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个孩子的逃生行囊(小学卷10适用于小学5下)/语文分级阅读文本
内容
编辑推荐

陈巧玲主编的《一个孩子的逃生行囊(小学卷10适用于小学5下)》为《语文分级阅读文本》之一。

一张全家照、一面国旗、一只兔宝宝布艺玩具、一只海龟、一只紧急用电筒、一顶大力帽。

这就是7岁男孩查尔斯逃生行囊里的全部物品,因为他认为这都是最重要的物品,是能够在灾难之后,支撑他活下去的东西。

内容推荐

分级阅读细化了孩子的阅读接受能力,让他们的阅读更有效率,让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获得均衡的阅读营养。

《一个孩子的逃生行囊(小学卷10适用于小学5下)》为《语文分级阅读文本》之一。这是一套可以读、又可以写、还可以画的学生课外阅读教材。由麦家出任总主编。

选文有经典性、可读性,视野开阔,篇幅都很精短。特色主要体现在“分级”上。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梯度,充分考虑适读性。每单元的“文化小百科”是大亮点。封面、版式都很亮丽。插图富有童趣。

《一个孩子的逃生行囊(小学卷10适用于小学5下)》由陈巧玲主编。

目录

总序

一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1.送春

 2.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3.春天的速度

 4.荷花郎

 5.江南味道

 6.乡村

 ◇文化小百科

 中国赛马

 外国赛马

二 虫趣童年

 7.忆小学乡土教育

 8.从“背榜”到“头榜”

 9.虫趣童年

 10.童年游戏

 11.天上的星星

 12.古诗词三首

 咏王大娘戴竿

 咏棋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文化小百科

 中国的武侠文化

 印度的卡拉里

三 雪地贺卡

 13.雪地贺卡

 14.关于吃的回忆

 15.棋王

 16.下淀

 17.君子国

 18.学对歌诀

 ◇文化小百科

 中国相扑

 日本相扑

四 一个故事,两种说法

 19.露天电影

 20.苦瓜

 21.84名乘客的生死表决

 22.一个故事,两种说法

 23.铁匠的儿子

 24.古代感人故事两则

 阮光禄焚车

 陶母拒鱼

 移文化小百科

 乒乓球

 网球

五 真假孙悟空

 25.刘大凡和她的同学们

 26.吻别鸣凤

 27.严贡生雇船

 28.真假孙悟空

 29.关云长刮骨疗毒

 30.魏武轶事两则

 眠中杀人-

 床头捉刀人

 ◇文化小百科

 冠冕

 面纱

六 聪明的小公鸡

 31.与狼对峙

 32.一个孩子的逃生行囊

 33.假装是一场测试

 34.聪明的小公鸡

 35.我在家里设了实验室

 36.科学诗两首

 时间伯伯

 生命进行曲

 ◇文化小百科

 铁衣及其发展

 和服古往今来

七 看不见的爱

 37.弹琴的姑娘

 38.“柿把儿”老师

 39.这么单纯的美丽

 40.第八棵馒头柳

 41.爱心的馈赠

 42.看不见的爱

 ◇文化小百科

 蒙古袍

 牛仔裤

八 探秘黑森林

 43.晨

 44.静

 45.科罗拉多大峡谷

 46.探秘黑森林

 47.草地之歌

 48.望雪山

 ◇文化小百科

 中山装

 燕尾服

试读章节

1.送春

宗璞

说起燕园的野花,声势最为浩大的,要数二月兰了。它们本是很单薄的,脆弱的茎,几片叶子,顶上开着小朵小朵简单的花。可是开成一大片,就形成春光中重要的色调。阴历二月,它们已探头探脑地出现在地上,然后忽然一下子就成了一大片。一大片深紫浅紫的颜色,不知为什么总有点朦胧。房前屋后,路边沟沿,都让它们占据了,熏(xun)染了。看起来,好像比它们实际占的地盘还要大。微风过处,花面起伏,丰富的各种层次的紫色一闪一闪地滚动着,仿佛还要到别处去涂抹。

没有人种过这花,但它每年都大开而特开。童年在清华,屋旁小溪边,便是它们的世界。人们不在意有这些花,它们也不在意人们是否在意,只管尽情地开放。那多变的紫色,贯穿了我所经历的几十个春天。只在昆明那几年让白色的木香花代替了。木香花以后的岁月,便定格在燕园,而燕园的明媚春光,是少不了二月兰的。

