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如晴空(禅修带你的心回家)
内容
编辑推荐

明奘法师编写的《心如晴空:禅修带你的心回家》是一本通俗、明白、实用的讲禅修的书。全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如何过好你的每一天;一场身和心的对话;禅修者的对话;禅的生命意境;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佛教与生活。

内容推荐

以慧能为代表的中国禅宗所倡导的禅修,是以“无修之修”,破除外在禅相,直显本来清净自性为特点。他们提倡把禅修落实到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中去,要人们做本分事、持平常心。在生活中直指人心,见自本性,这是佛教的根本精神。而借助于一些特殊的、外在的修行方式方法来达到自我的超越,也不失为一种可用的方便法门,所以禅宗也不是绝对排斥和否定坐禅这种形式,只是一定要用正确的禅修观念来指导,掌握正确的禅修方法去实践。

明奘法师在《心如晴空:禅修带你的心回家》一书中,对上述两个问题都做了明白的阐述。如书中指出,禅修是对治身心、解决烦恼的修行方法,而其基础全在自己,特别是自己的心,靠的是自证。更值得提到的是,作者一方面毫不讳言地说,禅修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因为各人的根基不同;而另一方面又说,禅修可以抛开宗教信仰,既适合有信仰者修,也适合没有信仰者修。这是很有启发和实际意义的禅修观。

对于禅修的方法,《心如晴空:禅修带你的心回家》也有详细的叙述,从修前的准备到修行过程中到每一个步,以及各种须要注意的问题等等。其中特别强调了禅修中“心法”的把握,尤为画龙点睛之笔。

目录

第一章 如何过好你的每一天

缘起:清凉在人间

生活禅:净心之行

禅定:探索身心的宇宙

结缘:茶禅一味

洗心:忏悔、礼敬与回归

思惟:学习生命的艺术

第二章 一场身和心的对话

什么是禅修?

有关禅修的问与答

禅修的前方便:禅修应该具备的条件

有关禅修的问与答

禅修应该调五事

禅修的心法

有关禅修的问与答

第三章 禅修者的对话

禅修的方法

禅修的障碍

有关禅修的问与答

第四章 禅的生命意境

禅在生命的本分事

禅的特色

问答部分

第五章 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

什么是禅?

怎样进入禅?

问答部分

第六章 佛教与生活

柴米油盐:关于饮食习惯的问题

春花秋月:关于情感的问题

家人有约:关于家人、亲属的问题

关于自己:关于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问题

未知世界:关于未知领域和神秘现象的问题

基本概念:关于佛教基本理论问题

法门无量:关于老师、方法和经典的问题

闲坐小窗:关于佛法传播的问题

后续:善地禅修,让生命回归本来

试读章节

佛教的四信

一般说起信佛、信法、信僧,可是我们目视耳闻的所谓对“三宝”的信心和信仰,若以正法来鉴定,则不是很智慧的,甚至带有一种迷信色彩。我们强调“四信”:第一信真如,第二信佛,第三信法,第四信僧,以此来建立对佛法的真正信心。

为什么第一要信真如?佛法与其他宗教根本不同的就是“真如”,“真如”就是“自性”。其他宗教说“上帝”也好,“真主”也好,其他的“神”也好,都说只有一个,他全知全能,安排、解决我们生命的一切,我们信仰他,死后就随他去“天堂”,不信仰他,哪怕我们在世间是十全十美的人,死后也要受到惩罚。但佛法不是这样,本师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刚刚成道时三叹说:“奇哉!奇哉!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佛陀发现的是什么?大地一切众生,皆具有和如来、佛、觉者一样的本质、特性、功能,只是因为“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我们是什么?就是“迷惑的佛”。“佛”是什么?就是觉醒的人,差别在此。打个比方:我们都是矿石,都含着纯金,只是因为没有经过加工和打造,所以我们是矿石,而不是顽石,是蕴含了真金和宝藏的矿石。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里面说:“信成就处,佛祖现成。”一切现成,真是如此!禅宗讲“不依佛法僧、不依身口意、不依心意识”,那么依什么,就是我们这个独立不倚,与觉者不二的觉性和决心来修行。修净土法门也是一样。《大乘无量寿经》中最根本的既不是四十八愿也不是其他,而是八个字:是心是佛,是心做佛。这种信仰建立起来了,尽管自己还没醒觉过来,对佛法的正法还没有圆满了解,也不知如何具体正修、正行、正实践,却已经没有什么忧虑与恐惧了。

