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书感悟收获--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内容
编辑推荐

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读书,可以摆脱愚昧,豁达心境;读书,可以启蒙心智,完善人格;读书,可以更新知识,超越自我,将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才能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201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将《读书·感悟·收获》(作者焦时俭)作为对党的献礼是非常有意义的。

内容推荐

《读书·感悟·收获》(作者焦时俭)作为《读书·智慧·人生》、《读书·探索·发现》两本书的延续,对于深度激发和尽情释放教职工的读书热情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201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将《读书·感悟·收获》作为对党的献礼是非常有意义的。

目录

文学鉴赏篇

构建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读易卜生《人民公敌》有感

摇荡性情的诗意——读《叶嘉莹说汉魏六朝诗》有感

大观楼长联与《沁园春·雪》

神圣的光环与桃色的花边——“子见南子”与孔子的经典形象及其艺术演绎

花落一地,散落成歌——读《边城》想到沈从文先生

读《达·芬奇密码》感悟和谐理念

母女的至爱亲情文化的交流变迁——从母女关系的角度解读《喜福会》

前沿创新会通——读《新出简帛与古文字古文献研究》

谁不爱读屠格涅夫

再论哈姆雷特延宕之根源:人文主义的历史局限性

女性多声部与多元混融手法生成的绝唱——评安吉拉·卡特的《马戏团之夜》

创作读不尽的好人生——读《欧美小说史话》感想

情感随笔篇

生命里没有角落——读李娟《阿勒泰的角落》

有感于《生命的盐》

平凡男女尴尬人生——读陈蔚文《葵花开》

守望传奇——读《唐传奇》

“跨界”的交响——我读《跨界一何广庆视觉艺术实践》

荒塬响起的人性挽歌——读《喧嚣荒塬》有感

有憾,然而凄美的爱情挽歌——读《山楂树之恋》有感

山楂恋歌

追寻的不光是记忆——读《镜中爹》有感

爱情,因纯真而永恒——读金河仁系列作品有感

《宠儿》的读书笔记

永远的边城——《边城》读后感

知足是福——有感于《老大的幸福》

永远的“马扎”——有感于《马未都说收藏》

想起那年那月读雷锋——读《雷锋的故事》有感

读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有感

人生启迪篇

不仅仅是感动——《当幸福来敲门》读后感

江姐精神给当代女性的启示——读《红岩》有感

读《于丹<论语>感悟》

用全新的视角观察世界——值得用心阅读的《小趋势》

《简爱》读后感

读童话故事有感

灰色的天空与多彩的世界——读《于丹<论语>心得》

不一样的童话——读《小王子》有感

别把灵魂抵押给魔鬼——读《幻灭》有感

减法人生——读《月亮与六便士》有感

公平的正义——读罗尔斯《正义论》有感

读《论语》偶感

《人性的弱点》读后感

只为我的青春我做主——读《我的青春谁做主》有感

不朽的形象——简·爱

读《庄子·渔夫》有感

幸福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读《幸福的方法》有感

浮石和他的《青瓷》

我们需要这样的捐赠——读《给捐赠者另一种回报》

《红岩》读后感

看《潜伏》谈感想

岗位创新篇

溯教育异化之根源求教育发展之真谛——从教育视角透视《儒林外史》

孔子的教育思想对高校专业教学的启示

服务礼仪在会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读《礼仪金说》有感

不虚度此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

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读《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有感

《卡尔·威特的教育》读后感

当我们手中有块玉——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有感

董明珠:行棋无悔的铿锵玫瑰——读《行棋无悔》有感

怎样走向成功——有感于谭浩强教授的成功之路

文化自觉薪火相传——《三峡民俗风情概说》简评

“生活即教育”——读《陶行知教育名篇》

浅析毛泽东关于工作方法的一个重要思想——读《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有感

《建国大业》观后感

读《每天进步一点点》有感

做立即行动的罗文——读《把信送给加西亚》有感

编后语

试读章节

久慕大观楼“古今第一长联”。2008年,有幸来到昆明,正瞻仰间,只听得旁边的一位本地导游在向客人介绍长联,对长联也是敬慕备至。为加深客人印象,他说,毛主席的《沁园春·雪》基本上就是抄袭长联。《沁园春·雪》也是我非常喜爱的一首词,只是从来没有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过。这里试着赏析,就正于方家。

