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2007年卷)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作者刘守华、白庚胜)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合办,具体编辑工作由华中师范大学民间文学教研室承担。《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2007年卷)》编选工作在刘守华教授、陈建宪教授的领导与组织下,由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民间文学教研室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们共同参与编撰。

目录

主编寄语

第一编 总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

 一 研究概述

 2007年民间文学研究述评

 二 论文选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文化生态保护区问题刍议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三题

 “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作为概念

 中国社会主义新民间文艺学理论初创时期的苏联影响

 三 论文摘要

 论新一次民间文学的普查、申报与保护

 筵席与民间口头文学

 民间文艺提高创新要处理好的几大关系

 母题:他者的言说方式

 内容与形式:再读汤普森和普罗普

第二编 神话研究

 一 研究概述

 2007年神话研究述评

 二 论文选载

 再论新神话主义——兼评中国重述神话的学术缺失倾向

 盘古国文化遗迹的实证考察——盘古神话来源问题研究之四

 “夸父逐日”神话新解——从“入日”一词的训诂说起

 实体与灵魂的转换——南方民族动植物祖先神话萌生的心理因素

 论炎帝称谓的诸种模式与两汉文化逻辑

 三 论文摘要

 鲧禹创世神话类型再探

 《山海经》《楚辞》鲧神话差异的文化成因

 再议廪君与向王

 壮族稻作神话群与民族生态审美叙事

 神话何时是“神圣的叙事”——与杨利慧博士商榷

 台湾原住民神话研究综述

 图腾崇拜对人类审美心理的培育

第三编 史诗研究

 一 研究概述

 2007年史诗研究概述

 二 论文选载

 史诗《江格尔》研究新进展

 人本主义二重奏——人本主义视阈下的《格萨尔》史诗

 乔坎·瓦利哈诺夫及其记录的《玛纳斯》史诗文本

 探寻创世史诗研究的新路径——以《梅葛》为中心

 三 论文摘要

 史诗研究与非文本诗学

 玛纳斯奇萨特巴勒德·阿勒及其演唱的史诗

 蒙古族史诗《江格尔》与古希腊《荷马史诗》英雄形象比较——以江格尔与阿基琉斯为例

 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母题探析

 《格萨尔》史诗流布格局

 分析[韩喜玉](199)

第四编 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研究

 一 研究概述

 2007年民间传说与民间故事研究概述

 二 论文选载

 民间传说文化意蕴的二重性

 源于行业传说的志怪小说《千日酒》

 一位中亚穆斯林笔下的中国传说故事与民间信仰

 《贤愚经》与中国民间故事

 佛经《昆奈耶杂事》中之智童巧女故事及其流传

 流传在上海的陆沉传说

 类型:民间故事的存在方式——读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问故事类型研究》

 故事类型研究的中国意义——读祁连休先生《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

 阿卡琉斯的愤怒与孤独——祁连休著《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读后

 三 论文摘要

 “刘三姐”作为象征符号的演变与重构

 民间故事的语法研究——为了现在民间故事的传承

 “牛郎织女”传说新探

 中日民间目连故事及目连文化比较

 岭南黄大仙考辨——以罗浮山野人传说为中心

 蒙古族民间传说研究概

 况与存在问题

 土家族白帝天王传说的多样性与多元文化的融合

 望夫石传说古今流传考

 叠进故事初探

 《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笔谈(292)

第五编 民间歌谣及叙事长诗研究

 一 研究概述

 2007年民间歌谣研究概述

 二 论文选栽

 当前原生态民歌问题研讨述评

 “花儿”牡丹程式探析

 客家山歌文化渊源新论

 佤族民间音乐文化传承中的积极因素

 西北花儿的研究保护与学界的学术责任

 歌与唱:民间文学的文本分层与意义间隔——以湘南瑶族的“冈介”活动为例

 三 论文摘要

 情感与欲望之间——论“花儿”情歌的基本文化特征

 民歌传统的承继与断裂:以黑衣壮婚礼为例

 论南朝乐府民歌的商业特征

 民谣类短信的语言特征及其文化观照

 歌谣学运动的代表性成果——评钟敬文先生的客家山歌研究

 寓庄于谐入木三分——浅析渝西时政歌谣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土家民歌“□儿调”衬词破译

 论土家丧葬歌的终极关怀

 浅析侗族民歌的现代传承——以龙胜银

 水侗寨第101代寨主吴金敏为例

 “《诗经》没有楚风”论释疑——兼论《诗经》中没有民歌

第六编 民间说唱与小戏研究

 一 研究概述

 2007年民间说唱与小戏研究概述

 二 论文选载

 “倒喇”考论

 满族传统说唱艺术“说部”的重现——以对富育光等“知识型”传承人的调查为基础

 满族说部的传承与保护

 闹节——山东秧歌的仪式性与反仪式性

 仪式操演建构了民间小戏的表演场域——以一次葬礼中祁太秧歌演出为个案

 作为一种集体表象和过渡仪式的鲁南春节秧歌

 三 论文摘要

 从宝卷到善书——湖北汉川善书的特质与魅力

 从民间传说的视角看皮影戏的起源

 “满族说部研究”座谈会纪要

 南戏中的狂欢情结——巴赫金文本理论视域下的南戏

 土族纳顿面具舞解读

 章哈与孔雀公主故事在滇南傣

 泐人区域流传的关系

 最早以“宝卷”命名的宝卷——谈《目连救母出离地狱生天宝卷》

 梁祝戏曲情节传承变异性探微

 明末、清及近现代北方的民间念卷和宝卷

 山东、江苏傩文化区和蒲松龄记述的“巫戏”、“巫风”

 巫事活动·土司制度·歌舞天赋——新论壮族末伦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吴歌中“绣”的文化阐释

 雁北鼓吹乐艺人的“黑话”

第七编 动态与信息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07年大事记

 近20年来日本民间文学研究概述——以有关中国的研究为主

 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研究生毕业论文一览表

 2007年民间文学新书目

 2007年民间文学研究论文索引

编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2007年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守华//白庚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245506
开本 16开
页数 5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53
出版时间 2010-12-01
首版时间 2010-12-01
印刷时间 201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77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7-54
丛书名
印张 33.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60
18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8:0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