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文字的人大多是天真且纯净的。他们愿意用最干净的笔写最真实的世界。2013年伊始《新华阅读》杂志创刊了,这里是文学的伊甸园。在这里传统作家笔耕不缀,新锐作家青出于蓝。
《新华阅读(1301)》收录了莫言、严歌苓、周国平、梁晓声、林清玄、刘墉等众多小说家的最新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着力探讨文学创作、文艺人生、历史观、社会热点等话题。
图书 | 新华阅读(1301) |
内容 | 编辑推荐 热爱文字的人大多是天真且纯净的。他们愿意用最干净的笔写最真实的世界。2013年伊始《新华阅读》杂志创刊了,这里是文学的伊甸园。在这里传统作家笔耕不缀,新锐作家青出于蓝。 《新华阅读(1301)》收录了莫言、严歌苓、周国平、梁晓声、林清玄、刘墉等众多小说家的最新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着力探讨文学创作、文艺人生、历史观、社会热点等话题。 内容推荐 《新华阅读(1301)》由享誉全球的著名华人女作家严歌苓担任主编。 作谈: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首度畅谈与诺奖的这些年,那些事儿。 写意:严歌苓说,我所得到的一切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行吟:高晓松,身体与心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读诗、游历让我们探寻心灵的最远处。 蒋勋,生活不缺美景,只缺发现美的眼睛。美与生活共同交融,看你能发现什么? 心灵印记:《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热潮席卷世界,听著名哲学家周国平解读其中的寓意。 著名励志散文家刘墉,温情讲述处世之道。 品好酒,阅好书,深夜同林清玄一起温一壶月光下酒。 岁影物语:《木鱼》与《鸟的故事》上演了一场《高原恋歌》,三篇美文分别来自洪放、高和、杨志军。 悦目:管兰生,蜡染的图画绚烂你的视野,精美的诗文点亮夜的黑暗。 枕边书:《终结者:施瓦辛格自传》全球独家中文版首发,听传奇硬汉的亲口讲述他自己的灿烂人生。 锐锋尚:超人气青春作家麦洛洛,再次踏上西藏的圣路,看这神圣之地给予他怎样的恩赐。 弄墨:传统经典作家唐达天、大木,分别讲述了《遥远的村校》和《白兰花》的故事。我们相信,文字的世界里经典永存。 目录 作谈 我与诺贝尔奖——许戈辉对话莫言 写意 我写故我在——严歌苓的创作之路 行吟 诗与远方_高晓松 美与生活_蒋勋 心灵印记 生存的现实和寓言——谈《少年PI的奇幻漂流》_周国平 谈处世_刘墉 温一壶月光下酒_林清玄 岁影物语 高原恋歌_杨志军 木鱼_洪放 鸟的故事_高和 悦目 新丝路/夏日里最后一米阳光 秋季里最后的阳光/黄鹤_管兰生 枕边书 阿诺德法则_施瓦辛格 锐锋尚 恩赐之地_麦洛洛 弄墨 遥远的村校_唐达天 白兰花_大木 试读章节 我写故我在 ——严歌苓的创作之路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喜欢问我一个问题——“严歌苓是怎么成为严歌苓的”。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总结出了几个关键词:好奇、同情、共感、阅历、想象、虚构。 首先来说说好奇。我觉得好奇对于每一个作家,对于每一个科学家,每一个想象力十分发达的人都是一个特征。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他都非常好奇,对于他来说一切未知的事情都是最有趣的事情。这个是我从很小的时候就有的一个特征。无论是恐怖的还是非常人的,还是惨烈的亦或是美好的,不管是什么样的,只要对于我是未知的我就特别想知道。比如我今天上午参观了溥仪在长春的伪满皇宫,就有很多引起我好奇的东西。那种老照片啊,就会引起我很多很多的奇思妙想。看到那些老物件,我都觉得我自己都不够有学问,都没有了解清楚,当时这个东西是怎么用的,为什么会这么值钱。然后是怎样从乾隆手里传到溥仪手里的。我觉得每件东西背后的故事都能够成为一个小的短篇小说,或者是特别值得写成一个小故事。 其实好奇还有一个词可以替换一下,就是求知欲。或者说这种旺盛的求知欲是推着一个人不断往前走的动力。求知欲是从学习上来说的,从学者来说的。其实,民间的人,比如我看到两个中年人,一男一女,把他们瘫痪的女儿放在地铁口,我总是会停下来给他们钱。这两个人是她的父母,还是不是她的父母呢?是借来的小瘫子呢还是……所以我对这样的事很想去搞清楚的。其实这种好奇心实际上比对学问的好奇心还要大。 现在大家对我个人的了解很多都是来源于网上的一些信息,搜索一下严歌苓,上面都会提到我12岁到部队去参军的经历,那个时候12岁到部队也是出于一种好奇。因为解放军在当时对于我来说其实是一个很神秘的组织。军人嘛,对于我来说是和英雄、和刀光剑影、和抛头颅洒热血很接近的这么一种职业。就是人在青春的时候,都十分渴望做的一些流血牺牲或者是跟流血牺牲离得很近的事情。实际上是一种很浪漫的激情。我觉得在我那个年代长大的孩子都有一种和英雄主义很沾边的激情。所以解放军对我就是很神秘的很想打进去的这么一个大的组织。当然现实的原因也有,我记得当时我哥哥快要到下乡年龄了,我家就老是讨论那个,上海人讲的都是弟弟妹妹,男的都是弟弟,女的都是妹妹。就是讨论到底是弟弟走还是妹妹走,当然肯定是我哥哥要走。