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周恩来与邓颖超
内容
编辑推荐

白水编著的《周恩来与邓颖超》一书收入人物传记、专访和个人文选(讲话)三种体裁的文章共十四篇,周恩来和邓颖超各七篇,其中人物传记一篇、人物专访各一篇、文选(报告、演讲)各五篇。本次再版,除了对书中个别有明显史实错误的人名、地名、时间和书刊名称,以及错字、漏字、衍字和有错误的标点符号等进行技术性校订和统一之外,一律照原文排录未作改动,并插入部分历史图片;为了真实完整地再现该书的历史原貌,将1938年原版作为附录影印附后,供读者研究和欣赏,并据此拟加副标题“插图影印典藏版”。

内容推荐

白水编著的《周恩来与邓颖超》是十分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1938年4月由汉口一星书店出版发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有关周恩来和邓颖超个人传记和文选的单行本图书,流落民间已经75载,本次新版系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出版。

《周恩来与邓颖超》收入人物传记、专访和个人文选(讲话)三种体裁的文章共十四篇,是最早的周恩来和邓颖超的传记作品,而收入的文选大多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与读者见面,《周恩来选集》和《邓颖超文选》中也没有收录。

本书新版还增加了150多幅珍贵历史图片,首次完整集中地展示了1938年前的周恩来和邓颖超,可谓他们从少年时代至青年时代图片之集大成,部分图片也是第一次与读者见面。

目录

新版前言

A 简体字版

 编者的话

 中华民族的伟大子孙周恩来

 周恩来先生访问记

 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

 怎样进行持久抗战?

 两个目的八个方法

 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

 目前抗战形势及任务

 中国妇女运动的急先锋邓颖超

 邓颖超女士访问记

 对于现阶段妇女运动的意见

 反对日寇侵略与中国妇女

 怎样动员与组织妇女保卫大武汉

 农村工作ABC

 给献流亡关内的东北同胞

B 1938年版影印

试读章节

周恩来先生访问记

汪衡 陈文杰

一月十二日于第十八集团军武汉办事处

本篇是文摘社记者访问周先生时的谈话记录,对于日前的抗战形势及一般重要问题有详尽的正确的分析与解答。在这失败主义的心理极为猖獗的时候,这篇谈话有仔细一读的价值。

——编者

关于现阶段的中日战争

记者问在东战场、北战场都不很顺利,武汉随时有动摇的危险,军民还不能真正打成一片,群众还不能普遍地发动起来,国际援助也没有见诸实际的今日,中国是否还能继续抗战下去?有没有胜利的把握?

周先生答可以继续抗战下去的!有胜利的把握的!

这次抗战,中国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准备,而日本则准备侵略中国已经有四十多年。在战争的初期,日本自然容易尽量发挥它准备好的长处;在军事、政治、经济、交通运输,各方面的效用都容易尽量地发挥。而中国的一切弱点,在这战争的开始,自然不可避免地都要暴露出来,不完全可以避免地在军事上要受到一时的挫折,要丧失部分的领土;因而引起一些人对于抗战到底的信心发生动摇,引起一些人生出民族失败主义的心理。实际上中国的长处还没有充分地发挥,各种有利于抗战的条件还没有充分地利用,相反的,在抗战初期还犯了一些错误。

中国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在今天,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时候,这个条件更来得重要;假使我国是阿比西尼亚①或欧洲有些国家那样大,那早就灭亡了。因为中国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所以战事愈延长,愈持久,日本的短处——兵力的不够,后方的不稳,财政的困难,军需工业原料的缺乏,国内的矛盾,国际情势的孤立等等,便愈将暴露出来;而中国的长处,中国的含蓄的力量,国际有利的条件,也还来得及发挥和利用起来。

第一:日本在这次战争中所用的兵力是不愿意超过它全国所能动员的兵力的三分之一的。现在,在中国的日军已达四十五万多,在满洲也有近十万的兵力,这样,恐怕已经超过它的兵力的三分之一了。所以在南京沦陷以后,日本正需要增加大量兵力深入我国内地的时候,它非但不能增加它在华的兵力,反而有从上海抽调一部分军队开往台湾整理兼以威胁中国南部及香港的消息。这说明了日本在这一方面的困难,是不能解决的,而且日军愈深入,这种困难也愈加增大,兵力将愈感觉单薄,后方将愈加空虚。