清康熙年间,在昆明城西南滇池之滨建成的三层方楼,乃前明沐氏花圃旧址。登楼远眺,海阔天空,烟波山色,洋洋大观,号称大观楼。同时建成了楼阁一群,远浦遥岑,风帆烟树,引来无数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画,并写下许多联额、名作。其中清代孙髯翁所撰长联,共180字,对仗工整,韵味悠长,被称为“古今第一长联”。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芒芒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上联写滇池风物,见景生情,传情人色;下联记云南历史,咏史兴叹,由景悟空。全联180字,抒情叙事,层次分明,意境高妙,气势磅礴,议论精到,对仗工稳,实不愧为“古今第一长联”。

上联着眼一个“看”字,描绘了一幅颇富滇池风物特色的风景画。作者登临楼上,映人眼底的是那茫茫广阔无边的滇池,作者披襟岸帻,逸兴瑞飞,看到的是大观楼四面的景观:远观东边的金马山如奔驰的天马,西边的碧鸡山如翱翔的凤凰,北边的蛇山如逶迤的长蛇,南边的鹤山如挥动的白练;近看那一处处螃蟹和海螺状的岛屿沙洲,摇曳着如少女鬟髻鬓发般多姿的杨柳;还有那宽阔的浮萍面上和广袤芦苇丛中,点缀着些毛色缤纷的水鸟,照映着云天红霞。这里,作者不仅感慨“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更慨叹“莫辜负”了那四围飘香的稻谷,波光万顷的晴沙,六月盛夏的荷花和三月春风中的杨柳。作者通过写景抒情,描绘出一幅声色俱佳的美丽图画。

下联着眼一个“想”字,发思古之叹。面对无边美景,注到“心头”的是“数千年往事”,联想起云南风云变幻的历史,发出了“滚滚英雄谁在”的感慨!作者想到:汉代凿池训练水军,唐朝立柱勒记功德,宋人挥玉斧置之疆外,元人又跨革囊而来重理山河。这些所谓的伟业丰功,虽然费尽了滚滚英雄们的移山心力,却是“卷不及暮雨朝云”,都付与了苍烟落照。所赢得的不过疏钟渔火、秋雁清霜。真所谓诸法无常,性起缘空,就像《山坡羊》里说的,“兴,都变作了土;亡,都变作了土”!怎不令人为之感叹!

《沁园春·雪》

毛泽东同志的词《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最早发表于1945年1月14日重庆《新民晚报》上。这首词意境雄浑,气势磅礴,胸襟豪迈,感情奔放,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

上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下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词的上阙写北方雪景,引出“江山如此多娇”,下阙评历史人物,发出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上下浑融一气,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上阙着眼的是“望”,在“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作者望到了“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在“惟余莽莽”、“顿失滔滔”中也望到了“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还望到了“欲与天公试比高”,更于千万里冰封雪飘中,望到了雪后的“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极写北国江山雄丽。

下阙写的是“惜”,江山如此多娇,自然引无数英雄竞相对她“折腰”。“惜”秦皇汉帝、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无数英雄”,有的“略输文采”,有的“稍逊风骚”,有的“只识弯弓射大雕”,未免不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以此作结尾,是说试看今天的“风流人物”是如何的文采,如何的风骚,如何文武双全,更足以匹配这多娇的江山。

作者面对北国风光,思绪万千,惜曾风云一时的英雄们,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一个个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骄子们“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俱往矣”三字,将历史上的英雄一笔带过,转向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今朝”的风流人物必将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这种坚定的自信和抱负,是作者思想的升华,是全词主题的深化。

大观楼长联与《沁园春·雪》都是诗词瑰宝,都曾经成就过一段文坛佳话。两作之出,都曾经遭到围攻、篡改和恶意摹写。孙髯翁长联一出,俗唱纷纭。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也是一经发表,蒋介石即授意国民党宣传部门掀起了文字“扫荡战”,先后发表了二十多首“和词”进行围攻。但两作都以其非凡的艺术魅力成就了自己的地位。

