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罗森编著的《第三帝国覆亡记(镜头里的二战西部战场)》共分为七章,详细解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主要是1944、1945年)英法美与苏联军队,对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作战过程。书稿中精选出的每一幅图片生动地反映了二战时期欧洲战场的细节,并且在图注文字的解释下,使得图片中所包含的意义显露出来。全书在文图的背后,折射出战争的残酷性,引人发思,体现出和平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也在具体的战争细节上突显出英雄主义情结。整体上来说,是一部图说二战历史的优秀读物。
图书 | 第三帝国覆亡记(镜头里的二战西部战场)/看历史之视觉二战影像志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安迪·罗森编著的《第三帝国覆亡记(镜头里的二战西部战场)》共分为七章,详细解读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主要是1944、1945年)英法美与苏联军队,对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作战过程。书稿中精选出的每一幅图片生动地反映了二战时期欧洲战场的细节,并且在图注文字的解释下,使得图片中所包含的意义显露出来。全书在文图的背后,折射出战争的残酷性,引人发思,体现出和平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也在具体的战争细节上突显出英雄主义情结。整体上来说,是一部图说二战历史的优秀读物。 内容推荐 《第三帝国覆亡记(镜头里的二战西部战场)》由安迪·罗森编著。 《第三帝国覆亡记(镜头里的二战西部战场)》简介: 整个二战时期的德国,完全可以用“世界上变革的最强推动力不是统治群众的科学认识,而是赋予群众以力量的狂热,有时甚至是驱赶民众向前的歇斯底里”这句话,来形容当时的德国社会民情。“信仰比知识更难动摇;热爱比尊重更难变易;仇恨比厌恶更加持久”、“不能用和平取得的东西,就用拳头来取”引导着纳粹德国想以战争的手段,让别人永远的记住它。出于“超凡的思想是不会与凡夫俗子共存的”自负心理,希特勒点燃战争引线,差点将整个欧洲燃烧殆尽。1945年5月纳粹德国投降,希特勒心中的火焰灭了。 目录 第一章 突破齐格菲防线 第二章 进军莱茵河 第三章 跨越莱茵河 第四章 穿越德国 第五章 意大利前线 第六章 消灭最后的抵抗 第七章 欧洲的胜利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第三帝国覆亡记(镜头里的二战西部战场)/看历史之视觉二战影像志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安迪·罗森 |
译者 | 付阳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40339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1 |
出版时间 | 2014-01-01 |
首版时间 | 2014-01-01 |
印刷时间 | 2014-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68 |
CIP核字 | 2013234848 |
中图分类号 | E195.2 |
丛书名 | |
印张 | 1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82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图字 01-2012-9330 |
版权提供者 | PEN &SWORD MILTARY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