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培养有自制力的孩子(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育儿法则)
内容
编辑推荐

培养自制力从小做起;

6岁前是培养自制力的最佳时期;

日本力学专家米欣博士20多年研究结晶;

《培养有自制力的孩子(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育儿法则)》由国米欣明所著,新手父母的育儿规划课!

内容推荐

“动辄发火,不听老师的话,没有同情心,没有合作精神,不体贴人,不守规则,自私任性,暴力,不能忍耐和坚持,没有共鸣能力,容易厌倦,没有干劲,缺乏自我抑制力,也就是说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这些都是高风险孩子的共同特征。

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呢?

如何避免培养出“高风险的孩子”呢?

如何培养学习能力强、懂得父母心的孩子呢?

如何培养一个长大了工作能力强、合作能力强、有干劲的孩子呢?

如果孩子已经成了动辄发火的“高风险孩子”,父母该采取哪些有效的对策呢?

《培养有自制力的孩子(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育儿法则)》由国米欣明所著,首先从脑科学的角度为您解析自制力系统的形成过程,并将脑科学转换成实用的家庭教育方法,为广大父母解决迫在眉睫的育儿问题,给中国家庭教育带来帮助。内容深入浅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非常适合0—6岁父母和幼儿教育工作者阅读。

目录

序言

 动辄发火的孩子为何越来越多

序章

 3岁之前是培养自制力的关键期

第一部 错误的育儿方法养出自制力差的孩子

 第一章 “以孩子为中心育儿法”养出“高风险的孩子”

 第二章 太过费心地照料,养育出麻烦的孩子

 第三章 关于孩子大脑结构的基础知识

 第四章 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大脑中有自制力中枢

 第五章 脑科学与家庭教育的桥梁

 第六章 认识大脑中的自制力系统

 第七章 3岁前是打造自制力的关键期

第二部 如何培养有自制力的孩子

 第八章 从出生到3岁是重要的时期

 第九章 培养自制力从改变喂奶方法开始

 第十章 比较两种育儿法:克己育儿法和孩子中心育儿法

 第十一章 给孩子做“放弃”训练,打下自制力的基础

 第十二章 活用快感原则和现实原则,尽早教给孩子成人的价值观

 第十三章 呵斥孩子——该呵斥时就要呵斥

 第十四章 3到6岁是培养有智慧的人的关键期

 第十五章 给孩子读书听所带来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三部 如何对待自制力差的孩子

 第十六章 先看看摆在面前的现实

 第十七章 动辄发火的高风险孩子的对策

 第十八章 学习美国的“零宽容方式”

 第十九章 拒绝上学等现象的科学探讨

末章

 真正的育儿精髓是什么?

尾声

 眼窝前额皮质的作用和EQ(情商)

试读章节

从那以后经过了40年,育儿问题越来越成为深刻的社会问题,“动辄发火”的孩子在继续增加,而且趋于低龄化,现在即使在1到2岁的幼儿中也能看到很多“动不动就发火”的孩子。在日本过去30年中,“家庭内暴力”、“校内暴力”不断上演,家庭瓦解、学校教育荒废,这都是因为这些孩子存在的缘故。

现在,不去学校、不上学、闷在家中、欺负他人以及虐待儿童等严重的问题几乎淹没了家庭和学校教育,这些都是“孩子中心育儿法”养育出来的孩子身上的问题。动辄发火的孩子不仅在日本,以美国为主,瑞典、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同样发生着由他们引发的校园暴力以及过激暴力行为。

在日本,当初动辄发火的孩子们到了生育年龄,变成了“动辄发火的父母”,在家庭中滑向虐待儿童的危险。“动辄发火的孩子”在传向第二代。

放弃了“孩子中心主义”的国家

“孩子中心育儿法”到底错在哪里呢?