粗看两作,行文颇多相似之处。上半部分都是“看”是“望”,写景抒情,下半部分都是“叹”是“惜”,借史抒怀。细细体味,大不相同。

第一,因为文体的不同,表现手法迥异。孙联是为楼而写,联以写楼,故都是实写。作者的“看”是真看,其所看到的东南西北,看到的蟹屿螺洲、萍天苇地,即便是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也都是目力所及,真能看到。作者之“想”,也是真想,想数千年往事,想汉唐宋元,想所在皆空,不过是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词乃诗之余,诗所以言志。毛词的“望”并不是真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也许可以望上一望,千里、万里,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只能是想望,“欲与天公试比高”更是无从望起,至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就只能是展望了。“惜”也不是真惜,惜的只是秦皇汉帝、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无数英雄”,有的“略输文采”,有的“稍逊风骚”,有的“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就是可惜了,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直抒作者豪迈风流的胸臆,更是与惜毫不沾边。P8-13

序言

三峡大学工会在教职工中开展的“读好书、写实感”读书征文活动至今已完成三轮,历时八载。

“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需要有相应的机制和手段加以引导。“读好书、写实感”读书征文活动在积极响应上级工会号召的基础上,立足高校教职工的特点,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探索,锐意创新。通过全校工会干部和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这项工作已成为我校颇具特色的“创争”品牌,受到了上级工会与学校党委的充分肯定,亦因其“切合实际、量身定制、贴近基层”的特点,所以每一轮都得到了基层工会的积极响应和教职工的踊跃参与。

今年年初截稿的第三届读书征文活动历时两年,先后收到征文百余篇,本书收录了其中经专家评选出的60余篇优秀作品。这是一本充满书香与温暖的书,作者们来自三峡大学的教研、管理、后勤等不同岗位,他们笔下的作品风格多样、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有的博古通今,有的深中肯綮,有的真挚感人,有的朴素直白,真实反映了我校教职工好学向上的精神风貌。本书汇集了读好书的轨迹,记录了新时期的思考,展示了阅读者的感悟与收获。

2011年4月23日,我们迎来了第16个“世界读书日”。爱读书的人是幸福的,读书可“明心、博识、致用”。书籍作为知识的源泉、智慧的海洋,带给读者的滋养有力且绵长。读好书如交益友,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读书,可以摆脱愚昧,豁达心境;读书,可以启蒙心智,完善人格;读书,可以更新知识,超越自我,将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才能真正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上网获取信息。然而,那种一册在手,书香漫溢的阅读体验,那种默默的文化交流中的精神愉悦却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

作为汇聚人才、培养人才的高等学府,校园文化的繁荣和人文底蕴的丰厚是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学校着力营造人文、科学精神相融合的校园文化,学校思想政治状况、宣传舆论氛围、师生文明素质、校园综合治理等方面均呈现出新的气象。实践证明,“读好书、写实感”读书征文活动牢牢把握住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倡导读书理念,营造书香氛围,推动全民学习的有效载体,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前两轮读书活动结束后,分别结集出版了《读书·智慧·人生》、《读书·探索·发现》两本书,《读书·感悟·收获》作为前两本书的延续,对于深度激发和尽情释放教职工的读书热情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将本书作为对党的献礼是非常有意义的。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愿更多的教职工参与到“读好书、写实感”读书征文活动中,相信书籍将带我们到更远的地方。

三侠大学党委书记

2011年5月20日

后记

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三峡大学教职工“读好书、写实感”第三轮征文活动已落下了帷幕,60余篇优秀作品的选集付梓在即,向伟大的党献上我们诚挚的祝福。

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党委书记刘德富同志在百忙中欣然拨冗作序,李红、黄浩、王耀辉、魏雪梅、周兵同志对稿件认真进行审阅,谭德福、李每佳同志承担全书的统稿及编辑工作,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加强学习越来越成为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越来越成为提高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愿三峡大学“读好书、写实感”活动越办越好!

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或错误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二○一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书感悟收获--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焦时俭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251392
开本 32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1
出版时间 2011-07-01
首版时间 2011-07-01
印刷时间 2011-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8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08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7: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