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史记精华本/典藏
内容
编辑推荐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卷帙浩繁,全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对于普通读者的阅读存在很大的困难。鉴于此,由夏华等编译的这本《史记精华本》节选了《史记》的精华部分,精选了历史上最著名的纪传和世家,使读者能够对《史记》全书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为了便于读者阅读,本书通过翔实准确的白话译文,百余幅精美插图,用现代语言、今人的视角和标准为读者重新解读国学经典。

内容推荐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惨遭宫刑后历经十三年书写而成的。全书共约五十二万字,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史记》包罗万象,且脉络清晰,详细地记录了该段历史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并带有作者独到的点评。无论是从翔实度还是从文学性等方面来看,它都堪称难得的史学著作,被后人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并与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合称史学双壁。

由于《史记》的规模及其宏大,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阅读起来有一定困难。因此,由夏华等编译的这本《史记精华本》对《史记》进行了精选,以文白对照的形式将重大历史要点、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完整地呈现出来,便于读者对历史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为了便于阅读,本书对注释做了特殊处理,使版面更加清晰、疏朗,还对生僻字进行了反复注音。

目录

五帝本纪

殷本纪

周本纪

孔子世家

老子韩非列传

商君列传

张仪列传

魏公子列传

秦始皇本纪

陈涉世家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留侯世家

萧相国世家

吕太后本纪

孝文本纪

孝景本纪

试读章节

这时,帝尧已经年迈,让舜代行天子之政,以便观察天帝的意愿。舜就观察璇玑玉衡,调整对日月五星的测算。然后又举行砺礼祭祀上天,举行砺礼祭祀上下四方,举行望礼遥祭名山大川,遍祭群神。准备齐全了玉制的五种礼器,选择吉利的月份和时日,召见四方诸侯君长,向他们颁赐玉制的礼器。这年的二月,舜到东方巡察,到达泰山,烧柴祭天,又举行望礼遥祭名山大川。然后又接见东方各诸侯国的君长,校正历法,同他们核对季节、月份和时日,统一音律和度、量、衡,制定五种礼仪,以五种玉制礼器、三种彩缯、二种活牲、一种死禽分别作为诸侯、卿大夫、士相见的礼品。朝觐礼毕,五种玉器全部归还各方诸侯。五月,舜到南方巡察。八月,到西方巡察。十一月,到北方巡察。每到一方都像到东方那样,接见当地的诸侯君长,统一行政制度。回来后,到了祖庙父庙,举行最隆重的特牲之礼,祭祀列祖列宗。舜每五年巡察天下一次,各地诸侯则每四年朝见一次。向天下宣告自己的政令,察明各地的政绩,根据功绩的大小赏赐车马服饰。舜开始设立十二州,疏导各地的河流。他用图画的方式公布刑法,用流放的办法来减免五刑,用鞭子作为官府的刑罚,学校用戒尺作为处罚,罪犯可以用金钱来赎刑。对因偶然过失犯罪的予以赦免;对怙恶不悛的施以重刑。慎重啊,慎重啊,对于施行刑罚,一定要小心谨慎哪!

谨兜推荐共工,尧说:“不行。”便试用他为工师,共工果然放纵作恶。四方诸侯首领举荐鲧来治理洪水,尧认为不行,首领们一再恳请试用鲧,经过试用以后,不见成效,百姓依然深受其苦。三苗部族在长江、淮河、荆州一带一再作乱。这时,舜巡视回来,便向帝尧报告,请求把共工放逐到幽陵,变为北狄;把谨兜放逐到崇山,变为南蛮;把三苗迁徙到三危,变为西戎;把鲧放逐到羽山,变为东夷。惩办了这四个罪犯,天下人都心悦诚服。

