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瑞芳说红楼(插图珍藏本)
内容
编辑推荐

2005-2007年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马瑞芳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马瑞芳说聊斋”共24讲。《马瑞芳说红楼(插图珍藏本)》是她研究红楼梦多年以来的全部成果的结集,在这部作品中马教授以诙谐而幽默、生动而有趣味的讲述,解析了红楼梦中许多人物、事件背后潜隐的密码,充分显示了马教授深厚的古典文学根底和精湛的红学研究造诣。

本书既是严谨的红学研究学术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通俗易懂的轻松风趣的学术随笔,它既有学术价值,又具有可读性。

内容推荐

《红楼梦》这么令人愿意琢磨,因为它是一部盖世奇书。《红楼梦》这么令人乐意琢磨,因为它写出了绝世之恋。世界上哪位小说家创造过宝黛这样“缘定三生”的大爱神话?世界上哪位小说家创造过绛珠仙子“尘世还泪”的挚爱真情?世界上哪位小说家创造过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这不是“三角恋”却趣于三角恋、深于三角恋的聪慧者心灵“捉对儿厮杀”?世界上哪位小说家能把一场优美甜蜜的恋爱跟一座封建家庭大厦“忽喇喇”倾倒的过程如此微妙、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世界上哪位小说家能把一个寻常爱情故事跟文化、伦理、甚至于大自然的风花雪月,如此诗情画意、天衣无缝地联系在一起?只有《红楼梦》。《红楼梦》是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是最妙的是宝黛之间:爱到深处永不说“爱”;情到浓时从不言“情”。天才小说家曹雪芹如何打造出这震古铄今、跨越国界的爱情魔方?

《马瑞芳说红楼(插图珍藏本)》通过对《红楼梦》小说中的宝黛爱情和贾府盛衰两条线索的梳理,一方面是从马的角度解析和重述红楼故事,一方面却又是从故事及人物活动、讲话的蛛丝马迹中探察人物的性格和真实意图;还有另一方面是探询、体会文本背后的曹雪芹的创作意图,以及小说与曹氏家族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目录

壹 情缘

 绛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三世隋缘

 薛宝钗胎里带来的热毒

 黛玉进府

 神瑛绛珠初聚首

 识金锁和认通灵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我为的是我的心”

 宝黛心灵过招

 黛玉情感波澜

 宝黛深情绵绵

 黛玉葬花

 红麝香串事件

 清虚观打醮

 不是冤家不聚头

 诉肺腑心迷宝玉

 错中错老子打儿子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薛宝钗的神圣同盟

 黛钗交好和宝黛深情

 紫鹃试宝玉

贰 命运

 秦可卿是风月人物

 秦可卿托梦王熙凤

 豪门大丧的气概排场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空排场和真情感

 贾元春点戏

 美轮美奂大观园

 探春理家

 尤二姐之死

 查抄大观园

 晴雯之死

叁 小品

 智能刘姥姥

 两宴大观园

 品茶栊翠庵

 贾府的结局

 大观园诗会

 大观园狂欢节

试读章节

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三世情缘。

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一世情缘,是神瑛侍者侍奉、灌溉绛珠仙草。林黛玉常说自己是“草木之人”,没有什么金啊玉啊的。在薛家大造“金玉良缘”舆论时,贾宝玉偏偏在梦中说“木石姻缘”。一点儿不错,林黛玉的前身是绛珠仙草,贾宝玉是神瑛侍者。他们之间就是“木石姻缘”。

有人解释“木石姻缘”是绛珠仙草和通灵宝玉的姻缘,这解释可能是受了最早的刻印本程甲本的误导。在程甲本里,那块无材补天的石头被警幻仙子派作“赤瑕宫神瑛侍者”。这样一改就把曹雪芹原意混淆了。石头是石头,神瑛侍者是神瑛侍者,“木石姻缘”是绛珠仙草和神瑛侍者的姻缘,是宝黛第一世隋缘。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第二世情缘,是绛珠仙子在“五衷内对神瑛侍者郁结着缠绵不尽之意”,一心回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这是仙女和仙人的情缘。

神瑛侍者浇灌绛珠草的结果使得绛珠草久延岁月,修炼成绛珠仙女,警幻仙子称她“绛珠妹子”。绛珠仙女是林黛玉的第二个前身。曹雪芹对绛珠仙子的描写也只有极其简单的几句。绛珠草“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话很简单,深究起来,含义却极其不简单。

