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海权战略(郑芝龙郑成功海商集团纪事)
内容
试读章节

拥有强大的郑军水师。毛泽东作为一位杰出的战略家,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武装力量历来关系政权(权力)走向。郑氏父子起自草莽,而能与明、清、荷三国强敌周旋数十载,最后收官东宁,名垂千古,全赖拥有一支“旗帜飞扬,盔甲鲜明”的郑氏水师。郑芝龙“从翻译、裁缝一跃而成为海盗大王”,在于他是一个有谋略和善于海战的海盗首领,他还别出心裁地打出“劫富济贫”的旗号,沿海贫苦人民于是争相投奔到他的麾下,不到几年,郑氏海商集团就发展为拥有海舶千艘、将兵十万的海上武装船队,几乎可以控制整个中国海。郑成功更加重视军队建设,作为明末杰出的军事家,他目睹明末军政废弛,武备不修,决心从严治军,改革兵制,健全组织,设置五卫亲军、五镇五协,形成大小相维、分层节制的严密组织;重视大规模的练兵,亲自颁行营盘法,亲自检阅各兵操练,并设计制定“五梅花操法”、“各镇合操法”、“水师水操法”,使全军官兵在海上战斗能做到“风吼涛立,踏浪如飞”,达到“邀击于海外,聚歼于海上”的战果。由于治军有方,法令森严,郑成功从初起时只有数百人、“船械两缺,部旅单弱”的一支弱小部队,迅速成长为“舳舻千艘,战将数百员,雄兵二十余万”的强大海上水师,而当时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在亚洲地区不过40艘船,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比不上郑成功。郑成功成为中国海上真正的霸主。正如马汉在《海权论》中指出的:“左右战争形势的关键是舰队。”

马汉还指出:“影响战争形势的关键是欧洲的造船厂。”实际上,海上斗舟不斗人,要夺取制海权,除了要看双方水师的实力,某种程度上还取决于造船业的发展。郑成功自海上起兵后,对于发展造船业,服务于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商集团,十分重视。他任命忠振伯洪旭专门负责船务,以确保战斗和贸易之用。在造船材料中,木材是关键,郑成功派遣部下专司采购工作。1655年,洪旭命手下将900根杉木运至坑田,然后加工成木板;3500根桅木则储藏在石工窑、芹洲、南屿、阮洋、董屿诸港,乘机暗中输出异地。这些木材有的由船运出海,到外海岛屿或郑氏占领地供造船之用,有的则就地造船。郑成功的造船地点众多,主要集中在浙江、福建沿海各地;为了满足需要,郑成功还令人在暹罗造船。依靠造船来扩充水师船只是主渠道,郑成功还利用民间商船的力量开展对清斗争。郑成功北征时,颁发了1100张船牌,其中不少属于民船,有了民船的支持,郑军水师阵容更加鼎盛。在郑成功强大的水师面前,清朝一筹莫展,只好实行海禁和迁界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郑氏水师和造船产生了消极影响,但并未从根本上动摇其优势地位。郑氏船只众多,战船质量优于清朝战船,郑氏控制制海权。因此清朝官员认为:“江洋大海,贼船任意往来,舟山虽守,亦属无益……似不必防守舟山。”强大的水师和坚致的巨舶,使郑成功掌握中国海权近二十年。

P135-138

书评(媒体评论)

继承爱国主义传统,弘扬郑成功精神。

——习近平《纪念郑成功收复

台湾33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孽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张学良《谒延平郡王祠》

张培忠为我们奉献了一部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理论创新价值和文学欣赏价值的好作品。

——中国海军原司令员石云生上将

毋庸讳言,《海权战略》是一部从微观视角切入来探讨中国海权战略的警世力作。

——美国迈阿密大学杰出讲席教授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院长陆亚东教授

后记

这本小书涉及战略管理、海权思想和历史人物研究,是在我的导师陆亚东教授精心指导下完成的一项成果,也是我的跨界写作的首次尝试。从题材的选定、材料的搜集,到提纲的草拟、全书的写作,陆教授都给予具体的指导,提出宝贵的意见,特别是在全书框架上总体的把握、内容的布局、观点的提炼,更是切中肯綮,严格把关。陆教授是美国迈阿密大学杰出讲座教授并担任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杰出特聘教授、院长,穿梭内外,教务繁忙,平时的指导主要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对于我的请示和请教,陆教授都是有件必复,而且从不超过一天时间,效率极高,又极具针对性和指导性,使本书的写作得以顺利进行。今年3月20日,陆教授与美国经济学家、哈佛商学院教授、201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埃尔文·罗斯教授联袂在广东省佛山市举行“市场设计中国机会”主题演讲,本来议程很多,时间紧迫,但陆教授还是利用晚上,专门挤出时间约我详谈本书的完善和最后定稿工作,使本书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陆教授作为全球管理学领域最杰出的研究学者之一,我有机会在陆教授的指导下完成本书写作,既深受其惠,又深感荣幸!我将永远珍惜这份缘分,铭记这份教导,感激这份恩泽!