尧登帝位七十年而得到舜,又过了二十年而告老,让舜代行天子的职务,向上天举荐舜。尧让位二十八年后就去世了,百姓很悲伤,就像丧失了亲生父母一样。尧死后的三年中,天下都停止奏乐以表示对帝尧的哀思。尧知道儿子丹朱不贤,不能授予他治理天下的责任,于是便破例把帝位传授给了舜。把帝位传授给舜,天下将得到好处,而丹朱一人忧愁;把帝位传授给丹朱,天下受苦,而丹朱一人得利。尧说:“总不能让天下人受苦,而仅让一人得利。”尧终于把天下传授给了舜。帝尧去世,三年的丧期结束后,舜把帝位让给丹朱,自己躲避到南河的南岸。朝见天子的诸侯不到丹朱那里,而去朝拜舜。争讼告状的不到丹朱那里,而去找舜。赞美首领的人不讴歌丹朱,而是歌颂舜。舜说:“这是天意吧!”从这以后,舜才来到国中,登上天子之位,这就是帝舜。

虞舜名叫重华。重华的父亲叫瞽叟,瞽叟的父亲叫桥牛,桥牛的父亲叫句望,句望的父亲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叫穷蝉,穷蝉的父亲叫颛顼,颛顼的父亲叫昌意。从昌意到舜已是七代。从穷蝉到帝舜,都是不知名的普通平民。

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舜的母亲死后,瞽叟就另外娶妻生了象,象骄纵不法。瞽叟溺爱后妻的儿子,时常盘算杀害舜,舜都设法逃避了。遇到有小过失,舜便接受处罚。舜恭顺地侍奉父亲、后母和弟弟,天天真诚如一,谨小慎微,没有一时一刻松懈怠慢。

舜是冀州人,曾经在历山种过田,在雷泽捕过鱼,在黄河边上烧制过陶器,在寿丘制作过各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在负夏做过生意。舜的父亲瞽叟心地险恶,母亲愚悍奸诈,弟弟象骄纵不法,都想杀害舜。舜仍然恭顺,不失为子之道,待弟弟亲爱友善。父母兄弟想杀他,却总也无法实现;如果有事找他,他却常在身边。

舜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因为孝顺闻名于世。三十岁时,帝尧询问可以重用的人,四方诸侯首领全部推荐虞舜说他可用。于是帝尧便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观察他怎样治家。又让九个儿子与他相处,观察他在外怎样待人接物。舜居住在妫水之滨,在家中愈益谨慎。尧的两个女儿也不敢因为出身高贵而以傲慢的态度对待舜的亲戚,非常懂得做媳妇的规矩。尧的九个儿子更加纯朴厚道。舜在历山种田,历山地区的人在划分田界时,都懂得互相谦让;在雷泽捕鱼时,雷泽一带的人都互让自己的住处;在黄河边制作陶器时,黄河边出产的陶器全没有粗制滥造的。他住过一年的地方,便形成了村落,住过两年的地方,便形成了城镇,住过三年的地方,便形成了都市。于是尧便赏赐舜细葛布做的衣服,又赠给他琴,为他建筑容纳粮食的仓廪,送给他牛羊。瞽叟又想杀死舜,让舜到仓廪上面去涂泥,然后从下面放火焚烧仓廪,舜就用两个斗笠护住身体跳下仓廪逃走,得以免死。后来瞽叟又让舜去挖井,挖井时,舜在井壁挖了一个通向外面的隐蔽通道。舜下到并的深处,瞽叟与象一起往井下填土,把井填实。舜从隐蔽的通道出来,逃走了。瞽叟和象非常高兴,以为舜已经死去。象说:“这主意原是我出的。”象同父母一起瓜分舜的财产,这时他说:“舜的两个妻子,也就是尧的女儿,与那把瑶琴,我收取了。牛羊和仓廪给父母。”象就跑到舜的居室住下来,弹着舜的琴。舜去见象,象愕然失色,说:“我思念你,正难过伤心呢!”舜说:“是这样,对于兄弟情谊,你还真差不多呢!”舜侍奉瞽叟,爱护弟弟,更加勤谨。于是尧便试着让舜掌管五种礼教,担任各种官职,舜都做得很出色。