绛珠仙草接受的天地精华和雨露滋养,就是大自然和中华文明的精华。最主要的是对爱的执着,爱得无畏,爱得无怨,爱得无悔。绛珠仙子“游于离恨天”外,离恨天是天的最高层,传说是悲哀气氛聚集的地方;绛珠仙子以“蜜青果为膳”,“蜜青果”用的是甜蜜的“蜜”,青涩的“青”,其实它的谐音是秘密的感情,是“秘情”;绛珠仙子饮“灌愁海水为汤”。“灌愁”中“浇灌”的“灌”谐音是习惯的“惯”,是“惯愁”,习惯的哀愁,永远的哀愁。

绛珠仙子的一游一餐一饮决定了林黛玉的性格本质,就是为爱而哀愁而痛苦,为爱而九死不悔。曹雪芹用诗意化的语言把中国古代最美丽、最聪慧、最哀愁的知识女性的特点都集中到林黛玉身上了。从神话传说中的瑶姬,到现实生活中的李清照,从楚辞里的山鬼,到戏曲小说里的崔莺莺、杜丽娘。她们都游离恨天,吃蜜青果,饮灌愁水。追求爱情在封建社会是秘密的感情,是哀愁的源泉,离限的根源。曹雪芹在林黛玉身上集中了现实和虚构的才女的才气和幽怨。林黛玉是潇湘馆的李清照,大观园的杜丽娘、崔莺莺。

这样一来,林黛玉就有两个前身,第一个前身是绛珠仙草,第二个前身是绛珠仙子,再加上贾府里的宝黛爱情,林黛玉跟贾宝玉的感情恰好是三世情:神瑛侍者对绛珠仙草的灌溉之恩;绛珠仙子对神瑛侍者的刻骨铭心;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缠绵悱恻。

林黛玉尚未出世,前身已做足了冰雪聪明、死于对爱情渴望的准备。曹雪芹对林黛玉出生的描述像一首神韵诗,有味外之味:绛珠仙草生在灵河岸上,暗寓绝顶聪明;长在三生石畔,暗寓为爱生生死死;修成绛珠仙子后,终日游于离恨天外,暗寓生活在离情苦绪中;饥则食蜜青果为膳,“蜜青”谐音“秘情”,封建礼法不容许的爱情是她性格的构成要素;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谐音“惯愁”是林黛玉个性基调。曹雪芹把古代才女和古代文学优美女性的品格,现实生活中从卓文君到李清照;虚构形象从山鬼到崔莺莺、杜丽娘,都汇聚到林黛玉身上了。P5-6

序言

曹雪芹一生就写了一部小说,一部小说倒有五个名字。哪五个名字?

《石头记》,记在大石头上的故事;

《情僧录》,空空道人改的;

《红楼梦》,吴玉峰题的;

《风月宝鉴》,东鲁孔梅溪题的;

《金陵十二钗》,曹雪芹题的。

其实这五个书名,都出自曹雪芹的构思,从不同角度说明小说的内容。空空道人是曹雪芹虚构的人物;金陵十二钗是曹雪芹写的主要女性人物;《风月宝鉴》是曹雪芹的早期作品,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王熙凤害死贾瑞,贾琏与多姑娘、红楼二尤都是《风月宝鉴》原有内容。在小说早期流传过程中,《石头记》和《红楼梦》两个书名一起存在。帮曹雪芹抄阅、点评书稿的脂砚斋钟爱《石头记》这个名字,所以传世抄本是脂砚斋评本。

所谓“石头记”,就是一块大石头上记录的故事。小说开头就叙述石头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神话故事: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炼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的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大荒山、无稽崖,意思是荒唐无稽;“青埂”谐音是“情根”,感情之根,爱情之根。这块石头如何到人世呢?《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成本有段比其他抄本都多出来的重要文字写到这个过程:在这块石头悲号惭愧时,一僧一道即茫茫大士和渺渺真人来了。他们在石头边说到红尘中的富贵,引动了石头的兴趣,要求二位大师携带它到红尘中看一看。二位大师就将石头变成扇坠样的晶莹宝玉,带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噙在贾宝玉口中进入红尘。

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

它像美国的卫星侦察仪,地面上什么东西它都看得清:

它像西方神话“跛腿的魔鬼”,能穿透房顶看到房子里边发生的事:

它像微型摄像机,拍摄下贾宝玉身边发生的事。当贾宝玉不在场时怎么办?它遥控拍摄。

曹雪芹为什么借石头说话?跟他的身世有关。“无材补天”是曹雪芹一生最惭恨的事。什么是“天”?就是封建朝廷。皇帝是“天子”,封建时代读书人以做天子门生、为天子效力为荣光,能进入仕途,才能成为“补天”之材。不能“补天”就是不能为皇家所用。曹雪芹十三岁时父亲曹烦被雍正皇帝抄家、罢官、长时间戴着重枷衙门前示众。父亲把乌纱帽丢了,曹雪芹不能再走“恩荫”做官的路。因为科举考试讲究“出身”,曹雪芹是犯官之子,也不能通过科举得功名。多郁闷!但是天才总能找到表现机会,“无材可去补苍天”,曹雪芹就幻化成一块石头,体验人生,写小说。

“石头”是把思想艺术双刃剑。无材补天的情根之石承载曹雪芹的深邃博大思想;石头叙事是《红楼梦》对小说叙事方式的重要贡献。鲁迅先生说《红楼梦》把传统写法都打破了。石头记事就是打破传统写法。中国古代小说主要采取第三人称的叙事方法,而曹雪芹创造了石头或“石兄”叙事的方法。甲成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第一回批日:“开卷一立意,真打破历来小说窠臼。阅其笔,则是《庄子》《离骚》之亚。”

《红楼梦》是曹雪芹亲自确定的小说的书名,内涵比“石头记”更丰富准确精彩。《红楼梦》红遍五大洲,华人世界家喻户晓。但有多少人认真想过:“红楼梦”到底什么意思?曹雪芹从哪儿取来的书名?

唐代诗人白居易用“红楼”形容富家闺阁。他的《秦中吟》:“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意思是:住在富丽堂皇的楼阁里的富家小姐,用金丝线绣绫罗嫁衣。“红楼”不一定是红色的楼房,而是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楼房。为什么说富家女绣的是嫁衣呢?因为白居易是把这两句和“绿窗贫家女,寂寞二十余”相对照,绿窗,指房子无任何装饰的蓬窗,住在这里的贫家少女,长到二十多岁还没出嫁,在那个时代就是老姑娘了。

将“红楼梦”三个字联起来用的是晚唐诗人蔡京,他在《咏子归》一诗里说:“凝成紫塞风前泪,惊破红楼梦里心。”

这,就是《红楼梦》书名的来历。“红楼”是富家闺阁,“梦”是作家的人生感受,曹雪芹说他是“历过一番梦幻之后”才写这本书的。古代作家写的黄粱一梦、南柯一梦是梦中得富贵、梦中当大官,是真正的梦幻。而曹雪芹所谓的梦幻,是梦幻一样的人生,指他自己的家庭从繁华到贫寒的变化,用曹雪芹的话说,这种从繁华到贫寒的变化,就是从“锦衣纨绔”到“茅椽蓬牖”,从穿腻了绫罗绸缎,吃腻了鸡鸭鱼肉,到住草房陋室,用简陋的锅灶。曹雪芹经历过跌宕起伏的梦幻人生。他的朋友说他“举家食粥酒常赊”,“卖画钱来付酒家”,而他“秦淮旧梦人犹在”,“扬州旧梦久已觉”,从家族的繁华旧梦中醒来,认真思考人生。借用自居易的诗句,借用庄周梦蝶式构思完成这部伟大小说。

书评(媒体评论)

《红楼梦》是伟大的艺术心灵创造的,这一项巨大的精神工程不仅铭记着形形色色而又含意深长的历史社会风貌,而且还向千秋万代人们的心里传送着诗情和智慧的火炬。中国可以没有万里长城,却不可以没有《红楼梦》。

——著名红学家 蒋和森

假如我们采用小说的现代定义,认为中国小说是不同于史诗、历史纪事和传奇的一种叙事形式,那么我们可以说,中国小说仅在一部十八世纪的作品中才找到这种形式的真正身份,而这部书(《红楼梦》)恰巧就是这种叙事形式的杰作。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文学评论家 夏志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瑞芳说红楼(插图珍藏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马瑞芳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工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857877
开本 16开
页数 36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8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514
CIP核字 2014096856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丛书名
印张 2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