这本小书的出版,虽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却冥冥中蕴含着某种人生的缘遇。2009年五一节上午,我到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拜访时任中山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大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的陈春声教授,呈上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拙著《文妖与先知——张竞生传》。我的张竞生研究,一直得到陈教授的重视和支持,他特意将这个项目列入其主持的“潮州文化的特质与内涵”项目框架下,两次亲自到中大图书馆为我办理借书证,并利用到台湾清华大学讲学之机,为我复印有关资料。没有陈教授的厚爱和照拂,我的张竞生研究不可能进行得如此顺利。因此,我要当面向陈教授表达由衷感谢。接过拙作后,陈教授说,书已读过,感觉颇好。这使我十分惊讶。原来,半年前新书出版时,我曾快递一本给他,他是利用出差或外出讲学在飞机上读完的。在人类学研究中心二楼的小会客室里,我们边喝茶,边谈书,谈得十分开心。正在兴头时,没想到陈教授话题一转,单刀直入建议我写写明末清初的著名人物郑成功。陈教授说,他是做明清经济史研究的,对郑成功这个人物关注和积累也有十多年了,因为行政工作繁忙,无暇顾及,也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做这个题目,看到我用学术与文学相结合的方式处理张竞生题材,深感以此方式如法炮制郑成功的题材,再合适不过了。陈教授说,你就做吧,题目都帮你想好了,就叫《海盗与英雄——郑成功传》,与上一部属于同一范式的人物传记,依然用学术与文学相结合的路子来研究和写作。我那时刚完成《张竞生传》的写作,都是业余搞的,的确有点累,而且从没研究过郑成功,就委婉地谢绝了。陈教授也不介意,更没放弃,此后一年多,每次见面,他都要做我的思想工作,动员我来写这个题材。并说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他在日本一直长到七岁才回到中国,一生有很多精彩的故事。我终于被说动了,答应试试看,并零星地找一些资料来看。我从郑成功家族的族谱读起,无意中看到郑成功的曾祖母——福建南安石井郑氏第九世郑瑢(即郑成功的曾祖父)继妣谭氏——为潮州澄海县人。也就是说,郑成功居然有潮汕人的血统!我将这一点小心得向陈教授报告,他也感到很意外,并表示学术界似乎还没有人发现这一点。也就是说,我在郑成功的家世上有一点自己的发现。这使我一下子来劲了,遂打定主意要研究郑成功,开始正式收集和阅读资料,从中接触到大量的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创立海商集团的各种史料。

2012年7月19日至22日,陆亚东教授为我们上“战略管理”课。这是陆教授在中大上战略管理的第一课,也是在中国上战略管理的第一课。陆教授不着片纸,一连四天,滔滔如长江大河,娓娓而融通中西,为我们讲竞争,讲全球化,讲战略管理的内外环境,讲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国际化战略,讲公司治理、控制与结构。我听得如醉如痴,又直如醍醐灌顶,首次领略了国际顶尖级学者的风采,真正感受到战略管理理论的魅力!课堂中间休息时,我冒昧趋前请教陆教授,并谈起近期正在阅读明末清初郑氏海商集团史料,发现其海商集团与世界第一个跨国公司——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打交道,做生意,这中间就有竞争,有全球化,有战略管理问题。我把拟做郑氏海商集团专题研究的初步设想向陆教授简要汇报,陆教授也感到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选题,可以列入考虑范围。这才有了接下来跟随陆教授做本课题,进而写作和出版本书的机缘。

2012年10月,本人拟以学术性与文学性相结合的方法创作40万字长篇纪实《海盗与英雄——郑成功传》,及以报告文学形式创作20万字《侠客与英雄——郑成功传》分别入选中国作家协会2012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和2012年度广东省文艺精品创作专项扶持项目。因此,我把郑成功专题研究与长篇传记撰写结合起来,全面、大量地捜集材料。由于潮汕地区曾是郑成功招兵、筹粮、据守的要地,我从整理乡邦文献入手,到过南澳、澄海、饶平等处实地考察,搜集史料,考证遗址,记录传说;同时,请著名版本学家、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室主任沈津教授协助从哈佛大学复制有关珍稀史料;并从日文等相关文献中翻译有关史料。本书共从美国、中国大陆及港台搜集到郑芝龙、郑成功相关史料,以及海权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等资料共200多种。这使本项目的写作有了扎实的史料基础和理论准备。

