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河宸章
内容
编辑推荐

在《大河宸章》一书中,薛家柱先生以运河历史、文化为主线,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讲述了京杭大运河与拱宸桥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建筑、艺术和财富,希望能够唤醒人们对运河文化的传承以及对运河人居的关注。本书配图精美,精彩的展现了杭州城内京杭运河的风光。

内容推荐

《大河宸章》一书主要讲述了京杭大运河与拱宸桥区域的人文、历史、经济、建筑、艺术、财富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作者薛家柱作为一个久居杭州的人,将自己对运河的浓厚感情融入其间。本书通过历史资料的收集、考证到深入实地走访拱宸桥区域等方式,希望唤醒人们对运河文化的关注以及对运河人居的遐想。《大河宸章》承载着杭州人对大运河的记忆以及对大运河畔品质生活的期盼。

目录

大河交响乐:序曲

第一乐章:一条帝王河流

 吴王夫差不可一世的雄心

 秦始皇沿运河到杭州

 一代风流隋炀帝

 钱缪射潮不仅是传说

 大运河浇铸了南宋皇城

 明清大运河直通拱宸桥

第二乐章:康乾二帝水上御道

 拱宸桥犹如朝天门

 康熙河上见洋教士

 乾隆对江南情有独钟

 御碑诉说的故事

第三乐章:流金淌银拱宸桥

 河水就是财富

 消失了的粮仓

 北新关的税养肥了杭州

 拱宸桥成为运河末端重镇

 杭州唯一的租界

 拱宸桥首富

第四乐章:巾语建筑博览会

 小河直街、大兜路、桥西直街的民居

 高家花园

 桑庐

 洋关与福海里

第五乐章:拱宸桥的文化记忆

 茶楼与戏园

 盖叫天一鸣惊人

 百花齐放的舞台

 杭城最早电影院与报纸

 漕帮与青帮

 庙会与龙舟、灯节

 供奉烧火和尚的寺庙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第六乐章:旧貌新颜谱宸章

 历史和现实完美结合

 京杭大运河博物馆

 中国扇博物馆

 中国刀剪剑博物馆

 中国伞博物馆

 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

 拱宸桥,新的城市中心

 传统与时尚和谐交响

 LOFT创意园

 大河造船厂文化园

 西岸国际艺术区

 浙窑陶艺公园

尾声

试读章节

第一乐章:一条帝王的河流

在我的脑海里,我一直把大运河看做地球上一项了不起的古代工程,与世界八大奇迹相比,毫不逊色,只会更雄伟、更壮观、更令人惊叹不已。她如同地球上的一条金彩带,纵贯半个中国,飘曳在亚洲东方,飘越一千七百多公里土地,飘了两千四百多个春秋。

然而对于我,则更愿意把大运河视为一幅惊心动魄的长长历史画卷。这长轴历经的年代太久远,画轴的卷首不是今天,也不是昨天、前天,而是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时代。

大运河这一惊世伟业,跟历代帝王大有关联,最初始于华夏大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春秋战国时代。

吴王夫差不可一世的雄心

不少人提起京杭大运河,总说是隋炀帝开凿的,离今天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其实,运河的开凿远远不止这个年份,她最早开凿于春秋时期的公元前486年(周敬王三十四年),是那时候称雄长江三角洲的吴国国王的旨意。当时,吴王夫差开凿了从江都(今扬州)到末口(今准安)的南北水道邗沟,这一段河道的开凿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应该说是我国最早的南北大运河。

那个年代,正处于春秋末期(公元前5世纪),那时候并没有“大运河”的名称,正式叫做“运河”这一名称是在北宋之后。在春秋时期,由人工开凿的河道均比较狭窄,叫做“沟”,如邗沟、鸿沟;或叫“渠”,如灵渠、漕渠;稍宽的才称做“河”,如五丈河、江南河等。

吴王夫差开凿的不叫运河,而称为邗沟,那么,他为什么要开凿这条邗沟呢?那是当时形势所致:吴国为了北上伐齐。

春秋战国,列强争霸,南北七国都想争当中原霸主。金戈铁马,遍地旗戟,合纵、连横等战略战术,各显其能。当时,南方的越国(所在地浙江)在公元前492年的夫椒之战中被吴国(所在地以江苏为主)打败,只得兵败求和。

越王勾践带着王后及大臣范蠡作为人质去吴国,就是走水路,登船横渡钱塘江,从吴越当时的运河“百尺渎”乘船去吴国的国都。离去时,勾践的夫人曾经在百尺渎的航船上,含泪写下慷慨激昂而又悲凉的诗歌。