其实我家近处,便有大片二月兰。各芳邻门前都有特色,有人从荷兰带回郁金香,有人从近处花圃(pu)移来各色花草。这家因主人年老,儿孙远居海外,没有人侍弄园子,倒给了二月兰充分发展的机会。春来开得满园,像一大块花毯,衬着边上的绿松墙。花朵们往松墙的缝隙间直挤过去,稳重的松树也在含笑望着它们。

这花开得好放肆!我心里说。我家屋后,一条弯弯的石径两侧直到后窗下,每到春来,都是二月兰的领地。面积虽小,也在尽情抛洒春光。不想一次有人来收拾院子,给枯草烧了一把火,说也要给野花立规矩。次年春天便不见了二月兰,它受不了规矩。野草却依旧猛长。我简直想给二月兰写信,邀请它们重返家园。信是无处投递。乃特地从附近移了几棵,也尚未见功效。

许多人不知道二月兰为何花,甚至语文教科书的插图也把它画成兰花的模样。兰花素有花中君子之称,品高香幽。二月兰虽也有个兰字,可完全与兰花没有关系,也不想攀高枝,只悄悄从泥土中钻出来,如火如荼点缀了春光,又悄悄落尽。我曾建议一年轻画徒,画一画这野花,最好用水彩,用印象派手法。年轻人交来一幅画稿,在灰暗的背景中只画有一枝伶仃的花,又依照“现代”眼光,在花旁画了一个破竹篮。

“这不是二月兰的典型姿态。”我心里评判着。二月兰是一大片一大片的,千军万马。身躯瘦弱,地位卑下,却高扬着活力,看了让人透不过气来。而且它们不只开得隆重茂盛,尽情尽性,还有持久的精神。这是今春才悟到的。

因为病,因为懒,常几日不出门。整个春天花开花谢,来去匆匆,有的便不得见。却总见二月兰不动声色地开在那里,似乎随时在等候,问一句“你好些吗?”

又是一次小病后,在园中行走。忽觉绿色满眼,已为遮蔽炎热作准备。走到二月兰的领地时,不见花朵,只剩下绿色直连到松墙,好像原有的一大张绚烂的色彩画,现在掀过去了,卷起来了,放在什么地方,以待来年。

我知道,春归去了。

在领地边徘徊了一会儿,忽然意识到二月兰的忠心和执著(zhuo)。从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时,它便开花,直到雨僝风僽,春深春老。它迎春来,伴春在,送春去。古诗云“开到荼縻花事了”,我是总不知荼縻是个什么样儿,却亲见二月兰蓦然消失,是春归的一个征兆。

迎春人人欢喜,有谁喜欢送春?忠心的、执著的二月兰没有推托这个任务。

P2-4

序言

麦家

我是个小说家,喜欢讲故事,那么就先来讲个小故事吧。1976年夏天,我12岁,刚刚小学毕业,准备上初中。一天,我父亲上山砍柴,被毒蛇咬了。母亲去镇上请来郎中,叫阿牛,是专门的“蛇医”。他是个怪人,留着跟手臂一样长的灰白胡子,在路上看见被人打死的蛇,会骂天骂地骂人,有时还会伤心地哭。据说他家里养了一屋子的蛇,有些蛇还陪他睡觉。有人说,他是蛇投胎的,所有死蛇都是他祖宗,所有活蛇都是他亲人,都听他指挥。所以,他对付蛇毒是有一套的。

确实,我父亲吃了他两颗黑乎乎的药丸后,本来肿得跟大腿一样粗的小腿,不到一小时就消了肿痛,第二天就可以出门做活了。从此,我们家对阿牛郎中产生了感情,跟亲眷一样,逢年过节都会去看他。春节的时候,父亲带我去给阿牛郎中拜年,我在他家真的看到了好多蛇。不过都是死的,因为时值冬天,活蛇都在地窖里睡大觉呢,不许看的。阿牛郎中告诉我,蛇是冷血动物,冬天怕冷畏光,见了光,眼睛会瞎掉,受了寒,会一觉睡死过去,永远醒不来。