本书的写作,还得到许多师者和贤者的指导、支持和帮助。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谭劲松教授、徐勇教授、陈珠明教授、冯琮瑜老师、李洁明老师、温思雅博士对本书的写作给予指导和帮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莫旭强教授热心支持;该校谢蔚雯老师、朱玲同学协助帮忙收集、复印资料,在此方面居功至伟;高海洋同学、黄薇姗同学协助翻译有关日文资料。本人所在单位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和中共广东省委巡视组的领导和同事对我的业余写作给予大力支持。对上述各位尊敬的领导、老师、同事和同学,我要一并表达最深的敬意和谢忱!

本书的出版,凝聚了许多尊者和仁者的深情厚谊。中国海军原司令员石云生上将和我的导师陆亚东教授亲自为本书作序,我的亲戚黄耀池先生鼎力支持本书的出版,深圳报业集团党组书记、社长陈寅先生和著名评论家李朝全先生悉心指导,我的表弟黄文斌帮助提供有关南澳的史料和照片,我的朋友黄坚泰先生具体谋划相关工作;花城出版社社长詹秀敏女士、责任编辑黄玉雯女士为促成本书的出版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三联书店徐国强先生精心选配精美图片,使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给广大读者;郑惠生老师在百忙之中抽空审校本书,并提出宝贵意见。对此,我以感恩之心表达最诚挚的谢忱和祝福!

最后,我还要感谢我的妻子黄红丽,她以职业编辑的细致帮我做好本书的校对;正在读高一的女儿张闻昕则随时为我调校出故障或新安装的电脑程序,使本书得以顺利完成。同时,感谢以各种方式支持和帮助本书写作、出版的其他各位老师和朋友,以及阅读本书的各位读者朋友,因为这本小书,我们有缘在文字里相见相知,而这种缘分,也将与这本小书一道,成为我的写作道路上永远美好的记忆!

2013年11月13日于广州

目录

序言一 凝聚海洋强国梦正能量石云生上将

序言二 海商兴海权强陆亚东教授

引言

第一章 明末海禁与海上贸易

 一 隆庆开关与崇祯锁国

 二 欧洲人东来与荷兰人经略中国

 三 郑氏海商集团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体系建立与郑氏崛起

 一 壮大海商

 二 百计求抚

 三 扫灭群盗

 四 既斗争又合作

 五 郑氏商业模式

 六 拥兵自雄

第三章 郑芝龙降清与郑成功抗清

 一 海上举义与掌控郑军

 二 求援日本与多方筹饷

 三 将计就计与以战逼和

 四 经略金厦与长江之役

第四章 收复台湾和拓展海权

 一 挥师东进

 二 驱逐荷夷

 三 剑指吕宋

 四 成功之死

 五 明郑终结

第五章 得失与启示

 一 郑氏海权经验

 二 郑氏海权教训

 三 对中国海权战略的启示

 四 对中国企业战略的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海权梦:奏响“中国梦”的强音——张培忠访谈录

序言

凝聚海洋强国梦正能量

花整整两天时间,一气读罢张培忠先生新作《海权战略——郑芝龙、郑成功海商集团纪事》,心绪久久不能平静。三个半世纪前那场收复台湾驱逐荷夷的波澜壮阔的海战画卷,一幕幕映现在大脑银屏上,一位创建千古奇功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叱咤蓝疆的伟岸雄姿穿越时空隧道与历史烟尘定格在眼前。

更令我意外和感动的是,既非经济学家,也非专业作家,更非军事理论家的张培忠先生,却用兼备三者的专业视角与深厚学养,站在海权战略的宏观高层,以海商经济为拓展主轴,运用纪实文学的创作技法,为我们奉献了一部具有历史文献价值、理论创新价值和文学欣赏价值的好作品。作为一名身处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公务员,能利用业余时间潜心历史研究与文学创作,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令人敬佩的。

回眸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海洋历史,既有举世闻名的灿烂文明与辉煌成就,也有落后挨打的丧权屈辱与惨痛教训。综观15世纪中叶以前,中国的海洋经济、海洋科技、海洋军事与海洋文化,均在国际上位居前列,独领风骚。郑和率领庞大宝船舰队七下西洋的远航壮举,就是中华海洋文明皇冠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15世纪中叶以降,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战略短视与政治腐败,中国与世界日益发达的海洋文明背道而驰,无可奈何地衰落了,最终导致了近代百年屡遭列强海上入侵的惨痛灾难。

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和世界大国的兴衰史,都昭示我们:海权兴,国运兴;海权强,国家强!