在吴国当了几年囚徒,越王勾践只得忍气吞声、忍辱负重,住马厩、扫马粪。回到越国之后,他就卧薪尝胆,奋发图强,准备复仇,发誓一定要东山再起,打败夫差这个死对头。

当时鲁国(所在地山东)也比较弱小,而齐国(所在地以河南为主)比较强大。

出生在山东曲阜的大儒孔子,为了保卫自己所在的鲁国,就派得力的弟子子贡南行前来进见吴王,想说服他别攻打鲁国。

子贡到吴国后,对夫差说:“夫救鲁,显名也;而伐齐,大利也。”

吴王告诉子贡,他正准备去一心讨伐死对头越国,无心伐齐。

子贡连忙劝说:“伐小越而畏强齐者不勇,见小利而忘大害者不智。”他表示愿意去说服越王,对吴国永远称臣,让吴王一心去北方伐齐。

就这样,子贡来到湘湖的越王城山。勾践已在此卧薪尝胆多年,表面上对吴王似乎十分顺从,其实日夜想复国图强。子贡帮他分析了形势,提出了如何应对吴王的策略,越王勾践听后内心大悦。

后来子贡又去了吴国,对夫差说:目前勾践正自顾不暇,暂时没有侵犯吴国的企图。夫差一听,以为这一来再无越国的后顾之忧,就同意子路的主张,决心北上讨伐齐国。

于是,夫差调集大量民夫,从当时吴国所在地扬州,向东北方向经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开凿了一条沟通长江、淮河的水道——邗沟(今为里运河),作为运送兵员粮草之用。邗沟全长一百七十公里,因途经邗城而得名。邗沟把长江水引入淮河,这就是中国最早的运河,成为整条京杭大运河中修建最早的一段。

邗沟开凿的第二年,吴军就沿着新开凿的运河北伐,夫差率领九郡之兵,沿着邗沟北上,大败齐军于艾陵。

又过两年,夫差再次北上,大会诸侯于黄池。此后自淮入泗、自泗入沂,夫差又命令吴军将士将沿途不相连的水道逐一凿通。

这条东自今江苏沛县经山东单县、曹县及河南兰考、封丘等地,而西达济水的河道,历史上称为黄沟。这一来,由江南到中原各国的水道,已基本上全面开通。

即使这样八面威风,吴王犹感不足,一心欲称华夏霸主,欲再攻打晋国。没想到这一下他却被胜利冲昏头脑,遭到晋人的顽强抵抗与袭击,吴军损失十分惨重。

远在南方的勾践听到这一好消息,认为复仇的机会终于来了,就决定渡江去袭击吴国。

伐吴战争整整进行了三年,吴越逐鹿于江浙平原水乡。最后,不可一世的吴国被越王勾践打败了,夫差只得饮恨自尽。

据说勾践送给夫差的倾国倾城大美人西施,此时跟着灭吴战争中居功至伟的大臣范蠡,乘着一叶扁舟,沿着邗沟北上,出现在山东一处叫定陶的地方,消遁于江湖。范蠡弃官经商,频繁地往返大运河上,后来成为大富翁。

早在春秋时期,山东定陶就是著名的货物流通、交易的地点,“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

范蠡经商的念头可能同运河有关。因为他不仅看到运河对军事大有用处,还看到运河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运兵打仗不可能天天发生、年年持续;而运河里三百六十五天从早到晚、南征北战的船舶运送的都是粮食、丝绸、茶叶以及衣食住行必需的各种货物,这些货物就能换取金银财宝。

从此,财神爷就叫陶朱公,那就是范蠡。当然也有一种说法:说范蠡与西施隐居在浙江东钱湖,在明州经商成为大富翁。民间老百姓都把范蠡奉为财神爷,谁想发财就朝他磕头烧香,年年岁岁祭拜。

如今,邗沟遗址仍位于老扬州的北郊,中段有明清时代修建的“邗沟桥”。

这是最早的运河。在此之后,凡是主要供运输用的人工河“沟”、“渠”,才被人们看做是“运河”,因为这河主要用来运人、运货物。

P3-7

序言

大河交响乐

要真正让我写一部《大河宸章》史诗般的作品,我这个老作家、老杭州也开始感到笔力有些单薄、苍白、枯涩。

一条河流,往往是一片土地、一段历史、一个民族、一种文明。

河流,能给人们以生命之水,除了饮用,还用来浇灌禾苗、树木、田地。

河流,解决了人的交通之便,又带来运输之利。

河流,流来了粮食、金钱、财富,也流来了幸福与美好的生活。

世界上大多住宅、村舍、市集都是临河而建;世界上多数乡村、城镇,也因河而兴。如北宋汴梁的《清明上河图》,就形象地勾画出因河而兴的都城繁华风貌;再如纽约的密西西比河、巴黎的塞纳河、伦敦的泰晤士河、柏林的莱茵河等,全都哺育了世界上富饶豪华的大城市。