当时有个政策就是一个家庭里面可以留一个,即使一个人到部队去了这个家还是完整的,毕竟到部队还是有个好的前途。所以历尽干辛万苦去考部队的文工团,应该说我在那些孩子里面天资还是比较好的。 但当时那个年龄确实太小了,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下,一个12岁的小女孩来到一个基本上全是男性的、或者空气里都弥漫着雄性荷尔蒙气味的环境里,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我们的部队是文工团嘛,基本上都是女兵。在一个班一个团队里面都是女兵生活在一起。当时的感觉就是像个学校。就是年纪都不比我大多少,也有比我小的。就是每天从早到晚都有人管着,每天要跑操,起床有起床号,上床有熄灯号,所有的事情都是从早到晚都没让你闲着的。这种生活非常充实,就是形成了我对纪律的一种最初的理解,人必须要有纪律,这是我在军旅生活中得出的一个结论。一种没有节奏没有结构的生活,就是缺乏一种自我约束,就是没有浓度,没有一件事情可以把一天的生活充满,就觉得特别没有意思。 在我看来还能再总结出一个关键词,就是纪律。之后上过战场,当过战地记者。那个时候我们那就是缺记者,反正就是有点傻吧,就是被要求去当特约记者。其实也没有让我到第一线去打仗。去野战包扎所,去看望、采访伤员。到现在脑子里还记得有什么样很深刻的场景。 看到的就是伤员,空气中弥漫的就是血腥味。当时那种截肢啊、包扎啊、血腥味啊不是文学描写,确实当时的场面和这种味道都十分的浓烈。所以我就觉得这就是疼痛和死亡的味道吧。 这种味儿直到后来也弥漫到了我的作品里面。我现在描写鲜血心里就特别有谱的。 因为我当记者的时候应该是20岁还没满,在这之前我都是舞蹈演员,跳舞跳得也不是特别好,也特别想当跳独舞的,但也没能完成这种愿望,后来到战场上走了一遭之后我就开始写一些小的报告文学、小的诗歌。就突然发现我们祖上的这种写作基因在我身上复活了。从小读的文学作品,还有一大堆在当时很多同龄人很难看到的世界名著,那些语言、描写都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文革中因为没有课本,我们读的都是老三篇啊一些东西,读了那么多的文学作品,突然觉得这些文学营养是没有流失的,都存在我的身体里。只不过我自认为我是一个坐不住的、只想唱歌跳舞的女孩子。到了战场,我一下就觉得成熟了,深思了很多东西。原来英雄主义是要伴随着这么大的牺牲,青春为了这个值得么?当时我的岁数和牺牲的士兵年龄都差不多,那这种对自己的提问使我成熟了。三个月后我觉得我不是唱歌跳舞的女孩子了,觉得不甘心这样用肢体来表达。我有思想我有脑子,我应该能用其他一种更能表达我的见解的方式。后来就开始写,很幸运从一开始写作,就被发表了。当然当时国内的军报上有对这种歌颂英雄主义或者描写战士们的文章有很大的需求,所以很自然的我就调到了创作组。 当年早期的作品我都没有保存。我基本上是全世界都走过了一遭了,很多东西就不知道哪儿去了。 P19-21 序言 末世未至,我们一如既往地迎来了眷顾我们已久的曙光。玛雅人跟全世界开了个玩笑,抑或是想提醒自以为是的世人该重新思量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才是自己期许的生活?世事纷繁,劳心费神后也未必能让自己过得安稳舒适。当忙碌成为了习惯,也就忘记了最初做事的目的,忽视了过程中的惊喜,关注的往往是最终的结果是否令自己满意。 可是也许最后才发现心意已变,不复从前,无论结果怎样都是差强人意的。幸福是随性的,是不刻意的,甚至是顺手拈来的。有好心态的人,他们的幸福来得快一些,多一些。所以我们倒不如追随内心的指引,给自己的生活留白几处,让我们体会另一番自在如意的人生。 于我而言,文学能给予我灵魂最深处的快乐和幸福。起舞于文字的世界让我找到归属感。热爱文学的人大多是天真且纯净的。他们愿意用最干净的笔,写最真实的世界。2013年新年伊始,《新华阅读》杂志创刊了,这里是文学的伊甸园,在这里传统作家笔耕不辍,新一代作家青出于蓝。我们对文学有信仰,答应读者用心做国内最好的文学杂志,让文学滋养更多的人。创刊首期我们有机会与莫言对谈,可以与刘墉、周国平聊天,也可以温一壶月光与林清玄谈佛说禅,看高晓松与青春私奔,与蒋勋私语美与生活的内涵…… 从今天起,我们和你有个约定,相约一年四季,为你献上最好的文字,愿我们给你忙碌的生活带去一丝清凉,些许惬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华阅读(1301)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严歌苓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21216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3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7 |
出版时间 | 2013-03-01 |
首版时间 | 2013-03-01 |
印刷时间 | 2013-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24 |
CIP核字 | 2012287476 |
中图分类号 | I14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9 |
宽 | 185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