的机枪,改进了MG34的一些缺点和需要完善的地方。而盟军称其为“圆锯”,其射速十分惊人。

从维克斯机枪到布伦轻机枪,英制机枪要么是可靠的一战时期旧武器的升级版,要么就是1930年代研制工作的新产物。维克斯Mk Ⅰ型及其后继改进型从1912年就在英军中列装,一直服役至1960年代末期。这一型机枪因其高可靠性和皮实耐用的特点在长期的战争中赢得了卓著的声誉。布伦轻机枪的传奇则始于1931年。当时的英国军队正在寻求一种轻机枪。他们选择了一款捷克斯洛伐克设计师的设计,加以改动以便适合英式特点,由此造就了一款二战中最广为人知的自动武器。

在美国,约翰·勃朗宁(1855一1926)的影响广为流传。他设汁制造的M1911型11.4毫米(0.45英寸)口径手枪从形制和功能来看时至今日依然是典范。而7.62毫米(0.30英寸)口径勃朗宁自动步枪(BAR)则伴随着美国大兵们经历了二战中每个战场上的风风雨雨。M1919型7.62毫米(0.30英寸)口径步兵机枪和M2型12.7毫米(0.50英寸)口径重机枪则在现代武器史册上为自己赢得了一席之地。

苏联自动武器,譬如PPSh-41(波波沙41型)7.62毫米(0.30英寸)口径冲锋枪在二战中被大量制造,它导致了对步兵火力的重新认识。一队每人都装备了自动武器的红军战士的确是可畏的对手。当德国国防军在东线的进攻狂潮衰退之时,是红军战士们漂亮地向世界证明了大量配有冲锋枪的步兵所具有的巨大战争潜力。

与步枪、机枪以及突击步枪一样,反坦克武器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歇期内迅速发展起来,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快速走向成熟。反坦克枪逐渐被淘汰。士兵们更青睐火箭弹、PIAT反坦克发射器或者是发射空心装药战斗部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各国的反坦克小组装备了巴祖卡火箭筒、铁拳反坦克发射器、战车防御炮。这些装备预示着新一代高性能一次性使用反坦克武器的诞生。而这些新武器正是今天反装甲武器设计的鼻祖。

可怕的技术

尽管在一战以前轻武器技术一直在稳步提升,其进步速度还是受全球战争的刺激而显著加快。这种加速提升只在两次世界大战的间歇期稍微有所减慢。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了财政紧缩的限制。1914年至1918年期间的高额战争消耗让各国倍感压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促进了新的发明,也把更加致命的武器送上了战场。大批量制造的半自动和全自动步枪在战场上与仍在使用的那些单发的老式旋转后拉枪机步枪争夺着战场主导权。

20世纪的轻武器设汁师们在已经被证实的可靠系统上运用自己的独创发明。他们进一步证明了“某些武器被改动得越多,它们其实就更接近原样”。在战场上更怏、更有效、更经济地杀死你的敌人是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但是,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那么该武器自身就与携带它的士兵一道,同样在其战斗任务中效率颇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轻兵器100年(上1914-1945)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迈克尔·E·哈斯基尤
译者 李巍//垚滢泽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524027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78
CIP核字 2014021993
中图分类号 E922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4
16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Amber Books Ltd,London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