纵览中国版图上的几条主要大河,由于西部是高原、东濒太平洋,呈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大自然的河流都是东西走向;而南北向的自然水系就相对较少,造成了南北向的交通困难。因此,只有开挖人工河流,解决南北方向的水上交通,才能拓宽广大民众的民生出路。

一条自北而南的京杭大运河,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诞生了。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作,也是艰苦勤劳的中国人为了民族的生存而创造的一项不朽工程。

现在,我们完全可以自豪地发问:地球上,有哪一条人工河流,能像中国京杭大运河那样滔滔不息、不舍昼夜地流淌了两千四百多个春秋、穿越长达一千七百多公里的土地?世界上又有哪一条人工河流,能同京杭大运河那样,负载一个泱泱大国、数亿人口的生存资源、经济血脉以及整个民族的繁衍与发展?

京杭大运河,这条地球上最早开凿、规模最大,又是线路最长的人工河流,与万里长城一样齐名寰宇,她被世界公认为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的不朽杰作。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两大人工创造之一。她以时空的宏阔和历史的悠久,令中外人士叹为观止,赞为奇迹。她是一条极具历史厚重感的苍茫大河。

大运河,如同一条金扁担,一头挑着北京,一头挑着杭州,挑起了难以估量的华夏财富和文明。她从北到南,穿越了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组成半个中国“丰”字版图。犹如红线串珠一般,她连缀起北京、天津、济南、扬州、镇江、无锡、苏州、杭州等中国最富饶、美丽的城市。

大运河,是中国历史的见证,是保存中国古代灿烂文化最丰富的长廊、博物馆与百科全书。运河长长的流水缓缓地流淌,波涛节拍应和着中华民族古老悠远的文明,数以万计的橹桨,不光摇出了金银财富,也摇出了文明的亮片。运河两岸的那些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田野阡陌、垂杨绿柳,是那样婀娜多姿!早在元代,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乘着航船沿大运河一路到达杭州,从内心深处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啊,这是世界上最华贵美丽的天城!”

从古到今,有那么多帝王与文人学士循着这条大河而来。他们就是向往这“人间天堂”,向往这“世界上最华贵美丽的天城”。

大运河本身就是两千四百多年来遗留下的中国历史文物。她那长长的流水里,沉留下太多太多的历史文化积淀。运河上的桥梁闸坝、雕塑石刻、文字图案,岸上的亭台楼阁、寺庙庵堂、民居建筑、长街短弄,以及历史传说、歌谣图画、风物掌故、民风民俗等,都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

大运河这世界最宏伟的古代工程至今还活着,滔滔流水至今还在流淌,河上运输仍然日夜繁忙,仍在为社会创造难以估量的财富。

京杭大运河是哺育杭州成长的“母亲河”,是维系杭州城市命脉的“生命河”,对杭州市的经济与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杭州市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大运河在杭州境内全长39公里,由北向东贯穿了余杭、拱墅、下城、江干四个区。运河交通孕育了杭州,水运带动了杭州经济,水网灌输了杭州市井街巷,使杭州成为历史和文化独领风骚的东南名郡。

如果说西湖以其天下独特的秀丽使杭州成为“人间天堂”,养成了杭州城市与人民优雅的气质,那么大运河更可以说是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哺育与影响着这座水乡城市。

大运河是一部杭州的编年史,她记录了杭州士官百工的民生原味、白墙黛瓦的老宅风情;大运河也是一部杭州的教科书,叙述着这座城市的发展脉络、无数百姓的生存之本。 杭州拱宸桥,是大运河南方的终端,也是大运河起讫点,京杭大运河在这儿打上了一个圆满的金色句号。大河交响乐演奏到这儿成了华彩乐章高潮部分最辉煌的终曲。

拱宸桥地域最后12公里的大运河,宛如一条灿烂的银链,串起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成为拱墅区独特的区域资源和宝贵财富。

在这大运河终端入口处上,架设着一座气势恢弘的上百年的三孔古桥梁——拱宸桥。拱宸桥是大运河进杭州城的标志。拱宸桥本身就是一座高大丰碑、一座纪念物,也是一个图腾、一种符号。

拱,是朝拜之意;宸,是皇帝居住的宫殿。拱宸桥,就是拱起双手恭迎前来此地的帝王,也意味着恭迎前来此地的达官富贾、才子佳人。据史料记载,无论是公元前492年越王勾践去吴国当人质,还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今绍兴),以及后来清代的康熙、乾隆都是经拱宸桥区域踏上杭州的土地的。