就在阿牛郎中跟我说这些的时候,我看到他家的小花猫突然从我眼前一闪而过,钻进了隔壁的灶房里。我怕蛇,却很喜欢猫,便也去了灶房,想去看看猫。猫不知从哪儿偷了一尾鱼骨,正躲在灶脚边的一堆干柴里美滋滋地享受着,见我过去,像贼见了警察,叼着鱼骨仓皇而逃。我没有去追,一来,猫有四只会腾空攀缘的脚,我追不上的;二来,我在柴堆里猛然瞅见了一本书。原来猫刚才就蹲在这本书上,猫逃逸后,书便露现在我眼前。我把书拾起来看,封面还在:一个滑雪橇的战士,迎着漫天风雪从高高的山巅凌空而下,英姿飒爽,书名叫《林海雪原》。据说它是阿牛郎中从街上捡的,捡它也不是因为家里有人要看,而是烧火时可以当废纸用来引火。当时封底和后面十几页已经不见,想必是被火烧了,成了灰烬。虽然书有些残破,可我一下着了迷,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看。阿牛郎中看我这么喜欢它,慷慨地送给了我。

后来我知道,这是一本小说。这也是我在高中之前唯一拥有的一本课外读物,我曾反复看过多遍,也曾多次借给同学看。有的同学无法从我手上借到,只能偷偷地抄着看。现在想来,那真是一个精神食粮出奇匮乏的年代,大伙都没书读,一本并不优秀的小说成了我们的宝贝,竞相传阅、珍视。相比,现在的孩子恰恰相反,不是没书,而是有太多的书。不论是实体书店,还是网上书城,从教材到教辅,到课外读物,同类型的书总是“济济一堂”,多得令人眼花缭乱。

太多和太少其实都是问题。

因为太多,所以格外需要用慧眼去选择。

我孩子今年刚刚初中毕业,加上不少中小学校诚邀我当校外辅导员什么的,这些年我跟中小学接触真是比较多。我深有体会,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很大,大部分同学都把压力当做动力,除了在课堂上学好教材内容外,课余挤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找各种教辅书读,苦练内功。但由于选编者的水平和用心不一,这些辅导书的质量也是良莠不齐:有的陈旧,有的刻板,有的粗糙,有的凌乱无序,有的深浅乏度。众所周知,同样是书,有些是良药,有些是毒草。孩子还小,缺乏判断力,有些家长又因为种种缘故,无法为孩子把好关。这种情况下,我总是在暗暗想,如果有哪个出版社能够组织一批教育专家精编一套质量上乘的课外读物该有多好。前不久,浙江古籍出版社副社长王旭斌给我送来一套由他牵头、结集了一批国内优秀语文老师和教育专家共同汇编的《语文分级阅读文本》丛书,我读后颇有一种心想事成的感觉。

阅读这套丛书,我清晰听到了两个动听的“声音”:一个是选编者在书林里跋山涉水不辞辛劳精挑细选的脚步声;一个是我替孩子们快乐的心跳声。事实上,后面的心跳声是由前面的脚步声注定的。人世很复杂,但有时又很简单:有诚实的付出必有喜悦的收获,有辛劳的汗水必有喜极而泣的泪花。在这个浮躁趋利的年代,浙江古籍出版社能够付出这么大耐心和决心,一步一个脚印,群策群力,精心为孩子们编选出这么一套寓教于乐、寄情于教的课外读物,令我深为感动。我之所以向大家推荐这套书,正是由于这份欣然和感动。

但愿我的欣然和感动也是这套书的读者们的。

2012年6月28日于杭州西溪

书评(媒体评论)

阅读这套丛书,我清晰听到了两个动听的“声音”:一个是选编者在书林里跋山涉水不辞辛劳精挑细选的脚步声;一个是我替孩子们快乐的心跳声。事实上,后面的心跳声是由前面的脚步声注定的。

——麦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个孩子的逃生行囊(小学卷10适用于小学5下)/语文分级阅读文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巧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4000069
开本 32开
页数 1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2
出版时间 2012-12-01
首版时间 2012-12-01
印刷时间 2012-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小学语文
图书小类
重量 0.2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624.233
丛书名
印张 6.62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0
147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5: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