我想在第一部就澄清这个问题。用现在的认知神经科学(脑科学)信息来验证(演绎),也会发现这一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

了解其真相,你就会充分理解今后怎样育儿才不会失败。我相信这一点。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认知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提供的很多依据,认识到了“孩子中心主义”育儿方式的错误,反省之余,从1997年开始另谋他途,那就是教育第一线的“零宽容方式”。(参考第十八章)同时,美国家庭内的“孩子中心育儿法”也改变了方向。到现在过了10多年,再没有产生大量的高风险孩子,教育第一线也恢复了平静,学校教育质量也得到改善。

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在担任首相时,也曾强烈批判“孩子中心主义”,认为它是教育荒废的根本原因,她设立了教育水准局,以此纠正教育偏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0年前走偏的瑞典也采取了各种对策,现在都得到了改善。数年前一直为校园暴力所困的德国也在采取紧急的对应措施。

可以肯定的是,许多国家都收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传达的信息,从幼儿阶段就纠正了“孩子中心育儿法”,所以他们的“动辄发火儿童”在锐减。

P4-5

序言

养育孩子并没有什么世界标准,但是,如果不健全的育儿法流行于世界,那么给世界各国的孩子带来的影响却是几乎相同的。

近年一直流行的“以孩子为中心育儿法”使孩子们的心灵趋于荒芜,产生了大量的“动辄发脾气的孩子”。关于这一点,不只是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瑞典等发达国家也从10多年前就开始反省,努力寻求改善。在科学解决的策略上,反应迟钝的只有日本。

“动辄发脾气的孩子”也被称作“高风险的孩子”,他们的出现是引入“以孩子为中心育儿法”并且付诸实践的国家的特有现象,大都是实践以后频繁出现麻烦并发展成为重大问题。这些高风险的孩子都具有诸多}生格缺陷,严重影响学校教育和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主要性格特征是“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

那么,从本质上(或者科学上)说棘手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呢?根源在哪里,怎么样来解决呢?而值得信赖的现代“育儿基本原则”又是什么呢?我们将在本书中尽可能明确地阐述这些问题。

困惑无助的时候我们常常要回到原点。如果我们无视出发点,无视核心原则去处理一件件事情,就像在茫茫无际的森林中漫无目的地行走,没有地图也没有指南针,陷入复杂的迷宫中,永远找不到出口。

如果遵从基本原则,每个具体问题就变得易于解决。自己思考,自己判断,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也大有可能。你不再需要向他人求解,也不需要左右为难,完全可以建立育儿的自信心。

在本书中,我们从孩子的大脑发育出发,在新科学信息基础上重新考虑了现代育儿的基本原则。因为我们确信在今后的孩子教育当中,这种运用了新科学信息的应用科学特别是人类科学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高风险的孩子”常常会引发校内暴力、家庭内暴力,以及各种违法行为,有时更会对抗社会正义而发生冲动行为,如突发的伤人、杀人案件。我们要究其“冲动发火的根源”,并掌握对策。就这一点来说,正确的认知神经科学(脑科学)信息也是不可不知的。

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是否可以认为,从科学的角度讲,有些事情是绝对不能够忽视的。这些核心的真理就是基本原则,只有不脱离这些基本原则的育儿法才是真正的育儿真谛。

无论对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或者是其他的教育方式,这种不孕育“高风险孩子”的基本原则都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

本书的原版是《那种育儿经从科学上讲是错误的》(三—书房2007年版),应广大读者要求已再版多次,并承蒙河出书房新社厚意,现得以完全改版,推出全新形式的书,不胜感激,深表谢意。如果能对严重问题成堆的日本教育有些帮助,或者在育儿方面给予一些改善,本书也算尽到微薄之力,本人将感到十分欣慰。

书评(媒体评论)

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能约束自己的人,最有威信。

——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

测量一个人的力量的大小,应看他的自制力如何。

——意大利诗人但丁

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苏联作家高尔基

自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和财富。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

谁要是能把忍耐和自制作为立身行事的准则,谁就会度过无灾无祸的一生。

——古希腊学者格里大斯

孩子的自制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出生后通过训练才能获得的。自制力的训练与家庭教育、知识教育性质不同,家教严格、知识渊博的人不一定就有忍耐性。

——本书作者 国米欣明博士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培养有自制力的孩子(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育儿法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国米欣明
译者 祁焱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751906
开本 16开
页数 22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1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40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22: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