拱宸桥地区,自古便是一块充满帝王之气的土地。

拱宸桥地区更是一块流金淌银的黄金土地。历史上,拱宸桥地区是一片繁华的商业区域。京杭大运河从北进入杭州,每天数以百计的舟楫来来往往,这一带在古代就形成了有名的“北关夜市”。昔日,船只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进入拱宸桥,就意味着融入杭城这块繁华之地。千百年来,由于大运河的流通,拱宸桥地区早就店铺林立、街肆纵横、商贾云集,成为大运河南端的水陆交通要道、一个重要的码头、一个商业的重要市集、一个江南的河畔重镇。

随着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来到,随着商业、交通的繁华,文化也必然兴旺发达。文人学士、书画名家、演艺奇人纷至沓来。文化业、演艺业、娱乐业、休闲业、服务业也跟着繁荣昌盛。千百年来,拱宸桥地区已留下不少名胜古迹,积淀下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拱宸桥,因其地理位置的优越而闻名于世,是杭州一张闪闪发光的城市名片、一个响当当的城市品牌。千百年来,曾经出现过多少高墙黛瓦、深宅大院,此起彼伏,鳞次栉比,留下了不少格局迥异的中外风格的建筑物,形成运河人家独有的建筑风采,奠定了杭州城市格局与品位,拓展了杭州城市地域与档次,繁荣了杭州经济,丰富了杭州文化。这儿,有太多的荣耀、财富与文化。

近十多年来,随着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六次推出新运河,拱宸桥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次推出新运河,这条人工河流最南端的拱宸桥都会发生一次脱胎换骨的蜕变,更好地展现运河的价值。 拱宸桥,这是运河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管是乘船、徒步、骑行、小坐、乐居,你都能欣赏到无可比拟的古典与现代之美。拱宸桥下大运河波澜不惊地缓缓流过,朴素而大气地讲述无数岁月里的故事。正如一篇散文所说:你可以在拱宸桥赏春花、观秋月;在这里看龙舟、逛庙会;在这儿尝美食、品民俗;更可以坐漕舫、赏夜景,品味大师的建筑与灯光手笔……大运河为我们展现流动的中华文明,休闲的天堂画卷,让外国人领略“很中国”,中国人感受“很杭州”,年轻人体验“很时尚”。

拱宸桥,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也是一块富有希望的土地。谁来到这里,细细品味,就如同畅饮一坛埋在地窖的杭州陈年老酿,越来越使人陶醉,越来越令人回味无穷,从而在这儿扎根安家,不愿离开。

这是一处活着的遗产,这是一段流动的历史,这是一段流芳百世的古代工程奇迹。千年古城杭州兴于运河,灿烂的运河文化惠泽杭州,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的推进,运河发挥着独特的环境优势,子孙后代都能享受到她的滋养。

后记

拱宸桥,是一座辉煌的建筑物,也是一座历史纪念碑。她代表着一片神奇的土地,也代表着一部宏伟的史诗。

早晨,满河朝霞,灿烂如锦;夜晚,灯火楼台,华灯齐上。如今的拱宸桥河边,在浓郁的生活氛围中,随处可见古街、公园、遗迹与现代建筑并存。不管白天还是夜晚,不管在船上还是在岸上,都可以观赏拱宸桥大运河两岸的美景;不管在岸边公寓阳台上休憩,还是在运河边游步道漫步,都可以享受天堂般的美丽与精致。

修复滨水的生态系统,改善运河两边的生态环境,让运河水更清澈、空气更清新、环境更清静,构建杭州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人居环境,为“蓝天、碧水、绿地、安静”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运河的水上巴士已于2007年开通,设有武林门、信义坊、拱宸桥、艮山门四个站,和中北桥、大关两个点,共六个埠头。仲夏夜,还开放了漕舫运河夜游活动,让广大游客、市民在凉风习习的游艇上,欣赏波光粼粼、万家灯火,欣赏星光月色,享受温馨的美好时光。

大运河不光要让海内外游客觉得白天很美,可以畅快观赏、游览,也要让游客感到夜晚很美,夜游同样宜人。曾规划过巴黎塞纳河夜景照明的法国著名照明设计师罗杰·纳博尼(ROGER NARBONI)先生亲自主持了运河亮灯工程。灯光唤醒了在黑暗中沉睡的运河,加上河畔青石码头、园林水景,构成了一幅灿烂的运河夜景图。在大运河的流水波动中,随着四季交替,灯光会发生变幻,营造出波光粼粼的美丽倒影,似一幅充满江南风韵的水墨画,呈现玉宇琼楼、天上人间的胜境。

今天,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不仅实现了还河于民,更成为京杭大运河综合保护的典范之作,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的目标也正逐步实现。

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正在恢复与重建古都的辉煌,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在这里交会,雍容华贵的运河生活将谱写出新的宸章。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京杭大运河已流淌出千年辉煌,她定将流向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2011年2月底写于钱塘江边

6月完稿于拱宸桥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河宸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薛家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3932244
开本 16开
页数 12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57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42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60
18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4: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