“海权”作为一种全新的军事战略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期,它的创始人是美国海军战略家和海军历史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汉。海权战略理论的创立,构建起人类认识海洋地位与作用的一个新坐标。以马汉的海权论考察历史不难发现,所有帝国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它是否控制了海洋。强国地位的更替,实质是海权的易手,即获得制海权或控制海上要冲的国家就掌握了历史的主动权。一句话,谁控制了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

一个民族的崛起,往往伴随着战略理性的高扬。美国从保守孤立的“门罗主义”,走向海外扩张的“帝国主义”,直至称霸全球的“超级大国”,其战略启蒙家与奠基人就是马汉。没有马汉的海权战略,就没有美国的远洋海军,就没有20世纪称雄世界的美利坚合众国!

我国拥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跻身全球八大A类海洋大国之列。中华民族要在21世纪实现伟大复兴,建成现代化强国,必须走向海洋,重振海权,大兴海业。为凝聚海洋强国梦正能量,我们则要不断强化三个意识:

首先,要强化战略意识。战略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战略的短视与匮乏是民族的大敌。检视人类社会发展史,大国的崛起与败落往往源自于战略理性的清醒与衰弱。海权战略的基石,是民族的海洋文化与国民的海洋意识。海魂,不单单是军魂,更是国魂。战略决定未来。只有把海洋、海防、海业的蓝色文明与思维观念融注于国民的血液之中,海权战略才会上升为民族观念、国家意志与自觉行动。

其次,要强化综合国力意识。综合国力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国与国的竞争与较量,首先拼的是经济实力。没有经济实力做后盾,振兴海权就是一句空话。人民海军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有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能够远赴索马里亚丁湾维和护航,能够在周边海洋形势日趋严峻的挑战面前有效捍卫国家的海洋主权与权益,正是得益于在国家经济实力增长的过程中海军武器装备得到了同步发展。备受国人关注的辽宁号航空母舰成军服役,就是最好的例证。航母是大国的象征,更是综合国力的象征。

第三,要强化人才制胜意识。走向海洋,振兴海权,繁荣海业,归根结底靠人才。只有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的海洋科技人才、海洋经济人才和海洋军事人才,建设海洋强国才有强大的智力支撑和精神动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涉海领域领军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更应具有战略眼光、超前意识和特殊措施。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去年才加入海军序列,但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海军就开始着手培养航母指挥人才。海军有一句口号:“宁可人才等装备,不可装备等人才。”近些年,海军着眼现代化建设和发展需要,已经培养和储备了大量优秀的高中级指挥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海军发展如此,其他各行各业也概莫能外。

历史昭示未来,未来始于足下。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建立的不朽功业,已经永久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实现中华民族“海洋强国梦”的美好愿景,将激励我们开创无愧于先人的新的蓝色辉煌。

掩卷浅思,感怀杂陈;信笔走纸,未及深虑。是为序。

内容推荐

郑芝龙、郑成功父子先后主导的海商集团,既是海上贸易的商人集团,又是维护海权的武装集团。郑氏海商集团在东西洋面上畅通无阻和纵横捭阖,绝无仅有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海权史上空前辉煌的一页。《海权战略(郑芝龙郑成功海商集团纪事)》揭示了郑氏海商集团作为一个开拓者和发现者所具有的全球意识和商业意识、进取精神和冒险精神,并从其战略选择中总结出历史的经验教训。

《海权战略(郑芝龙郑成功海商集团纪事)》由张培忠编著。

编辑推荐

海权战略是当前中国的核心战略之一。随着美国重返亚太,我国周边的海域再也不能平静。南海争端、东海防空识别区等成为中国老百姓关注的共同话题。张培忠是个有敏锐问题意识的学者型作家,他的《海权战略(郑芝龙郑成功海商集团纪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叙写郑成功题材,站在海权战略的宏观层面,以海商经济为拓展主轴,运用纪实文学手法,以丰富的史实严密论证了郑氏父子称雄时代,正是中华民族海权最强盛的时代,对当下现实有不少借鉴意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海权战略(郑芝龙郑成功海商集团纪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培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69022
开本 32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26
CIP核字 2013279758
中图分类号 I253.7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5
151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4:17:23