P10-11

序言

经典之藏,心灵之旅

读书是一件辛苦的事,读书又是一件愉悦的事。读书是求知的理性选择,同时,读书又是人们内在自发的精神需求。不同的读书者总会有不同的读书体验,但对经典之藏,对精品之选的渴求却永远存在。

传统上,读书是求学的手段,千百年来,人类知识的传承,最重要的总是通过书籍的记载与传述。因为有了书,人类才可以文脉延续,薪火相传。西哲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因而,先贤们都把读书当作高尚而庄重的事情,赋予读书神圣、光荣的使命感。故此,韦编三绝、悬梁刺股,以及凿壁、囊萤、映雪,等等,就成了刻苦求学的典型,千百年来成为人们效法的楷模。于是,寒门学子挑灯夜读,富家子弟潜心求学,或诚心拜师,或自学成才,诸如此类的事例,就成了激励学子上进求学的传说故事而广泛流传。

书籍除了自身寓含的教化功能外,还能让人感到身心的愉悦和快乐。在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人们极力去寻找各种承载文明的载体,来填塞文化需求的饥渴。一本残破小书,可以在上百人的手中传递和阅读,看完后仍意犹未尽,不忍释卷。彼时,人们读书如饥似渴,却并无黄金屋、颜如玉一类的功利目的,有的只是内心的精神需求,读书的愉悦与快乐正在于此。仲春季节,读书间隙,推窗而立,鸟语花香扑面而来,内心深处则有禾苗拔节的哔剥之声回响;炎炎夏日,一卷在手,品茗读书,摇扇驱蚊,自然能感受到心灵的清凉和愉悦;秋风瑟瑟,听窗外传来淅淅沥沥的雨声,嘬一口酽茶,想起“风声雨声读书声”的名联,便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数九严冬,寒意砭骨,围炉夜读或雪夜捧卷,书香入腹,情暖人心,又能体验到视通万里、思接干载的悠悠遐思。

无论是求学求知还是寻求精神上的愉悦,读书都是我们的一种心灵之旅,是接受自我内心的召唤和灵魂的导引上路,让自己再次起飞得到新生的力量。变换的风景,奇异的遭遇,萍逢的客人……这一切旅途中可能发生的事件,都会在我们读过的书籍中出现,它们强烈地超出了我们已知的范畴,以一种陌生和挑战的姿态,敦促我们警醒,唤起我们好奇。在我们被琐碎磨损的生命里,张扬起绿色的旗帜;在我们刻板疲惫的生活中,注入新鲜的活力。

正因为读书之益,读书之趣,我们才对书籍本身挑剔起来。试想,灵魂之伴侣如何可以等闲视之呢?一本书的好坏,总会有无数人来品评,既有芸芸众者即兴点评,又有专家学者细心解析,然而,书籍最终的裁定者是历史而不是某一种潮流。随着时光的淘汰,留下来的经典之作渐渐走进更多人的视野,留在人们的案头,成为经典之藏。

“典藏”之作正如伴随我们的益友,多闻、博大、精彩而有趣,这样的益友,需要人们用心地品读,细心地筛选,最终把最好的“朋友”留在自己的身边。我们的“典藏”正是帮助读者挑“益友”的一种尝试,希望能把经典的、有价值的或者有趣的书籍放在读者的案头,让它们像朋友一样陪伴每一位读者走上自己的心灵之旅。

当我们打开书本,走进属于自己的心灵世界,自然能够体验那种君临一切的奇特感觉。此时心如止水,宁静安然,恰如室外无言的星月,美文佳句不期而至时,或击案称绝,或吟哦出声,甘之如饴。愿这“典藏”之作能给我们的心灵留下一块绿荫,助大家在自己的漫漫行旅中搭起一座可供休憩的风雨亭,对抗庞大、芜杂、纷繁的外界侵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史记精华本/典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汉)司马迁
译者 夏华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026830
开本 16开
页数 2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0
出版时间 2014-07-01
首版时间 2014-07-01
印刷时间 2014-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56
CIP核字 2014086652
中图分类号 K204.2-49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54
179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7: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