到现在为止,日本并没有能完成它预定的计划。在北方,除了冀东、热、察外,日军所占领的,多是一些沿铁路、公路的城市,华北五省有三百七十多个县城,它所占领的还不到三分之一。在东南的情形,也是一样:在上海,日军遭遇了出乎意外的坚强的抵抗,达三月之久;所受的损失和消耗近十万人,结果它所得的亦只是沿铁路、公路的城市。而广大的北方及沿海地区,还是在我们军队及人民手中。现在,战争不到半年,日本兵力已经如此困难;到了持久消耗下去的时候,它将怎样应付呢?日本在北方的兵力不过十个师,每个城市配置一连人已经不够分配了。这样的兵力,就是不懂军事的人也知道是不足以应付的。如果将配备人数增加到一营,那么,只是华北一地,就要三十个师,它目前在中国全部的兵力,也还不到这样多。

现在中国还保有“半壁江山”,还有半数以上的人口,巨大的物力还没有充分利用;日军前进则兵力孤单,后方则随时可受到我们游击部队的牵制。当日军更深入,战事持久下去的时候,它的困难可想而知了。同样地,在财政方面,日本是担负不了这经济的重压的;在军需工业的原料方面,它也不能解决,例如它的煤油积藏,只敷一年之用,只靠向国外购置是不行的;交通运输方面也将随着日军的深入而增加困难,我们可以随时破坏它在中国占领地区的交通线,扰乱它的运输系统;……

P7-9

序言

《周恩来与邓颖超》是十分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1938年4月由汉口一星书店出版发行,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有关周恩来和邓颖超个人传记和文选的单行本图书,流落民间距今已经75载,本次新版系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出版。

《周恩来与邓颖超》一书于1938年2月20日编辑,4月由中共地下党创办的一星书店出版发行,委托位于汉口统一街的锦章书局和汉口交通路的教育书店经销,每册实售价格为“三角”。从该书《编者的话》所言“本书付梓时,承周先生与邓女士惠赠签字近影,深为读者庆幸”,可见周恩来、邓颖超与本书编者非常熟知,此书的出版是得到他们的同意和肯定的。而他们签名赠送的照片,后来作为插图放在该书的封面上(见本书封底)。本书编著者署名“白水”,系化名,其真实姓名有待进一步查证。

《周恩来与邓颖超》一书收入人物传记、专访和个人文选(讲话)三种体裁的文章共十四篇,周恩来和邓颖超各七篇,其中人物传记一篇、人物专访各一篇、文选(报告、演讲)各五篇。

书中有关周恩来部分的篇幅主要包括:周恩来的传记《中华民族的伟大子孙周恩来》,作者为张纪一;人物专访《周恩来先生访问记》(原载1938年1月18日出版的《文摘战时旬刊》第九号),作者为汪衡、陈文杰。周恩来的四篇报告或讲演分别是:《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系周恩来1937年11月16日在临汾党政军联欢大会上的演讲,原载汉口《群众》周刊第一卷第二期)、《怎样进行持久抗战》(系周恩来1938年1月7日写作,原载《群众》周刊)、《两个目的八个方法》(系周恩来1938年1月在汉口举行的反侵略国际宣传周伤病日上的讲演,由力行记录整理)、《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系周恩来在武汉大学演讲的第二、三部分,原载于武汉《战时青年》第一期)、《目前抗战形势及任务》(系周恩来的一个报告大纲,原载《游击队》第九期)。在这四篇文章中,《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和《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与任务》两篇后来收入《周恩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12月版)。

书中有关邓颖超部分的篇幅主要包括:邓颖超的传记《中国妇女运动的急先锋邓颖超》,作者为朱韵秋;人物专访《邓颖超女士访问记》,作者为莫蓝;邓颖超的四篇文章或报告分别是:《对于现阶段妇女运动的意见》(系邓颖超1937年12月28曰在汉口的演讲)、《反对日寇侵略与中国》(原载1938年《新华日报》)、《怎样动员与组织妇女保卫大武汉》(系邓颖超1938年1月16日写作,原载《妇女生活》杂志)、《农村工作ABc》(系邓颖超1938年1月在汉口写作)、《给献流亡国内的东北同胞》(系邓颖超1938年1月在汉口写作,原载《反攻》半月刊)。

