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郭豫适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内容
目录

方正耀 和邦额《夜谭随录》考析

张菊如 “在异国寻找故乡”的讲演

李惠明 明清小说创作真实论初探

陈大康 晚清小说与白话地位的提升

吴建国 “汤沈之争”与雅俗文化选择

钟明奇 新时期古典文学学术史研究的开拓者——郭豫适先生及其红学研究

傅惠生 论孔携道、易基本格局——《易传》语篇分析

谭 帆 术语的解读:中国小说史研究的特殊理路

张祝平 《诗义集说》中元代“股体”诗义著者考略

[韩国]金泰宽 历史小说与《三国演义》、《水浒传》

[韩国]郑沃根 《水浒传》在古代朝鲜的传播和影响

王进驹 明清戏曲小说批评中的“化身”说及相关话语

赵维国 论《三国志通俗演义》对于朝鲜历史演义汉文小说创作的影响——以朝鲜汉文小说《壬辰录>>、《兴武王演义》为考察中心

李新灿 一个被误解被丑化了的女性形象——论夏金桂

高玉海 从金陵十二钗判词的翻译看《红楼梦》两种俄译本的得失

韩洪举 “移情”、“分离”、“无形功利”:周作人小说理论的当代阐释

田若虹 《屑玉丛谈》对于《瀛寰琐记》的承续与新变

伍大福 明清通俗小说名著“双出”现象刍议

陈清茹 试论1903年小说的意义和影响

刘富伟 关于文言小说与话本小说关系的若干思考——以《聊斋志异》和聊斋话本为例

文 娟 试论近代扫叶山房的通俗小说出版

刘 畅 中国古代符瑞文化的政治功能

郭豫适 “民间文学主流论”及其他

郭豫适 拟曹雪芹“答客问”——红学研究随想录

郭豫适 索隐派红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历史经验教训——评近半个世纪海内外索隐派红学

郭豫适 王国维治学的思想和方法——纪念王国维诞生一百二十周年、逝世七十周年

郭豫适 胡乔木同志访晤施蛰存先生记

郭豫适 1976年《鲁迅全集》编辑纪事

钟明奇 博学慎思 实事求是——郭豫适教授访谈录

蒋星煜 郭豫适与红学

徐景熙 学术人生——记我的老师郭豫适先生

朱自奋 郭豫适:闯过生死关 推出《文集》四卷

何 晶 郭豫适:实事求是,严肃谨然

王意如 仁义之人 其言蔼如——我心中的郭豫适先生

郭豫适 感悟生命、时间与自由——重病后感言

郭 扬 郭豫适部分著述索引

编辑推荐

郭豫适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红学史家、文学史家,在学术界享有盛誉,道德文章堪为楷模。

纪念文集编委会编写的《郭豫适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所收录的文章有三类,一是郭豫适先生数十年间不同阶段撰写的一些文章,一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先后师从郭先生攻读博硕士的学生撰写的学术论文,一是学界时贤评述郭先生学术研究的文章。上述三类文章都是现成的已经公开发表的作品,并非为这部纪念文集专门撰稿,故收入文集时格式基本上皆依原貌,未作统一处理。

内容推荐
本文集收录的文章有三类, 一是郭豫适先生数十年间不同阶段撰写的一些文章, 一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先后师从郭先生攻读博硕士的学生撰写的学术论文, 一是学界时贤评述郭先生学术研究的文章。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郭豫适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纪念文集编委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7501485
开本 16开
页数 3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92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5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52
丛书名
印张 22.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38
168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12: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