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春秋文学系年辑证(共4册)
内容
目录

凡例

绪论

周平王时期(前770-前720)

周桓王时期(前719-前697)

周庄王时期(前696-前682)

周■王时期(前681-前677)

周惠王时期(前676-前653)

周襄王时期(前652-前619)

周顷王时期(前618-前613)

周匡王时期(前612-前607)

周定王时期(前606-前586)

周简王时期(前585-前572)

周灵王时期(前571-前545)

周景王时期(前544-前520)

周敬王时期(前519-前476)

周元王时期(前475-前469)

周贞王时期(前468-前453)

附录一:春秋年表

附录二:春秋人表

附录三: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四:人名索引

后记

内容推荐

邵炳军著的《春秋文学系年辑证》采用“系年”与“辑证”结合的研究范式,按照纪年、纪人、纪事、录文、注释结合的编写体例,把周平王元年至定王十六年(前770-前453)凡三百一十九年之间的文献典籍的成书年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年代、重要作家的生平事迹和创作活动、重要的文学现象和文学活动以及与文学创作活动密切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等,放到统一的时间坐标上,依次按年代逐一进行编排和辑证。主要包括韵文223篇,散文1567篇,及《孙子兵法》、《老子》的成书年代,赋引文学活动等;涉及家父、凡伯、卫武公、许穆夫人、老聃、孙武、公子札、孔丘等537位作家,及许多佚名作者。

《春秋文学系年辑证》作者运用文学年代学(chrtmotogy of Literature)的理论与方法,以独创的文学史研究范式,以“大文学”观的研究视野,构建文学体类系统,展现作者群体状况,客观地再现出春秋时期文学创作的历史进程与文化风貌。

编辑推荐

邵炳军著的《春秋文学系年辑证》按照纪年、纪人、纪事、录文、注释结合的体例编写,主要包括韵文223篇,散文1567篇,及《孙子兵法》、《老子》的成书年代,赋引文学活动等;涉及家父、凡伯、卫武公、许穆夫人、老聃、孙武、公子札、孔丘等537位作家,及许多佚名作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春秋文学系年辑证(共4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邵炳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40384260
开本 16开
页数 16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65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2.704
CIP核字 2013208391
中图分类号 I209.25
丛书名
印张 10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5
165
7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21: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