在这里,有必要对《周恩来与邓颖超》这本书当年编辑出版的历史背景作一个交代。众所周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形势更加严峻,全国抗战爆发。9月22日,也就是日本向上海发动进攻后的第四十天,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周恩来在7月庐山谈判时向蒋介石提交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指出了团结救国的必要。这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12月9日至14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八路军总部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史称“十二月会议”)。12月18日,周恩来和邓颖超随王明离开延安,应蒋介石的邀请赴武汉与国民党进行谈判,随行的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项英、博古,以及王明的夫人孟庆树。12月20日,王明、周恩来、博古与国民党代表陈立夫进行了会谈。21日晚,蒋介石接见了王明一行,并就国共两党关系、扩大国民参政会等问题进行了会谈。12月23日,王明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代表团和长江中央局的联席会议。会议决定将两个机构合并为一个组织,对外叫中共中央代表团,对内叫长江中央局,由王明、周恩来、博古、项英、董必武、林伯渠、叶剑英等七人组成,暂以王明为书记,周恩来为副书记。同时,王明还兼任党报委员会主席,博古兼任组织部部长。由于王明在武汉对国内和党内的形势做出了不切实际的判断,在长江局与中央闹独立性,“目无中央”,甚至有另立“第二中央”之嫌。用毛泽东的话说:“十二月会议后中央已名存实亡。”1938年8月,王稼祥带来了共产国际的最新指示,明确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抗日的关键,中共团结又是抗日统一战线的关键。9月15日,周恩来和王明、博古、凯丰、徐特立等返回延安参加了后来被毛泽东誉为“决定中国之命运”的六届六中全会。

正是在上述国共合作的历史大环境下,周恩来和邓颖超在武汉积极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发表了诸多团结一心抗日救国的讲演,也使得《周恩来与邓颖超》这部图书得以在国统区正式出版发行。书中收入的文章除了周恩来的《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在山西发表之外,全都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在武汉发表的有关抗战的主张、意见和言论,积极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坚持毛泽东提出的持久战的方针、政策,在国统区社会各界引起很大影响,起到了团结人民、凝聚民心、鼓舞士气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本书中涉及有关“保卫大武汉”的观点,因受当时王明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与延安中共中央的意见也有不尽一致的地方。但作为历史,我们都应该对这种真实性和局限性给予正视和尊重。

《周恩来与邓颖超》一书所收入的文章除上述已经说明的之外,绝大多数都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发表。当我们静下心来阅读,这些最早的有关周恩来、邓颖超两位中华优秀儿女的文字,引领我们穿越时空,又回到了那个血雨腥风、救亡图存、“把我们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的历史现场。他们的声音就是战斗的号角,他们的语言就是杀敌的炮火,有声有色,具体实在,不是空洞的八股;有血有肉,真情实感,不是粉饰的说教,可亲可感可敬,革命家的风范、风骨在字里行间为历史写下了壮观且令人景仰的风景。本次重新再版,除了对书中个别有明显史实错误的概念、人名、地名、时间和书刊名称,以及错字、漏字、衍字和有错误的标点符号等进行技术性校订和统一之外,一律照原文排录未作改动,比如像“通信社”、“须要”等词语均保留那个时代的风貌。同时又增补近百张历史图片。为了真实完整地再现《周恩来与邓颖超》一书的历史原貌,本次再版还将1938年原版影印附后,供读者朋友们研究和欣赏。

在新版编辑校订过程中,得到了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的审订和指导,深表谢忱。

本书原版由红色收藏家姜小平先生收藏提供,特此致谢。

由于受资料、技术和时间上的限制,编校中可能仍有错漏之处,请广大读者朋友不吝提出批评,提出宝贵意见,以期再版时勘正。  丁晓平

2013年11月于北京看云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周恩来与邓颖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白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321578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86
CIP核字 2013301230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1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8: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