然后,下一步信仰的是佛。在不知道真如本性的情况下信佛,很可能把佛当作教主,类似于其他教派的神,主宰我们的一切。佛不是我们的教主,而是我们的导师,是长者,充满智慧慈祥的、对生命有情有着无尽怜爱的长者。他发现了宇宙、人生真正的实相,不是假象。实实在在的法理,并不是他创造的。佛法说,世界、我们的人心、肉身、生存环境,都是缘起而来。生命本身由业力而来,生命所依存的外在空间也是由于我们的共业所感而来、缘起而来,不是佛创造的。我们对他的信仰从天上拉回到人间,他是同我们在一起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法就在世间上,同我的生命,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佛是一个大觉者,充满智慧和慈悲,谁不想身边的人都具备这种慈悲与智慧,充满对生命的怜爱,对他人的怜爱,对生存空间的怜爱。这样的态度不仅是佛教徒应有的,是所有人都应该有的。所以佛是“三界导师,人天慈父”。把佛陀推向了极乐,放在高高的天上,只成为佛教徒的专利,把他同世间隔离了,这不是佛陀的关怀。

第三个要信的是法。法,初步看就是三藏十二部,但是那只是承载、记录、传播法的工具,本身并不代表法。三藏十二部被我倒背如流,如数家珍,可也仍然仅仅是在记忆中流过,同我的生命有什么瓜葛,同我生存质量的提升又有什么关联?真正的法只有在我们的心里面,佛法的一切道理在我们心的层面接受了、理解了,然后由心推广身口二业,由身口二业再往上推,推到心念精神层面,从生活感知的层面到理性的层面,从理性的层面到悟性的层面,从悟性的层面到觉性的层面,从觉性的层面到实证的层面。这几个层次逐步的法就成为自己的,这时候我的身心的存在,所言所行自然都符合法理。

法又分次第,有正的,有偏的,有顿的,有渐的,有了义的,有不了义的。具有知识,能够了解根本教义方法的时候,要接触最了义的、最根本的,不能浅尝辄止,得少为足。要给自己提出高的、严的要求,让自己向上提升,不要停留在表面上。当然对自己来说,找到了让自己心安的法门,佛法中的安身立命之所,你已经有了入处了,从禅宗的修行上来讲你已经入佛知见了。

第四个信仰的对象是僧。僧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圣贤僧,一个是凡夫僧。圣贤僧就是我们看到庙里面的大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弥勒诸大菩萨,乃至佛陀的十大弟子:迦叶、阿难、罗喉罗、舍利弗诸类的。这些圣贤僧可能就和我们在一起,可是我们肉眼凡胎,可能与他们面对面,一起吃饭共事我们也不知道,认不出来的。因为圣贤没有统一的标准,不一定要脚踩莲花,端身正坐,手持莲茎,左手拿接引的莲台,坐下文殊菩萨的青狮,普贤菩萨的大象,观音菩萨脚下踩的鳌……这都不一定,也许昨天骂过我们的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圣贤僧我们现在很难见到,我们现在要信仰的主要是凡夫僧,就是现在能够看到的这些僧。

信“真如”,信佛,信法,信僧,这四个是一体的,它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我们心灵的问题,烦恼一旦断除,智慧就出现了,这两者是当下的、是同步的、是直接的、是没有过程的,当你体会到一些道理时而自然现前的,也就是无师智、自然智。你会体会到学佛原来是这样快乐美妙,然后才知道,佛法给了我们一个欣赏生活、拥抱生活的角度!

P60-64

序言

明奘法师把他一本名叫《心如晴空》讲禅修的书给我,说不久将由出版社 改版后 出版,希望我能为它写几句话作为序。我粗粗看了一下,感到这是一本颇有特点的、通俗的讲禅修的书,值得向对佛教禅修有兴趣的读者推介。

我平时常讲,以慧能为代表的中国禅宗所倡导的禅修,是以“无修之修”,破除外在禅相,直显本来清净自性为特点。他们提倡把禅修落实到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中去,要人们做本分事、持平常心。在生活中直指人心,见自本性,这是佛教的根本精神。而借助于一些特殊的、外在的修行方式方法来达到自我的超越,也不失为一种可用的方便法门,所以禅宗也不是绝对排斥和否定坐禅这种形式,只是一定要用正确的禅修观念来指导,掌握正确的禅修方法去实践。

明奘法师在本书中,对上述两个问题都做了明白的阐述。如书中指出,禅修是对治身心、解决烦恼的修行方法,而其基础全在自己,特别是自己的心,靠的是自证。更值得提到的是,作者一方面毫不讳言地说,禅修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因为各人的根基不同;而另一方面又说,禅修可以抛开宗教信仰,既适合有信仰者修,也适合没有信仰者修。这是很有启发和实际意义的禅修观。

对于禅修的方法,本书也有详细的叙述,从修前的准备到修行过程中到每一个步,以及各种须要注意的问题等等。其中特别强调了禅修中“心法”的把握,尤为画龙点睛之笔。

关于讨论和讲解禅修的书很多,但象本书这样通俗、明白、实用的讲禅修的书还是不多的,希望明奘法师的这本书早日正式出版,嘉惠众多的禅修同好。

楼宇烈

二○一二年十一月一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如晴空(禅修带你的心回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明奘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539295
开本 32开
页数 4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3-03-01
首版时间 2013-03-01
印刷时间 201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43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946.5-49
丛书名
印张 12.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2
140
2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0:4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